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249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常识.docx

《消防安全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常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常识.docx

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安全常识

 

一、防火安全常识

灭火的几种基本方法

1.冷却法:

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火熄灭。

如:

可用水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吸收能量,使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就可以使火焰熄灭。

对水忌水的物品,如油类着火,则不可以用水灭。

2.窒息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最后使火焰窒息。

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有窒息作用。

3.隔离法:

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

(1)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到远离火的地方,防止火势蔓延。

(2)切断流向燃点的可燃液体。

如关闭煤气管阀门等。

4.抑制法:

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停止。

如使用干粉、1211灭火器等。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一)及时、准确地报警

当发生火灾时,应视火势情况,在向周围人员报警的同时向消防队报警,同时还要向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1.向周围人员报警:

应尽量使周围人员明白什么地方着火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告诉人们紧急疏散。

向灭火人员指明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的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2.向消防队报警:

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

拨通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要讲明:

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靠近何处,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有无爆炸危险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情况。

还要讲清报警人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的询问,准确、简洁地给予回答。

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或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

如消防队未到前,火势扑灭,应及时向消防队说明火已扑灭。

(二)扑来初起之火

火灾的发展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火势发展比较缓慢,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很快地把火扑灭。

这个阶段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

在报警的同时,要分秒必争,抓紧时间,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三)火灾中自救

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多发生在楼上,或因逃生困难,或因烟气窒息,或被迫跳楼,或被烈火焚烧。

那么发生火灾时,应如何自救呢?

1.如果楼梯已经着火,但火势尚不猛烈时,这时可用温棉被、毯子裹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

2.如果火势很大,则应寻找其它途径逃生,如利用阳台滑向下一层,越向邻近房间,从屋顶逃生或顺着水管等落向地面。

3.如果没有逃生之路,而所有房间离燃烧点还有一段距离,则可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火区的所有门窗,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洒水,或用碎布等塞住门缝,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等待求救。

4.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向外打手电,或抛出小的软的物件,避免叫喊时救援人员听不见。

5.如果火势逼近,又无其它逃生之路时,也不要仓促跳楼,可在窗上系上绳子,也可临时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顺着绳子下滑。

(四)火灾中的疏散

疏散是将受火灾威胁的人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点,这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的重要措施。

疏散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疏散人员要优先疏散老人、小孩和行走不便的病、残人员。

2.疏散物资要优先疏散那些性质重要、价值大的原料、产品、设备、档案、资料等。

3.对有爆炸危险的物品、设备也应优先疏散或采取安全措施。

4.在燃烧区和其他建筑物之间堆放的可燃物,也必须优先疏散,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媒介。

三、灭火器的使用

(一)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有手提式、贮压式。

其性能有普通(BC)和通用(ABC)干粉之分。

干粉灭火器筒体内装的干粉,使用时在压力的驱动下从喷嘴内向外喷出。

干粉灭火器适用扑救液体火灾、带电设备火灾,特别适用于扑救气体火灾。

这是其他灭火器所难比拟的。

它也能扑救仪器火灾,但扑救后要留下粉末,对精密仪器火灾是不适宜的。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一种是将拉环拉起,一种是压下压把,这时便有干粉喷出。

但应注意,必须首先拔掉保险销,否则不会有干粉喷出。

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喷射时间很短,所以使用前要把喷粉胶管对准火焰后,才可打开阀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喷射距离也很短,所以使用时,操作人员应尽量接近火源。

并要根据燃烧范围选择合适规格的灭火器,如果燃烧范围大,灭火器规格小,就会前功尽弃。

3.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不需要颠倒过来使用,但如在使用前将筒体上下颠动几次,使干粉松动,喷射效果会更好。

4.干粉喷射没有集中的射流,喷出后容易散开,所以喷射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火源的上风方向。

5.干粉灭火器不能从上面对着火焰喷射,而应对着火焰的根部平射,由近及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让火焰窜回。

6.在扑救液体火灾时,因干粉灭火器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不可将干粉直接冲击液面,以防把燃烧的液体溅出,扩大火势。

7.干粉灭火器在正常情况下,有效期可达3-5年,但中间每年应检查一次。

8.干粉灭火器要放在取用方便、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筒体受潮,干粉结块。

干粉灭火器不可接触高温,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也不能放在温度低于-1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

9.干粉灭火器一经打开阀门使用,无论是否用完,都要重新充气换粉。

 

 消防安全常识——防火知识篇

    

    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

    

(一)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得物质称可燃物。

    

(2)氧化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得物质称为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

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4)链式反应。

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

    2、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二、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GB5907-86)

    (三)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三、报火警的方法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严禁谎报火警。

”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即“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一)报火警的方法

    1、到消防队报警;2、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3、使用有线广播报警;4、大声呼喊报警。

    

(二)报火警的内容

    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灾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但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1、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周围有何明显建筑或单位;农村发生火灾要讲明乡(镇)、村庄名称;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位;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

    2、什么东西起火(起火物)。

如房屋、商店、油库、露天堆场等;尤其要讲清起火物为何物,如液化石油气、汽油、化学试剂、棉花等都应讲清楚,以便消防部门根据情况派出相应的灭火车辆。

    3、火势情况。

如看见冒烟,看到火光,火势猛烈,有多少房屋着火等。

    4、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的号码。

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调集灭火力量,如在大的居民新村,还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四、家庭炉灶及炊事的防火

    炉灶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加热设备。

炉灶的形式很多,按使用燃料的不同,可分为煤、柴炉灶,液化气炉灶,煤气炉灶,天然气炉灶,沼气炉灶,煤油炉等。

煤、柴炉灶还设有烟囱。

    炊事是指人们利用炉灶等加热设备进行做饭、炒菜、烘烤、蒸煮等作业,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家庭炉灶的使用和炊事用火涉及千家万户,而发生在这些方面的火灾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必须重视家庭炉灶及炊事的防火。

    

(一)煤、柴炉灶

    1、火灾危险性

    

(1)炉盖、炉筒。

炉体表面的辐射热或窜出的火焰、火星引燃附近可燃物。

    

(2)建筑物的可燃构件、可燃物质与炉筒或烟囱靠得太近,而被炽热的烟道烤着或烟道裂缝窜出的火焰引燃。

    (3)炉膛内燃烧的煤。

柴碎块迸溅出来,落在周围可燃物上起火。

    (4)在炉旁烘烤衣物或用易燃液体点火发生燃烧或爆炸。

    (5)将未熄灭的炉灰倒在可燃物上或被风刮到可燃物上起火。

    2、防火措施

    

(1)炉灶和烟囱与可燃构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般情况下,金属炉体、炉筒与周围可燃物构件的距离应为70一100厘米;砖砌炉灶的门与可燃构件的距离应为37厘米;火墙为30一37厘米。

如达不到要求,可用石棉瓦、砖墙。

金属板等不燃材料隔开,在木质地板上设置火炉时,必须用砖坯铺成厚度不小于14厘米的隔热炉垫,并在炉门前用70厘米x50厘米的不燃材料覆盖地板。

    

(2)砌筑炉灶、烟囱等,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一般在粘土内掺入适量的砂子,可防止因高温引起开裂。

    (3)烟囱在闷顶内穿过保温层时,在其周围50厘米内应用难燃或不燃材料做隔热层,并高出保温层60厘米以上。

保温层上部应盖上炉灰,严禁在闷顶内开设烟囱清扫孔,烟囱表面应刷成白色,高出屋脊。

    (4)修建烟道时,分烟道与主烟道交接不要直接串通,人口之间差距不小于75厘米。

    (5)炉灶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不得在炉筒上烘烤衣物。

使用炉灶时,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可燃液体点火。

扒出的炉灰,要用水将余火浇灭或降温后才可倒至安全地带。

    (6)发现炉灶、烟囱损坏、裂缝等,要及时修理。

    (7)在柴草较多、居住密集的城镇和村寨,以及靠近林区的地方,应在烟囱上或炉膛眼上加防火帽或挡板,以防炉灶、烟囱逸出火星,产生飞火。

    (8)金属炉筒与墙内烟囱连接时,插入的深度不应小于10厘米。

两节炉筒套接时,接驳的长度不应小于其半径,接痕应抹泥封闭。

    (9)使用炉灶时,要始终有人看管,并做到人离火灭。

    

(二)液化气炉灶

    

    1.火灾危险性

    

(1)液化气本身的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可参照本辑中“城市煤气、液化气生产和输配机构的防火”的相关内容。

    

(2)因钢瓶。

管道腐蚀或连接导管老化破裂,以及炉灶、钢瓶的附属配件不合格或损坏失灵,造成液化气泄漏而引发火灾。

    (3)钢瓶与热源大近或充气过量,可导致瓶体破裂引发爆炸。

    (4)不按规定要求,私自灌气或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挥发的气体遇明火造成事故。

搬运移动气瓶过猛,撞击产生火花导致爆炸。

    (5)在使用炉灶时,违反正确的操作程序或私自拆卸钢瓶部件以及倒(卧)放置钢瓶等都可引发事故。

    2.防火措施

    

(1)装有液化气的钢瓶,不得存放在居室、公共场所,并严防高温及日光照射,其环境温度不得大于35°C。

钢瓶与灶具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室内不得同时布置其他炉灶(火源),通风条件应保持良好。

    

(2)钢瓶与炉具都不得有漏气现象,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试漏,但严禁使用明火试漏。

    (3)液化气炉灶点火时,有自动点火装置的可先开气阀,然后采用炉具上的点火开关;对无自动点火装置的,应先开气阀,然后划火柴从侧面接近炉盘火孔,再开启炉具开关。

如一次未点着,可先关闭炉具开关,过一会再按顺序重新点火。

使用完毕,应先关气阀,再关炉具开关。

    (4)使用炉灶时应有人照看,锅。

壶等不宜盛水过满,以免溢出熄灭火焰。

    (5)钢瓶要防止碰撞。

敲打。

倾倒或倒置,不得接近火源、热源。

钢瓶不得与化学危险物品混放,严禁私自灌气。

    (6)液化气用完后,瓶内残液应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用户不得擅自处理,更不得用残液生火或擦洗机械配件等。

    炉灶各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处理。

  (三)煤气炉灶

    

    1.火灾危险性

    

(1)煤气本身的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可参照本辑中“城市煤气、液化气生产和输配机构的防火”的相关内容。

    

(2)煤气管道、炉灶安置不当、受腐蚀发生泄漏,遇火源(或用明火试漏)可引发火灾或爆炸。

    (3)可燃物与炉灶相距过近而被烤着。

    (4)由于停气。

回火或风吹,以及使用锅。

壶烧水时,因水太满沸腾溢出等导致火焰熄灭而没有及时关闭阀门,使逸出的气体在第二次点火时引起爆燃。

    (5)点火时,违反正确的操作程序而引发事故。

    2.防火措施

    

(1)室内煤气管道要使用镀锌钢管,必要时应加保护套,一般应采用明设,如果必须设在地下室、楼梯间或有腐蚀介质的室内,要保证便于检修和采取防腐措施。

但煤气炉灶用具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卧室内。

煤气计量表具宜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严禁安装在卧室、浴室和有化学危险物品与可燃物的地方。

    

(2)灶具与管道的连接胶管最长不得超过2米,两端必须扎牢,用后要将阀门关紧。

    (3)煤气管线、阀门、计量表具等,严禁私自拆卸,需更换维修或迁移时,应由供气单位进行,之后还要通过试压、试漏等检查。

    (4)各种灶具的制造,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经煤气主管部门认可。

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

如一次未点着时,需立即关闭用具开关,稍停片刻再按要求重新点火。

大型煤气炉灶,应设固定点火装置。

    (5)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开关,采取通风措施,熄灭火源,禁止开、关电气设备,并通知供气部门检修。

任何情况下,都不准使用明火试漏。

    (四)天然气炉灶

    

    1.火灾危险性

    

(1)地下管道受腐蚀。

震动等破损漏气,通过上层或下水管道窜入室内,接触明火而引发火灾。

    

(2)管道阀门质量不合格或关闭不严,阀杆、丝扣等损坏失灵,操作时误开阀门等都会发生火灾危险。

    (3)由于可燃建筑构件、可燃物与金属炉灶或炉筒距离过近而被烤燃。

    (4)炉火被风吹灭或被水淋熄,未及时关闭阀门使室内空间布满气体而引发火灾。

    2.防火措施

    

(1)管道最好采用架空或在地面上敷设。

管道的专用针型阀门必须完整良好,各部位不得泄漏。

    

(2)用耐油、耐压的夹线胶管与管道相连接时,接口处必须牢固紧密。

    (3)应设置相应的油水分离器,并定期排放被分离出来的轻质油和水。

    (4)要经常检查管道,发现漏气时,严禁动用明火或开、关电气开关,并打开门窗通风,另外还应立即通知供气部门。

    (5)使用时突然熄灭,应关闭阀门,稍等片刻再重新按要求点火。

金属烟筒口距可燃物构件应不小于1米,并应装拐脖,防止倒风吹熄炉火。

    (6)供气管道需进行维修时,必须先全面停气,停气、送气时应事先通告用户。

新安装的管道应经试压、试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沼气炉灶

    

    1.火灾危险性

    

(1)进行点火试验,检查沼气池能否产生沼气时动作不合规定要求,会因池内有氧气或产生负压而使火焰窜入池内引发爆炸。

    

(2)沼气池在大进料、加水或试压灌水时,因操作过猛,产生过大压力或大进料时造成负压,都会导致沼气池爆炸。

    (3)沼气池被雨水冲击或被淹,会发生池内超压爆破危险。

    (4)检修沼气池时未做好防护措施发生中毒事件。

    (5)随意向池内投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发生爆炸和产生毒气。

    (6)输气管道泄漏及使用炉灶违反操作程序,也会引发火灾危险。

    2.防火措施

    

(1)点火试验要在输气管安装的沼气炉上进行,点火时应小心,严防产生负压。

    

(2)在沼气池作业,使用各种器具时,操作宜柔缓,不可过于猛烈,并要打开导气管,排气泄压。

在大型沼气池盖上和储气缸上,应当装有安全阀或防爆安全薄膜,在池的周围则要修筑排水沟。

    (3)进行池内检修时,应先用鼓风机通风换气,并将小动物送到池内进行实验,确认安全后,人员方可进入,但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照明。

    (4)火源与沼气池进料口、出料口及池盖位置,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不得向池内投入任何无关的杂物。

    (5)输气管道各连接部位应严密紧固,对于变质的塑料(胶)管应及时更换。

管道系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装设必要的总开关、分开关和水封式回火防止器。

    (6)应用肥皂水或碱式醋酸铅试纸做试漏试验,发现问题要及时排除。

    (7)使用炉灶时,应先点火后拧开关。

炉灶与可燃物及可燃构件之间应保持:

米以上。

    (六)煤油炉

    

    1.火灾危险性

    

(1)煤油是可燃液体,当煤油炉被碰翻遇明火时会起火。

    

(2)向正使用着的炉内加油,油蒸气遇高热或火焰而起火。

或煤油内掺入了汽油,加快了油液的蒸发速度而产生危险。

    (3)汽化炉的油管破裂使油外溢,油未完全气化使弯头内存油过多,油气化后未关闭阀门使大量油气逸出,遇火源均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4)煤油炉用完后尚未冷却即装入可燃的箱、盒内而起火。

    2.防火措施

    

(1)煤油炉应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地方,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

    

(2)加注煤油必须在炉火熄灭时进行,洒在炉体上或溢流到外面的油,要及时擦试干净。

汽油不得掺人煤油内混烧,也不准用汽油或其他闪点在28℃以下的易燃液体做煤油炉的燃料。

    (3)捻芯炉在更换捻芯时,要使用与原带粗细相同的棉纱。

    (4)气化炉的储油灌装油不得超过四分之三,打气不宜过多。

当油气化后,先点火,而后打开阀门放气。

要经常检查油管,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5)使用煤油炉时,要有专人照看,不准小孩、弱智者玩耍或摆弄。

    (6)煤油炉使用完毕必须经充分冷却,才能装人箱、盒内存放。

    (七)厨房炊事

    

    1.火灾危险性

    

(1)在炉灶上偎、炖、煮各种食品时,浮在上面的油质溢出锅外,遇火燃烧。

    

(2)使用火锅时,溢出的油质易引燃附近可燃物或可燃桌板。

    (3)油炸食品时,油过多及油锅搁置不稳食油溢出遇火燃烧,或油锅加热时间过长,油温超过油的自燃点起火。

    2.防火措施

    

(1)偎、炖、煮各种食品、汤类时,应有人看管,汤不宜过满,在沸腾时应降低炉温或打开锅盖,以防外溢。

    

(2)火锅在使用时,应远离可燃物,井使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桌板。

若使用可燃材料桌板时,应在锅底铺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垫板。

    (3)油炸食品时,油不能放得过满,油锅搁置要平稳,应控制油的温度。

起油锅时,人不能离开,油温达到适当高度,应即放入菜肴、食品。

遇油锅起火时,特别注意不可向锅内浇水灭火。

    (4)炉灶排风罩上的油垢要定时清除。

    五、生活用火的防火

    火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有些用火正被电气所代替,但明火的使用仍很普遍,如吸烟、照明、驱蚊、宗教活动用火等。

由于生活用火不慎极易引发火灾,给城乡居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因此,加强生活用火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吸烟

    

    1、火灾危险性

    燃着的香烟头能引起许多物质起火。

因为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C,中心温度达700一800℃,足可点燃棉。

麻、纸张等固体物质,更易引起各种燃烧气体的燃烧。

在下列情况下吸烟更具危险。

    

(1)在有蒸发易燃气体或有可燃物的地方吸烟,可使易燃气体爆炸燃烧,失落在可燃物内的火星、烟头可使可燃物质燃烧。

    

(2)乱丢烟头或含着香烟寻物等疏忽大意,燃着可燃物起火。

    (3)躺在床上吸烟或醉酒吸烟,烟头触及可燃物起火。

    2、防火措施

    

(1)严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单位、物资仓库和其他一切禁烟区内吸烟。

    

(2)禁止在维修汽车和清洗机械零件时吸烟。

吸烟时应到安全地带,烟头未熄时不得带人工作场所。

    (3)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如不准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准在劳动和寻物时吸烟,不准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乱磕烟灰,更不准将引燃的烟头随处乱放等。

    (4)禁止大风天在室外或野外吸烟,不准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山林。

    (5)制订有关吸烟防火的规章制度,提倡和宣传戒烟。

    

(二)灯火照明

    

    1.火灾危险性

    

(1)使用电器照明,灯具表面温度过高,玻璃壳受热不匀及水珠溅到高热的灯泡上发生爆裂,掉下的玻璃碎片或灯丝会使可燃物起火。

灯头接触不良。

灯头与玻璃壳松动。

电气线路破损、接头松动等也可引发火灾。

    

(2)使用明火照明,明火与可燃物过近,油灯、蜡烛等被碰翻,明火给油灯加油,点着的蜡烛放在可燃物上,用火把。

松枝指路或寻找失物等,引燃附近的可燃物,会引发火灾。

此外油灯外的油垢被引燃后会蔓延至整个灯体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2.防火措施

    

(1)采用电气照明的灯具应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灯具不得用纸、布等包裹。

灯具与地面应高于2米,下方也不可堆放可燃物。

灯具所选用的导线应合适,不得随意更换大功率灯具,不得乱拉乱接电线电器。

在易受碰撞场所,应安装金属或其他网罩防护。

灯具所使用的镇流器,不准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应用不燃材料隔垫。

    

(2)采用明火照明时不要靠近可燃物,最好放在由不燃材料制作的专门“灯龛”内,蜡烛基座应采用不燃材料。

使用油灯要加玻璃护罩,并经常清除灯体及罩上的油垢,给油灯加油时必须先将灯火熄灭。

对“长明灯”更要严加管理。

  

  (三)小孩玩火

    

    1.火灾危险性

    喜欢玩火的小孩,一般年龄多在5~12岁,主要表现在学大人做“假烧饭”游戏,在床下或其他黑暗角落划火柴,模仿大人吸烟,在炉灶旁烤、烧食物,随意焚烧废纸。

柴草,玩弄火柴、打火机及开关液化气炉具,在室外点火取暖,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以及进入危险厂房、仓库内点火玩耍等。

极易起火成灾。

    2.防火措施

    

(1)家长应对孩子加强管教,使他们认识到玩火的危险性,做到不玩火。

要把火柴,打火机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家中的煤气炉灶(液化气炉灶)等不要让孩子随意开启。

对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的行为要制止,不准孩子在柴草堆旁或野外玩火。

室内、可燃建筑。

柴草堆等场所禁止孩子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