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789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docx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一、地方志的概念(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作为地方资料汇集,成为各部门、各学科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

无论是追忆先贤,记述沿革、探寻风物,还是利用方志蕴藏的宝贵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地方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地方志的种类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历史上曾有郡志、州志、府志、路志、省志、道志、卫志、县志;现在主要是省志、市志、县志(包括旗志、盟志)三级志书,以及乡(镇)、村志。

从专业性质角度看,历史上地方志还有山志、水志、寺庙志、园林志、艺文志、风土志、人物志等;现在,除了继承传统的志书种类外,由于社会发展分工细化,专业志种类更趋丰富,有地理志、文化志、教育志、煤炭志、电力志、财政志、金融志等涉及各行各业的专业志书,还有行业志、企业志、部门志、学校志、医院志等。

三、地方志的特征

1、地域性。

这是地方志的首要特征。

地方志自古以来都是特定的地理区域为记载范围的,即便是一些山水志、寺庙志、行业志、企业志也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载范围的。

2、资料性。

地方志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保存大量珍贵的资料。

编纂地方志主要目的是客观、详实地记录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让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地方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文献、馆藏档案、图书报刊、金石碑刻、实地采访、口碑调查、测绘勘探等方面,资料包罗万象、丰富详实。

3、广泛性。

地方志综合记载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著作不能替代的。

4、时代性。

时代性主要是说地方志的内容与形式具有时代烙印、时代特征、时代差异。

地方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地方志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更其形式、充实其内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们这次进行第二轮修志,主要是记载和反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

这就是新时期、新时代的要求。

5、连续性。

地方志的连续性表现为编纂工作的连续性和内容、形式的连续性。

编纂的连续性是国家规定的,历史上有五十年修一次,三十年修一次的作法。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因,绵延不绝,地方志功不可没。

地方志发挥了传承文明、延续传统、保存民族文化的特有作用。

现在,国家规定每二十年修一次,这样可以保证对我国各项事业的记载做到传承延续。

四、地方志的功能

概括地讲,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

存史功能:

将一定地域内的自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状的兴衰起伏和发展变化,用文字记述下来,达到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供今人和后人查阅参考的目的。

这是地方志最基本的功能。

资治功能:

为各级政府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领导者准确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客观情况,提供系统全面的资料,为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化功能:

利用地方志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道德品质服务;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热爱乡土,建设家园教育。

清末曾在全国范围内号召编写乡土志作为中小学生的乡土教材,我省就存有《山西乡土志》和《山西风土记》。

五、地方志的基本结构和体裁

1、结构

地方志的结构大致可分两种形式,纲目体和章节体。

⑴纲目体:

是传统旧志较多采用的一种形式。

它是先按事物属性设置若干大类,然后在大类之下按其固有的构成元素设置目,以纲统目,目以类聚。

优点:

纲举目张、分类清晰、层次简明、便于撰写、易于查阅。

缺陷:

整体性不强、各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⑵章节体:

是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产物,也是新方志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通常是将志书记载范围内的事物以“篇”为单位分设若干个平行的单元,然后各篇之下,再按“篇”题所辖事物的实际内容设若干章,章下设若干节,节下依据实际情况设目或不设目展开记述。

章节体中又有大编体、中编体、小编体三个类型。

优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便于横分门类,便于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例,易于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体现事物系统性,容易突出重点、突出特色。

缺陷:

设置篇目要做到既科学合理,又便于编写难度较大。

2、体裁

志书的基本体裁一般包括述、志、记、传、图、表、录七种。

述:

包括总述、概述,以及各篇章后的无题引言或小序。

主要作用是记述概貌、展现特点、综述始末、反映规律。

志:

是志书主体;

记:

是指大事记、专记等。

大事记一般要以纪事本末体形式记述,大事选录要有统一标准,不能泛泛收录,要尽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

传:

指人物传,要坚持人不立传的原则。

处理人物入志问题除传记之外还可采用人物简介、人物表两种形式。

图:

包括地图、照片、示意图等,地图要有比例尺、经纬度、绘制时间、图例等要素;照片要体现典型性、资料性、艺术性、时代性;示意图包括柱状图、比例图等,绘制要科学准确。

表:

主要是各类统计表,这是当代志书的重要特点,通过科学的统计表可以记载许多重要经济变量,达到“文约事增”(也就是以少量的篇幅记述庞杂的事物)的目的,表要做到要素齐全,表题、表号、表体、表注缺一不可。

经济部类的专志尤其应注重表的运用,通过表的形式将发展变化中的数据展现出来,增强志书的资料价值和参考利用价值。

录:

包括目录、附录。

序、凡例、索引是地方志书的特殊体裁。

序主要是对一地、一业的概要介绍,以及修志思想、修志缘起的表达。

凡例对编写宗旨、编写原则、时空范围、体例结构、篇目设置、资料来源、文体文风等进行规范。

索引包括人名、地名、主题词、条目索引等几类,通常按音序或笔画顺序编排。

六、编纂地方志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

1、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这是编纂地方志最根本的原则,也是人们衡量一部志书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具体来说指全面、完整、真实、准确。

全面:

要求把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方方面面的事物都涵盖到、记载到;完整:

宏观上,必须完整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各个历史时期基本状况,微观上,就每一项事业或每一件事来说要完整反映事物起源发端、发展演变、终结消亡、现实状况等全过程;真实:

要客观地、公正地、如实地记载我们所要反映的事物,做到“不溢美、不隐恶”,避免“只报喜不报忧”、“突出成就,回避失误”、“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等倾向;准确:

内容与历史的客观状况相一致,资料严格鉴别、筛选、核订,文字表述恰当到位。

2、不越境而书,不越界而载。

地方志是以一个特定地方为记载范围的,因此不能超越或脱离这个界限。

我们编写各级志书都要恪守地方界限和行业界限,写远了、写多了,那就是越轨行为,是不合乎志书规则的。

但对特殊事物的背景交待,对比分析,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合作交流等内容入志,不视为越境而书。

3、横分门类、纵向记述。

这句话可以简化为“横排竖写”,即先按事物的属性横向分若干平行并列的门类,然后各门类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记述。

要做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横排要排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归属得当、逻辑合理。

既不能遗漏重要事项,又不能轻重倒置;也不能按领导体制、工作系统划分。

竖写要有深度,要写出量变、质变和盛衰起伏、高峰低谷、发展轨迹。

不能机械地按时间顺序罗列资料,搞成流水账或“一锅粥”;不能只见现象、结果,不记背景对策;不能只写全国普遍做法,不记本地客观情观和特点;要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横向对比等办法把事物写透、写实、写活。

4、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述而不论”指的是据事直书,客观记载,不妄加评论,不直接下褒贬性断语。

“寓论于述”是指不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但要把见解和看法隐寓在资料的记述之中,通过科学的资料组合和运用,反映事物发展的来胧去脉、前因后果。

不评论不等于不分析,“寓论于述”可以是说是一个较为高层次、高水平的记载规则。

搜集和筛选资料时,哪些入志,哪些删除。

设计结构时,区分资料孰重孰轻,谁先谁后,置于何处,如何记述等都是遵循一定的分析和理论进行的。

它要求撰写者事先要对资料做到了如指掌、成竹在胸,并且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和系统归纳,让资料去说话,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5、详今略古、详近略远、详略得当。

6、突出特色、反映亮点。

“突出特色”是指要反映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反映亮点”是指要注意记载和反映发展过程产生过较重要影响的事物。

突出特色、反映亮点的总要求可概括为三句话:

一是照顾全面、抓住重点、烘托个性;二是分合有度、宜分则分、宜合则合;三是纵横比较,见微知著。

每一个行业因性质不同,要有自身的“亮点”,这需要编修,人员熟悉本行业、本部门的工作,并且具有敏锐的分析观察能力和捕捉能力。

突出三个特色的方法可归纳为六种:

一是提级升格法,俗话说“子大分家”;二是位置前移法;三是浓墨重彩法(资料上丰富、文字篇幅适度扩容);四是集散结合法(既有集中记载,又有分散记述);五是图表展示法;六是附录辅助法(有价值的背景资料、文献、统计表等放在附录中,与正文遥相呼应,烘托出事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在反映地方特色时主要注意从五个方面把握:

一是本地独有的事物;二是本地最早、最大、最新、最优、最知名的事物;三是历史传统、民俗风情;四是典型事件、特殊事件、突出矛盾、突出问题等;五是共性中的个性。

7、适当交叉、杜绝重复。

交叉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章节,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出现或记载,它是展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关系的客观需要。

重现是指具体的某一人、某一事、某一物在志书中多次记载、反复出现,这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

重复则是指对某一事物的记述内容大篇幅整段落复制和雷同,要绝对杜绝内容上的重复。

8、以事系人,生不列传。

无论写史,还是修志,无非是对形形色色的人或事的记述和分析。

“以事系人”就是编修地方志工作中处理人物与历史事实,人物入志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以事系人”就是通过记载事来带出人,而且这些人必须是对某一事物、某一工作发展有影响的或起过关键作用的,做到人随事出、物带人事。

“生不列传”就是在世的人物不能写传,以避免对志书的真实性、权威性产生负面影响。

七、避免走入四个误区

(一)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在结构上通常是工作回顾、经验总结、成绩缺点、今后打算“四部曲”;内容上则着重紧跟形势、炫耀成绩、表扬领导;行文用语上口号标语多、套话空话多。

志书编写要避免写成总结报告。

(二)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的突出特征就是政治色彩浓厚,基本上摆脱不了认识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这三个模块;内容上引用上级文件、上级领导讲话较多;行文上套路化、僵硬化,经常出现“在——指导下”、“在——领导下”、“经过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等语言。

(三)讲义教材。

地方志不是词典,不是教科书,没有解释和阐述各类专业名词的必要。

有些编写人员在这方面经常走入误区,他们总想把他们认为重要的事物工作或名词概念等进行一番详细解释,结果成了讲义教材或词典字典,而实际的内容却记述甚少。

(四)论文论著。

论文论著式的文章结构上大致分论点、论证、论据、结论几个部分,行文上偏重于议论和评述。

志书不是理论研究文章,也不是专门论著,只要写清楚历史和现实状况是什么样即可,没有必要,也不允许长篇大论地进行阐述和分析。

八、杜绝记述的十种弊病

(一)虚构杜撰。

志书不是文学作品,不能凭空虚构,不能臆测杜撰,要忠于客观历史事实,有一写一、有二写二。

(二)妄加评议。

志书不是个人著述,是代表政府编写的官书。

因此,撰写过程中绝不能把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夹杂取,随意评价、任意议论。

所有工作、所有事物的功过是非要以官方结论为依据。

(三)词藻华丽。

志书讲求朴实严谨的文风,避讳文笔过于华丽、词藻盲目堆砌,不能写成散、小说或报告文学。

(四)主次不分。

写志书和写其他文章一样要分清主次和轻重。

要紧紧抓住你所要记载的事物、事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记述,不能把次要的、非主流的、非典型的事物写得冗长繁琐,而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却语焉不详、一笔带过,让读者对历史的真实面貌产生误读。

重要事物要详,次要事情要略。

(五)文题不符。

(六)残缺不齐。

前面讲到志书讲究横排竖写,横排属于篇目设置方面的问题,竖写则是具体编写中的规则。

竖写或者具体记述中所谓“残、缺、不齐”主要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我把他们形象地比喻为“缺脑袋”、“断脊柱”、“虎头蛇尾”、“首尾脱节”。

“缺脑袋”是指不从事物的发端或产生写起,只记演变过程和现状。

比如写外事机构,就应从每个机构成立之时开始写。

“断脊柱”是指有发端、有结果和现状,而没有写中间的演变发展过程,出现记载断层或空档。

“虎头蛇尾”是指整个事物的发生、起源,及发展变化记述很清楚,而现状和结果却不予记载;或是某一项工作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或各个阶段都交待了,但到了最近几十年却嘎然而止,突然断线,没有完整记录全过程。

“首尾脱节“是说记一项工作、一件事情前后不能照应,出现互相矛盾、互相抵牾的现象。

这里举一个例子,《山西省志·人事志》在写“干部队伍”状况时,从新中国成立干部队伍开始建写起,一直写到1964年。

此前的历史应该说记述的很好,但1964年以后的情况怎样呢?

没有了,不写了,这就是“残缺不齐”的表现,应该说是“断脊柱”、“虎头蛇尾”两种毛病兼而有之。

(七)比例失衡。

地方志在设置篇目时,原则上是把地位作用和影响接近的事项划分在同一层次上,而同一层次的事项在记述详略和文字篇幅上应该做到大致均衡。

也就是说编与编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字数不能畸重畸轻,悬殊过大。

出现比例失衡的原因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在记述时详略程度把握的不好,另一种是在设篇立目时处理不够合理.

(八)断限不齐。

志书编写一般都预先规定上限和上限,也就是记述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一般而言,上限不求一刀切,可据所记事物发生最晚而定;下限则要求统一。

(九)语句毛病。

志书的语言文字要求做到简洁流畅、严谨准确、朴实规范。

“简洁流畅”是讲要精练明了、逻辑清晰、合乎语法。

“严谨准备”是讲要章法严密有序,遣词造句妥帖恰当。

“朴实规范”是讲文风简朴、不饰浮华,词语合乎规定,不生滥用。

(十)其他问题。

1、人名、地名、机构、会议、文件、书报刊物等专用名词要规范。

2、纪年要规范。

3、计量单位要规范。

4、数字要准确。

5、引文要规范。

6、注释要规范。

7、标点符号要规范。

九、地方志的质量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20句话)

(一)政治上:

观点正确(马列、毛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遵守法规(宪法、法律、法规)

维护主权(外交)

评述恰当(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二)体例上:

门类齐全,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归属有序

(三)资料上:

全面系统:

①各方面的资料、各个时期资料均无遗漏。

②事物发生、发展、演变、消亡要有连贯性。

③事物中人物、时间、地点要素齐备。

④各类资料都要涉借档案、报刊、口碑、图片、实物、音像等

真实准确:

①鉴别、考证、核实。

②人名、地名、事件名称、机构名称、书报刊文章名称。

③各类统计数据要统一精确。

注重权威

讲究实用

(四)文字上:

简洁流畅,严谨朴实,记述到位,详略得当

(五)特色上:

地域特色,时代特色,专业特色,本志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