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826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docx

最新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正式版

大一上学期各科复习指导与概要

注意:

此资料仅为去年考试内容,请谨慎参考!

壹、中国文化史

【重点】

1、课堂中所引用文字的出处(填空题)

2、和谐意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包含的。

主要不是提倡认识自然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而是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

(1)人与天地万物是同类相通的,构成一个整体,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与自然融为一体。

张载《正蒙·乾称》: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荀子》: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人的活动要新人自然的法则。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主客二分: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

提倡认识自然世界的本来面貌、客观本质,并改造和征服自然。

表现与应用: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处于最佳状态,平衡协调;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处于最佳状态,和为贵;

(3)在人的身心关系上处于最佳状态,适意平和。

3、中国地理的特点

1、适宜的温带气候;

2、肥沃的土地资源;

3、封闭的区域空间。

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

地理特征的影响

1、产生了发达的农耕文明;

2、导致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3、导致中国文化的封闭性。

4、“中国”概念的演变

历史上“中国”并非国名,不等同于地理上的统治疆域。

古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有三方面的含义:

1、地域;2、政治;3、民族文化。

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中国指的是汉族政权统治的中原。

1、西周:

天子的京师,与“四方”相对

2、春秋:

中原的诸侯,不包括秦、燕、楚、吴、越,与“四夷”相对,相当于“诸夏”

3、战国:

七雄所据,长江以北

4、秦汉:

延至长江中下游

5、隋唐:

包括华南

6、明清:

内地十八省

5、道

道——唐代初为监察区,后为一级区划——清代为省的派出机构,介于省与府之间。

6、官私并修的制度

官私并修。

唐代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官修史书制度

官修长处:

(1)资料完备;

(2)人才全面

短处:

(1)官方意志,思想禁锢;

(2)水平参差

私修长处:

(1)利于独断,直抒己见;

(2)文风统一,结构完善

7、才学识德

刘知几“史才三长”:

才学识

章学诚“史才四长”:

才学识德

《文史通义·史德》: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

史,职是故也……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记诵

以为学也,辞采以为才也,击断以为识也,非良史之才学识也。

……德者何?

著书者之心术也。

8、学术思想:

儒家孔子、孟子、墨家、道家(此部分很重要,但是由于内容较多,就不列出)

9、魏晋玄学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融合了儒学和老庄之学。

玄学的研究对象: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玄学的中心问题

一、有无之辩

1、何晏、王弼:

贵无

何晏: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弼:

“凡有皆始于无。

”(老子注)

2、裴頠:

崇有郭象:

自生,独化

“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然则生生者谁哉?

块然而自生耳。

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1、何晏、王弼:

守名教而顺自然。

名教来源于自然,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2、阮籍、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

彻底解除名教对人的束缚,放任人性的自由发展。

3、郭象:

名教即自然。

(1)社会中的尊卑秩序、道德规范,都是自然、合理的,“非人为也,皆自然耳”;

(2)只要各守本分,接受现实泰然处之,就可以逍遥自得。

三、言意关系:

得意忘言,寄言出意

《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渔,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题型】

填空,名词解释*6,简答*2,论述*1

贰、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模式2.冗余3.噪音4.符号5.信息6.编码7.解码8.传播内容

二、简答题

1.拉斯韦尔模式:

(又名5W模式)

WhoSay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担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

“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

“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帮助的物质载体。

“对谁”:

是受传者或受众。

“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受众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各层面所产生的反应。

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说明:

记住5W是什么,理解以上文字的意思即可。

2.纽科姆A-B-X模式:

一个人A传达信息给另一个人B有关某事X的信息。

在这个模式中,假设A对B和对X的形象是相互独立的,这三者便组成了一个包含四个取向的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平衡状态有二:

1)A、B对X的态度一致,且A、B互相吸引2)A、B对X的态度不一致,且A、B不互相吸引

其他情况则不能保持平衡会引起其中一方态度的转变。

纽科姆的模式意味着,任何一个特定系统都有力量平衡的特征,系统中任何部分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恢复平衡或对称的努力,因为不平衡或缺乏对称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从而产生内在的压力以恢复平衡

说明:

重要的一个模式,题会出成简答或者一组填空,可以考虑看书仔细理解一下,书P37.

3.施拉姆模式:

施拉姆模式所强调的观念是,只有在信源与信宿的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内,即编码者和译码者对符号的意义的共同理解,才是实际上传播的部分,因为只有那一部分信号才是信源与信宿共同拥有的。

5.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人类发展的基本功能?

在今天媒介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媒介对于人类的作用影响?

基本功能:

1、监视环境——对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

1)预警性新闻:

预报自然界的危险情况2)工具性新闻:

对经济、公众和社会生活重要的新闻3)宣扬规范:

人物和事件

2、联系功能——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和解释1)强化社会规范:

达成共识,将偏差行为曝光2)赋予地位:

意见领袖3)阻止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威胁4)监视并掌握公众意见

3、传承社会文化——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1)增加社会凝聚力,扩大社会共同经验的基础2)减少社会的无序性和疏离感3)继续社会化过程,在学校教育之前和之后提供帮助进行整合

4、娱乐功能——给人们在每天的难题中提供喘息的机会和放松的时间1)个人休息、调整,远离压力,充实闲暇时间;创造大众文化、艺术,增加大众与文化的接触2)提高大众品味

媒介的作用:

1.是了不起的信息增值者2.也是信息很长的输送管3.还成了信息所走的道路上权力很大的把关人

今天,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之外,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其他任何活动:

新闻、文娱活动、广告、个人的兴趣爱好、工作职位和职业。

说明:

可能考大题。

6.信息的特征

信息具有一些固有特征:

①客观性与普遍性:

只要有物质存在,就存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②表达性:

信息一方面表达了物质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表明了物质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化程度以及系统朝有序或无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表达了物质系统的差异性

③流动性:

任何物质的运动都伴随信息的流动。

这种流动就是信息获取,传递,变换,存储与反馈的过程。

人类社会中的信息及信息运动特点:

①具有物质属性,是物质系统运动过程的表现

②信息必须经过人脑加工,外界的客观信息经过人脑的加工,已经不是信息的原型,客观物质世界的信息是第一性的,人脑所反映的是第二性的,是观念形态,属于意识范畴

③人类社会信息必须有基本载体。

由于信息的无形性与流动性,人类想要传递信息就必须通过载体。

④人类社会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使用形式是多样化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社会经济形态有很大差异。

说明:

可能考大题。

7.符号的特征(去年考的)说明:

可能考大题。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以及在传播中的作用:

1.词语创造的随意性:

词语与所表达的意义或指说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在实践中创造出的词语,后在长期使用中与所表达的意义或指说的对象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

2.语言的开放性: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任何语言的句子都是没有极限的,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词语和造句规则传造出无限数量的新事物、新意义。

3.语言的概括性:

语言是概念和范畴的集合,词语只能表示待粘合范畴。

语言只能概括客观事物运动与存在的过程

4.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进行社会互动的中介,是社会成员维系的基本纽带

作用:

感情表达、思考、交际、控制现实、保存历史、表达身份(宗教信仰、社会背景、教育程度)

说明:

可能考大题。

9.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与语言符号相比有何不同?

有什么作用?

有什么类别?

例子?

特点:

组合性:

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是多种符号共同使用,极少单独出现。

连续性:

人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不间断地传递信息。

不可控性:

人类沟通发出的非语言符号相当一部分不经过思维的严格控制,是无意识反应。

受环境的制约:

非语言符号传播受环境的制约,具有自发性,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本能地表现出来。

与非语言符号的不同:

作用:

补充、替代、强调、否定、重复、调节

类别:

视觉性:

动态:

体语(如舞蹈)、运动画面、人际距离等;静态:

静止体态、象征符号、实意符号、衣着、摆设、环境、雕塑、会话、图片听觉性:

类语言:

人类发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是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不具备固定意义,在不同情境中标他不同意义。

包括辅助语言(语调等)和功能性发声(哭、笑等)。

说明:

可能考大题。

 

叁、国际关系史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5简答题*3

(此处为去年的范围)如有新范围,请及时补充和删减。

(一)名词解释

1、富尔敦演说

2、三环外交

3、第一次柏林危机

4、杜鲁门主义

5、冷战

6、马歇尔计划

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蒙巴顿方案

9、克什米尔问题

10、大规模报复战略

11、万隆会议

12、非洲统一组织

13、苏伊士运河事件

14、艾森豪威尔主义

15、舒曼计划

16、美苏戴维营会谈

17、灵活反应战略

18、柏林墙

19、欧洲经济共同体

(二)简答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影响2、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3、对世界的影响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国际因素2、国内因素

三、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四、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五、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说明:

重点

六、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七、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措施

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重点】

1、作者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叶绍均、郭沫若、冰心、徐志摩、郁达夫、矛盾、老舍、巴金、沈从文、丁玲、萧红、沙汀、艾芜、曹禺、赵树理

2、名词

《新青年》、《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会》

五四时期兴起的社团,如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莽原社、未名社、湖畔诗社

爱美剧、象征诗派、左联、七月诗派、九叶诗派、延安文艺座谈会、问题小说、乡土文学

【题型】填空40分选择20分简答10分论述30分

1、填空题:

文学常识,例如作者及其作品,作品的文体形式等。

2、名词解释:

去年考“爱美剧”“赵树理”。

3、论述题:

去年考介绍鲁迅。

4、作文题

【答题思路】

1、填空题靠的是平时积累以及考前背诵,需要靠同学们记忆。

如:

鲁迅的回忆性叙事散文有《————》,该填朝花夕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