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39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

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技艺非遗工匠

预期研究成果:

论文集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

  2019年国家颁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是指导我国教育教育的根本性方针。

《通知》指出: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

”“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民间手工业者在生产、生活、劳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工匠对技艺方面的改进、对质量方面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制作的创新精神。

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主要包括古代传统工匠精神和工匠精神现代价值两方面。

  高校是传承文明和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阵地。

职业高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在传承我国技艺类“非遗项目”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二者可以完美融合。

在高职教育中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工匠精神值得深入改革和探索。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2年,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充分认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工作机制。

我国工业文明在现代有了飞跃发展,国家建设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工匠”。

很多有识之士从传统工匠培养方式中汲取营养,思考现代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建设。

3.选题的意义

传统手工技艺通过生产、销售使其能够在生产性保护中传承,从而有效地得到保护。

目前,我国非遗产品生产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工业化大规模制作销售,导致非遗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政府与开发商充当了保护的主体,而主体的传承人被忽视。

培养现代“工匠”,生产性保护能够有效激活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命力,符合其发展特点,并有利于实现其经济价值。

  从多种角度来对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在借鉴各个优秀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有助于我们立足本土、在继承与借鉴中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提供更广泛的基础理论。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模式进行整体而详细的剖析,期望能够为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探索高职院校中传统技艺类非遗生产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可行之路。

4.研究价值

本课题组对鄂南地区技艺类非遗项目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木雕”、“赵李桥砖茶”为调研案例,主要考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现状,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将“非遗”技艺传承和学生工匠精神相结合,做出初步的思考,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索。

5.研究主要内容

以前期考察国家非遗项目通山木雕为例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考察鄂南地区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生存状态,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参与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1)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生存状态考察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文化的"整体性"传承,即关注"文化空间"的原生性与活态性的保护。

传统师徒制传承是一种活态传承,它的传承过程中保留了其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思维方式、礼节仪式等内容的整体性,对于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2)织结构考察

以木雕为例,木匠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手工业者的角色,同时兼具农民的身份。

他们在乡村的市场中从事分散性的劳动,又通过固定的行会或其他组织联系在一起,成为乡村经济中重要部分。

项目组从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组织结构、传承方式、祭祀习俗与生活民俗方面分析组织结构。

(3)工场手工业考察

工场这一类非遗项目的组织结构在近代开始出现,以工场生产产品为主,市场不局限于邻近乡村,而是辐射至城镇甚至市场。

鄂南技艺类非遗项目,如木雕、砖茶等的

工场生产主要在家具、仿古建筑、仿古装饰等方面。

(4)传承及方式

项目组对鄂南地区六县市技艺类非遗项目生产进行专题调查。

对该地区的木工进行了访谈。

该地区从事该行业的全部为男性。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木工的劳动主要靠力气,女性在力气方面比较弱,不适宜做木工;二是由当地的风俗决定的,如房屋上梁过程中,女性是不能架梁的。

从学艺的年龄来看,16到20岁是学习木匠技艺的一般年龄。

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属于青壮年,学习能力较强,力气也较大,这也可以进一步说明木工是一项力气活。

技艺的传承在通过口耳相传或体力劳动的方式传授,整个行业领域中,掌握木匠基本手艺并能独立完成木工活计的人群都可以称作木匠的传承人。

地区木匠技艺传承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1.家族传承2.师徒传承3.组织传承。

(5)技艺类非遗项目生产习俗的现代变迁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有着巨大的冲击,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衰落的直接原因。

它造成了传统技艺市场的萎缩与生产中断,使传统工匠精神与谋生方式发生了改变。

传统技艺类项目的保护传承需要现代文明的参与,而且事实上传统工艺在当代生产已经有了新形态。

通山木雕,赵李桥砖茶等都由最初的家庭作坊生产模式发展为一种专职的行业。

社会变化中传统工艺受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或转行或利用自身技艺谋求新的发展,使得木匠这一行业在鄂南乡村社会中以新的形式存在。

仿古家具的制作与经营,建筑装饰行业的介入,工艺品的制作与创新这些都是技艺适应民众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

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之后,民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传统技艺要为适应民众需要,在传承中开始进行创作与创新。

(6)生产性非遗保护与工匠精神培养

利用非遗工作室,专业建设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建设。

大师工作室、非遗研究中心配备硬件,设工作人员。

选修课和本地技艺类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探索。

艺术类专业与传承基地合作,设计有地方特色的图案、商标、包装,文化经济产业,培养工匠特点鲜明的人才。

6.创新之处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校园文化传承与地方技艺类非遗项目融合水平。

课程设置中融入地方文化内容增加认识开展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活动。

(2)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过程中产生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在校师生与企业管理人员更好的理解彼此。

(3)建立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探索生产性传承。

设立大师工作室、非遗研究中心工作场所,配备硬件,设工作人员。

结合我院专业设置和本地文化产业,通过生产性保护,深入融合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

7.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

通过查阅鄂南地区本地的文化馆和图书馆,找到与技艺类非遗项目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对此类项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等信息进行分析,掌握鄂南地区技艺类非遗项目在不同时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历程,从整体上对鄂南地区技艺类非遗传承有系统的了解,同时也为田野调查打下基础。

(2)田野调查。

作现实调查,通过参与观察与对象访谈,客观记录鄂南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现状、经验与问题,整理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3)跨学科交叉研究法。

从理论研究入手,探索工匠精神与地方技艺类非遗项目结合的内在机理。

再理论与实地情况相结合,最终找到融合点。

8.实施步骤

(1)2019.6-2019.7,成立团队,进行地方技艺类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2)2019.8-2019.12,部分非遗项目进校园实践。

撰写中期报告,撰写研究论文。

2019.9月-2019.12,完成非遗大师工作室建设,并开展工作。

研讨与社会实践,开展特色活动,工作室与生产性传承结合培养工匠精神研究与实践。

2019.12-2020.12,院部文化活动设计、专业特色与地方文化结合调研、重点文化活动计划

2019.12-2020.9,与咸宁企业文化事业部门合作开展专业技能与地方技艺非遗项目文化结合的活动,并进行探讨,研究继续实施。

(3)鉴定结题阶段。

  2020.9-2020.12,整理实施的数据等资料,完成结题报告。

9、已有研究成果

课题:

1.鄂东南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特征研究,鄂教科(2012)3号。

2.鄂南地名文化及其应用价值研究,咸宁市社科联(XNSK-B1225)

3.旅游中的咸宁民歌资源开发与保护,咸宁社科联(XNSK-Y1539)

4.“非遗”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咸宁职院为例,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17GB212)

10.主要参考文献

1.曹焕旭.中国古代的工匠[M].北京: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3.蒋蓝文,顾斯嘉图.正在消失的职业[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4.品读咸宁,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2009

5.咸宁市志,1992

6.咸宁桂花产业与文化者:

王振启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咸宁四十年<1949--1989>,咸宁市统计局,1989-01

8.咸宁市文史资料第1-6辑,咸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11

11.主要研究者的研究经验和结构

课题组共有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地方非遗研究中心研究人员1人。

参与者有研究地方文化的经验并有论文发表,长期在教育和非遗文化传承一线工作,能胜任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1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单位对立项可以有专项经费支持,研究办公设备齐全,图书馆有纸质图书500万册,电子图书1000万册,教育、文化方面资料丰富,学校设立了非遗文化研究中心,非遗大师工作室,有利于研究顺利进行。

学校正在进行的“非遗文化进校园实践”各项改革及实践正顺利进行,能保障课题的实践正常开展。

课题编号:

7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