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71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铁人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分数: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但在公元755年安史乱前和乱后,诗坛的面貌是并不一样的。

在这次战乱以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

或者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隐士;或者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

这,实质上也就反映了他们由于生活道路的千差万别而形成的得意与失意、出世与入世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情感。

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不同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或者成为高蹈的退守者,或者成为热情的进取者,或者因时变化,两者兼之。

前人所谓“盛唐气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

这种诗使人脱离现实斗争,但对于热衷奔竞、趋炎附势者流,也具有清凉剂的作用,而其所提供的自然美的享受则是不可替代的。

这些人是以写田园山水诗得名的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而措语的精深华妙则有过之。

其后的韦应物、柳宗元在这方面是他们的追随者。

但王维却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还曾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在另外许多同样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悲壮情怀。

王维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

所以有些评论家就一方面将其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合称王孟;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与高适等相提并论,合称王、李、高、岑。

当然,这种提法也包含有对诗歌样式的考虑在内。

王维是兼有五七言古今体之长的,而王孟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则偏指七古。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边塞诗。

这类诗篇,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

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并不无原则地讴歌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

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

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之情。

其源出于鲍照、刘琨,更上一点,还可以追溯到建安作家群,虽然那时写边塞的作品还很缺少爱情成分。

借诗中隐士和侠少的形象来说明安史乱前的浪漫倾向,并不等于认为当时诗歌中所反映的仅止于这两类人的生活,也绝非那些诗人描写的题材如此狭窄。

否则,许多繁丽的社会风光和莽苍的边塞景色会出自佛教徒王维和李颀笔下,而著名的七绝组诗《从军行》和《长信秋词》乃是王昌龄一人的手笔,就不免费解了。

(节选自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1.下列对“盛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唐诗指的是从唐玄宗即位到唐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的诗歌,这个时期的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B.“盛唐气象”主要指的就是或高蹈的退守或热情的进取或因时变化而两者兼之的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C.盛唐诗歌中所反映的不只是隐士和侠少这两类人的生活,盛唐诗人描写的题材是广泛的,还有繁丽的社会风光等。

D.安史之乱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安史之乱后诗人们的创作充满现实气息,浪漫气息散尽。

2.下列关于盛唐边塞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唐边塞诗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他们和王维都擅长七言古体诗。

B.盛唐边塞诗中塑造了许多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

C.盛唐边塞诗集中反映了时代的积极进取精神,可追溯到建安作家群的边塞诗,二者都源于鲍照、刘琨。

D.盛唐边塞诗交织着英雄气概和儿女心肠,感情极其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唐诗能成为唐诗这座诗歌高峰的顶点,是诗歌理论超前,诗歌风格多样、题材丰富等因素使然。

B.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持续,盛唐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浪漫气息可能会延续下去的。

C.盛唐田园山水诗容易使人脱离现实,所以不能体现“盛唐气象”,其成就也不能与盛唐边塞诗相比。

D.王维如果专注于描摹自然、歌颂隐逸类作品的创作,在该领域更深入地开掘,诗歌成就一定更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

仕州为主簿。

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

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

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

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

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

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

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

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

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

迁散骑侍郎。

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

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

“今承洪基,此乃天授。

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臣等敢冒陈闻。

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

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

”帝不纳。

后杨骏反,以豫诛骏功。

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

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

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

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

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

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

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

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

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

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B.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C.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D.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C.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D.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B.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C.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D.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

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

(5分)

译文:

⑵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遣怀

杜甫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8.古人评论说:

“‘愁眼二字,便见所怀。

”“愁眼”所见的是什么?

这两个字在

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清人仇兆鳌说此诗“处处是咏景,句句是言情”。

请以二、三联为例,从景与情

的关系上进行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学号班级姓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钱穆:

“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

1960年,耶鲁大学把一个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了一个中国人,他就是被人称为当代大儒的国学大师钱穆。

因家境困难,未读完中学的钱穆在辍学后,开始了十年的乡教生涯。

他自知上大学无望,遂矢志自学,发愤苦读,“夏暑为防蚊咬,效父纳双足入瓮夜读。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儒学。

《论语》《孟子》不仅是儒学正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钱穆治学讲究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

他从自己十年苦读中领悟到,求速成求捷径是做学问的大忌,治学者应该“厚积薄发”。

他在教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

1930年,钱穆迎来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点——在顾颉刚的大力推荐下,应聘到燕京大学任教。

自此,迎来他任教时期的辉煌顶点——同时在北大、清华、燕京大学和师范大学任教。

钱穆在北大讲授通史课,事实性强,不骋空论,有据有识,简要精到,并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

一口洪亮的无锡官话,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的心。

他自己也说过,他上课“几如登辩论场”。

他对问题往往反复引申,广征博引,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

在北大,他与胡适都因以演讲的方式上课而驰名学校,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在学生中即有“北胡南钱”之说。

一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自学者居然同时在北京四所著名大学执教,一时名动京城,这一年钱穆年仅三十七岁。

他平时不苟言笑,埋头治学,惜时如金,但绝不是一个酸夫子,而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也很懂生活的人。

钱穆特别欣赏朱子的“出则有山水之兴,居则有卜筑之趣”的生活方式,也自觉实践。

他读书治学都尽可能选择环境清幽,景色绝佳的地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这句话用来形容钱穆再合适不过。

钱穆自有一番解释:

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成性所至,心无旁及。

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钱穆早年从事乡村教育时,就立志要研究中国文化,以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民族自尊心,他是抱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

可以说,他走的是一条积极济世的治学道路。

他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撰写了一本《国史大纲》,为全民抗战尽了知识分子的一份力量。

对钱穆而言,《国史大纲》的写作构想是源自“九·一八”事变后的乱局,本来就是一部抗日救亡、宣传爱国的国史教科书,因为唯有熟习历史,培养国民对历史的关切与温情,才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真正目标。

《国史大纲》为钱穆一生力作,除了学术贡献外,爱国的精诚更是让人动容。

1949年,大变革的前夜,钱穆忧心时局,南下香港,建立“新亚书院”。

怀着为中国文化延续命脉的精神,为创办学校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经过数年来的辛勤耕耘,办学理想终于引起香港各界及国际上的关注和瞩目,获得了各方面的同情和支持,延续了中华文化最纯粹一脉。

他的学术关怀已经由为古人申冤的史学研究,改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扬上。

一如经学、理学,钱穆都在期待能找寻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而非西方文化背景的思想大道,以文化中表露的历史精神,理清中国的民族与文化定位,甚至找到延续民族生命的原理。

钱穆生前最后一篇未完成的思想文稿,主题即在“天人合一”,希望借中国人调和天道与人道的历史关怀,迎接未来的新时代挑战。

一如钱穆夫人所撰的一副对联:

“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运,人文幸得绵延。

”钱穆作为一代硕儒,在史学、经学上别有成就,见证了中国的起起伏伏,虽历经颠沛流离,却始终未忘著作、讲学,毕生为文超过一千五百万字。

这其实是奠基于一股对中华文化、传统价值的热爱与信仰,期盼有待来者,从此也可以看出一代思想家的格局与胸襟。

钱穆最后给中国青年的赠言是: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他希望后辈不要看轻自己,将自己的文化一笔抹杀,必须抱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从事理中探寻中国本源。

余英时在钱穆逝世后为先师写下了这样的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入台后的书斋岁月,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

作为钱穆嫡传弟子的余英时,与钱穆保持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一副挽联,大概是对于钱穆一生最深情也最有分量的概括。

(选自2010年8月2日新华网)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被称为当代大儒,他立足于儒学,从大处着手,由博而精,完成了《论语文解》等诸多学术著作,被耶鲁大学授予文学名誉博士学位。

B.中学没有毕业的钱穆自学成才,十年乡教,著书立说,后又在北京四所著名大学同时执教,达到任教时期的辉煌顶点,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

C.为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的民族自尊心,钱穆立场研究中国文化,走的是一条积极治世的治学道路。

《国史大纲》的编著,旨在达到救亡图存的目标。

D.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学院”,将学术关怀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扬上,延续了中华文化。

他的办学理想一开始就获得了各方面的同情和支持。

E.作为一代硕儒,钱穆毕生为文超过一千五百万字,在史学上有巨大的成就,而他的孜孜不倦终生努力,都是“为故国招魂”的爱国精神使然。

(2)钱穆被称为“当代大儒”,他的治学有怎样的特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夫人撰联曰:

“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运,人文幸得绵延。

”请说说钱穆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6分)4(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学号班级姓名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穆最后给中国青年的赠言是: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探究学者该如何体现爱国精神。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美国人意识到草坪美丽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成本。

于是有一些家庭铲掉了门前的草坪,改种蔬菜和鲜花,第一夫人米歇尔也,将部分白宫草坪改为蔬菜园。

(2)队长林纳对自己要求严格,哪里任务重,情况紧急,不论是大雨滂沱,还是冰封雪冻,她总是________冲在前面。

(3)开学那天,班主任叫我们去搬新书,我________,抱着厚厚的一捆新书兴冲冲地走进教室。

当我把书放到讲台上后,才发现我的双手已变得通红。

A.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B.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先垂范

C.率先垂范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D.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精英主义可以有很多界定,但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理性、客观、质疑、批判、公共立场。

只有秉持理性、客观,坚持提出质疑、批判,精英才能给出不同于一般公众的深刻意见。

B.手机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它让我们失去了和别人打交道的热情和能力,让我们的颈椎无法忍受折磨。

C.权力部门应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D.在快餐式阅读的潮流下,互联网文化产品的质量始终是决定互联网文化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关键,而网络知识产权亟需相关制度加以规范。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传统社会的家庭在经济上是一体化的,。

,。

,。

我国家庭类型的变化和老年人家庭的增加反应了代际之间利益和情感分离的变化趋势,而且带有不可逆转的特点。

①以老年人的利益为家庭的最高利益

②如今,家庭养老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美好的“故事”

③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情况尤为如此

④家庭经济是一个整体,情感和价值观也是一个整体

⑤传统家庭的尊老或孝文化是以老年人为价值取向的

⑥现代社会则追求家庭成员利益的平等化,甚至出现利益关系“倒置”的现象,即以年轻一代的利益为重

A.②⑤①④⑥③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⑤①②⑥③D.④⑥③⑤①②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写适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6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已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①,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②。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③。

16.下图是黑龙江卫视标志,仔细观察,请对其构图及寓意做简要说明。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5分)

答: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

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

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

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

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

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终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

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

“鬣狗难过岔路口。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2\C3\B4\A5\D6\B12\D13\D14\C

7\⑴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

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

(丁母丧、诣、辟各1分,句意2分)

⑵何攀虽然担任显要的官职,家里却非常贫穷寒素,只把周济穷人当作重要的事情。

(居、译出转折、以﹍﹍为各1分,句意2分)

8\①“愁眼”所见的是霜露、菊花、断柳、净水、楼阴、山日、归鸟、啼鸦等自然景物和“客泪”的情景。

(2分)②用“愁眼”做线索,即景物从愁眼看出,从而把它们串联在一起。

(2分)③领起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1分)9\第二联写“柳”因“天风”而断,“客”因听到“清笳”声而堕泪;(2分)

第三联写“楼”因“水净”而“阴直”,因“塞日斜”而显得“山昏”。

(2分)

这两联情景交融,以凄凉、清净之景,表达了哀伤、惆怅之情。

(写“以哀景写哀情”亦可)(2分)

10\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1\

(1)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BD不得分。

(2)答案:

①钱穆治学讲究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

反对求速成求捷径,讲究应该“厚积薄发”。

②他埋头治学,惜时如金。

他读书治学都尽可能选择环境清幽、景色绝佳的地方,心无旁骛。

③他抱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以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3)答案:

①他在教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

②他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撰写了一本《国史大纲》,为全民抗战尽了知识分子的一份力量。

③建立“新亚书院”,延续了中华文化最纯粹一脉。

④经学、理学、史学都有卓越建树,毕生为文超过一千五百万字。

(4)学者应抱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神,从事理中探寻中国本源,走积极济世的治学道路。

①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儒学,他积极研究儒学经学史学著作等身,均奠基于对中华文化传统价值的热爱与信仰。

②钱穆同时在四所大学上课,后创办“新亚学院”,旨在复兴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③现实社会中于丹、钱文忠、易中天、王立群等学者也在积极探索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爱国精神。

15\①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②才会有一个实在的昨天③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6\黑龙江因黑龙江而得名,因些符号重点强调的是汉字“龙”,同时这个龙的字形又如同一条流动的黑龙江。

(2分)

另外龙字的左侧形似于字母J,右侧形似于字母L,这两个字母连接形成了字母H,是字母与书法的巧妙结合。

(3分)

17\这则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①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岔路口;②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害己;③贵在专一,一心不可二用;④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要学会取舍。

参考译文:

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

在州任主簿。

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杀害,诬陷他谋反。

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

王濬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

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

王濬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

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濬军事。

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濬。

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

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开始佩服他。

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

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

“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

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

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

”皇帝不采纳。

因参与谋划杀掉杨骏有功劳,皇帝封他为西城侯,封赏他食邑一万户,赏赐丝绢一万匹。

何攀坚决推辞,让出食邑和丝绢各一半,剩余的分给亲戚,基本上没留给自己。

征用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升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