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4716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docx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之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泰罗(TaylorF.w.1856~1915),美国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管理”理论,将管理工作从一般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也因为泰罗开拓性的伟大贡献,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为管理学的基础,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中产阶级家庭,作为技术工人,他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机械工程学位,1884年出任米德瓦尔钢铁工厂总工程师,在工作中,他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研究每个金属切削工人工作日的合适工作量:

1898年,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担任咨询工作期间,又进行了著名的“铁锹试验”,对铲锹的动作标准、铁锹负载、铁锹规格、铲锹工作环境等等进行了研究,出色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他阐述了其管理原则:

①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作业方法以完成任务(包括工作设计、明确分工、工作定额、劳动制度拟定等);②使用刺激性差别工资制度增加产量;③精心选择人才,并根据岗位和能力培训人才;④培养工人与管理者的合作以协调集体活动。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之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1907)福兰克·吉尔布勒斯(Frank B、Gilbreth,1868-1924),美国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勒斯夫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被尊称为美国“管理学第一夫人”。

主要著作:

《动作研究》(1911),《管理心理学》(1917),《疲劳研究》(1919),《时间研究》(1920)。

他们采用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动作研究,以确定标准工艺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制定了生产流程图和程序图,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他们主张,通过动作研究,可以开发工人的自我管理意识;他们开创疲劳研究先河,对保障工人健康和提高生产率的影响持续至今。

动作研究是研究和确定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的最佳动作的个数及其组合。

对动作的研究始于早年对建筑工人砌砖的研究。

1885年弗兰克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

后来,他成为建筑工程师,被晋升为承包公司总管,不久又成为独立经营的建筑承包商.在工作中,弗兰克发现工人们砌砖的动作各不相同,速度也有快有慢.由此,他对砌砖动作和速度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他仔细观察砌砖工在工作中作用的各种动作模式,探索窨哪一种动作模式是最好而效率最高的。

在此基础上,他联系工人所做的工作和使用的工具对工人的动作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制定了一种经过改进的工作方法。

例如,在砌外层砖时,他把砌每块的动作从18个减少到4.5个;在砌内层砖时,把动作从18个减少到2个,使每个工人一小时的砌砖的动作数从120块增加到350块。

他还想出了一种堆放砖的方法,使工人不用像往常那样检查砖的哪一面最好。

他设计出一种可调整的支架,使得工人不必象往常那样弯腰取砖。

他还调制了一种有精确浓度的灰浆,使得砌砖时不必多余地用泥刀涂抹。

弗兰克通过工人的动作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分析,制定出更有效而省时间的砌砖方法,并不知不觉地开始以研究进行任何工作的最好方法作为终身事业。

十大经典理论之三、韦伯的组织理论(2007-01-12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德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著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

韦伯认为,社会上有三种权力,一是传统权力,依传统惯例或世袭而来而拥有;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自然崇拜或追随;三是法定权力,通过法律或制度规定的权力。

对经济组织而言,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才能保障组织连续和持久的经营目标。

而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作的保证,是组织中合法权力的基础。

 韦伯构建的理想的组织模式为:

 1、组织依据合法程序产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规章制度。

 2、组织的结构是层控体系,组织中的人依据其职位的高低和正式的工作职责行使职权。

 3、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对工作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

 4、按职位需求,公开甄选适岗人才。

 5、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率。

 6、按职位和贡献付酬,并建立升迁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人的事业心和成就感。

韦伯理性地、创建性地提出了行政组织科学的组织理论和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

 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6项特征的组织,可使组织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的达成。

韦伯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的描绘,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

   作为韦伯组织理论的基础,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

韦伯从事实出发,把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他认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

没有它们,将无从判断组织性行为。

这些规则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双重的:

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他们有责任监督其它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

韦伯理论的主要创新之处导源于他对有关官僚制效率争论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

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现在我们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层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论。

   行政组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进程,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自出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虽然不是管理思想的全新开创,只是社会实践的理论总结,但我们在重温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之时,不是为了赞美他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而是认同其思想对现代组织行为的现实指导意义。

   到今天,“官僚”一词已从技术意义上的“行政组织”(中性)演变成“效率低下”的代名词(贬义)。

然而,现今社会行政组织的过份低效,并不是“官僚制”本身的错误,而是由于官僚行政组织内部机制障碍所致。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对照一下韦伯关于理想的官僚组织的6项特征,也许它们可以作为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整的准则。

 韦伯关于组织中三种合法权力的精辟分析,犹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

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中法定权力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日益凸显。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各类组织中基本都是传统权力和超凡权力远远比法定权力更有影响。

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其关键就是要确定法定权力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及决定地位。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组织管理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为此,韦伯首推官僚组织,并且阐述了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作的基础和保证。

这里不能狭义的理解官僚组织(此处的官僚是中性的)。

企业的长生不老决不仅仅依赖于其英雄人物的“超凡卓识”,应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顺应自然”的原则体系——公正地识人、用人和尽人的体系。

十大经典管理理论之四、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四、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916)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与韦伯、泰罗并称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并被尊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

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说:

即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并提出14项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创新和团队精神。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凝炼出了管理的普遍原则,至今仍被作为我们日常管理的指南。

 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

在其正被传播之时,欧洲也出现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首属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早期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并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

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

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法约尔的著述很多,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

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

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 法约尔还分析了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各种能力的相对要求,随着企业由小到大、职位由低到高,管理能力在管理者必要能力中的相对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其他诸如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重要性则会相对下降。

 2、倡导管理教育 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但是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

 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将法约尔尊奉为开山祖师),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管理之所以能够走进大学讲堂,全赖于法约尔的卓越贡献。

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强,对管理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来源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管理原则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们接受和使用。

因此,继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一般管理也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在今天看来,法约尔的主张和术语实在是太平凡了,未曾系统学习过管理理论的人也会对一般管理理论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因而常被看作是极其一般的东西。

然而,正是由一般管理理论才淬炼出管理的普遍原则,使管理得以作为可以基准化的职能,在企业经营乃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仍然闪耀着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