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671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docx

中国地理重点整理

中国地理

题型:

名词解释(5个,1个4分)、简答(5个,1个8分)、论述(1个)、案例分析(1个)

第二章

一、地貌格局:

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与在垂直方向上的高低起伏。

二、我国地貌格局的基本特征:

(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

(2)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是在相当长的地史阶段相对稳定的地块。

(3)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4)具有明显差异的东西两大区域格局。

以纵贯南北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一线为界:

东部地貌多为呈北东或北北东想排列;西部地貌多呈北西或东西向排列。

三、地势的基本特征:

地势较高,高差显著,地表起伏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四、地势的地理意义:

(1)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陆的联系。

(2)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

(3)由于我国雨带略呈东西向自南向北推进,与河流流向平行,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分配的集中程度,使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具有丰、枯水期。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

一是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二是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三是雨热同季,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围。

五、中国地貌类型: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

六、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

影响我国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

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在中南半岛一带越过赤道,经南海北上,影响中国的华南、华中地区;

第三支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

七、我国水热结构特征:

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围广;受冬半年寒潮活动影响,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偏低;年气温较差大,四季分明;冬寒冷、夏暖热。

降水量的空间格局受地形影响显著;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大。

八、青藏高原隆起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a.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b.对冬夏季风的分支作用

(2)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

a.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b.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c.东侧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d.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3)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a.冬季:

高原的冷源作用。

高原上形成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辐散,呈反气旋性环流。

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b.夏季:

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九、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1)东部季风区的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对应

(2)加强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向

(3)青藏高原北侧和东北侧干旱荒漠的形成

(4)青藏高原区寒旱化

青藏高原的抬升使中国气候分异为三大区域: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十、水热组合:

亚热带和温带的光、热、水条件优越。

由于中国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暖热并含有丰富的水汽,表现为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气流寒冷干燥,因此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集中在高温的夏半年。

第三章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人口总量特征

1、人口数量大

2、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3、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二、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一)人口自然构成

1、性别结构不均衡

2、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

(二)人口社会构成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2、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

(三)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

1、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2、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三、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

(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流动

1、历史时期的人口迁徙

2、现代的人口迁移

以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引力中心,形成增长导向的大量迁移流。

以某些地广人稀的省份为中心,形成资源导向的小量迁移流。

全国三大主要人口迁移圈:

圈、华东圈、华北-东北圈

第二节中国人口密度

一、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格局

(一)海陆格局

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小:

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递减迅速。

(二)海拔格局

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

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密度降低;中国近7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

(三)经纬格局

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四)变化的影响因素

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

二、胡焕庸人口线及其地理意义

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我国第一人口密度分布图,提出中国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东西分界线,大致相当于的爱辉(现)与腾冲之间的连线,称为“爱辉—腾冲线”,后人称其为“人口分界线”或“胡焕庸人口线”。

(一)胡焕庸人口线的提出

分为四段:

爱辉——霍林河段、霍林河——段、——段、——腾冲段

(二)胡焕庸人口线的变化

古代变化

⏹均呈现西北人少、东南人多之分异。

⏹东北地区人烟稀少,人口分界线呈东西走向。

⏹西南部,与胡线一致;北方,南北分异并与胡线相交;长城沿线,有“胡线”方向的雏形。

现代变化

1、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的中国人口密度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宏观格局稳定存在。

2、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围动态变化不大,而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有明显的空间扩展,即人口高密度区在增加。

(三)胡焕庸人口线的意义(好多啊~~(>_<)~~看他老人家的屁屁踢吧)

(四)“胡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胡线”以东人地关系

1、设施农业的比例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都使用化肥,多为水浇地。

2、技术与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增多,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条件,得到同步发展。

3、在某些地区,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超过第二产业。

4、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灾情与年俱增。

核心——“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即“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安全相协调”的模式

“胡线”以西人地关系

1、土地利用多处在原始而粗放的阶段

2、农业大多为原始放牧业和旱作农业相交织的初级农业阶段,仅在局部绿洲地区是以水浇地为特色的设施农业

3、工业化大多为初级阶段,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特色

4、环境问题,表现为包括大面积风蚀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次生盐渍化等在的土地退化,局部地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核心——“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即“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模式

第三节中华民族与地域特征

一、中华民族的构成

1、少数民族人口总数:

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17万多人;珞巴族人口最少,仅有2965人。

2、汉语与民族语言:

所有民族以汉语为共同语言;汉语为汉族、回族、满族共同使用,其他53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二、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

(一)东半部汉族聚居,西半部少数民族集中

(二)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三)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

(四)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

第四节城镇化

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一、城乡人口的变化

(一)城乡人口变化的地域差异

1、近10多年城镇人口比重呈快速增加趋势

2、乡村人口比重下降。

3、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部沿海省市区最高、中部省市区次之、西部省市区最低、北方省市区超过南方省市区

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地形等自然条件

(二)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变化的地域差异

1、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分布在农村;但差距在缩小

文盲率的城乡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城乡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差异。

2、城乡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3、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差异的地区极不平衡

二、城镇人口的变化

(一)城镇人口不断增长

(二)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三)城市数量不断增长

(四)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

三、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一)城镇化的东、中、西差异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首先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

经历了“北高南低”向“东高西低”的变化。

(二)城镇化水平的省、市、区差异

(三)城镇化水平重心的变化

由北向南、向西移动,且先快

(四)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对策

1、突出重点,积极发展,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环境空间

2、推动不同规模城镇连绵区的协调发展,形成全国城镇化的骨干与龙头——城镇群

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4、《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四章中国国土开发

第1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特点

(1)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总量大;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2)总量大,人均量少

土地面积及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面积都居世界前列;但是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数量减少,后备不足

自然资源数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中国后备资源不足,开源余地小

(4)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资源比重小

土地资源:

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难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大;林地总体质量较好;草地资源质量普遍较差

水资源:

江河的天然水质良好,水的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类分布最广,大部分地区河水的总硬度不高,适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河中泥沙多,水质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质量较高,品种齐全、分布集中;但开采条件较差,可露天开采的仅占7.5%,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

钨、锑、稀土及一些建材非金属矿质量较好,规模大、品位高。

但相当多的矿种质量不佳,中小型矿、贫矿、难选矿和综合矿多,开采难度大

(5)可更新自然资源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

由于对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当,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二、自然资源的分布

(1)分布不均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差

光能资源:

西高东低(部呈南高北低)、年季节变化显著。

热量资源:

东部南高北低,西部随纬度、海拔升高而降低。

水资源:

年、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土地资源:

耕地资源集中在北方、东中部地区;林地资源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山地区;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区。

矿产资源和水能:

煤炭集中于北方晋陕蒙三省(区)和新疆;铁矿集中于辽冀晋川四省;磷矿主要分布在滇黔川鄂湘五省;

水能资源的70%多集中分布在西南。

不少自然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滞后,远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和科技、教育基础雄厚,但自然资源贫乏

(2)区域自然资源组合差异明显,与经济区关系密切

东部经济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交通区位好,自然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潜力较小,是能源调配的目的地,适宜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外向型经济。

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交通和技术落后,自然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但潜力大,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起到重要的接力作用,适宜建设自然资源工业化基地。

中部地区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煤、电、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应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化基地建设,依托匹配条件好的优势自然资源,作好东部产业接替区和东西产业转移的纽带。

第2节可更新自然资源与开发

一、可更新自然资源与农业生产

1、可更新自然资源与农业开发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光热资源较丰富,夏温偏高、雨热同季,但水资源不稳定;

土地数量多,但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生物资源种属繁多,品种资源丰富;人均水、土资源甚少,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不佳。

2、农业生产布局的地域分异与分区

(1)农业生产布局的地域分异

东西分异:

东部是农作物、森林、禽畜饲养的集中地,耕地在平地、林地在山区,交错互补;西部主要是草地牧业区,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东西部之间是狭长的农牧交错带。

南北分异:

在东部:

岭—淮河以北地区以旱作耕地为主;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是水田,农林牧用地比例均衡。

在西部: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地区,以天然草地放牧业和灌溉绿洲农业为主,林地比重小;以南地区则以天然草地放牧业为主,耕地严重不足,林地局部集中。

(2)农业生产分区:

三域,共9个大区

东部地域:

东北区:

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森林富饶,荒地资源开发潜力大,是全国主要商品粮、木材生产基地;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以一年一熟的旱作雨养农业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玉米、大豆等同纬度地区不能种植的喜温作物在此得到较大发展;但由于生长季短、光热资源不足,易发生低温冷害,作物和品种有明显的栽培北界。

黄淮海地区:

平原面积广、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生长期较长,是麦、棉等作物的主产区,而且农业发展潜力较大;但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缺水、盐碱、风沙影响农业的稳产高产。

长江中下游地区:

光热水资源丰富、匹配关系好,从土地投入、复种指数、耕作水平上看,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高,农林牧渔各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耕地资源紧,地势低洼的平原区洪涝威胁大,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华南地区:

降水充沛、热量充足,作物可一年三熟,热带农作技术发达;

人多地少,粮食与经济作物用地矛盾突出。

中部地域:

及长城沿线区:

季风区向干旱区过渡、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的区域,降水条件不稳,属农牧交错地区;以草地为主,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大风和干旱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土地沙化严重。

黄土高原区:

地貌复杂,黄土覆盖面积广大,光热条件较好;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干旱威胁很大,粮食单产较低。

西南区:

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多,因此林地多、耕地比重小,水热条件较好,冬春气温普遍高于东部同纬地区,作物可两至三熟;垂直差异明显,作物类型多样。

西部地域:

甘新区:

光照强、热量较丰,但是降水稀少,可用土地比重低;独特的绿洲农业,是西北重要的粮、棉、糖产区;草地面积大,但生产力较低,是全国重要的山地牧业区;干旱、风沙、盐碱是影响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青藏区:

地势高亢,光照丰富,但热量不足,水分贫乏;该区生物对低温、低氧的高寒环境适应能力强,珍稀动植物丰富;以草原为主,畜牧业为重,农业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相对好的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河、年楚河)和黄(河)湟(水)谷地。

二、粮食生产与布局

1、耕地-粮食的发展变化:

与耕地变化相对应,中国的粮食生产因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趋势,但总体呈现出增加的态势。

2、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水稻分布区:

水稻分布广泛。

水稻分布主要集中在岭-淮河一线以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区,北方水稻区主要在松辽平原、三江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布局较分散。

(2)小麦分布区:

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中国以冬小麦为主。

小麦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盆地等地区。

(3)玉米分布区:

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区,形成从东北-华北-西南的分布地带。

(4)主要产粮大省:

首位省份:

、、、、、湘、皖、冀、吉;其次省份:

鄂、赣、辽、蒙、云、桂、粤、渝、贵、陕;

3、粮食作物区划

三、经济作物生产与布局

1、经济作物的发展变化:

经济作物包括纤维性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饮料作物、热带作物、园艺作物等。

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生产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以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果园种植为主,棉花、油料种植比例下降;蔬菜、水果种植比例大幅度上升;麻类、茶叶所占比重不大,也呈下降趋势;糖料、烤烟种植比例波动中有下降的趋势。

2011年经济作物全面增产

2、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

(1)以橡胶、咖啡为代表的热带作物:

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呈小面积集中种植,主要分布在、等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

(2)以甘蔗、柑橘、茶叶为代表的喜温作物:

分布集中程度较高,主要在亚热带与热带地区。

(3)棉花、花生、芝麻、麻类、烤烟等作物:

地带性分布不明显,但种植区相对集中。

各产棉区特点:

黄河流域棉区:

包括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淮以北的冀、鲁、豫、晋、陕和、皖的部分,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渭河谷地;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地位重要。

长江流域棉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沿岸的河湖平原和滨海平原,如江汉平原、盆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地,单产高,种植面积稳定。

西北陆棉区:

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区,是优质棉和长绒棉基地,种棉比较效益高。

(4)烟草种植以烤烟为主,优质烤烟主要分布在滇、贵、豫、鲁、川、闽,其次是两湖和两广地区。

(5)蚕茧主要分布在、川、桂、浙、鲁、粤、辽等省。

四、畜牧业生产与布局

1、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各种畜产品产量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但近五到十年来增长速度有所变缓。

产量增长倍数的高低排序是:

牛肉>兔肉>羊肉>猪肉>禽肉>禽蛋。

畜牧业发展特点:

(1)生产结构优化,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禽肉、牛羊肉的比重稳步上升;

(2)畜禽饲养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3)区域化生产更加清晰,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形成优势产业带;(4)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圈养和轮牧养殖方式逐步推广;(5)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亮点,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畜牧业生产类型分区:

(1)农牧区界线的划分

农牧区界线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水热条件通过天然植被与农作物的分布,影响畜禽的分布;另一方面是受社会因素制约,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习惯的差异。

界线外的差异:

西北半壁:

放牧牲畜为主多羊、牛、马等,骆驼、绵羊是优势畜种,高寒牧区多牦牛、犏牛;绵羊毛、山羊毛绒是优势畜产品。

东南半壁:

舍饲禽畜为主,多猪、兔、禽、奶牛、肉牛等;牛、马、驴、骡、山羊、猪的数量,肉类、奶类的产量,都占全国比重的一半以上。

(2)牧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在农牧界线以西,集中在、新疆、、、川西。

牧草是主要饲料,放牧性牲畜为主,多羊、牛、马。

骆驼和绵羊是优势畜种,绵羊毛、山羊毛绒是优势畜产品。

全国牧区牲畜主要分布在荒漠带的平原绿洲、草甸区、典型草原区,前者是由农业饲料丰富、人口密度大、民族生产习惯导致牲畜分布密集,后两者是由天然草地的生产力较高、面积数量丰富决定的。

(3)农区畜牧业

农区畜牧业以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是全国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

长期以来农区畜牧业以家庭副业为主要形式,谷物、农副产品、秸秆等是主要饲料,舍饲禽畜为主,多猪、兔、禽、奶牛、肉牛等。

(4)城郊畜牧业:

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

其分布特点是呈点状散布于全国各地,以城市或大工矿区为中心。

城市郊区畜牧业主要是为城市提供新鲜的乳、蛋、肉等畜产品,一般以饲养奶牛、羊、鸡或养猪为主。

(5)畜牧业区域划分:

依据:

牧业活动、禽畜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

3、畜种优势产业带

(1)肉牛产业带:

主要是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的中原肉牛带,包括、、和;其次是东北三省和东部的东北肉牛带。

(2)肉羊产业带:

分布在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18个省市区,主要在新疆和,其次是、、、、和等省的农区。

(3)奶牛产业带:

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大中城市郊区。

包括、、、、新疆、和等省区。

(4)生猪产业带:

包括长江中下游(鄂、湘、赣、、沪、皖)和华北地区(冀、鲁、豫)。

(5)家禽产业带:

包括肉鸡产业带、蛋鸡产业带和水禽产业带。

肉鸡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部省份,首先是鲁、粤,其次是、吉、辽、冀。

(6)禽蛋产业带:

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为最多,其次是、、和。

五、林业生产与布局

1、林业的发展变化

(1)总体状况:

中国森林面积、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有较大变化,

(2)森林资源消耗状况:

中国森林资源消耗量的变化趋势:

快速增加—略有减少—持平。

(3)发展基本格局:

形成“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林业发展基本格局:

“东扩”:

就是要在沿海地区和东部、中部平原,大力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预防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的不良影响;建立高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适度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并促进林业向农区、城区和下游产业延伸,扩展林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西治”:

就是要在“三北”、西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加大对风沙源区、大江大区和高寒地区的生态治理,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

“南用”:

就是要在南方集体林区,发挥地域和机制的优势,推进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林等商品林基地建设,发展林纸一体、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林业产业。

“北休”:

就是要在东北林区,加强天然林保育,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纵深发展,让林区继续得到休养生息。

六、淡水水产与布局

1、水产业的发展:

中国水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快,形势好。

水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淡水水产品的增加,尤其是淡水养殖量的增加。

从产品结构来看,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产量占比差距逐年缩小。

海水产品产量平稳增加,但以人工养殖增加为主,基本与天然生产持平。

淡水产品产量的增加也以人工养殖为主,天然生产基本保持稳定。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量增加,中国水产品出口量也随之增加。

2、淡水产业的布局:

淡水产品的主要产区在、、,每个省的产量都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

其次是、、为多,还有广西、、、、、等省(区)。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1、基本情况:

目的:

为加快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基本思路:

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区,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

优势农产品:

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