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464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docx

第一讲文化与文化传播doc

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绪论

讨论“文化”问题不应是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应揭示和解决我们现今国家、国民生存状态问题、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尽管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是一种历史趋势,但是这种交流并不总是成功的。

其原因在于我们对文化的结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是切蛋糕,想切哪个部位就切的。

很多时候橘逾淮而为枳。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一些文化研究。

推荐参考书:

1、汤因比:

《历史研究》,进行文明比较的历史哲学。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对中国历史的宏观回顾。

3、钱穆《国史大纲》,体验文化保守主义对传统的“温情与敬意”。

4、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当代最杰出的知识分子论述现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

5、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革时代海峡对岸的思考。

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史料重建的厚重之作。

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体现国内史学界从“革命”史观到“现代化”史观的演变

9、罗志田《权势转移:

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

10、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展示中国革命的外缘性因素。

一、两种对立的文化观

近年来,谈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又成为热门话题。

费孝通:

1997年第3期《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费老的最新力作《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盛洪:

《为万世开太平──写在〈为万世开太平〉出版之前》则刊登在1997年4月7日的《北京青年报》上。

盛洪:

“文明……在任何观点上,它总有边界。

”“文明在它覆盖的人群中带来和谐,却在它之外导致更大的冲突。

费孝通:

“把国家的领土概念引申到文化领域中来,把不同文化划出界线,来强调文化冲突论。

我意识到这种看法是有很大危险的。

如果边界的概念改成‘场’的概念,也许可能纠正这个倾向。

盛洪:

“如果中华文化不复存在,即使按照西方的规则中国玩赢了,中国的现代化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因为中国人接受了当初他们拒绝的规则。

费孝通:

“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现在正面对着一个严酷的选择,保存文化呢还是保存人?

如果依照我的文化是为人的认识,选择是明确的,就是要保存的是人而不是文化。

……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

问题是在怎样转,转向何处。

盛洪:

“由此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不管参与其间的人是否意识到了,历史本来就赋予了它一个伟大的道德目标:

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目标要由中华文明的复兴来完成。

”“它曾经是、并且将会重新兴起,成为未来全球文化的主导力量。

”显然,这是一种中华文化“主导论”的乐观看法。

费孝通:

“当代中国文化必须经过文化自觉的艰巨过程,才能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这是一种中华文化“互存论”的谨慎看法。

费老反复呼吁“文化自觉”,希望知识界能致力于科学反思,用实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社会和文化,既要有“自知之明”,也要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

二、全球化与文化危机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

1、古已有之,历史上,曾有过军事的、宗教的、和经济的全球化。

例如:

罗马帝国的军事扩张,十字军东征,成吉思汗帝国,都是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2、主要指近代以来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象征的,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扩展。

自由贸易、民族国家、军事殖民主义扩张、文化侵略等。

3、专门指二战以来的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的跨国化过程,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跨国的资讯—金融——技术—商业文化,如何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疆界,而形成某种与民族国家同步的新现象、新挑战,目前的研究还无法深入下去的现象。

一般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而如今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过去500年中,主要是国家力量的伸张,民族利益的碰撞,宗教的传播,文化的渗透……还只是局部力量的会合而引起的冲突和融合。

而现在,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

加速全球化的最大推动力是市场经济。

市场的力量不承认界限,只要有利可图,它就冲破部落的、民族的、国家的、地区的、种族的、宗教的、文化的界限。

总之,全球化的过程将冲破文明的界限。

市场经济就其积极面讲,它的伟大的作用就是解放了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就其消极面讲,它利用的正是人原始的利己心,是人对物质享受似乎永远不会满足的贪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今天的世界陷入了价值观念空前的大失落和大混乱之中。

全球化的一大后果是文化认同危机。

地域、历史、语言、规范、习俗、交往方式、阶级、族群、性别等构成文化滋生繁衍的要素。

一种文化,是特定人群身份认同的依据,从而使人知道“我是谁”。

文化认同危机,就是不知道、不清楚“我是谁”,清楚的变得模糊,相信的变得怀疑。

后现代主义、原教旨主义的勃兴就是文化认同危机的反映。

所谓‘‘文化’’的核心之核心——道德水准的持续下降上。

传统的价值失落了,能够维系人心、安定社会的新的价值标准还不知在哪里。

三信危机:

信仰,信任,信心。

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化为目的。

不以传统为基础,12亿中国人将失其统绪而又成为一盘散沙,那样也就无法参加已经开始的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不以全球化为目标,那么中国文化的建设又会走到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老路。

以全球化的普遍规律为“体”,以中国特色为“用”。

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长处,参与全球化的过程。

三、中国文化前景四论

中国正在发生举世嘱目的变化,有几种观点可以分析:

1、文化次要论。

多数对中国的观察、分析、评价和预言集中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变化之上,而把文化放在次要地位。

前者是有形的,有实体,有数据,可以实实在在地把握,文化无形,到底能在中国社会变革中起到何种作用,难以道明,因此有意无意地把文化置于从属地位,以为其可以随有形的经济、政治发展自然演进,而不会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

2、儒学复兴论

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举出东亚儒文化圈的经济起飞为例。

以那种论点推演,中国作为儒文化的源由之地,只要光大传统,前途亦将光明,甚至可能成为主宰未来世界的“大中华文化圈”之主体。

3、中西融合论

乐观的观点认为当前的中国文化不是简单地重归传统,而且与西方文化交汇溶合,正在产生本质上的积极变革,从而获得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很有可能为已经从整体上陷入穷途末路的人类带来为了希望和出路。

4、文化解体论

这种看法十分看重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所以偏于悲观。

中国文化从结构上正在清晰无误地表现出不可挽回的解体之势。

中国文化已丧失整合社会的能力。

与西方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

中国这种“家”文化的结构可以用“忠”、“孝”、“仁”、“义”概括,其中又以“孝”为根本。

“孝”维系了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的向上延伸和扩展成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四海之内皆兄弟”;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形成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意义、价值、伦理与道德的体系。

自“五四”以来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中国文化某种自觉不自觉的扬弃,即便只剩一个孤零零的“忠”,毛之后,忠也没有了,文化结构就此全部倒塌。

“独生子女”政策更加从根儿上瓦解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结构。

失去了文化整合的中国人从几千年的群体状态碎裂为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体。

西方社会的个体状态有其个人主义的文化整合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制约,中国的个体状态却完全是无制约的恶性膨胀。

以往的由祖先、辈序、婚姻、亲属、朋友、世家、邻里等组合在一起的人际关系整合体系,今日已基本不复存在或遭扭曲。

对未来中国,最深刻的危机而是文化结构的解体。

单纯的经济、政治都在社会的浅层次,文化结构解体会从根上毁掉一个社会。

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可以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得到调整甚至重建,文化结构的形成却必须经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演进——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大文明的形成都无例外——并且文化结构不能由人为设计和建设,所以一旦解体,就等于再无依托。

四、知识分子的角色困境:

忠诚还是批判

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传播者,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是他们关心和批评国事的主要精神支柱。

但使命感也可能使其行为与历史行程背道而驰。

有高度公民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体是现代社会正常运作和不断更新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他们是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

在西方,这样的以大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由源远流长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逐步发展而成的。

现代大学制度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屡遭摧残。

大学应该是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的缩影,有其独立性、自治性、开放性。

否则就无法承担传授、更新、创造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社会功能。

我们的大学培养了一批批的具有工具理性的技术型的知识人,但在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方面,却极为不足。

知识分子的忠诚必须不限于只是加入集体的行列迈进,需要他们以理想化的标准批判社会现实,提供另类选择。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和知识分子史,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救亡压倒启蒙。

而中国之所以没有建立起现代自由民主制度,可能跟知识分子非常轻易地放弃批判的职责而充当鼓动者、宣传者有不小的关系。

培养了周恩来、温家宝的南开文化,如何在将来培养社会的精英?

大学是文凭加工厂,还是民主、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的推助力?

大学怎样承担传授和更新、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社会功能?

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忠诚是对人类基本价值、基本规范的尊重,对于文化传统的敬意与理解,对社会法律的遵守。

批判意识是以理想化的标准批判社会现实,追求高于现实物质利益的理想化生活,提供另类选择。

有人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我要说,大学非大楼,也非大师之谓,乃大学生之谓也。

几个大师代表的是大学的学术水准,而大学生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种文明的未来。

身为文化的继承人与传递者,中国文化的明天,是由我们来决定的。

五、研究型学习

以培养表达与思考能力为重点

带着疑问思考

清晰地表达思考的层次性

重视理论对思想的引导作用,重视专业知识对观点的支撑作用

以“李约瑟难题”、“祭孔”文化现象讨论为例。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长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

所谓“李约瑟难题”就是他提出的结论: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会落后于西方呢?

这就是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观点一:

综合性解释

自然环境:

中国在地理、文化上的与世隔绝。

政治:

封建专制主义缺乏学术自由的环境。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

科学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使近代科学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

教育:

科举制及传统教育体系。

思维方式:

没有发展出三段论式的逻辑。

宗教因素:

道家对理性和逻辑的不信任,儒家把兴趣集中于天人之际;佛教中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文字符号:

汉语的过份繁复使中国成为诗人之国,却没有能够发明一种符号系统来书写方程式。

观点二:

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

“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里世界领先的图景,相当大程度上是虚构出来的。

一个人向东走,一个人向南走,并没有人跟着走的情况下,中国“领先”又从何说起呢?

李约瑟对中国文明的热爱既已成为某种宗教式的热情,尤其是他对中国道家学说的过分热爱使他夸大道家在中国科技史中的作用。

李约瑟并未受过科学史或科学哲学的专业训练,未能把“什么是科学”加以定义。

观点三:

单因性解释:

根源于专制主义

科学是自由的创造性思想的结果。

一切自由的创造性的思想都不可能在一个专制社会中产生,中国近代是一个专制社会,所以,中国近代不可能产生自由的创造性的思想,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这体现为政治学家的思维角度。

观点四:

单因性解释:

归因于哲学观差异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人和自然是分离的,主体将客体置于认识和改造的地位,这种主客二分的哲学理念是近代科学能够在西方产生的观念原因。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天人合一”,没有关于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的观念,更没有上升到主体认知和改造客体的理性层面。

这种主客一体的哲学理念是中国不能产生近代科学的观念原因。

这体现出哲学家的思维角度。

祭孔活动回顾: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庙分布世界各地,最多时达3000多座,至今尚存1300多座。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把国家落后的根源归结为传统文化的束缚,孔子和儒家思想被作为现代化的最大障碍,遭到全盘否定和批判,祭孔活动在建国之初即告停止。

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受韩国和台湾祭孔活动的影响,曲阜为了发展旅游招商引资,开始举办孔子故里游,恢复祭孔,由曲阜剧团的演员们表演“祭孔乐舞”。

在恢复祭孔表演20周年的2004年,由曲阜市市长宣读祭文,实现了公祭孔子的突破。

2005年9月9月28日,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孔现场,上海、浙江衢州、云南建水、甘肃武威、台湾台北、香港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40多个城市设立祭孔分现场。

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全球联合祭孔”。

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联合山东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共同推出“《同根一脉两岸祭孔》2006祭孔大典”直播节目,向世界演绎海峡两岸的盛大祭孔仪式。

祭孔大典之乐舞表演,共分6个篇章,分别是:

“天人合一”、“与时偕行”、“万世师表”、“为政以德”、“九州重光”和“天下大同”。

“天人合一”符合当今建设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偕行”号召人们传承中华文化,从事文化建设;“万世师表”歌颂孔子的教育贡献,彰显祭孔主题;“为政以德”体现我们“以德治国”的执政理念;“九州重光”彰显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信念;“天下大同”则不仅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景。

观点一:

“祭孔热”折射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2000多年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孔子思想中,“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新”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都已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科技、医药以至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观点二:

重大的文化意义、国际意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文化才是一个民族获得其它民族的认可和尊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

在经历了对自身文化的全盘否定之后,在经济不断崛起的同时,中华民族开始了自己的文化觉醒,真正走上了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世界和平需要治疗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可以成为一剂良药。

不称霸就是儒学的优秀传统,中国和平崛起不会成为周边国家的威胁。

观点三:

没有现代内核的古代图腾舞蹈

举行隆重的祭祀纪念仪式,请个级别高的官员,进行电视直播,方式简捷且容易招徕眼球,但容易失之肤浅和进入神圣化的误区。

没有情感底子和文化土壤的刻意仿古的热闹仪式,唤起的恐怕只是一种文化思旧情绪或者文化猎奇心理。

仪式结束后,有的人维持或扩充了名气,有的人点钱算计旅游收入,孔子与儒学精神依然是躺在博物馆的展品,或者图书馆里的善本书。

而把孔子定位为“素王”甚至神的传统祭祀仪式,不但不会吸引现代人亲近孔子,反而可能让人们在乏味的古代表演中与孔子疏远。

祭孔只是没有现代内核的古代图腾舞蹈。

观点四:

丑剧和闹剧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胡适一辈把孔学称为“吃人礼教”,说明这种定位得到了中国人的高度认同。

孔子的学说不是一般的哲学、文化理论,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其核心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六纪是传统道德的核心。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反动的军阀、政客常常大搞祭孔和尊孔读经,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用纲常礼教取代自由平等,反对民主共和。

我们经常说: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应该记得一个世纪之前经常导演的这一类丑剧和闹剧,发扬科学、民主、自由、理性的正气。

观点五:

应由民间文化团体而不是政府主导

这种举国同庆、全民公祭的做法,在形式上或法理上有问题。

这种事如果由“中华儒学会”、“中国孔教协会”之类的机构来主办,作为文化活动,也许不失为好事,高级官员如果作为个人信奉儒学、尊崇孔子,也可参加此类活动。

但这类活动不能由政府主导,因为孔教不是中国的国教。

巨大的行政力量介入甚至主导此类活动,不免有“独尊儒术”之嫌。

观点六:

完全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

一出出的典礼仪式,尽管都力求庄重、一本正经,尽管还清装换上了明装,却总是感到有些滑稽。

虔诚肃穆背后总好像有孔方兄的影子在游荡。

祭孔尽管煞有介事地强调宏大的文化意义,其实完全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不必那么认真对待,谁有钱玩儿谁玩儿去!

观点七:

复活政教合一的传统

祭孔、特别是官方组织祭孔,其学理上的不通、文化上的悖谬、政治上的荒唐,毋庸赘言。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祭孔所隐藏的倾向并非一般的学理不通、政治荒唐、商业动机。

祭孔不是如寺庙里拜佛,教堂里做礼拜,它是试图将某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发了霉的意识形态模式再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塞给国人,造成新的统治思想、禁锢精神的信仰体系。

它是在复活我们曾经特有的政教合一,将文化资源化为愚民的利器。

观点八:

超级女声式的文化娱乐

在记者的镜头里,一位将要加冕的国王与一位待决的囚犯价值是同样的;至圣先师的孔夫子与蹦蹦跳跳的李宇春价值也是同样的。

他们真正盯着的只有收视率、订数和短信的数量。

因此不必和媒体太较真。

媒体那里既没有文化意义,也没有政治意义,只有出于商业意义的新闻意义。

所谓祭孔,咱们不妨将它当做“超级女声”一样的文化娱乐吧。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传播

一、文化的多种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的定义最为经典: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德国学者所说的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方面,法国学者所说的文化,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理想的政治生活,一是一个社会整体的一整套协调行动的准则、信仰、物质和精神技术,往往与文明同义,英国人类学者也多持后一种观点。

美国学者谈文化,往往包括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全部内容。

衣、食、住、行用、玩、生产方式、待人接物、婚丧嫁娶、祭祀、宗教信仰,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中国学界,有的学者强调,所谓文化,作广义的理解,把人所创造的一切,从饮食服饰到音乐图画统统包括进来,但是必须明确,其核心还在于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文化的核心之核心就是要确立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

“文化”的方式论:

文化是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再思考方式的总称。

简单地说,文化就是方式而已。

文化的知识论:

如“学文化”、“文化课”等。

这恐怕是“文化”的最通俗、最表层的含义。

再有是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

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

目前学术中常用的文化涵义有,一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

也有的观点认为,“文化”最根本、最深刻的涵义是——人化。

一切“文化”的含义都是从这个根本涵义发展、引申而来的。

“人化”,也就是“非兽化”。

遮体的“一块兽皮”、“打制石器”、烤食、(多余猎物)饲养、(御寒)皮衣等。

再“人化”一些的是称呼、烧陶(受灰烬余物启发)、煮食、种植,再后便是分工、血亲禁忌、组织、项链、岩画、葬祭、战争等等。

“人化”到这时,再称作“人化”就不合适了。

讨论“文化”问题不应是纯理论问题,应是揭示和解决我们现今国家、国民基本生存状况方面的问题。

西方文化固然有诸多弊病,但为什么目前世界几乎所有现代文明(包括马列主义)都由西方文化而生?

中西文化有哪些东西可以互相借鉴?

等等。

我想,这些是我们探讨我们的“文化”问题所急需面对的。

基本生存条件过于恶劣,以及过于容易得到食物都不适合文化的生长,而是亚热带、温带地区适合文明的繁衍。

政治、经济作为文化维持、发展的次一个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是重要的。

教育机制满足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统必须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某种教育方法和机制必然存在于每种文化之中。

因为合作是每一项文化成就的真谛,所以秩序和法律必须得到维持。

每个社区必然存在认可风俗、伦理和法律的安排。

文化的物质底层需要更新并维持其正常运转状态。

因此,一些经济组织形式必不可少,最原始的文化亦难逃此公例。

审美、娱乐、传播知识以及许多文化的功利性功能相对次要,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却是对社会的整合。

文化变迁是否遵循一定规律?

有人认为文化必须遵从的一系列普遍决定因素。

然后我们就能提出一些预测性见解来作为比较研究的标准,以及作为文化适应和变迁的普通尺度。

有的人类学家则认为文化是“碎片和破布的拼缀”;力图寻找文化现象的通则是徒劳无功的。

钱穆先生的文化观:

文化是历史之全部整体,我们须在历史之整全体内,来寻求历史之大进程。

世界交通后,各民族各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文化本身就是一部历史。

但研究文化就是一种哲学。

用哲学的眼光来打量历史,才能构成文化史。

因此:

研究文化应注意

1、辩异同

2、从大处着眼,不能专看细小处。

3、讨论文化要从汇通处来看,不当从分别处寻。

从政治、经济、思想、学术、艺术、宗教、工业、商业的交汇处看文化。

4、从长远处看,不可从近处寻;不能只看缺点与短处。

二、文化要素分析  

1、文化的层次性

物质层、制度层、观念层

2、文化的内容

科学技术类:

求真

政治伦理类:

求善

艺术审美类:

求美

3、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性——差异

时代性——差距

当代的主要文化派别,就是因为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不一致,而形成了西化派与东方文化的差别。

4、国家文化的四项维度

文化是一群人共同的心理程序,它已经附着在家庭结构、教育结构、宗教组织、政府形式、法律、文学、居住方式、建筑、观念当中。

国家(民族)这一层面的文化通常由下述四个方面来划分、描述:

A权力差距(PowerDistance):

一个社会接受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大家可以想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切蛋糕:

如果切的人首先又是先拿的人,蛋糕肯定是不可能平分的。

对于权力差距小的社会,大家都不会接受这种状况,权力就会有制衡。

权力差距大的社会,大家习惯了别人总拿大的那一块,甚至自己都不会抗议。

B回避不确定性:

一个社会对于无序环境的感到舒服还是不舒服的程度,对潜在的危机、威胁的敏感度、防范程度。

是否容忍异端思想、是否信仰绝对真理、是否建立更严密的规章。

强调安全感、稳定感超过成就感。

C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表示一种组织松散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们应该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

集体主义以紧密的社会结构为其特征,在这个结构中,人们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加以区分,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亲属、氏族、组织)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

D男性化—女性化

男性化主要指的是事业心、权威感、竞争性、不顾及他人等的倾向。

文化的男性化倾向指的是对这种价值标准的认同程度。

美国、日本男性化程度强、挪威、瑞典等国男性化程度低,减弱人际关系的竞争来加强社会安全。

霍夫斯泰德的四个维度的提法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是1967年至1973年间,从美国的IBM公司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的雇员中收集的116000多份问卷。

这些国家分布在北美、南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包含了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阿拉伯等各种具有代表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