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54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步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步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步教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步教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步教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步教学模式.docx

《六步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步教学模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步教学模式.docx

六步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课堂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总体目标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关注每一名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

三、课堂教学改革内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四、教学策略

1、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是有责任的;

2、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去学;学生学会了,教学任务才真正完成了;

3、整个课堂形成“自学—检测—矫正—练习”的循环过程,体现让学生“自主、自律、自助、自动、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让学生获得能力、习惯、自信、乐趣和自立;

4、从“做”中学。

让学生通过自学,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道理,乃至有所创新。

自学形式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做实验,做与例题相类似的习题等;

5、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的学情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6、实施“培优”、“补弱”:

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基础差的学生,提问的重点也是基础差的学生。

课后辅导还是基础差的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是这些学生;

7、开展“兵”教“兵”的活动。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有重点地检查后进生的自学情况,后进生的作业优先批阅。

五、“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①导入明标;②自学质疑;③小组交流;④展示点拨;⑤训练拓展;⑥小结反思。

六、“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导入明标。

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导入新课后要根据所学内容重难点,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功能,按照课标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情,立即出示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目标可用多媒体打出,或印在学案上,也可事先写在黑板上。

   2.自学质疑。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

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何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并合理使用统一的导学案,导学案中要含有指导学生自学的提纲,教师预设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一是学什么。

例如:

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哪一框到哪一框。

二是以什么方式自学。

例如:

看书、做记录、观察图片、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

三是学多长时间,教师明确限定学习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进度。

另外,可以根据实际对自学感悟情况进行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自学成果,以学定教,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3.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功能,让优生影响、帮助、带动同组的人,围绕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共同讨论思考,共同进步。

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静悄悄进行观察、记录,不提问不辅导不出声。

   4.展示点拨。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在班上展示成果或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补充、点评、质疑。

教师起好引导鼓励和点拨作用。

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导学案中的预设环节,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对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一是精讲:

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合作交流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就只练不讲。

注重“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

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点拨: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对教师提出很高要求,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备课条件下,根据预设的情况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要求教师耐心倾听、不重复学生的展示内容。

教师点拨时要精辟、精炼,不絮絮叨叨、拖泥带水。

   5.训练拓展。

这一环节要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教师出示导学案上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

一是当堂训练题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合理筛选课本、导学案上的题目,不要照搬原题。

二是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与本节有联系的思维题,或者是下一节或以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到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是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互阅。

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

四是教师的反馈矫正要关注并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6.小结反思。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

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

学生小结:

一是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网络。

二是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三是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延展与批判,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师小结可让学生展示、教师口头点评、多媒体呈现等方式,同时,将学生课堂表现计入其平时成绩或计入小组成绩。

七、“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使用范围及目标任务

    

(一)使用范围:

义务教育阶段。

“六步教学模式”,是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的一个课堂教学改革参考模式,是一个基本框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校要根据“六步教学模式”这一母体,创造性地衍生学科模式,衍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使模式的推进更具执行力、更有操作性。

要科学理解“六步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要与学科结合,将理念内化、细化为学科的操作程序与要领。

还可以与其他模式整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百法齐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回归教育本位,以不同学段为构建重点,根据学校实际、学段及学科特点研究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构建健康课堂。

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具有小学特色的健康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初步形成,让课堂焕发出活力。

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八、“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下四种课型设计要领

   以课堂教学“六步教学模式”为总纲,积极探索“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四种课型的设计要领,旨在通过设计要领的剖析,引导教师科学地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案例设计:

   1.如何导入

   2.问题导读

   3.自测题

   4.预估出现的问题

   5.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6.设计分层练习题组

   

(二)复习课的“以练代讲”模式案例设计:

   1.复习哪一段知识,有几个知识点,几个基本方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2.哪些基础题能展示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

   3.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哪些知识链接较多。

   4.这些知识点和方法在新课改考试中如何考。

   (三)习题课“分解任务,小组展示”模式案例设计:

   1.要巩固哪些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方法。

   2.要和哪些知识链接,做哪些拓展延伸。

   3.有几个小组,设计几个题,每个小组的任务如何分配。

   4.每个小组中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点评。

   5.用什么方法让小组展示。

   (四)评讲试卷课“找准问题疑难,题组分解补漏”模式设计:

   1.测评的是哪些章节的知识。

   2.测评的共性问题和疑难有几处,具体体现、症结是什么。

   3.根据问题疑难,设计的题组是什么。

   4.这些题组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师如何讲解提炼。

附:

1、如何设计学案

2、小组合作学习注意事项

3、课堂教学改革对校长的要求

4、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5、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的要求

6、小组捆绑式评价案例

7、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8、各种表册

 

附1:

如何设计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程序

   1.研读教材。

教师必须在深入研读新课标和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的前提下,熟读深思,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明晰内涵与外延。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拓展、创新,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设计最佳学习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分析学生。

主要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和处理突发问题的对策入手。

   3.优化资源。

要结合学生特点、新课改的要求,对知识加以甄别、筛选和加工,同时在反思的基础上,借助教学用书、参考名家设计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案设计。

   4.集体研讨。

每周确定一名主备人,同组确定同一课题,先由主备人写出集体备课的说课稿,设计出学案的初稿。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进行说课,同学科的教师针对说课内容及学案初稿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见解,确定教学的设计与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能力训练题的量、面、难易度等,分析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学案定稿。

   二、学案设计的模式

   学案的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问题导读、自学检测、思维训练、拓展延伸、学习小结等几个部分。

   1.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理解、综合应用。

让学生自学时要做到目标明确。

   2.问题导读。

根据教学重难点,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先自学,后小组学习,解决学案中的问题。

   3.自学检测。

根据“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课上不教”的原则,编制基本检测题,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检测”的内容,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检测”中提出的问题。

   4.思维训练。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拟定的讨论题,是教师课堂上的主要话题,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

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5.拓展延伸。

当问题讨论渐进尾声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或精选有一定思考容量、短小精悍的题目——“思维训练”题,让学生训练,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把整节课推向高潮,同时又对个别知识点加强巩固温习,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6.学习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

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起导向作用。

 

附2

小组合作学习注意事项

   一、合理分组

   假设班内有48名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内所有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12个小组。

首先,在进行广泛的班级调研的基础上,教师从全班挑选出12名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归为一类,编号为A,分别担任12个小组组长,组与组之间组长座位相邻,便于组间交流。

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将其余学生分为3类,从高到低变为B、C、D,每类12名同学。

之后,班主任从每类学生中各选一名构成12个4人小组,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要使各组组员实力基本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二、团队建设

   

(一)组长培训。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教师的帮手。

教师要定期培训小组长,培训时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使各小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起好组名。

团队初建,由组长牵头,组员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三)合理分工。

由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愿选择在小组中的分工,组内统筹协调,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

   (四)制度建设。

班级、学科要针对具体情况,设计制定出各个时期的导向评价机制。

各小组组长要组织成员对今后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出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小组建立之初,各组讨论确定团队的努力目标和团队口号。

之后,由各组成员根据本组特点,结合本组目标制定组内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公约。

各组的公约不尽相同,但是要贴近实际。

最后将目标、口号和公约加上小组全体的集体照制成“团队名片”。

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每个组员的成就来衡量。

这样,好学生会积极帮助后进者,差生为了集体也会尽最大努力。

   三、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

   如何才能使评价机制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呢?

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评价的要素。

学生明白了合作学习评价的要素之后,就知道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就会有意识地调整合作学习的安排及个人参与时的表现。

二是评价过程的公开比评价结果的公布更重要。

各小组会与优秀小组进行对比,找差距、比高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根据我县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应当学习使用“捆绑式”小组整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始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会的问题不愿意提,会的问题不愿意讲。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课堂上哪怕问一个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哪怕是错的或者纠正别人的错误都同样得分,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表现欲望。

对于回答问题,很可能出现活跃的都是“老面孔”。

那我们就可以在评价机制中提出,周活跃次数超过组内成员最低活跃次数5次以上的不予计算,这就要求各个小组都要关注那些不太积极的同学,消除两极分化。

为了提升学生整体成绩,我们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评价中以小组成员的最低分作为小组得分。

   通过这样的评价形成人人关注学习落后学生的良好氛围。

小组成员出现懈怠时,大家之间会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甚至每天安排专人抽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四、合作技能七字诀

   表达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

   专心倾听不插嘴,注视对方动脑筋。

   支持鼓掌露微笑,说服明理少批评。

   得到帮助表谢意,求助别人要虚心。

   诲人不倦解疑难,帮助同学有热情。

   反思自己有勇气,敢于认错学别人。

   建议之前多思考,勇献良策敢创新。

   自控守纪听安排,融入集体显个性。

   交流合作齐上进,协调沟通求大同。

 

附3

课堂教学改革对校长的要求

   一、更新理念

   1.课改校长是关键,要明确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是不作为。

   2.彻底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思想,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3.要解放课堂,解放教师,解放学生。

要明确“时间+汗水”的做法靠不住,有害于师生健康,有害于学生终身发展。

   4.要彻底转变教师独霸课堂,树立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新观念。

教好每一个学生才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标准。

   5.要实现“六个转变”:

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组织者;变学生观众角色为演员角色;变教师的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变学生全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二、迅速行动

   1.校长要积极带领教师改革,参与改革,做“专家型”校长。

   2.要经常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小现象,不断帮助教师改进课堂。

   3.切实改善学校管理,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保障条件。

   4.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重提高教师几方面的业务素质:

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知识积淀、教学的智慧、科学评价学生。

   5.课堂教学改革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借鉴外地经验和做法。

   6.组织教师外出观课,并针对课改存在问题外聘名师会诊。

   7.制定学校课改方案,并争取亲自登台授课,示范引领。

   8.帮助班级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对全校小组长进行培训,发挥小组学习的各项功能。

   9.创设课堂教学改革文化氛围。

课堂改革学生誓言: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附4

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一、更新理念

   1.“时间+汗水”型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是不为学生负责的教师,是不会享受幸福的教师。

   2.传统教学让教师教得苦,教师应力戒包办讲授的“恶习”。

   3.对待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体验和理解。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整体的参与互动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4.学生是主人,教师不是“讲”师,是导师、组织者和引路人。

   二、迅速行动

   1.尽快掌握“六步教学模式”,并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

   2.学案设计实行分工合作,一人主备,集体修改,共同使用。

   3.在备知识、备教材、备教参的同时,把学生作为重要备课资源,注重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4.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耐心倾听,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5.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幽默风趣、民主尊重且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手势。

   6.教研活动认真务实,观课议课实事求是。

观课一看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二看学生学习效果。

   7.教师要研究和反思课堂小现象,集体会诊,不断提高。

   8.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课堂生成有时无法预测,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做好课中备课,进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附5

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的要求

   一、更新理念

   1.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能力是自己练出来的,不是听老师讲出来的;要坚信: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2.建立三种境界:

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最高境界。

如果想进步,你就去教别人吧。

教会了才等于你真会了。

   二、明确要求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臵齐整,安静等待上课。

自主预习时,主动、认真、投入地完成预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安静。

   2.交流讨论时,组内分工明确,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理有节;达到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乱扯捣蛋、高声喊叫等不良现象。

   3.展示时,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展示;板演规范清楚,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独特、有新意。

   4.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善于思考,能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5.组内“兵教兵”结对明确,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每次课堂检测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并及时做好记载。

   6.组长认真组织安排组内学习活动,组内成员服从组长和教师的指导,听从组长和教师的指挥。

   7.做到入室即静。

进入教室,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打、乱扯、闲聊等不良现象。

 

附6

小组捆绑式评价案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小组每位成员的积极性,激励各小组互助、合学,共同提高,落实好小组捆绑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基础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等分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

以组为单位,从学习、纪律、卫生、竞赛等各方面展开竞赛。

组内成员作为“利益共同体”,采取捆绑式评价。

三、评价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为出发点,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为目的,尤其以如何评价能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为主。

只要组长对于组员在各个方面有了帮助或者支持就应该得到奖励;只要组员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进步或收获就应该得到奖励。

(二)模糊性原则。

捆绑式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量化各组的优劣,而在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竞争中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

对于薄弱小组要放大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以带动积极性。

(三)过程性原则。

捆绑式评价可以深入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如对于学习习惯的评价,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解题思路的评价,听课习惯的评价,做题习惯的评价,互助合作的评价,小组展示活动的评价等。

(四)坚持性原则。

小组捆绑式评价真正发挥实效的首要前提是坚持使用。

坚持节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学期评;坚持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坚持个人与小组捆绑评价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块”式管理。

四、小组评价中的表格及使用方法

(一)表一:

1.评价标准和依据。

这个表格固定在教室最前面黑板的一侧,便于为各组随时加减分,也便于各组成员直观掌握本组的竞争状态,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

此表中的“得分”主要来自小组成员在课堂中的自学、互教、倾听、展示、作业、检测,及班级管理中的纪律、卫生等方面。

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加减分,以10、20、30分为基数,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加减分不超过100分。

对于特殊表现(如为班级、学校作出贡献,小组中个人有特殊进步等),可以一次性加100、200分。

为了便于各科教师操作,不同学科的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显示自己的加减分。

具体要求:

语文——白色;数学——黄色;英语——绿色;科学——蓝色;音乐——粉色;美术——橘色;电脑——枚红色。

在专用教室上课的教师要由课代表回到各自教室后完成加减分。

具体加分理由如下:

·自学:

看小组成员自学状态;

·互教:

看组员与组长配合情况,小组合作状态;

·倾听:

看各小组成员听课状态;

·展示:

看各小组展示情况,组员展示多加分,组长展示正常加分;

·作业:

迟交作业、缺交作业都要酌情扣分;

·检测:

课堂上的检测,然后按各组成员的成绩前后来加分;

总之,本项目要灵活掌握,以上列举的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比如课间操、纪律、卫生、早读等,都能纳入加减分范围。

·周小计:

每天由班干部把当天各组得分汇总记下,一周下来形成周小计,周小计表格中要填写五天的分数,最后形成一周各组得分。

2.操作方法

(1)低年级每堂课由代课教师在表格中加减分,中高年级由四人组长课后操作;

(2)每天由班中值日班长把汇总记下来,以100分为基数,得够200分换得两片树叶,300分换得三片树叶,依次换得相应树叶。

换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