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简答汇总.docx
《兽医传染病简答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传染病简答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兽医传染病简答汇总
1、传染病的一般特征?
(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
①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每种传染病都有自己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存在;
②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③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④耐过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⑤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各自特定的潜伏期
⑥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①散发性发病数目不多,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只有个别零星散在发生。
②地方流行性局限于一定地区发生的传染病,传播范围不大,但比散发数量多。
③流行性发病数目不较多,且在较短时间内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省。
④大流行性是一种规模比较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展为全国、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或几个大陆
3、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①阻塞和破坏作用,当肠道寄生虫数量较多时,可引起肠道阻塞甚至破坏,在寄生过程中可损伤肠粘膜。
②掠夺宿主的营养,造成宿主消瘦贫血。
③分泌毒素,寄生虫在体内寄生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和排泄物,有的对机体是有毒的。
④传播疾病,吸血昆虫通过吸血可传播疾病,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可引入细菌。
4、流感病毒?
根据流感的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乙两型病毒粒子外有囊膜,囊膜上有呈辐射状密集排列的两种穗状突起物,一种是血凝素(H或HA),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或NA),丙型只有血凝素—酯酶(HE);甲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容易变异,HA有14个亚类(H1—H14),NA有9个亚类(N1—N9);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H5N1类型。
5、禽流感的主要症状与病变特征?
(诊断)
病程短的半天,长的1—3天,病死率很高,慢性型:
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
消瘦、贫血、拉稀。
临床症状:
①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或昏睡状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②头颜面水肿、结膜发炎、鸡冠肉髯黑紫色、腿部鳞片出血;剖检变化:
③腺胃乳头出血、粘膜上附有脓性分泌物;呼吸道出血、肠道出血、气囊浑浊、脏器出血;④蛋鸡产蛋下降或停止,卵泡破裂卵黄流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内有白色粘稠物或蛋清样物;⑤胰腺肿大出血坏死等。
流行病学:
①各种禽类对巴氏杆菌均有易感性,性成熟后的鸡更易感;②禽与兔之间可互相传播;③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等各种途径传染;④一年四季均发,以气候突变时多发(夏末、秋冬季);⑤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⑥寒冷、潮湿、闷热、拥挤、通风不良、应激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实验室检查:
HA和HI试验。
6、最急性型猪肺疫(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临床特征?
最急性型:
“锁喉风”。
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咽喉、颈部发热红肿;高度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式;口鼻流带泡沫液体;最后窒息死亡,病程1—2天,病死率接近100%。
7.猪肺疫诊断要点?
①流行病学:
中小猪多发病(3-12周龄),发病率较高,散发,四季均发,多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
②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咽喉肿胀,呼吸困难,“锁喉风”,急性型除败血症外还表现急性胸膜肺炎,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腹式呼吸;慢性型呈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
③剖检病变:
肺脏大理石样外观,胸腔积液,内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肺粘连。
7、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诊断要点?
①流行病学:
以断乳后1—2周龄仔猪易感,其中生长快的肥胖小猪最常见,发病率不很高,但病死率很高。
②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突然精神沉郁、不食,常便秘、粪便干燥,后腹泻(轻度),口吐白沫、兴奋不安、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盲目运动、倒地后四肢划动,头面、眼睑、结膜、齿龈、下颌甚至颈部腹部发生水肿。
发呻吟声或撕叫声,体温一般没有明显变化,心跳、呼吸急促,最后昏迷死亡,病程1—2天、也有长达7天的。
③剖检变化:
剖检病理变化主要为水肿,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也可波及胃底部和食道部,黏膜层和肌层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液。
大肠水肿,小肠粘膜弥漫性出血,淋巴结充血出血,心包和胸腹腔有积液,肺水肿。
8、非典型鸡新城疫(NDN)的主要临场症状?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常见于免疫鸡群、有母源抗体雏鸡群以及本病常发生鸡场。
(1)雏鸡,常见于二疫前,主要表现呼吸困难,拉黄白或黄绿色稀粪,后期神经症状等。
(2)中雏,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拉黄绿色稀粪。
(3)成年蛋鸡,常见于免疫接种3个月后发病,主要表现产蛋下降、软壳蛋、畸形蛋等,重者可出现嗜睡、呼吸困难、黄绿色稀粪等。
(8)、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㈠诊断要点:
⑴流行病学:
典型ND主要发生于非免疫或免疫力较低的鸡群感染强毒株,30—50天,鸡群发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
⑵临床症状:
(急性型)呼吸困难,“咯咯”,嗉囊积液,倒提时从嘴流出黄绿色液体,有时有神经症状,如扭头或翅膀麻痹等。
产蛋鸡呼吸困难,产蛋率下降。
⑶病理变化:
全身粘膜出血,以消化道和呼吸道明显,腺胃乳头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心冠脂肪细小针尖出血点,产蛋母鸡输卵管和卵泡出血。
⑷实验室检查:
①病毒分离鉴定②PCR诊断③血清学诊断(HA-HI、病毒中和试验、ELISA)④接种鸡胚,收取尿囊液HA-HI试验。
㈡防控
⑴预防措施:
①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严格检疫(隔离1周以上)
②免疫接种:
活疫苗(Ⅰ系、Ⅱ系、Ⅲ系、Ⅳ系-Losata、V4弱毒苗、Clone30),灭活疫苗。
A、蛋鸡的一般免疫程序:
7—9天滴鼻点眼,Ⅳ系或Clone30,一免;20—25天滴鼻点眼,Ⅳ系或Clone30,二免;55—60天肌注,I系,三免;120天肌注,油苗,四免。
B肉仔鸡的免疫程序:
7—9天,一免;20—25天,二免。
或7—9天,ⅡⅣ系滴鼻点眼,同时颈部注射油佐剂疫苗0.2—0.3ml
③做好抗体的监测工作:
监测抽样数随群体大小而定,小群(>100只)的采样比例3—10%,但不得少于10只,大群的采样比例为0.4—0.5%,但不少于50—100只。
⑵发病后采取的措施:
①带鸡消毒,消除环境中的病原体。
②妥善处理病死鸡。
③对受威胁和假定健康鸡紧急4倍接种新城疫活苗(Ⅳ系、Clone30),控制继发感染,止咳祛痰。
④早期注射高免血清。
9、传染性法式囊病?
(与鸡新城疫的主要鉴别要点)
①病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副粘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引起)
②流行特点:
3—6周龄雏鸡易感,感染率几乎100%,死亡率5—15%,尖峰式死亡率曲线。
(鸡新城疫仅鸡类感染,鸭、鹅一般不发病,不分性别年龄均可感染,传播迅速、5天可传遍全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
③临床特征:
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低头,甚至闭眼嗜睡、腿软、黄白水样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后期脱水衰竭死亡,一般无呼吸和神经症状,病程6—10天。
(鸡新城疫有呼吸困难,腹泻绿色稀粪,有神经症状,病程较长,急性型2—5天,亚急性或慢性型10—20天。
)
④病理特征(剖检变化):
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囊壁出血,囊内有纤维素性凝块,囊外黄白胶冻样物包裹。
胸肌、腿肌肉出血,90%病例肾脏苍白肿大。
脑、喉、气管一般没有明显病变。
(鸡新城疫腺胃乳头出血明显,小肠盲肠粘膜有枣核样肿胀、出血或溃疡,脑、喉头、气管粘膜充血、出血,肝无明显变化,法氏囊充血出血,但囊外无黄色胶冻样物包裹,胸肌、腿肌很少出血,20%以下的病例肾脏苍白肿大。
)
⑤治疗:
早期应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有一定效果。
(鸡新城疫目前无特效药物。
)
10、禽霍乱?
①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
②流行特点:
禽霍乱鸡、鸭、鹅均可感染发病,传播缓慢、有间隔、可散发,2月龄以上大鸡易感;③临床特征:
禽霍乱鸡冠、肉髯肿大、呈黑紫色,呼吸困难,腹泻黄白或污绿色稀粪常混有血液,无神经症状,病程短,1—3天可死亡,慢性型可出现关节肿大。
④剖检特征:
肌胃黏膜出血,十二指肠呈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肝黄棕色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蛋鸡卵泡重充血、肿胀、破裂,卵黄流入腹腔;
⑤治疗:
可选用抗生素治疗。
10、猪瘟的临床症状(即流行和发病特征)?
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临场症状:
①体温升高、精神高度沉郁,停食;②化脓性结膜炎;③初便秘后拉稀,皮肤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公猪包皮发炎积液肿大;④后期共济失调,部分病例出现神经症状,病程5—20天。
⑤慢性猪瘟体温时高时低,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明显消瘦,或形成僵猪,可因衰竭死亡,病程20天以上
原因:
①猪瘟病毒毒力的变异;②母猪带毒,仔猪免疫耐受;③疫苗的保存和使用方法不当;④免疫程序不合理;⑤生产免疫力的时间和饲养管理不当。
对策:
①选择优秀的疫苗;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③积极进行检测,淘汰感染母猪;④提高猪自身免疫力;⑤做好平时的消毒工作。
(10)、某猪场爆发猪瘟,该如何处理?
①立即封锁猪场,禁止猪只、产品、饲料等外运,同时外面的也不能入内,以防扩散;②逐头测温,分群隔离:
分为病猪群、可疑群、假定健康群;③彻底消毒:
对病死猪、分泌物或排泄物、废去物、受污染的用具、场地等要彻底消毒;④紧急接种:
对为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做到一头猪用一个针头,严格消毒。
接种顺序:
假定健康群—可疑群—出现症状群;⑤终末消毒和解除封锁:
在最后一头猪死亡或痊愈后21天后,再无疫情发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消毒后,解除封锁。
11、急性型猪丹毒的主要病理剖检变化?
①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肿大、切面多汁;②肝、脾、肾、肺出血、淤血肿大,颜色变深,脾樱红色,白髓周围红晕,肾暗红色,肝棕红色;③心内外膜出血,心包积液;④胃底及小肠出血性卡他性炎;⑤皮肤红斑指压褪色,后期转为淤血和出血指压不褪色。
(11)、某猪场爆发猪丹毒,该如何处理?
同猪瘟处理措施。
疫苗选用猪丹毒疫苗。
⑥治疗:
对于病猪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用青霉素治疗,对可疑群也可以进行药物预防。
12、论述猪瘟与猪丹毒的主要鉴别要点?
?
⑴①病原: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瘟是猪瘟病毒。
⑵临床症状:
②病势:
猪丹毒病势急剧,体温骤然升到42℃以上,而猪瘟除最急性型外病势不如猪丹毒,体温仅在41℃左右。
③皮肤红斑:
猪丹毒皮肤红斑较猪瘟鲜明且块大,指压褪色;而猪瘟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
④眼结膜:
猪丹毒眼结膜充血发红,但分泌物少;猪瘟表现化脓性结膜炎,分泌物很多。
⑶⑤剖检特征:
猪丹毒肝充血肿大棕红色、脾充血肿大樱桃红色、肾淤血肿大有“大红肾”之称;猪瘟肝无明显变化。
脾不肿大但边缘有暗红色隆起的梗死灶、肾苍白贫血有“大白肾”之称。
⑥胃肠:
猪丹毒胃及小肠粘膜呈现卡他性炎;猪瘟则以大肠病变严重,出现“扣状”溃疡。
⑷⑦治疗:
猪丹毒用青霉素治疗有效;而猪瘟无效。
13、羊快疫的流行特点?
①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存在于低洼、沼泽草地以及耕地中,当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孢进入羊的消化道;②当存在不良诱因,如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养只受寒感冒或采食了冰冻带霜的饲料造成羊肠道的抵抗力下降或菌群失调;③致使腐败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强烈的外毒素;④引起中毒性休克、死亡。
14、诊断是否为传染性喉气管炎?
?
①初步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②诊断依据:
引起禽类产蛋下降的疾病;非典型性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根据上述270日龄,泄殖腔黏膜卡他等初步诊断为: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③确诊:
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接种鸡胚。
④综合控制措施:
对症治疗;封锁隔离病鸡;死鸡处理;免疫接种。
15、分析马立克免疫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①强毒株出现,应采用多价苗免疫;②疫苗保存不当,细胞结合毒株做成的疫苗应在液氮中保存;③免疫方法不当,液氮中保存的疫苗应在短时间内溶解,稀释后要半小时内用完,要用专门稀释液稀释;④免疫程序不当,最好采取两次免疫,一日龄首免后,18天左右加强免疫一次;
⑤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内,饲养管理不当,应注意隔离饲养,加强卫生消毒。
16、论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鉴别要点?
①病原:
鸡传支是由冠状病毒引起;鸡传喉是由疱疹病毒引起。
②流行特点:
鸡传支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鸡,传播迅速、发病率高,1—2天全群可80%出现症状:
肾病变型多见于20—50日龄雏鸡,成年鸡主要表现产蛋下降;而鸡传喉,主要侵害5月龄以上的成年鸡,发病率高(90—100%),死亡率低(10—20%),秋冬多见。
③临床特征:
鸡传支,雏鸡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啰音,病程1—3周:
肾病变型主要表现肾炎、肠炎和轻度上呼吸道症状,成年鸡主要表现产蛋下降;而鸡传喉,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头颈上伸张口呼吸的特殊姿势,病程1周,长的1个月。
④病理特征:
鸡传支,雏鸡表现鼻腔、鼻窦、气管、支气管黏膜卡他性炎:
肾病变型表现花斑肾,蛋鸡表现卵巢滤泡充血、出血、破裂、卵黄流入腹腔;而鸡传喉,表现喉头、气管黏膜上1/3呈卡他性炎或黏膜出血、坏死、形成纤维素性假膜。
16.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传染性法式囊病的鉴别要点?
①病原:
肾型传支的病原微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支病毒(IBV),传染性法氏囊的病原为双RNA病毒科的鸡传法病毒。
②流行特点:
肾型传支2—4周龄鸡易感,发病率、死亡率较高40%以上;传法3—5周龄易感,发病率、死亡率高。
③临床症状:
肾型传支,石灰样粪便,持续排白色或水样下痢,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呼吸道症状轻微;传法初期发现鸡啄自己的泄殖腔,挤堆,排粪似肾传支,严重病鸡头垂地,昏睡状态。
④剖检变化:
肾传支主要病变在肾脏,剖检可见肾肿大出血,表面红白相间为典型“花斑肾”,切开后有多量石灰渣样物流出;传法除肾脏“花斑肾”外,腿部和胸部肌肉斑条状出血,肌肉发绀、皱缩,法氏囊水肿出血,呈紫葡萄状,严重者法氏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色条纹。
17、论述鸡慢性呼吸道病与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鉴别要点?
①病原:
鸡慢呼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而鸡传鼻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
②流行特点:
鸡慢呼主要感染鸡、火鸡,1—2月龄多见,呈慢性经过,可垂直传播;而鸡传鼻,只有鸡能自然感染,多见于4周龄以上,病程短,呈急性经过。
③临床特征:
鸡慢呼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啰音、流浆液性或粘性鼻液、咳嗽、喷嚏,后期眼睑肿胀、眼部突出、眼球萎缩或失明,病程1个月以上甚至3—4个月;而鸡传鼻主要表现鼻腔、鼻窦发炎,流涕、喷嚏,眼睑肉髯水肿、有干酪样物,严重者失明,病程3—5天或1—2周。
④病理特征:
鸡慢呼主要表现鼻、气管、支气管、气囊内有粘稠渗出物,气囊膜增厚或浑浊、表面有结节性病灶、内含干酪样物;而鸡传鼻主要表现鼻腔、鼻窦黏膜卡他性炎、覆盖有多量黏液,严重时鼻窦、框下窦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
⑤治疗:
鸡慢呼可选用链霉素、泰乐菌素等抗生素治疗有效;而鸡传鼻可选用磺胺类、链霉素、土霉素、泰乐菌素等有效。
18、猪带绦虫(猪囊尾蚴病)的生活史?
①成虫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成熟的孕节片不断脱落,随病人的大便排出体外;②当猪吞食后,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六钩蚴从卵内逸出,钻入肠壁的淋巴管和血管随血液分布全身,主要定居在横纹肌、心、脑等处,2个月后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囊尾蚴;③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了带囊尾蚴的猪肉后,在肠受到胆汁的刺激,头节翻出,用吸盘和小钩附着于肠壁上,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
19、猪蛔虫的生活史?
①成虫在猪小肠内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②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并钻入腹壁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经第二次蜕化成三期幼虫;③随血流进入肺泡,经第三次蜕化;④四期幼虫离开肺泡,由气管随黏液进入咽部;⑤经食道、胃返回小肠,经第四次蜕化为成虫。
20、牛羊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①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牛羊胆管内,产卵随胆汁进入肠腔,经粪便,排出体外;②在适宜条件下,经10—25天孵化出毛蚴并浮于水面;③钻入中间宿主淡水螺内,经胞蚴、雷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发育为囊蚴;④牛羊吃草或饮水师吞食了囊蚴而被感染;⑤幼虫穿过肠壁,经肝表面钻入肝内胆管发育成熟
21、口蹄疫的预防?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应加强对口蹄疫的预防工作。
①加强动物检疫:
对出入国境,国内运输,市场交易,屠宰加工以及相关的畜产品都应按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严格检疫,以防本病的传播;
②预防接种:
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
发生口蹄疫时,对疫区受威胁区应立即用与当地流行病毒型相同的口蹄疫疫苗接种;
③控制和扑灭疫情:
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上报疫情,及时做出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进行严格的封锁和消毒;
④搞好联防堵疫工作:
发生本病会时,应及时通知濒临地区,对易感畜群进行同型口蹄疫疫苗的紧急接种,以建立免疫带防止疫病扩散;
⑤做好人类的防护工作:
广泛宣传和普及口蹄疫的防疫知识,使群众避免与病畜接触。
22、发生口蹄疫的扑灭措施?
①立即上报,封锁隔离现场;
②捕杀病畜,进行焚烧和掩埋;
③对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④对受到威胁的动物进行人工免疫接种。
23.免疫程序的制订,至少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②母源抗体水平③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④动物的免疫应答能力⑤疫苗的种类和性质⑥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
⑦各种疫苗的配合⑧对动物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
24.科学用药原则和方法?
①选择合适的药物②严格掌握药物种类、剂量和用法③掌握好用药时间和时机,做到定期、间断和灵活用药④穿梭用药,定期更换⑤注意经料、经水给药应混合均匀。
25.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⑴疫苗因素:
①疫苗本身的保护性能差或具有一定毒力。
②疫苗毒(株)与田间流行毒(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化。
③疫苗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稀释后未及时使用,造成疫苗失败或减效,或使用过期、变质的疫苗。
④不同种类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
⑵动物因素:
①接种活苗时动物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或前次免疫残留的抗体对疫苗产生免疫干扰。
②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
③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④母源抗体干扰。
⑶人为因素:
①免疫接种工作不认真。
②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错误。
③免疫接种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药物。
26.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①消毒剂的性质。
②PH稀释。
③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一定范围内高浓高效)95%酒精固定组织无法渗透。
④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耐药性。
⑤环境因素(温度、湿度、ph清洁度)。
27.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本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采取治疗方法,贯彻“检、免、淘汰”为主导的综合防控措施。
⑴定期严格检疫:
坚持自繁自养、严把检疫关(引种时)。
⑵定期免疫接种:
适用于布病疫区,猪型2号苗(S2)、羊型5号苗(M5)、布氏杆菌弱毒苗。
⑶定期严格消毒:
①圈舍、运动场、饲槽—5%克辽林、5%来苏儿或2%氢氧化钠。
②病死牛尸、流产胎儿、胎衣要深埋,粪便发酵处理。
③疫区牛的生皮等畜产品及饲草也应进行消毒,或放置2月以上才允许使用。
⑷非免疫疫区应反复严格检疫,淘汰阳性动物,建立清净畜群。
28.掌握潜伏期的意义?
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虽然带有病原体并可向外排出,但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很难发现,甚至被忽视。
从流行病学的观点来看,它们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来源,故对此类动物应引起高度重视。
①掌握传染、传播途径②封锁,确定封锁时间长短和解除封锁时间③隔离,治疗④确定免疫接种类型⑤评价防控措施的临床效果。
29.免疫接种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时应考虑和注意哪些因素?
①ND疫苗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
Ⅱ、Ⅲ、Ⅳ系疫苗等弱毒疫苗,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方法。
②气雾免疫在鸡群存在支原体、大肠杆菌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时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使用时应注意。
③母源抗体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的影响(雏鸡初免)。
④注意鸡群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
⑤抗体监测工作。
⑥弱毒苗存在的特性,如V4弱毒疫苗具有耐热和嗜肠道的特点,适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散养鸡群。
30.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主要有哪些?
其中哪种最常见?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的猪多种疾病的总称,这些相关疾病包括猪断奶后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衰竭(后期流产)、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仔猪先天性震颤、增生性坏死性肠炎等。
31.急性猪瘟的诊断要点?
①流行病学:
只有猪感染发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均高,流行广,流行期长,多途径传播,可垂直传播。
②临床症状:
高热稽留、结膜发炎、初便秘后腹泻,排恶臭稀粪,公猪包皮炎、包皮积尿(混浊灰白色恶臭液体),病初的皮肤充血,到病后期变为紫绀或出血,以腹下、鼻端、耳根、四肢内侧和外阴部位常见,感染后10—20天死亡。
③剖检变化:
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切面大理石样外观,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或大的出血斑,出血部位以皮质表面最常见,呈现所谓的“雀斑肾”,脾脏一般不肿大,周边出血,形状呈锲形,暗红色,肺肿大不明显,主要以出血为主,胆囊、扁桃体出现梗死,大肠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有出血和坏死。
32.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区别?
①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广泛的多,它除包括传染源之外,还包括被污染的物质、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
②而传染源则仅仅是指带有病原体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③在防疫方面,对于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或扑杀处理;而对于疫源地则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包括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33.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个基本环节。
只有这些基本环节相互连接、协同作用时,传染病才有可能发生和流行。
保证这3个基本环节相互连接、协同起作用的因素是动物活动所在的环境和条件,即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它们对流行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的作用而发生的。
⑴自然因素(环境决定因素):
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地质水文等。
①作用于传染源:
气喘病的隐性病猪,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病情恶化,咳嗽频繁,排出病原体增多,散播传染的机会增加;反之,在干燥、温暖的季节里,加上饲养情况较好,病情容易好转,咳嗽减少,散播病原的机会也小。
②作用于传播媒介:
夏季气温上升,在吸血昆虫滋生的地区,作为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媒介昆虫,蚊类的活动增强,因而乙型脑炎病例也增多。
洪水泛滥季节,地面粪尿被冲刷至河槽,造成水源污染,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的流行。
③作用于易感动物:
温度和气候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可使易感动物易于受冻、降低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在高温影响下,肠道的杀菌作用降低,使肠道传染病增加。
(改变机体抵抗力)
⑵社会因素: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②饲养管理因素。
34.传染病的治疗原则?
(注意事项)
①早期治疗②综合治疗③考虑治疗的意义④防止医源性传播⑤药物配伍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5.仔猪红痢(魏氏产气梭菌)的诊断要点?
①流行病学:
3月龄内多见,由母猪乳头感染,消化道传播,病死率高。
②临床症状:
血痢,带有米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碎片,消瘦、脱水,药物治疗无效,约1周死亡。
③剖检变化:
小肠严重出血坏死,内容为红色,有气泡。
35.仔猪黄痢(大肠杆菌)的诊断要点?
①流行病学:
温度低、湿度大可诱发本病;1-7日龄,尤3日龄突出,无季节性,发病率高(一窝90%以上),病死率很高有的达100%。
可经消化道传染,也可垂直传播(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源),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往往整窝发病。
②临床症状:
短期内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迅速死亡,以后其他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