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要好好学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841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要好好学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2要好好学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2要好好学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2要好好学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2要好好学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要好好学字.docx

《12要好好学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要好好学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要好好学字.docx

12要好好学字

12、要好好学字(陈潇丽)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重点

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和平年代应好好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总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

图片上是谁?

他们在干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2、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过渡: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认真听老师范读。

1、师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要求:

听清字音及句子的停顿,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师: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美美地读好这篇课文呢?

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字词关。

2、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习生字词。

自由拼读。

去拼音自由读两遍。

检查读:

指名读,同桌互查。

预设易错字:

“刘长贵”中“长”应读cháng

游戏巩固:

开火车。

生齐读。

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各种读法进行补救,以达到目标。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

师过渡:

有了生字词朋友的帮忙,我们读起课文来就会顺畅多了,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完整地、充分地读两遍以上。

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添字不漏字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分段答案。

(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先标画)

提醒标错小朋友更正:

3段

(二)分段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学生读(如有读不对,请一位小老师教一教,让其再读反复指正直到会读)

①预设:

容易读错的字词:

延安参加革命

②反复纠正拖腔或顿读现象。

2、重点指导长句子,标画断句。

注意运用范读和领读。

预设:

(出示长句子及断句、指导方法)

①1939年春天,毛主席在延安/遇到了/两个小八路。

②说着/就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指导:

断句的地方读时要稍微停顿一下,但停顿时间不宜长。

必要时老师领读两遍。

  3、检查读,师相机指导纠错。

 

四、重点精读,感悟情感,读出情感

师过渡:

小朋友们的读书热情真高啊!

看,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这样吧,请大家再自由地读一遍课文,相信这次一定会读得更加通顺、流畅!

(生再次自由读)

 引导观察图画:

这是什么地方?

图上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1、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主要说些什么?

  指导:

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

  (3)“才”是什么意思?

换个词说说。

(只)。

用在这里强调了什么?

  (4)齐读第一段。

  (5)小结。

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毛主席是怎样说的?

又是怎样做的?

  (4)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

  (5)指名读句子。

  (6)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

为什么?

“弯下腰”说明了什么?

(平易近人)

  (7)指导朗读:

读出毛主席的平易近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必要时师范读。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三段。

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这是谁对谁说的?

  (4)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

  (6)指导朗读。

五、通读全文。

请小朋友们再次自由读全文,看谁读得有感情!

六、读书成果展示。

推选“全班好声音”,进行读书比赛,奖励优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1、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

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过渡:

下面我们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到田字格里,首先让我们比一比谁是观察小能手。

1、出示生字:

席延贵弯革命连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新偏旁

(1)“廴”

名称:

建之旁

生字“延”

观察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书空笔顺--师范写

(2)“贝”。

名称:

贝字底.

生字“贵”

观察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书空笔顺--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字:

描红---临写

(1)提笔写字首先检查学生的坐姿和握姿是否正确。

(2)老师巡视指导。

(3)反馈:

写后评价,优秀者白板展示,并对共性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练习。

(4)组词,练习口头说句子。

三、处理课后题

四、作业:

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板书设计:

12.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遇小八路

问说写说回答连连点头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课后反思:

 

13、朱德的扁担(陈潇丽)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本课的10个二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重点

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总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

(板书:

扁担)指生认读。

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

补全课题:

朱德的扁担,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生介绍朱德,师进行补充。

二、学习生字词

过渡:

朱德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他要扁担干什么呢?

请小朋友们端起课本,听老师读课文。

1、师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要求:

听清字音及句子的停顿,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师: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美美地读好这篇课文呢?

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字词关。

2、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习生字词。

自由拼读。

去拼音自由读两遍。

检查读:

指名读,同桌互查。

师指导读音:

不好意思的“思”是轻声,易错字:

游戏巩固:

开火车、。

生齐读。

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各种读法进行补救,以达到目标。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

师过渡:

有了生字词朋友的帮忙,我们读起课文来就会顺畅多了,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完整地、充分地读两遍以上。

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添字不漏字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出示分段答案。

(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先标画)

提醒标错小朋友更正:

4段

(二)分段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学生读(如有读不对,请一位小老师教一教,让其再读反复指正直到会读)

①预设:

容易读错的字词:

井冈山粉碎储备茅坪一担粮食扁担

②反复纠正拖腔或顿读现象。

2、重点指导长句子,标画断句。

注意运用范读和领读。

预设:

(出示长句子及断句、指导方法)

①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②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三尺多长的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指导:

断句的地方读时要稍微停顿一下,但停顿时间不宜长。

必要时老师领读两遍。

  3、检查读,师相机指导纠错。

 

四、重点精读,感悟情感,读出情感

过渡:

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

)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

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

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1、(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

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

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

可能还会流出血来。

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

 2、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

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

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3、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如:

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什么是”山高路陡”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山很高,路也不平。

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

而且路很窄。

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

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

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4、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

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5、过渡:

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

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

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6、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料”)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三尺多长的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

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

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五、通读全文。

请小朋友们再次自由读全文,看谁读得有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认字情况。

二、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过渡:

下面我们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到田字格里,首先让我们比一比谁是观察小能手。

1、出示要写字卡片:

朱军井必产穿做尺并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九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

  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

  跟同桌讨论学习,读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音形。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识记方法。

  如加偏旁:

“未”字加一撇变成”朱”;”车”字戴帽子变成”军”;

  用比较的方法记住:

  并——井

  3.指导书写。

  指名书空,强调字的笔顺。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说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朱:

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一点,不要连在第二横上。

  军:

上面部分是”秃宝盖”,不是”宝盖头”,最后一笔是”竖”。

4.学生练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三、处理课后题

四、作业:

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板书设计:

13朱德的扁担

五六十里

一道去挑粮

山高路陡

课后反思:

 

4、大禹治水(主备人:

陈潇丽)

学习

目标

1、学会“归、仔、细、引”等10生字,认识“彐”这个新偏旁,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