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80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docx

《古代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docx

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杨培林

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 雁

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①,独传霜翰②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 ①羽仪:

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

②霜翰:

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

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

(1)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2)颔联的“迷”“点”两字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请作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 ①谷口:

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别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

②辛

夷:

木兰树的花。

(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

写这样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2)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①青草湖:

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

②湘君:

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答: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

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 ①牛渚:

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

②西江:

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

③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他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加赞赏,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从此声名大振。

(1)颔联中“空忆谢将军”一句用典,简要分析其用意。

答:

 

 

(2)尾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想象中的情景,请简要赏析。

答: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自己怎样的心情。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①黄龙戍:

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②龙城:

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

 

 

 

(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注] ①飞挽:

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

②郭汾阳:

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郡王。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9.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1)诗歌在写景时使用“渺渺”和“茸茸”,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午 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

 

 

 

 

 

 

12.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 牛 图①

田 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 ①这是一首题画诗。

②挽粟车:

送军粮的牛车。

(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答: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答:

 

 

 

 

1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②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藻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

 

(2)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歌中透露出来的诗人情感。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萤火赵执信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

虽缘草成质①,不借月为光。

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②。

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异。

注:

①传统萤火为腐草所变。

②处囊:

车胤囊萤苦读之故事。

(1)简析一、二两联中萤火虫的形象特征。

 

(2)这首诗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

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

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

②徂:

消逝。

(1)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

鸿雁:

鹧鸪:

 

(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

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

(1)仔细品味这首词,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人认为,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1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 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

(宋)周 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答: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答:

 

 

19.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调笑令(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1)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答:

 

(2)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

答:

 

 

20.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雨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有什么作用?

答:

 

(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2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2010安徽卷)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

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

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

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

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走到花儿跟前,给它一滴水,它将会绽放得更美丽。

今天燃起信念之火,明日定能铸就辉煌。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

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

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

边关思乡。

如: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

如: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李白《子夜吴歌》。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

李清照《如梦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