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077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docx

长乐一中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一

长乐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测试

(一)

命题教师:

物理:

周华化学:

董超竹生物:

陈孝义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3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Ca40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过程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脂蛋白的合成B.抗体杀灭抗原

C.DNA复制D.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2.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l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2z-x)/6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

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3.农技员为准确把握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仪,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请据图2预期一天内大棚中CO2变化的最可能情况()

4.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某酶

2mL

2mL

2mL

PH

8

8

7

温度

60℃

40℃

40℃

反应物

2mL

2mL

2mL

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

D.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

5.2019年10月6日,美国女飞人琼斯在一封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信中,首次承认自己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服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

在悉尼奥运会上,琼斯获得了女子100米、200米、4×400米接力三枚金牌。

下列有关于类固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固醇在体内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持久兴奋

C.是一种高效的ATP水解酶,使肌肉细胞中的ATP快速水解释放能量

D.不能口服,只能进行肌肉注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C.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7.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反应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CrO4是氧化剂,H2O是氧化产物

 B.若3molH2O2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6NA个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1:

2(M(H2CrO4)=118,M(H2O2)=34)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9.右图装置的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中所盛的药品如下表所示:

编号

分液漏斗

锥形瓶

食盐水

铁钉

H2O2水溶液

二氧化锰固体

NaOH溶液

FeSO4溶液

冷浓硫酸

铝片

滴入少量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记录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1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SO42-、NO3-、H+          B.I-、NO3-、H+、K+

 C.NH4+、Cl-、OH-、NO3-           D.Na+、Ca2+、SO32-、SO42-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2H++2Cl-+Ba2++2OH-2H2O+BaCl2

B.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

2Fe3++Fe3Fe2+

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OH-+CO2CaCO3↓+H2O

D.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

Fe3++CuFe2++Cu2+

13.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上方放置一质量为m的木板,在其上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图示位置与木板发生碰撞并且黏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则关于小球和木板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与木板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在小球与木板碰后共同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二者的机械能守恒

C.在小球与木板碰后共同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二者的机械能减少

D.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和木板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14.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

1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m=0.5kg,μ=0.4B.m=1.5kg,μ=

C.m=0.5kg,μ=0.2D.m=1kg,μ=0.2

16.水平抛出的小球,t秒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t0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

A.gt0(cosθ1-cosθ2)B.

C.gt0(tanθ1-tanθ2)D.

17.如图所示,河水的流速为4m/s,一条船要从河的南岸A点沿与河岸成30°角的直线航行到北岸下游某处,则船的开行速度(相对于水的速度)最小为()

A.2m/s  B.3m/s  C.4m/s   D.5m/s

18.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

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

汽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

A.B.

C.D.

第Ⅱ卷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共19分)

(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水平放在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2)(5分)如图所示,“嫦娥奔月”的过程可以简化为:

“嫦娥一号”升空后,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远地点A距地面高为h1,然后经过变轨被月球捕获,再经多次变轨,最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2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1、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2,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填选项前的编号)

A.“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速度

B.“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时的加速度

C.“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9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O点到斜面底边的距离Soc=L,则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表达式vA=;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拉力表达式TB=;若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剪断细线,小球滑落到斜面底边时到C点的距离相等,则l和L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20.(15分)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它在半径为r2的预定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此先将卫星发射到半径为r1的近地暂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点,使卫星速度增加,从而使卫星进入一个椭圆的转移轨道上,当卫星到达转移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改变卫星速度,使它进入预定轨道运行,试求卫星从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的半径为R.

21.(18分)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

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

取重力加速度,,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l=2m,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

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平均阻力,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22.(2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

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

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

m=4:

1,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物块到达最低点与Q碰撞之前瞬间的速度是多大?

(2)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平板车的速度为多大?

(3)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

(4)小物块Q落地时距小球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3.(15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2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3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4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溶液是,判断依据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A、C、

D、F.

24.(15分)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                 

(2)副产品是         

(3)写出由TiO2+水解生成H2TiO3的离子方程式                

该步骤中,加热的目的是                     

(4)由TiO2转化为TiCl4的反应方程式是:

TiO2(s)+2Cl2(g)+2C(s)TiCl4(g)+2CO(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TiCl4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