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941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docx

教学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4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垄断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论

【教学难点】国际生产折中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师主要对重点概念进行解释和引申,并对投资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

【课堂设计】在时间上安排,4个课时,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论各一个课时,其他一个课时。

教师主要对重点概念进行解释和引申,并对投资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

在授课中安排提问。

1、在第一节开始学习时,提问: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毕业论文的看法?

引出博士论文与垄断优势理论

2、在第四节学习时,提问:

就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简述知识综合运用的的必要性?

3、在第五节学习时,提问:

你们还知道哪些投资理论来源非欧美?

引出理论学习与运用要结合本国实际。

【教学内容】首先复习前课,然后是新课学习。

第一节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1.基本内容

2.理论贡献与不足

(二)内部化理论

1.基本内容

2.理论贡献与不足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基本内容

2.理论贡献与不足

(四)厂商增长论

第二节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

(一)资本化率理论

1.基本内容

2.理论贡献与不足

(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1.基本内容

2.理论贡献与不足

第三节折衷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1.基本内容

2.理论贡献与不足

(二)其他理论

案例分析

思考题:

1、试述垄断优势理论

2、弗农是如何利用产品生命周期来解说国际投资格局的

3、市场内部化的动因是什么

4、试述国际生产折中论

5、简述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分析与比较优势分析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投资理论。

首先分析了垄断优势论和内部化理论,接着说明了产品周期论和比较优势论,然后对国际生产折衷论等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新发展进行了介绍。

[本章关键术语]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论比较优势论

讲义

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是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的,重点探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行为的发生机理,其中包括:

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

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

整合二者的折衷理论。

第一节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了从厂商寡占行为角度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新理论。

新理论强调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经营控制问题,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明确区分开来,直接投资理论才开始作为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中一支独立的理论分支发展起来。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也从过去主要侧重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角度转到了投资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如金德尔伯格所言:

“直接投资与其说属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不如说属于产业组织理论。

新理论采用的假设更接近现实

不完全竞争假定,即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及厂商垄断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对直接投资的各种不同的解释:

厂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及厂商增长论等。

(一)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的。

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后经金德尔伯格在《在外国的美国企业》等著作和论文中系统阐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海默摒弃长期以来流行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惯用的完全竞争假定,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这被经济学界认为是直接投资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海默也因此而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

这一理论明显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垄断优势理论总结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方式,他用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垄断优势来阐述海外直接投资,认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不能跨国界移动)为假设前提的。

认为在市场完全的条件下(即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等),国际贸易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惟一方式。

企业将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

海默把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与不完全竞争假设前提结合起来,他认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市场不完全性为对外直接投资打开了大门。

市场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即有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

(2)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3)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

(4)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跨国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由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

因此,海默将跨国企业视为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指出对外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

这种垄断或寡占优势被称为“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或厂商特有优势。

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

二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秘密、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管理技能等。

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由于跨国企业在国外经营时相对于东道国厂商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这种优势必须至少抵消东道国厂商的特有优势并补偿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增加的成本。

(1)跨国经营要比国内经营利润更高,因为风险更大。

(2)要比东道国企业经营更有效,利润更高,否则难以在东道国生存下去。

对厂商特有优势的理解有一个深化过程。

最初的厂商垄断优势论主要关心的是厂商的物质资产。

例如,海默认为的厂商特有优势,主要是指大型跨国企业所具有的大规模资本以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到了20世纪80年代,厂商垄断优势论把对厂商特有优势的解释重点移到了厂商拥有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上。

凯夫斯认为跨国企业借以进行对外投资的优势,最重要的应是投资厂商所掌握的先进技术、高效率管理知识等无形资产。

根据厂商无形资产优势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是对现代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一种较好的解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理论解释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而越发显示出其生命力。

按照这种理论,厂商拥有可产生超额收益的知识资产,就可通过控制知识产权、扩大无形资产的使用范围来实现知识资产的超额收益。

理论启示:

现代型直接投资主要通过控制知识产权进行,这与主要控制物质资产所有权的传统型直接投资有很大区别。

投资厂商只要控制了驱动和支持直接投资的决定性要素——厂商特有知识资产,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投资并保证获得收益。

因此,可以不必像先前那样对物质资产所有权保持强有力的控制。

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直接投资中,投资厂商从注重物质产权的控制转移到注重对知识产权的控制。

也可以说,随着投资厂商对知识产权控制的强化及其对知识产权收益保证程度的提高,厂商对物质产权的控制逐渐减弱,这成为传统直接投资向现代直接投资转型的重要特征。

厂商垄断优势论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外的水平式对外投资,即在各国设厂生产同样的产品;又可以解释垂直式对外投资,即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国进行。

跨国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经营,可取得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直接投资与投资企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转移相联系。

企业的技术转让会导致横向一体化,这种规模的内部经济只不过将同样的国内生产活动扩大到海外地区。

由于技术是本公司开发出来的,所以到海外使用这些技术不需要再支付费用,跨国公司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如果生产是多层次的,中间产品的内部化可以导致纵向一体化,各个生产过程的结合、决策协调、原料供应的保证都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从而导致纵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

在石油企业中,少数跨国公司在长期内支配着世界石油市场,就是垂直式对外投资的一个很好例子

总之,厂商垄断优势论对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分析重点越来越集中在“厂商特有优势”,(尤其是技术优势)和寡占市场结构上,以这两者为基点,为后来众多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科斯定理”。

“内部化”概念最早由科斯(Coase)在1937年提出。

1937年,科斯在题为《企业的性质》的论文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的雏形。

但-直到60年代才受到重视。

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在《多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最早完成了对内部化理论(TheoryofInternalization)的系统表述。

后来加拿大学者卢格曼(A.Rugman)根据内部化理论的分析结构进一步研究内部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内部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国际分工为什么不通过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

从这一点出发,他们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从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与跨国公司内部资源关系方面,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科斯认识到了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所发生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他将市场成本分为四类:

(1)寻找和确定合适的相对价格的活动成本;

(2)确定合同签约人责任的成本;

(3)接受这种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

(4)对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

任何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活动,会发生交易成本、合同成本和合作成本,而企业的内部组织则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的生产联系方式。

所谓市场的内部化是指这样两个并列的过程或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1)市场内部化,即将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而发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由共同所有权控制的供需关系,以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替代市场机制。

(2)外部经济内部化,即将由普通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经济性内部化,以内部化的市场避免企业技术和知识优势的流失。

1977年,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撰写了《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对企业内部化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认为,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即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

这种内部化给扩大了的企业带来了许多好处,它所造成的节约,要比单纯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所造成的节约大得多。

建立在交易成本学说基础之上的内部化理论对现代工商企业的起源和成长提供了解释,英国里丁大学的经济学家邓宁、卡森等人将其运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将内部化理论看成是解释跨国企业的形成和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核心原理。

邓宁、卡森等人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时,将讨论重点放在知识资产等中间产品市场上,而不是最终产品市场上。

他们认为,厂商所具有的知识资产优势,不是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厂商特有优势是在国内形成的,必须以低成本的方式转移到国外,因转移而发生的成本必须低于由转移而带来的收益。

跨国企业为降低转移成本,或者说是交易成本,倾向于构造一个内部化市场以替代通常的外部化市场。

所谓内部化是指“建立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企业保持对专有知识资产的控制,据此形成对外直接投资是由知识产品的市场机制失效所造成的。

知识产品市场机制失效,是指产权知识的产品价格及产权知识传播价格不能被有效确定,产品知识的模仿者可以以比产权知识的创造者较低的成本获得和运用该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为更好地利用产权知识,并保持其特有知识优势,就必须利用内部化市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内部化市场是相对于外部化市场而言的。

跨国企业为避免在外部化市场销售知识产权所引起的优势散失风险,便组成自己的内部化市场,使企业内跨国界的生产组织、资源调配和内部定价相互依赖、结成一体。

正是这种内部化组织方式,使跨国企业能够有效使用企业产权知识,获取更高的收益。

国外子公司把在国内市场开发发展起来的产品扩展到国际市场上,在国际经营中保持优势。

跨国企业在所有可能的市场上开发利用知识优势,并使利用知识的收益保持在企业内部,以便补偿创造知识所花费的成本,(并用更多的投入获得更新的技术优势)。

内部化组织可减少交易成本的原理,对跨国企业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也提供了一种解释。

在国内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厂商在国内扩张的边际收益下降,与竞争者的摩擦加剧,交易成本增加,于是便产生了向国外市场扩张的趋向。

内部化交易方式使国际经营的交易成本降低,这诱使具有某种特有优势的厂商或者说是潜在的跨国企业作出对外投资的决策,形成跨国企业。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弗农等人提出的。

弗农(Vernon)在1966年发表题为《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在厂商垄断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以此为基础研究工业制成品贸易,揭示制成品贸易流向的演变过程,提出制成品贸易周期说。

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具有新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力图维持企业的技术优势地位,以便享有新产品创新利益。

但是,新技术不可能被长期垄断,有些产品制造技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会被仿制。

新产品从上市开始,经历诞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

弗农把这一经验事实概括为四个连续的阶段:

新产品导入期、产品增长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衰退期。

这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4个时期。

不同时期产品的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别。

第一阶段,产品导入期。

新产品刚进入市场,在创新企业所在国家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里产生逐渐增加的需求。

这时期,创新企业占据着技术垄断地位。

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来看,在新产品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型;

第二阶段,产品增长期。

产品销售量上升,利润迅速增加,外国生产者开始仿制这种新产品,出现垄断竞争局面,但成功的仿制者不多,尚未构成对创新企业的威胁。

第三阶段,成熟产品时期,知识技术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成熟期新技术开始定型,其他厂商可通过各种技术传播途径较容易地获得产品技术知识,并能生产出异质商品,这使原来的创新企业失去垄断优势地位。

第四阶段,产品衰退时期。

新产品成为标准化产品,知识技术投入更少,更多的厂商进入新产品市场,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主要地位,厂商间展开激烈竞争,最初的创新企业的优势完全丧失。

资本要素投入虽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增加,在生产中的作用迅速上升,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

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的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

该理论认为新产品依次经历导入、增长、成熟和衰退四阶段,其生产将依次在上述三类国家之间转移

在第一阶段导入期,新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创新企业产生并开始逐渐进入大规模生产,新产品试制阶段,公司为了保证研制新产品的材料供应和收集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意见,需要在国内建立一个根据地,因此,新产品始终在国内生产。

这一时期产品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销售量不断上升,只有少量的产品出口到较发达国家。

这一阶段由于创新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因此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基本控制市场份额,而且技术密集型的新产品在国内生产更有利。

所以在这一阶段生产未发生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也未发生。

当公司开发新产品后,当地厂商将会仿制这种新产品,并进行产品的改进,以争夺销售市场。

同样,外国厂商在一段时滞后也会陆续对新产品进行仿制。

专利权、技术封锁等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这一仿制过程。

开发新产品的公司所拥有的垄断性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它将不得不因此而改变竞争策略,考虑对外直接投资。

从第二阶段产品增长期开始,出现了由寡占竞争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

这时,较发达国家的竞争厂商开始仿制创新企业的新产品,这些国家政府也可能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以支持本国企业发展新产品,替代进口。

其他跨国企业也开始进入市场。

这时期,创新企业为维持国外市场份额,就要绕过贸易壁垒,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由于技术垄断局面完全打破,创新企业也可能以有限扩散技术方式(许可证方式)获取收益。

新产品产业形成垄断竞争。

这时期,发达国家出口和较发达国家进口开始减少,厂商转向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

在各竞争对手普遍仿制并形成激烈竞争的市场之后,产品就进入成熟阶段。

在成熟阶段,竞争的关键在于生产成本的高低,最早开发新产品的公司将不得不通过产品生产地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的办法增强竞争力。

在第三阶段产品成熟期。

较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仿制,在发展中国家里发生较发达国家在前一阶段已经历过的过程。

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厂商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生产这种产品的能力,从而净进口量开始减少。

到了第四阶段衰退期,由于技术垄断优势的完全丧失,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标准化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成为第一要旨。

因此,这时期该产品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有限的产品需求主要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得以满足。

事实上,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重点是跨国企业在决定进行对外投资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关于厂商垄断寡占行为分析及其所引起的商品生产配置理论。

他把所有跨国企业定义为寡占者,并把它们分为三类(或三个发展阶段)。

跨国企业发展三阶段

(1)技术创新期垄断者,在生产新产品上拥有技术垄断优势由此获得垄断利润。

(2)成熟期寡占者,这时出现技术扩散,其技术优势减弱;由于贸易壁垒等因素引起出口成本增加,企业进行对外投资。

这种对外投资同时又是一种技术转移,技术优势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获得寡占利润。

(3)开始衰退的寡占者,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传播优势相继丧失,寡占利润逐渐消失。

弗农所分析的是垄断或寡占竞争情况。

寡占厂商根据寡占产品的竞争情况利用对外投资使其寡占利润最大化,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也是从寡占竞争的角度来分析对外投资问题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只适合于解释跨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原因,不能说明跨国公司的行为,因为跨国公司现实的投资方式和产品生产的转移方式与这一理论的假设方式是不同的。

例如,跨国公司可以在国外的子公司投资生产新产品,然后出口到本国,或者在本国研制新产品,然后交由在国外的子公司生产,即跳过出口这一阶段。

这些情况都超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设计的框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于说明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是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现象有积极意义。

一般地说,直接投资来源于跨国公司的技术知识的垄断性优势。

但是这种技术知识要成为一种现实的资产,还必须依赖于东道国存在一个高度发展的国内市场,如密集的人力资源、较高的收入水平等。

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具有技术知识垄断性优势的企业,而且还具有高度发展的国内市场,因此,它们就自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和控制者。

(四)厂商增长理论

厂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论及产品生命周期论都是在垄断竞争理论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而厂商增长理论则是以一般化厂商理论为依据,是最早从厂商行为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该理论的思想始于彭罗斯发表于1956年的《对外投资与厂商增长》的论文。

彭罗斯提出,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厂商经营规模扩张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扩张倾向是任何一种企业都具有的。

这种对外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内部资源,如厂商内部管理经验、管理能力、技术诀窍、知识产权等。

这些内部资源就是海默、凯夫斯等人在垄断优势论中所指的厂商特有优势。

但是,彭罗斯等学者的注意力并不在厂商对外投资所具有的垄断优势方面,而是强调厂商经营规模扩张的性质。

彭罗斯虽提出了一些思想,但并没有建立起厂商行为的一般模式。

以一般化厂商理论为依据的厂商增长论,实际上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厂商增长最大化的新古典厂商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的提出者是马里斯、鲍莫尔和加尔布雷斯等人。

增长最大化,是指厂商经理偏好扩大规模(以销售量或资产额衡量)而不是偏好增加净利润。

在增长最大化状态时,厂商最优投资量超出利润最大化状态下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

厂商增长理论主要基于如下假定: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厂商经理可以在相当独立的程度上作出决策,经理报酬与厂商规模增长的关系比与厂商利润的关系更为紧密。

由于经理报酬与企业规模相联系,厂商经理就会尽可能地扩大厂商规模,仅追求资本所有者所要求的最低利润水平。

假定厂商扩大规模的新增投资全部来源于过去投资的收益,则一定量的投资收益用于再投资的部分越多,股东红利部分就越小,从而厂商股票现期价格就越低。

厂商增长论者认为,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所描述的情况比较符合跨国企业的一些特点:

厂商经理具有独立经营权力。

厂商倾向扩大国外市场销售额,赚取超额利润。

所以,厂商增长理论可以作为解释厂商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跨国企业形成的理论依据。

厂商增长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增长最大化厂商的对外扩张一般要经历出口、许可生产、跨国企业三个阶段。

这既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增长最大化厂商对外投资的战略体现

厂商增长论所解释的是经理控制下的增长最大化厂商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与股东控制下的利润最大化厂商的情况有所不同。

两者的主要不同点:

(1)在各个时点上,增长最大化厂商的销售量总是大于利润最大化厂商。

(2)增长最大化厂商较早从出口转向直接投资。

(3)从出口到直接投资的转折,增长最大化厂商不像利润最大化厂商那样等到市场扩大后才转向直接投资,而是在此点之前就已先行转为直接投资。

第二节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不是根据厂商行为,而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或生产环境差别,来对国际直接投资起因作出解释,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微观理论虽然指出了厂商特定优势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关键作用,却未能指出或辨明不同国家之间各类要素的差别对于引起国际直接投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现代微观理论从微观层次上也不能充分说明国际直接投资过程,但为新宏观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新的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以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作为其微观基础,从宏观层次上解释国际直接投资。

宏观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利伯的资本化率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资本化率理论

197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利伯(Aliber)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文中,指出资本市场的作用对解释谁操有经营权是很重要的,提出了用不同国家的资本化率差异来解释国际投资活动的理论,即资本化率理论

资本化率是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

K=C/I

这里K为资本化率,C为资产价值,I为资产收益流量。

这一直接投资理论可以根据初等经济学中用来计算使一项永久收益流量资本化的一个简单公式来加以概括:

K=C/I

这里,K为一项资产或债券的价值,C为该项资产或债券所产生的常年收益,I为市场利率或利润率。

例如,一张面值为1,000美元、附有4%息票(每年收益为40美元),即(I)的永久债券,当市场利率(I)为3%时,售价为1333美元(K)。

即:

1000X4%=XX3%

X=(1000X4%)/3%

X=40/3%=1333

海默的直接投资理论阐明,外国人在A国购买一项有收益的资产(诸如一家企业),可以比A国居民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不是因为他们满足于较低的I,而是因为他们能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