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617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生理学总结.docx

植物生理学总结

1.自由水和束缚水:

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叫自由水。

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叫束缚水。

2.巴斯德效应:

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的糖发酵为氧所抑制的效应。

3.休眠:

植物体或其器官在发育的某个时期生长和代谢暂时停顿的现象。

4.荧光现象:

是指叶绿素在透射光下为绿色,而在反射光下为红色的现象。

5.原初反应:

叶绿素分子从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6.源与库:

能够制造或输出有机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称为源;消耗或储存有机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称为库。

7.三重反应:

随着浓度的升高,乙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以及茎的横向地性生长的现象。

8.光周期现象:

植物对昼夜长短变化后的反应。

9.逆境:

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呼吸骤变: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其呼吸强度突然增高,称为呼吸骤变。

1、说明确定植物必须元素的标准。

答:

①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

②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

③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

2.粮食贮藏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

答:

粮食和种子贮藏质量与呼吸作用有关。

过高的呼吸对粮食贮藏是不利的。

①呼吸道消耗大量的有机物质,使粮食品质下降,种子生活力丧失。

②呼吸释放热量和水分,使种子发芽堆温度升高,湿度变大,促进呼吸。

③高温、高湿加快微生物的繁殖,使粮食发霉变质。

3.植物有机物分配的规律是什么?

答:

①优先分配给生长中心;②就近供应,纵向同侧运输;③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④同化物和营养元素的再分配与再利用。

4.从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解释果树生产中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原因。

答:

①植物体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关性。

主要包括地上与地下相关性,主枝与侧枝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关性三个方面。

②果树结实大小年,又称隔年结果现象。

果树产量丰年歉年间隔出现,把高产年称大年,低产年称为小年。

③营养条件好,花芽分化多,结果率高,形成大年;大年时,开花结实消耗养分多,碳、氮营养水平低,不易形成第二年开花结果的花芽,或不能充分供应第二年果实发育的养分,在营养上出现竞争,是造成第二年出现小年的重要原因。

5.简述IAA的酸生长理论。

答:

①1970雷利和克莱兰(RayleandCleland)提出,质膜上存在ATP酶-质子泵,生长素作为酶的变构效应剂,与质子泵的蛋白质结合,并使质子泵活化,把细胞质内的质子(H+)分泌到细胞壁去,导致细胞壁环境酸化,一些对酸不稳定的键(如H键)易断裂。

②此外,在酸性环境中,有些存在于细胞壁的水解酶被活化,把固定形式的多糖转变为水溶性单糖,使细胞壁纤维素结构间的交织点断裂、联系松驰、细胞壁变软、可塑性增加。

由于生长素和酸性溶液都可同样促进细胞伸长,因此,把生长素诱导细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细胞伸长的理论,称为酸-生长学说。

6.抗寒锻炼为什么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答:

植物经抗寒锻炼后,会发生如下的生理生化变化,提高抗寒性。

①植株内含水量下降,束缚水相对增多,不易结冰。

②呼吸减弱,糖分消耗少,有利于糖分积累,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③脱落酸含量增加,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促使植物进入休眠。

④保护物质增多,如淀粉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多,冰点下降,这样可缓冲原生质过度脱水,不使原生质胶体遇冷凝固。

⑤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膜透性稳定。

论述题(本题10分)

试述目前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1.延长光合时间,延长光合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合时间的措施有:

(1)提高复种指数:

如轮、间、套种;

(2)延长生育期:

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3)补充人工光照:

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还可用人工光照补充。

2.增加光合面积,光合面积即植物的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

但叶面积过大,又会影响群体中的通风透光而引起一系列矛盾。

所以,光合面积要适当。

(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不可太稀,不可太密。

(2)改变株型:

优良株型即秆矮,叶直而小、厚,分蘖密集。

3.加强光合效率:

(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控制栽植规格和肥水,因地制宜选好行向,使后期通风良好;增施有机肥料,放出二氧化碳;深施碳酸氢铵肥料。

(2)降低光呼吸:

利用光呼吸抑制剂去抑制光呼吸,提高光合效率;改变环境成分,尤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使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氧化酶的羧化反应占优势,减少其氧化反应的比例(减少光呼吸),光能利用率就能大大提高。

1、C3、C4、CAM植物光合特性、生理特征的比较。

C3植物:

典型温带植物;生物产量:

22±0.3;叶结构:

无Kranz型结构,只有一种叶绿体;叶绿素a/b:

2.8±0.4;CO2固定酶:

Rubisco;CO2固定途径:

只有卡尔文;最初CO2接受体:

RuBP;CO2固定的最初产物:

PGA;PEP羧化酶活性:

0.30~0.35;光合速率:

15~35;CO2补偿点(mg?

L-1):

30~70;饱和光强:

全日照1/2;光合最适温度:

15~25;蒸腾系数:

450~950;气孔张开:

白天;光呼吸:

高,易测出;耐旱性:

弱;蒸腾系数:

大(400-950)。

C4植物:

典型热带或亚热带植物;生物产量:

39±17;叶结构:

有Kranz型结构常具两种叶绿体;叶绿素a/b:

3.9±0.6;CO2固定酶:

PEP羧化酶,Rubisco;CO2固定途径:

在不同空间分别进行C4途径和卡尔文循环;最初CO2接受体:

PEP;CO2固定的最初产物:

OAA;PEP羧化酶活性:

16~18;光合速率:

40~80;CO2补偿点(mg?

L-1):

<10;饱和光强:

无;光合最适温度:

30~47;蒸腾系数:

250~350;气孔张开:

白天;光呼吸;低,难测出;耐旱性:

强;蒸腾系数:

小(250-350)

CAM植物:

典型干旱地区植物;生物产量:

通常较低;叶结构:

无Kranz型结构,只有一种叶绿体;叶绿素a/b:

2.5~3.0;CO2固定酶:

PEP羧化酶,Rubisco;CO2固定途径:

CAM途径和卡尔文循环;最初CO2接受体:

光下:

RuBP;暗中:

PEP;CO2固定的最初产物:

光下:

PGA;暗中:

OAA;PEP羧化酶活性:

19.2;光合速率:

1~4;CO2补偿点(mg?

L-1):

暗中:

<5,光下0-200;饱和光强:

同C4植物;光合最适温度:

≈35;蒸腾系数:

18~125;气孔张开:

晚上;光呼吸:

低,难测出;耐旱性:

极强;蒸腾系数:

极小(50-150)

2、简述植物体水分存在状态及其与代谢的关系?

水分在植物细胞内通常呈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

当植物细胞中:

自由水含量高时,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植物代谢活动旺盛,但抗逆性弱。

束缚水含量高时,原生质处于胶凝状态,植物细胞代谢活动弱,但抗逆性强。

即: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代谢旺盛,生长较快。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低,代谢缓慢,生长缓慢,抗逆性强。

3、简述土壤状况对根系吸水的影响?

1)土壤通气状况,通气状况好时可增强根的吸水能力;2)土壤温度,低温降低吸水速率;3)土壤溶液浓度,当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水势低,跟吸水能力下降。

4)土壤中可利用水分的多少,根吸水能力与土壤可利用水分成正比。

叙述各类细胞的水势组成?

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

细胞的衬质势等于零,水势=渗透势+压力势。

分生组织细胞:

水势=衬质势,细胞的压力势、渗透势等于零。

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

水势=渗透势,细胞的压力势、衬质势等于零。

自由水:

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吸引或吸引力很小,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束缚水:

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水势: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渗透势(溶质势):

由于细胞液中溶质的存在引起细胞水势降低的数值,为负值。

符号为ψs或ψπ。

压力势: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引起细胞水势变化的数值。

符号为ψP。

衬质势:

由于细胞胶体物质对水的吸附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

符号为ψm。

水通道蛋白(水孔蛋白):

在细胞的质膜和液泡膜上存在着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

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比率(蒸腾效率):

指植物每消耗1千克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g)。

蒸腾速率:

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系数(需水量):

指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

根压:

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导致液流从根部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压力。

小孔律:

水蒸气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水分临界期:

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的时期。

内聚力学说:

相同物质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称内聚力。

导管内的水柱受到两种力的作用:

一是水分子间的内聚力,二是水柱的张力,由上端受到的蒸腾拉力和下端受到的重力而产生的学说。

必需元素:

C、H、O、N、P、K、Ca、Mg、S、Fe、Mn、B、Zn、Cu、Mo、Cl、Ni、Si、Na。

大量元素:

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重0.01%以上。

它们是C、H、O、N、P、K、Ca、S、Mg、Si,共10种。

微量元素:

植物需要量较少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重的0.01%以下。

它们是Mo、Ni、Cu、Zn、Mn、Fe、B、Cl、Na,共9种。

离子的被动吸收:

指由于扩散作用或其他物理过程而进行的吸收,是不消耗代谢能量的吸收过程,亦称非代谢吸收。

杜南平衡:

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

单盐毒害:

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便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整株死亡的现象。

离子颉颃:

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不同价的金属离子,即能减轻或消除单盐毒害的现象。

养分临界期:

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养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心:

类囊体上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包括一个中心色素分子(A)、一个原初电子受体(A)、一个原初电子供体(D)以及维持这些电子传递体的微环境所必需的蛋白质。

荧光现象: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磷光现象:

叶绿素溶液停止光照后,仍能在一定的时间放出极微弱红光的现象。

光合作用单位:

每吸收与传递1个光量子到反应中心完成光化学反应所需起协同作用的色素分子数。

红降与双光增益现象:

当用远红光(大于685nm)照射绿藻时,虽然光波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的现象。

光合链:

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两个光系统和若干电子传递体按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依次排列而成的体系。

光合磷酸化:

叶绿体在光照下把无机磷和ADP合成ATP的过程。

C4途径:

CO2固定后的初级产物是草酰乙酸(OAA),是一个含有四个碳的化合物,此条固定CO2的途径。

Calvin循环:

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3-磷酸甘油酸为三碳化合物的途径。

希尔反应:

离体叶绿体在有适当的电子受体存在时,光下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CAM途径:

是干旱地区生长的景天科、仙人掌科等植物具有的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

光呼吸:

高等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O2放出CO2的过程。

光饱合点: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低光强度。

光补偿点:

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度。

CO2饱合点:

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O2浓度达到某一范围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CO2浓度。

CO2补偿点:

随着CO2浓度增高光合速率增加,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

光能利用率:

通常把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同一时期入射光能量的百分率称为光能利用率(Eu)。

原初反应:

指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

呼吸作用:

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成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

生活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

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酵:

在微生物中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糖酵解:

指淀粉、葡萄糖或果糖在细胞质内、在一系列酶参与下,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

指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途径的最终产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过一个包括二羧酸和三羧酸的循环而完全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戊糖磷酸途径:

指葡萄糖在细胞质内进行的直接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过程。

生物氧化:

指发生在生物体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系列传递氢、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呼吸链:

呼吸代谢中产生的NADH、NADPH和FADH2中氢,其电子沿着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传递体转到分子氧的总轨道,又称为电子传递链。

.

氧化磷酸化:

指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过程。

抗氰呼吸: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一部分呼吸。

交替途径:

抗氰呼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电子传递主路交替运行,因此,这一呼吸支路又称为交替途径。

末端氧化酶:

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O2,使其活化,并形成H2O或H2O2的E类。

巴斯德效应:

氧抑制发酵作用的现象。

能荷调节:

通过细胞内腺苷酸之间的转化对呼吸代谢的调节作用。

呼吸速率(呼吸强度):

单位时间内单位鲜重或干重植物组织释放的CO2或吸收O2的量。

呼吸商(呼吸系数):

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数量比值。

呼吸作用的氧饱和点:

呼吸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氧浓度。

无氧呼吸消失点:

无氧呼吸停止进行时的最低氧浓度(10%左右)。

呼吸效率:

1克葡萄糖氧化时所能生成的生物大分子或合成新组织的克数(=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克数/1g葡萄糖氧化×100%)。

呼吸跃变:

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植物生长物质:

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可以移动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

三重反应:

抑制茎的伸长生长(矮化);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加粗);促进茎的横向生长(偏上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重力性)。

偏上反应:

指植物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激素受体:

是指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能引发特殊生理生化反应的物质。

发育:

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程。

生长:

在生命周期中,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的生理过程称为生长。

分化:

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分化。

隐花色素:

感受蓝光和近紫外区域的光。

外植体:

用于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各种植物材料称为外植体

脱分化:

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原来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callus)或细胞团的过程

再分化:

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组织培养:

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成植株的技术

生长大周期:

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到最高速度后又减慢以至停止的整个生长过程。

温周期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温度呈昼高夜低的周期性变化。

把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反应。

生物钟:

周期性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以近似昼夜周期的节奏(22-28h)自由运行。

绝对生长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植株的绝对生长量。

AGR

相对生长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比值,或者说原有物质在同一时间内的(瞬间)增加量。

RGR

向性运动:

指植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中单方向的刺激而产生的生长性运动。

感性运动:

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均匀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根冠比(R/T):

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光敏色素:

是一种具有红光和远红光逆转效应,参与光形态建成等生理过程的色素蛋白。

光形态建成:

光不仅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生长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信号,这种依赖光调节和控制的植物生长、分化及发育的过程。

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去春化作用:

植物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于较高温度下,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

这种由于高温消除春化的现象称为脱春化作用。

脱春化的有效温度在25℃~40℃

光周期:

一天中白昼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光周期现象:

植物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对光周期产生一定反应的现象。

光周期反应类型: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一般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

临界日长:

能使长日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时数或者能使短日植物开花的最长日照时数

长日植物:

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或成花较多的植物,如小麦、甜菜、胡萝卜、油菜、菠菜、天仙子、芹菜、甘蓝。

短日植物:

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或成花较多的植物,如大豆、菊花、水稻、玉米、高粱、烟草、苍耳、草莓、牵牛花。

日中性植物: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如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菜豆、棉花、君子兰、凤仙花、蒲公英。

临界夜长(临界暗期):

能使长日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时数或者能使短日植物开花的最长日照时数(指昼夜周期中LDP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SDP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长度。

光周期诱导:

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的植株,经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后即使再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可长期保持处理的效果而诱导植物开花,这种现象叫做光周期诱导。

成花素假说:

柴拉轩提出,植物在适宜的光周期诱导下,叶片产生一种类似激素性质的物质“成花素”,能传递到茎尖的分生组织,引起开花反应。

衰老:

细胞、器官或整个植物生理功能衰退,最终自然死亡的一系列恶化过程.

脱落:

指植物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离区与离层:

休眠:

成熟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的现象。

呼吸跃变:

果实在成熟之前发生的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的现象。

生长素梯度学说:

叶柄离区两侧IAA相对含量的变化决定器官是否脱落。

当远基端/近基端的IAA比值较高时,抑制或延缓脱落,较低时,加速脱落。

逆境:

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抗性:

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的能力。

植物抗逆性的强弱取决于(遗传潜力和抗性锻炼)

抗性锻炼:

抗性是逐步形成的,这种对逆境适应性形成的过程叫做抗性锻炼

交叉适应:

植物与不良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冻害:

冰点以下的低温,使植物组织结冰引起的伤害称为冻害

冷害:

0℃以上低温对喜温植物所造成的危害

生理干旱:

由于土壤温度过低、土壤溶液离子浓度过高或土壤缺氧等因素的影响,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阻碍,不能吸水而使植物受旱的现象

热害:

由高温引起植物伤害的现象称为热害(heatinjury)。

渗透调节:

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积累某些渗透调节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其渗透势,使植物得以保存体内水分,适应逆境胁迫的现象。

简述N、P、K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症。

N:

生理功能: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核酸、磷脂、叶绿素、某些激素、生物碱等的成分。

缺乏症:

1)植株矮小;2)叶小呈淡黄色,尤其老叶更黄,影响叶绿体合成;3)叶片呈紫红色,影响蛋白质合成,有较多的糖类积聚,转化成花青素。

P:

生理功能:

1)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2)在植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能促进糖类的运输;3)在液泡构成缓冲体系,增强抗逆性。

缺乏症:

1)叶暗绿或紫红色;2)植株矮小,分蘖少;3)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低。

K:

生理功能:

1)某些重要反应的酶的活化剂;2)促进糖的合成及运输;3)提高植物的抗性;4)促进的开放。

缺乏症:

1)茎秆柔弱;2)叶片上有坏死的斑点;3)产量低。

简述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由于根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的性质,故称为交换吸附;离子进入根系内部,被根表面吸附的离子可通过质外体或共质体途径进入根的内部;离子进入根木质部薄壁细胞;离子进入导管,从木质部薄壁细胞进入导管。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要具备哪些条件?

完全缺乏某种元素,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完全缺乏某种元素,植物出现专一的缺素症状;该元素对植物的功能必须是直接的。

用化学渗透学说解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相偶联的机理。

在类囊体的电子传递体中,PQ可传递电子和质子,而其它传递体,如PC和Fd等,只传递电子而不传递质子。

光照引起水的裂解,水释放的质子留在膜内侧,水释放的电子进入电子传递链中的PQ。

PQ在接受水裂解传来的电子的同时,又接受膜外侧传来的质子。

PQ将质子排入膜内侧,将电子传给PC。

这样,膜内侧质子浓度高而膜外侧低,膜内侧电位较膜外侧高。

于是膜内外产生质子浓度差(ΔpH)和电位差(Δψ),两者合称为质子动力(protonmotiveforce,PMF),即为光合磷酸化的动力。

当H+沿着浓度梯度返回膜外侧时,在ATP合酶催化下,ADP和Pi脱水形成ATP。

什么叫光能利用率?

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通常把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同一时期入射光能量的百分率称为光能利用率(Eu)。

1)避免漏光损失:

大部分直射地面损失;2)避免光饱和浪费:

50~70%的太阳辐射被浪费3)避免环境条件不适及栽培管理不当:

干旱、高温、强光、病虫、环境污染等。

论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光合能力的内部因素:

1.叶龄;2.源库关系。

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子:

1.光照;2.CO2浓度;3.温度;4.水分;5.矿质元素。

试述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路线及其生物学意义?

生理意义:

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呼吸过程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为代谢活动提供还原力;增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

路线:

1)化学途径的多样性2)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3)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何异同点,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陆生植物受伤的原因是什么?

有氧呼吸为生活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来源于呼吸底物和H2O,所生成的H2O中的氧来源于空气中的O2;无氧呼吸为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微生物中称为发酵。

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CO2的呼吸作用是存在的,如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

原因:

A、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