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8025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城乡聚落发展与城市化第1节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鲁教版选修4精选教学文档

第一节 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通过实例,明确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两种类型。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结合实例分析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形成过程、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举例说明传统民居的主要特色及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4.比较城市和乡村两种聚落在景观、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分类:

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形成:

(1)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过着采集、渔猎生活。

原始人类防寒暑、避风雨、斗野兽,过着穴居和巢居的生活。

(2)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逐渐产生了聚落,人类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3.分布:

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取水方便,既利于耕作、畜牧和渔猎,又可免受洪涝灾害等侵袭。

4.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乡村聚落规模也随之扩大。

5.影响因素: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乡村聚落更多地受到人类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此外,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习俗、居民生活方式等也会对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探究讨论: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什么地区?

【提示】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教材整理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出现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

3.发展:

(1)古代:

城市数量不多,城市职能以商品交换和行政管理为主。

(2)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

城市的生产功能大大加强,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探究讨论

为什么说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提示】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业生产,城市也随之出现。

教材整理3 城乡聚落比较

1.差别

(1)景观差别:

城市景观复杂,建筑密度大,楼层高,交通线路纵横交错,表现为地上、地面、地下空间的立体式利用;乡村景观简单,建筑密度小,道路单一。

(2)规模差别:

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建设用地规模大;乡村聚落人口规模小、密度低,建设用地规模小。

(3)功能差别:

城市功能多样,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村聚落功能一般比较单一,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4)环境差别:

与乡村聚落相比,城市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场所。

(5)社会文化特征差别:

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

2.联系

(1)城市为乡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带动乡村的发展。

(2)乡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基本的生活资料、生产原材料以及其他产品。

探究讨论:

举例说明乡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提示】 城市可以为农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技术、资金等,农村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原料、粮食、蔬菜等。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1.乡村聚落的形成过程

2.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地形、水源、气候等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分布,并在人类早期聚落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人类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进步,促使乡村聚落功能不断变化。

(3)文化习俗、居民生活方式。

1.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传承了人类悠远的文化。

请分析下表所给的信息,按要求完成该表,并完成下题。

图片

地理位置、地域气候、民居的材料和功能、当地的生产方式

窑洞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人们不需要贵重的建筑材料,而是利用黄土直立不倒的特性,在垂直的黄土壁面上向纵深开挖,建成窑洞。

窑洞具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

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

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见于内蒙古高原,那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蒙古包通常用羊毛毡、柳条等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防风御寒而且易于拆建。

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

竹楼

(请填写)

(1)根据窑洞、蒙古包等信息填写表格空白处。

(2)由上题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形成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

下列陈述中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

B.尊老扶幼、长幼有序

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

(4)石库门是近代上海历史的产物。

它既保留了中国江南民居的形式,又采用了西方简易住宅的排联样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若用比较的方法,以“石库门建筑的文化特点”为题进行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的异同点,将它们分为两类,石库门可与其中的________属于同一类,其理由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与民居建筑的关系。

民居建筑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答案】 

(1)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风气候、竹木建造、隔潮防虫蛇等。

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

(2)地理环境 经济状况 (3)B

(4)选定比较对象 采用的方法是比较研究方法

(5)四合院 它们都是砖木结构

城市聚落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城市聚落的形成

2.城市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历史阶段

城市特点

职能

古代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数量少,规模小

商品交换、行政管理

产业革命后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生产功能大大加强,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2.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F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其中:

A________谷地、C________平原、D________流域、E________中下游地区。

(2)从上图分析,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多诞生在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地区首先出现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3)从这些城市的出现,分析城市产生的物质基础。

【解析】 早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和黄河—长江流域,分别诞生了早期的城市。

这些地区在城市诞生之前,人们一般已采用了灌溉技术;开始人工种植农作物和畜养动物。

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早期的城市多诞生在自然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城市的产生首先选择在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劳动者的农业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答案】 

(1)尼罗河 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 黄河—长江

(2)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这些大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的发达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3)大河冲积平原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再加上劳动者的农业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及联系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差异指标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人口

数量

人口少、规模较小

人口多、规模较大

构成

以农业人口为主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密度

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大

经济差异

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

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相对发达

功能差异

功能单一,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景观差异

以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相对简单,自然环境改造不大

以人造景观、人工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复杂,自然环境改造大

其他差异

社会生活单一

社会生活丰富

工作分工简单,协作性弱

分工复杂,协作性强

环境质量好

环境污染严重

2.城乡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城市可以为乡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技术、资金等,乡村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原料、粮食、蔬菜等。

3.读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聚落的景观,A是________聚落,B是________聚落。

A、B两聚落相比,________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场所。

(2)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B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请分析在景观、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异。

①在景观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规模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功能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________为________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带动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为________提供劳动力和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

【解析】 从聚落的景观上很容易辨认出A是乡村聚落,B是城市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其景观、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

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1)乡村 城市 B

(2)A聚落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单一;B聚落复杂,建筑物密度大,楼层高,交通线路纵横交错 A聚落人口规模小、密度低,建设用地规模小;B聚落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建设用地规模大 A聚落功能一般比较单一,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B聚落功能多样,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B A A A B

[活动点拨]

教材第5页活动

【提示】 

(1)北京四合院:

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

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

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

(2)上海石库门:

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

大门采用两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门环。

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细部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

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石库门”,是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产物,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

(3)陕北窑洞:

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

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

靠崖窑是在黄土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

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4)内蒙古草原蒙古包:

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

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

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5)四川羌族民居: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

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

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漏雨雪,冬暖夏凉。

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

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6)云南傣族竹楼:

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大多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较高。

为了适应这里炎热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傣族的先民们利用这里极其丰富的竹木自然资源,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建筑——“竹楼”。

“竹楼”的特点是整个屋子用几十根木柱构架。

房屋分为上下两层,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

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样的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

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7)浙江水乡民居:

江南一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古代诗人对江南水乡之美的评价可归纳为六个字:

“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水乡民居多临水而建,水乡的交通水陆并用,有好多住宅都设有“水后门”,即前门是陆路,后门是水路。

(8)福建客家土楼:

一般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

结构上以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为木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

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

教材第7页活动

【提示】 

1.城市聚落的发展过程:

(1)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形成了村落。

(2)铁路的修建,使得该地水运和陆运都较便利,成为货物的集散地;随着货物周转量的增多,村落逐渐演变为城市。

(3)随着铁路线的增多,交通更加便利,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

(4)交通的发展,形成了城市;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交通网的完善。

二者相互促进,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可能形成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

2.

城市名称

区位条件

建城时间

发展阶段

景观特色与名胜古迹

上海

中国海岸的中点,长江出海的门户,地势坦荡,气候温和湿润

南宋年间,由上海镇发展而成

第一阶段独立设县建制;第二阶段正式宣布开阜;第三阶段浦东的开放 

丰富的人文资源、迷人的城市风貌、繁华的街市、中西交汇的民族风情等 

巴黎

位于法国北部,距离塞纳河入海口375千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公元前1世纪,渔村发展为城市 

公元508年,定都巴黎;战后加强建设;1970年前,发展缓慢;1981年后,加快建设  

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市区内大街小巷到处是喷泉与雕塑 

教材第8页活动

【提示】 分析城乡聚落之间的差别可参考下面比

较表。

乡村和城市在人口素质、消费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景观差异

规模差异

功能

差异

自然环境的改变 

经济

收入

文教

水平

房屋

道路

人口

建筑用地

稀疏、矮

单一、稀疏

少、密度小

第一产业为主

密集、高

纵横交错、立体

多、密度大

第二、第三产业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古文明发祥地。

据此完成1~2题。

1.上述四大古文明发祥地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贸易发达B.工业生产发达

C.交通运输方便D.自然条件优越

2.对上述地区城市的兴起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交通B.政治

C.工业D.商业

【解析】 第1题,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这些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加上劳动者的农业技术创新使剩余产品出现,导致社会分工和组织调整,逐渐形成城市。

第2题,在出现剩余产品后,社会分工促进了交换的发展,进而出现集市,有的集市进一步发展,形成城市。

【答案】 1.D 2.D

世界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分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出现城市最早的是(  )

A.巴西高原B.云贵高原

C.印度河流域D.亚马孙平原

4.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城市特点的是(  )

A.地域发展不平衡

B.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C.沿重要交通线分布

D.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解析】 第3题,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流域。

第4题,我国古代城市不具有殖民地色彩。

【答案】 3.C 4.B

5.通常人们把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从表面上看,城乡聚落都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但实际上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生产设施。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下图A、B为城乡聚落景观对比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类型(填序号)

生产活动方式

建筑等人文景观

基础设施完善度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时间

农业活动

分散

农业人口为主

较小

较早

相对完善

(2)结合上图,联系你身边的城市或乡村,推测聚落是怎样形成的。

【解析】 本题以城乡聚落景观对比图为背景,考查城乡聚落的差异及聚落的形成。

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种形式,由于生产活动方式的差异,导致建筑景观、基础设施、人口主体、规模大小、形成时间等存在差异,聚落是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形成与生产力发展及社会分工密切相关。

【答案】 

(1)

类型

(填序号)

生产活动方式

建筑等人文景观

基础设施完善度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时间

A

农业活动

分散

相对落后

农业人口为主

较小

较早

B

非农业活动

密集

相对完善

非农业人口为主

较大

较晚

(2)聚落的形成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乡村聚落是人类社会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的,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人们开始定居后形成的;城市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由于剩余产品出现,商人出现,出现了固定的交易场所——集市,由集市慢慢演化而来的。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