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何从的意思何去何从的近义词反义词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docx
《去何从的意思何去何从的近义词反义词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何从的意思何去何从的近义词反义词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去何从的意思何去何从的近义词反义词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
...去何从的意思,何去何从的近义词反义词,“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
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
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
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
何去何从的各种意思1.汉语释义:
何去何从[héqùhécóng]意思:
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去取。
例句:
徐迟的《牡丹》,“他考虑了好久,何去何从。
台北?
香港?
里约热内庐?
纽约?
长叹短吁了好几月。
”—以上来源于:
《现代汉语大词典》2.英语用法何去何从[héqùhécóng]
(1)decideonwhatpathtofollow;
(2)whatcoursetofollow;(3)Whatshouldonedo?
;(4)Whichwaydoyouchoose?
;(5)wheretogo;(6)whichtorejectandwhichtoaccept:
例句:
Whatcoursetofollow--thatisaquestionyoumustquicklydecideforyourselves.何去何从,速作抉择。
—以上来源于:
《新汉英大辞典》篇二:
大学毕业后我该何去何从每年的3-7月份,都是新一界大学生要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些大学生悠哉游哉地过了几年的大学生活,每当这个时候,面临毕业,面临踏入社会,面临找工作,突然发现自己还不知道该干什么呢?
发愁着急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感觉前途一片渺茫。
到网上浏览招聘信息,一看更愁,网上各种企业招聘的各种岗位,都有明确的要求,马上就晕了,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的工作不符合人家要求,合适的自己又没兴趣,也没什么特长,没有什么本儿啊、证儿啊的,找工作的事该怎么办呢?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像小太阳一样,被全家呵护,背负了太多的“成龙成凤”期望,找不到工作,怎么给家里交待呢?
即将毕业,但又不知如何解决就业这个大难题的大学生,人数还真不少,大学生如何定位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如何规划职业道路?
以后的职业之旅到底该怎么走呢?
成功=清晰的目标+正确的途径+卓越的执行根据成功公式,我们可以把大学毕业后可走的职业之路逐一分析一下,这也属于成功要素中“正确的途径”。
一般说来,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
黑路、红路、黄路、、绿路。
1、黑路,即学术之路。
指继续读研究生,拿下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因为博士帽是黑色的,因此,称这条路为“黑路”。
成功的人物如:
袁隆平。
走“黑路”需要较高的IQ。
这是做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智力水平不高,在这条路上走不太远,一辈子只能做些研究的辅助工作。
走“黑路”还需要有自我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
学术之路,一切都靠自己来计划与安排,要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目标,没有积极主动的心态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要能够耐得住寂寞。
黑路需要长时间默默地耕耘,埋头在图书资料之中,穿行于实验室里,少有觥恍交错的热闹场面。
2、红路,即从政之路。
指当公务员,走仕途,当领导,成为高级官员,因此,这条路被称为“红路”。
这是目前最吸引大学生们的一条路,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是明证了。
2009年,仅北京市就有4万应界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全国更有超过80万人报考。
3、黄路,即创业之路。
指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事业,成为老板,这条路被称为“黄路”是因为黄金的颜色。
相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之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就业不易,创业更不易。
4、,即打工之路。
指去企业打工,成为“白领”,这条路是最多大学生最终选择的职业发展道路。
5、绿路,即出国之路。
绿路是根据“绿卡”来命名的。
出国,拿“绿卡”在过去的很多年中都被视为成功的象征,只要是出国了,只要是拿到绿卡,就是一种成功。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条路的成功意味也大打折扣,“海归”的作用也被更理性地看待,即使成为国际人也多了思乡的滋味。
通过清晰的职业道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职业目标。
有了正确的途径,在职业道路上就成功了1/3,黑路、红路、黄路、白路、绿路,总有一条适合你!
篇三:
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自2004年以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逐渐演变为普遍的招工难和涨薪潮,大幅度提高了制造业的成本,引起了人们对中国能否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担忧。
既然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获得的巨大全球份额,靠的就是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么,随着普通劳动者工资的持续提高,因而不断削弱这一要素成本优势,许多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终将丧失,产业向外转移似乎是必然的。
本文并不简单地赞成这种观点。
因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不直接在于工资水平,而在于单位劳动力成本,后者由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或人力资本存量共同决定。
虽然工资水平提高无疑会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成本,但是,劳动者素质仍然可以发挥某种抵消作用。
即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既可以在较低工资和较低人力资本的组合上形成,也可以在较高工资和较高人力资本的组合上形成。
特别是从长期来看,回答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的问题,不在于做出某些简单的判断,而需要分析究竟什么因素决定着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
本文分析表明,创造人力资本条件是保持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拟采用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从考察潜在的制造业转移目的地入手,看制造业有无可能,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会流出中国。
价值链位置才是制造业竞争力许多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曾经占有巨大的制造业份额,后来相继被中国沿海地区所超越。
在遭遇了金融危机并且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压力下,这些国家当然希望能够把制造业转移回国内。
例如,美国明确提出了“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目标,并且成为了奥巴马总统的竞选口号和竞选举措。
经济学家也为此制造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经验证据和舆论材料。
例如,保罗·萨缪尔森从理论上推导出美国“无就业复苏”的受害者或者“占领华尔街”的急先锋们,实际上是国际分工的直接受害者。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热衷地推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称其是社会科学中首屈一指既正确且重要的理论,但几年前又与时俱进地证明了,全球化并不必然使加深贸易的各国均等地获益,而在受损的或获益较少的国家内,由于劳动力不是同质的,那些低技能群体则因全球化而成为受损者。
还有的经济学家发现,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两极化倾向,即高低两端岗位增长较快,而需要一定技能的中间层次就业岗位减少,降低了低收入家庭受教育激励,进而低端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不适应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全球化深入,可贸易部门的岗位大量外流,使得这个群体被新的国际分工排斥在外,最终表现为美国社会产生大量的穷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彭斯也发现,过去20年里美国的可贸易部门没有创造任何新增岗位,并断言产业外迁摧垮了美国经济。
可见,无论是就事论事还是为了选战的需要,奥巴马总统把迁出去的岗位拉回美国的意图是真诚的,也算是合乎逻辑。
问题在于是否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乔布斯逝世前曾经促成了一次硅谷企业家与奥巴马的会面,其间奥巴马问乔布斯能否把苹果在中国的工作机会带回美国,乔布斯直言不讳地回答:
那些岗位回不来了,除非你能够培养出3万名合格的工程师。
乔布斯的话没有说完,其实他还应该补充:
“除非你能够找到性价比堪与中国相媲美的一线工人”。
那么,美国的教育和培训能够提供出这些工程师和工人吗?
虽然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在科技创新领域继续占有领先地位,但是,前述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化,即对人力资本要求高的产业和对人力资本要求低的产业扩张快,而处在中间的产业处于萎缩状态,一度形成所谓“从中学直接进入中产阶级”模式。
许多青少年不读大学,甚至高中入学率也大大降低,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下降。
例如,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3.22年降低到2010年的12.45年,其与世界173个国家同一指标的中位数的比率也相应降低。
至今,在美国已经找不到既接受一线岗位报酬,又胜任普通熟练程度技能的工人,遑论制造业回流。
其实,美国也好、日本也好、德国也好,都仍然堪称制造业大国,其制造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远远高于中国。
政治家有所不知或者故意不讲的是,利用保护主义的手段抑制或伤害中国制造业,并不能把相同的岗位回流到这些国家。
因此,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不会转移回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不过,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也说明,值得探讨的问题越来越在于,中国制造业在攀升价值链的过程中,将越来越遭遇与这些国家的直接竞争。
因此,所谓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命题,实际上等同于能否在更高的价值链上获得竞争力。
这种新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劳动力数量或工资成本,更取决于劳动力质量或人力资本。
中国人口红利的深化:
“数量型”变为“质量型”中国制造业固然不会流回到具有刚性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发达国家,那么会不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被认为具有潜在人口机会窗口的国家呢?
中国于2004年到达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为标志的刘易斯转折点之后,预计在2013年到达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趋于消失。
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落后于中国,还可以预期要经历劳动年龄人口继续增长的一段时间。
如果这些国家潜在的人口红利可以转化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按照著名的雁阵模型,就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条件。
创造过“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集团,后来又制造了一个具有经济增长潜力并且与人口红利相关的“新钻11国”的概念。
这些国家分别是韩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伊朗、越南、土耳其、埃及。
由于其中韩国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并且其人口转变进程与中国相仿,实际上不应该在这个分类之中。
而没有包括在“新钻11国”中的印度,反而更符合在劳动力供给潜力和工资水平与中国构成竞争的标准,所以,我们将印度替代韩国纳入与中国的比较之中。
潜在的制造业承接国家无疑远远超出这个范围,这里仅仅是以这些国家为例,想要说明的道理将会具有一般性。
在上述国家中,有的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面比中国有优势,如在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人均GDP和工资水平显著低于中国。
但是,土耳其和墨西哥的人均GDP大大高于中国,工资也比中国高出很多,因此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尚不构成很大的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劳动力大国,上述国家加总起来也无法代替中国的地位。
例如,2010年在全部进行比较的12个国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中,中国占到了38%的绝对多数比重。
如果不包含印度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话,中国在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重更高达55%。
即使到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仍然保持很高,高于许多其他国家。
中国劳动力的庞大规模和占绝对优势的比重,决定了这些国家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是微乎其微的。
也就是说,即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较小比例转移到某个或某些国家,都会引起相关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强劲提高,以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进而因工资上涨而降低其竞争力。
近年来人们已经发现,在一些尝试承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趋势十分明显。
以印度为例。
虽然该国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都十分庞大,但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2010年2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4年,很多人并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因此,实际上印度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并不充足。
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按照某种标准,印度工资上涨幅度连续10年居于亚洲各国之首。
可见,观察劳动力供给不仅要看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还要看劳动者的技能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
换句话说,劳动力数量与人力资本共同决定着制造业的归宿。
我们来看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情况。
在11个与中国进行比较的国家中,只有墨西哥和菲律宾的受教育年限高于中国,大约高13-14个月。
而更多的国家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大大低于中国,如孟加拉国比中国低33个月。
如果我们计算2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总量的话,则2010年中国在这12个国家中所占比重超过50%(图1)。
根据2000-2010年期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速度预测,2020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63年,届时中国人力资本总量仍将占全部12个国家总量的45%。
这个预测有两个含义。
其一,今后10年中国人力资本总量仍然将保持巨大的优势。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一定份额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作为这类产品制造者的地位不可能完全被替代,甚至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替代。
其二,中国保持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或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人口转变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第一次人口红利终究要消失,但是劳动力素质可以加快提高,第二次人口红利可以是无限量的。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的最重要特征,是地区之间在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上的巨大差异。
换句话说,中西部地区可以具备所有雁阵模型要求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撇开中国地区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不说,仅人口转变上的差异就可以为上述论断提供有力论据。
由于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地区之间在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也导致中西部地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例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死亡率)为5.05‰,东部地区平均为4.68‰,中部地区平均为4.73‰,西部地区为6.78‰。
相应地,剔除人口流动的因素之后,即主要按照户籍人口进行比较的话,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抚养比也仍然低于东部地区。
可见,在人口红利总体而言即将消失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尚有潜力可以挖掘。
首先,劳动力供给潜力在中西部地区。
目前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很大部分来自于中西部地区。
例如,2010年全部1.53亿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中,中西部地区占68.2%,农民工中跨省流动的比例,中部地区为69.1%,西部地区为56.9%,其中大量的是流向东部地区。
更广义地说,东部地区内部的劳动力流动,也表现为从不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模式。
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在年龄偏大以后通常退出跨地区打工的行列,很大一部分返回家乡务农,使得农业劳动力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
因此,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主要是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
其次,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将保持相对低于东部地区。
可以想象到,那些年龄偏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旦在家乡就可以找到非农就业机会,一定会乐于接受大大低于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
这是因为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生活费用,以及劳动者无需克服跨地区流动的物质费用和心理成本,都等同于提高了实际工资率。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农民工工资在地区间的趋同现象,但是从趋势上看,未来沿海地区的工资上涨速度将快于中西部地区。
例如,以工资争议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争议案件,70%以上都发生在沿海地区,超过这类地区就业的比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劳动者对工资的满意程度,是大大高于东部地区的。
第三,中西部地区已经具备发展制造业的条件。
除去劳动力在数量、技能和成本上的优势之外,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以消除。
而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拉动作用的增大,未来的制造业越来越具有内需的性质,长距离运输的必要性和成本也会降低。
这些都创造了这些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物质条件。
根据经济理论,产业在这个地区而不是另一个地区的分布,既取决于生产要素成本的相对低廉性,也取决于产业集中所形成的集聚效应。
以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高度集中,既是由于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这里的源源不断流动,提供了丰富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由于这里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
但是,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影响中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要素成本效应已经超过了集聚效应。
相应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开始了地区转移进程,2003年以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
政策应对人口红利的内涵是人力资本,因此,与人口红利而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数量的无限供给,更在于劳动者承载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的持续改善。
由这两个标准进行判断,目前集中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不会回流到发达国家,也不会大规模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主要将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据此,未来中国仍有条件保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国。
然而,正如人口红利的利用需要相应的制度条件一样,保持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需要创造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制度条件。
下面我们摘要提出两个紧迫的政策需求。
首先,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环境。
归根结底,中国已经接近于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劳动力数量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保持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关键则在于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技能的不断提升。
在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就业机会增加了,工资水平也上涨了,都会产生不利于继续在学和升学的导向。
这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市场失灵表现,要求政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在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投入,降低家庭和个人的教育(培训)支出比重。
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政府可以矫正失灵的市场信号,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引导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创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环境。
正如单位劳动力成本的计算方式(即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所显示的那样,在由工资表示的劳动力成本不可避免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越慢,劳动力优势得以保持。
然而,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不能仅仅依靠提高资本劳动比,即用资本替代劳动,而更根本的办法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西部地区将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不应该重复沿海地区早期工业化的模式,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关键。
对政府来说,创造一个允许企业进入和退出,并藉此机制扩大有效率企业的规模,提高其比重,淘汰无效率企业,比直接代替企业进行产业或技术选择,要有效得多。
(蔡昉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来源:
21世纪网)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从业人员众多,如何保障劳动者在安全、健康和舒适的条件下,更高效地工作是工效学的根本所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若不得到及时恢复,不仅会造成作业效率下降,而且还会影响作业者的身心健康,诱发事故的发生,甚至是过劳死、自杀的隐患,现在不仅仅在沿海城市,在内地制造业工人也严重短缺,本科生抵触情绪严重,专科学校的学生也认为自己不应该当工人,中专生做几年工人也不再坚持了,农民工又只能做粗放《...去何从的意思,何去何从的近义词反义词,“何去何从”是什么意思...》出自:
百味书屋
各位读友大家好!
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
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
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