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5181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docx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课题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 成尚荣

  究竟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总是让人纠缠不清。

最近,有几句话让我对这一问题的答案逐步明朗起来。

  第一句是台湾教育同行说的,即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

背不动的书包里有什么呢?

估计不是玩具,不是足球、篮球,也不会是学具,而是一本又一本的教辅用书,一张又一张的试卷,装的是知识,是教师和家人永不满足的分数。

知识、分数可能是带不走的,而能带着走的是什么呢?

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

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

这句话道明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第二句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的,即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

“不是教学科的”,不是对学科的轻视,更不是对学科的否定,而是说,要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

教师教学科,很容易让步于学科,而没有更宽的视野;很可能止步于知识,而忘掉了一切教学都是育人。

站在人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才会让教学富有蓬勃的生命和无限的创造力。

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可现实是,不少教学让知识遮蔽了人,让学生缺席了,让分数把学生当奴仆规训起来了。

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那么,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第三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即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

所谓都是政治课,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政治课,而是所有的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所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

叶圣陶先生的话至少有两点相当重要:

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

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当然,不仅要把握共同的、一般的核心素养,还应当研究和把握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

  第四句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出来的,即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

显然,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

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

“1+X”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的正是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窦桂梅还进行了“主题教学”研究。

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

同时,她也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还可以列出几句话,但这四句话,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学,什么是教学的使命和目的。

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二、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建立实验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主管,教研员参加的学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2、确定实验年级,配备实验教师。

各校拟定实验年级、实验班。

实验教师选事业心、责任心强,有较好的课堂教学功底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教师承担实验任务。

3、制定实验方案。

 认真总结了以往的教改经验,在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小语整改方案。

 4、培训了实验教师。

 

建立实验教师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制度;更新教学观念,要求实验教师多想、细干、求实、创新;在广泛学习各地经验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实验。

 

(二)实施阶段

 1、创设小语整改氛围。

 

(1)各校进行校园的绿化、净化、香化、美化,激发着学生爱学

校、爱生活的高尚情感和团结、友好、和谐、愉悦、

向上的积极情绪。

 

(2)提供了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体现着知识化、方向化、楷模化、文明化、审美化。

校园中随处可见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标语专栏、大小黑板内容丰富、新颖有趣,而且更换及时。

 (3)定期展出师生的书法、绘画、制作、标本等。

激发着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着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4)学校规定每周每人至少收看教育电视台讲座或讲课两次,作好听课记录,写出心得体会。

 (5)把教科研活动列入学校教学常规,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严谨实施。

教师们建立了科研小档案,制定了科研小课题。

 2、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

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是打基础、学方法、成能力、强素质。

 A:

教读课的改革 

(A)教读课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讲读结合课这种课一问一答的痕迹很浓,开始重视了读,但欠读的方法的指导,读的时间不充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体现的不够。

(B)第二次尝试:

读学结合课(低年级读书指导课;高年级能力训练课) 低年级教读课中的精读课的基本结构为:

初读——读正确; 熟读——读流利;理解读——读出感情;从三年级开始精读课逐步体现了以下特点:

(1)把预习放在课内,重视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① 从宏观着眼,自然地切入预习。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要抓住教材中的导读和预习提示,使学生在预习中理解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收获与求索中学到读书知识和方法。

 ② 逐步让学生明确目标及要求。

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和阶段训练的特点,设计预习要求。

要围绕教学的总要求设计具体的分项要求,内容包括字、词、句、文章的层次、主要内容及写作目的等。

 ③让学生掌握预习步骤,形成习惯。

一般地说,可尝试下列步骤:

读、划、标、查、写、思、议。

a:

读。

包括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初知大意。

b:

划。

划出重点词语和难懂的字词句,到了四年级可划出段落层次。

c:

标。

各年级都要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句子序号。

d:

查。

查字典理解字意、词意,扫除字词中的“拦路虎”。

 

e:

写。

在教材文字旁写出重点注释。

尤其是高年级,从词句到段篇,从时间、地点、人物到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都可批写。

 f:

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也可从课后“思考和练习题”出发,挖掘课文内容。

g:

议。

通过讨论解疑。

(2) 加强阅读训练。

 

① 以改革课堂结构为目的,认真钻研教材,在教材处理上下功夫,为真正落实阅读训练提供保障。

 ② 加强学法指导,以读代讲。

③“讲”“读”结合的基础上,强化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④ 增强“三主”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学习。

 (3)中高年级精读课的基本结构,形成了《纲要》中指导的形式。

自读自悟——读通、读懂; 交流讨论——深化、提高;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4)不足之处:

在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时,欠缺方法的指导,交流讨论的作用发挥的不够。

 

(C)第三次尝试 

(1)低年级把说写切实安排在精读课中。

在课中除了学生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达到以读带讲的目的。

另外,有意识地安排说的训练。

 

(2)中高年级开始阅读“五疑式”教学法的尝试。

阅读教学的“五疑式”是一种以疑问为引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结构。

其主要教学过程,按探究问题的延伸顺序,可分为“自学生疑——尝试排疑——启发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个基本步骤。

 B:

习作课的改革

 (A)小语整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我校习作课的改革主要走了这么几步:

(1)低年级进行了由“词——句——句群——自然段”的训练。

 从低年级开始初步渗透积词成句和用词造句的规律,进行学会从说一句意思简单的话到说一句意思复杂的话,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2)中年级的片断训练。

(3)四年级重视了段到篇的过度、及篇的训练。

①上学期“先导后作”。

“导”的要求是: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审清题目,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选材及安排材料。

学生独立写完后,经过教师批阅,筛选典型讲评,然后各自修改,这是向自能作文迈进的初级阶段。

 ②下学期“边导边作”。

 这是个过度阶段。

“导”的要求:

不但从时间上减少,而且侧重点也有不同,那就是即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突破难点,又要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

 

(4)五年级上学期进行的是“先作后导”训练。

 

(5)五年级下学期开始了快速作文训练。

即快速审题——快速选材——快速列提纲——快速成文——快速修改。

 现在,最早参加实验的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能作文”的能力。

 

(B)关于习作训练的思路和方法。

加大写作训练。

 我们的思路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生活实践和课堂作文训练,大面积、高质量地提高写作能力。

①我们从宏观出发,把作文教学要求和内容按年级分解成许多子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然后分到各个年级。

 

②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的途径是:

观察体验生活、并通过阅读听记积累材料,勤写多练形成能力,精讲优评提高效率。

③ 作文训练的方法:

a:

利用看图说话、看图听话、看图表演后说话、写话进行训练, b、阅读和写作结合,在阅读中学练写作。

可以仿写结构段等。

c、采取灵活的训练方法。

如小品作文、活动作文、贴图作文等。

d、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习作。

④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a: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主动去写。

b:

消除学生怕作文心理。

我们的办法是把作文训练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

 3、关于听的训练。

 ① 要使学生养成静听习惯。

强调静听重要性,听之前要明确要求,训练听话的准确性,并把听和说写结合起来。

 ② 教师语言要有趣味性,听的材料力求新颖,形式灵活,循序渐进。

③使学生切实掌握听的方法,形成听的能力,逐步达到善听。

 

4、关于说的训练。

①加强课前说话训练。

课前说话训练,是抓住课前3-5分钟对学生进行丰富的口头语言训练。

根据年级不同,要求各异,形式多样。

②加强课后说话训练。

课后训练是抓住下课之前的两分钟进行的说话训练。

内容主要是当堂的学习总结和收获。

③坚持写日记,适时听读。

利用好每周的主题班队会和说话课。

围绕一周焦点、新闻,针对同一内容,谈意见、讲观点,畅所欲言。

 

4、练一笔好字。

“一笔一画练好字”,是我们实施小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之一。

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

每周一早上必须进行写字训练,做到“六落实”

①时间落实。

写字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间列入课程表。

②辅导落实。

每节课教师都按写字备课,教给学生有关字的笔画、笔顺、结构,安排字的占格、行款等,并示范例字的书写。

③字数落实。

基本标准:

一年级10分钟练30个字,二年级10分钟练40个字,三年级10分钟练50个字,四年级15分钟练70个字,五年级15分钟练80个字,六年级15分钟90个字。

④标准落实。

学生一律使用规范的田字格本,以规范字的大小、数量、行款等。

⑤评估落实。

各校各班级每周向学校交一次练字作业,学校对每周的练字情况进行评估。

⑥体会落实。

中高年级可在每次或每周练字后写出体会 

5、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为促进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形成各科教学协同效应,我们试搞了语文与思品、自然、美术、劳动等学科的横向联系,各种能力综合提高的目的。

 

6、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定时间、定计划、定辅导,做好活动的组织、记录及考评。

(1)全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加大课外阅读量。

① 保证阅读资料。

各校大量订书报,班级内设图书角,每班必须有百本以上读物,互相传阅。

学校图书室也为学生创设多读书、读好书的环境和条件。

 ②保证阅读时间。

除了正常的连排的阅读课时间外,把早晨20分钟晨读时间安排给学生课外阅读。

③保证阅读量。

规定各年级学生每周的阅读量。

一年级1000字,二年级2000字,三年级5000字,四年级15000字,五年级20000字。

④开展“读书好少年”的评比活动。

(2)成立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兴趣活动。

 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学校成立了朗读、演讲、书法、写作、电脑、故事、广播、墙报、小记者采访、新闻报到、剪贴写话、语文小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