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96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docx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修改版

第一篇: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

于是鹿的数量剧增。

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

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

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

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

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4、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

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5、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

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6、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

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

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

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7、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

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

而乙生表现为:

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8、根据《论语》记载:

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答:

“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

”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

“听到了就马上行动!

”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

孔子解释说:

“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

”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9、电影《青松岭》有这样的情节:

车夫钱广每次到下坡转弯处的一棵大树旁就使劲抽打辕马;马便狂奔跑起来。

后来;车夫换成了万大叔;当他赶车行至大树旁时;并未抽打辕马;马却也狂奔起来;差点儿出了危险。

辕马狂奔是什么心理现象?

它是如何形成的?

10、全班同学听一位教师讲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是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

11、某初中班;有一名女同学;她在集体中不合群;大家做游戏时;她却一个人独居;她动作迟缓;不敢大声说话;人多场合更甚;她爱好不多;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她感情内向;好哭、胆小;她很听话;从没违犯纪律。

判断该生的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12、我们在学习时听听音乐;或室内有钟表滴答声会让我们集中注意;绝对隔音;不仅无关的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也会被吸收;人在这样的环境不但不能有效地工作;而且会逐渐地进入睡眠状态;这是为什么?

(用注意的有关原理解释)

13、“放松而不放纵;忙碌而不盲目”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如果用来形容注意状态它应该属于那一类?

14、请分析以下现象的原因:

A、闭着眼睛倾听更清晰;B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C、.调产生温暖的感觉;绿色产生清凉的感觉。

15、在军事上;为避免敌人发现目标;要对物体进行伪装。

二战期间;为保卫莫斯科;在城市上空和四周放起了成千上万的彩色气球;战车和军营用绿色帐篷和绿色树枝遮掩。

用知觉的原理解释。

16、小明是个聪明性急的孩子;他每次背课文如果刚好读十遍的时候就可以背过;可他到老师跟前就背不过了;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对小明?

17、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

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来。

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

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正确。

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正确?

18、瓦特由壶盖被开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发明了蒸汽机。

鲁班受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上海铁路医院眼科医生受汽车驾驶盘的启发;研制了人工角膜。

以上发明是不是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19、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胆小;不敢做一些危险性的动作。

这时教师让某个胆大的学生先作示范;胆小的学生看到该动作他人能做;胆子也大起来;认为自己也能做;也大胆做起来。

20、德尼斯等人在孤儿院做过研究;发现留在孤儿院的儿童智力发展慢、智商平均只有53;而被领养的儿童智商发展快;平均智商达到80;特别是年龄很小时被领养的儿童;他们的智商可达到100。

分析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

21、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是为什么?

22、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同一口是井水;你冬天觉得它很温暖;夏天觉得很清凉;其实温度没有变;这是为什么?

23、学习了舞蹈的人学花样滑冰比学田径的人要快;学习了短跑的人跳远成绩更好;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学摩托车很快;这是为什么?

1、回答要点:

根据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磨难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④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⑤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回答要点:

①甲属胆汁质;乙属抑郁质。

②对甲在方法上;严厉批评;触动其思想;又不激怒他们;以防骄傲反应。

表扬时应恰如其分;不可夸张;以防骄傲。

教师自己不要急躁;也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任性。

③对乙方法上要突出关怀体贴;柔和细致;具体帮助。

多表扬鼓励;及时肯定其点滴成绩和进步。

不要公开批评、指责;以增强其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消除疑虑;鼓舞勇气。

3、回答要点:

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在发生发展的。

具有作为心理源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人脑;三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

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4、回答要点:

该生抑郁气质类型。

要多给预翔、帮助、鼓励;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培养其敏锐、机智、自信等良好品质;防止与克服、怯懦、胆小、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

5、回答要点:

①从众心理;②消愁心理;③交往心理;④虚荣心理;⑤好奇心理;⑥娱乐消遣心理等等。

6、回答要点:

“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只要对学生充满信心与深情。

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感受到这种期望;并转化成一定动力;那么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取得迅速发展。

7、回答要点:

(1)甲属于抑制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

对甲的教育:

发物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翔、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积极参加活动;降低或调查。

要求:

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尊、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

对乙的教育:

发物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性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

教育时;既要能力思想;又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8、回答要点:

(1)学生个性心理面貌存在着差异;

(2)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9、回答要点:

(1)辕马狂奔属于条件反射;

(2)是经过多次强化而形成的。

10、回答要点:

虽然同听一位教师的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不会一样。

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即使是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11、回答要点:

此同学为抑郁质气质类型。

教育过程中应发展其认真、心细等特点;克服其迟缓、好哭等特点;培养其胆大、机敏、灵活、勇敢等特点。

12、答案要点:

避免干扰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某些微弱的刺激附加刺激不仅不会干扰人的有意注意;而且会加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加强提高了神经兴奋水平;太安静的环境降低意志努力的程度;因而降低神经兴奋的水平;反而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正如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若夫说过:

“绝对的死气沉沉的寂静并不能提高;而且会降低智力工作的效果。

13、答案要点:

是有意后注意状态;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状态上是无意注意的轻松;目的上象有意注意的明确;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14、答案要点:

感觉的相互作用。

15、答案要点:

知觉选择的对象和背景区别越小越能区分;越相似越难区分。

16、答案要点:

过度学习的原理解释;学习程度应该是刚好掌握程度的50﹪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可以要小明再读5遍就可以熟练了。

17、答案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把识记的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能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记忆效果明显地提高。

18、答案要点:

原型启发

19、答案要点:

通过观察模仿可以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先获得的行为。

20、答案要点:

环境教育和爱的作用

21、答案要点:

知觉的恒常性

22、答案要点: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23、答案要点:

技能学习的迁移性

第二篇: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1、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但是他不会回答:

"3+3等于几"这样的问题。

家长感到很奇怪。

在大人看来,前者属于除法题,后者是加法,为什么幼儿会回答前者而不会回答后者?

请你分析一下原因。

2、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时,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议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2)根据该特点,教师该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

答:

1)案例体现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动作来思维。

2)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合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多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等来进行教学。

也可以让儿童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作出相应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遍思考想像,帮助儿童理解领会教学内容。

3、儿童在

2、3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答:

1)这种现象表明了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

2)他不是通过算术公式来解决问题的,他之所以能回答前面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形成了直观的形象,而后一个题目仅仅是抽象的公式。

2、答:

1)案例体现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动作来思维。

3)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合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多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等来进行教学。

也可以让儿童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作出相应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遍思考想像,帮助儿童理解领会教学内容。

3、答:

1)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

2)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4、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

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

答:

1)小明父母没有认识到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孩子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的能力是影响儿童交往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交往。

2)小明父母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导致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说明小明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的能力因为缺少交往实践而没有得到培养提高,孩子的同伴交往也已经受到了不良影响。

小明可能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儿童(被排斥或受忽视)并进一步影响到小明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篇:

心理学案例分析精选题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

于是鹿的数量剧增。

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

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回答要点:

根据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磨难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④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⑤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回答要点:

①甲属胆汁质,乙属抑郁质。

②对甲在方法上,严厉批评,触动其思想,又不激怒他们,以防骄傲反应。

表扬时应恰如其分,不可夸张,以防骄傲。

教师自己不要急躁,也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任性。

③对乙方法上要突出关怀体贴,柔和细致,具体帮助。

多表扬鼓励,及时肯定其点滴成绩和进步。

不要公开批评、指责,以增强其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消除疑虑,鼓舞勇气。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

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

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

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回答要点:

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在发生发展的。

具有作为心理源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人脑,三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

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4、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

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

该生抑郁气质类型。

要多给预翔、帮助、鼓励,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培养其敏锐、机智、自信等良好品质,防止与克服、怯懦、胆小、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

5、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

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回答要点:

①从众心理;②消愁心理;③交往心理;④虚荣心理;⑤好奇心理;⑥娱乐消遣心理等等。

6、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

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

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

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回答要点:

“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只要对学生充满信心与深情。

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感受到这种期望,并转化成一定动力,那么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取得迅速发展。

7、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

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

而乙生表现为:

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

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

(1)甲属于抑制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

对甲的教育:

发物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翔、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积极参加活动,降低或调查。

要求:

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尊、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

对乙的教育:

发物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性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

教育时,既要能力思想,又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8、根据《论语》记载:

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答:

“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

”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

“听到了就马上行动!

”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

孔子解释说:

“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

”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答要点:

(1)学生个性心理面貌存在着差异;

(2)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9、电影《青松岭》有这样的情节:

车夫钱广每次到下坡转弯处的一棵大树旁就使劲抽打辕马,马便狂奔跑起来。

后来,车夫换成了万大叔,当他赶车行至大树旁时,并未抽打辕马,马却也狂奔起来,差点儿出了危险。

辕马狂奔是什么心理现象?

它是如何形成的?

回答要点:

(1)辕马狂奔属于条件反射;

(2)是经过多次强化而形成的。

10、全班同学听一位教师讲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是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

回答要点:

虽然同听一位教师的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不会一样。

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即使是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11、某初中班,有一名女同学,她在集体中不合群,大家做游戏时,她却一个人独居;她动作迟缓,不敢大声说话,人多场合更甚;她爱好不多,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她感情内向,好哭、胆小;她很听话,从没违犯纪律。

判断该生的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

此同学为抑郁质气质类型。

教育过程中应发展其认真、心细等特点;克服其迟缓、好哭等特点,培养其胆大、机敏、灵活、勇敢等特点。

12、我们在学习时听听音乐,或室内有钟表滴答声会让我们集中注意,绝对隔音,不仅无关的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不能从外面传入,而且室内产生的任何声音也会被吸收,人在这样的环境不但不能有效地工作,而且会逐渐地进入睡眠状态,这是为什么?

(用注意的有关原理解释)

答案要点:

避免干扰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某些微弱的刺激附加刺激不仅不会干扰人的有意注意,而且会加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加强提高了神经兴奋水平,太安静的环境降低意志努力的程度,因而降低神经兴奋的水平,反而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正如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若夫说过:

“绝对的死气沉沉的寂静并不能提高,而且会降低智力工作的效果。

13、“放松而不放纵,忙碌而不盲目”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如果用来形容注意状态它应该属于那一类?

答案要点:

是有意后注意状态,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状态上是无意注意的轻松,目的上象有意注意的明确,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14、请分析以下现象的原因:

A、闭着眼睛倾听更清晰;B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C、.调产生温暖的感觉,绿色产生清凉的感觉。

答案要点:

感觉的相互作用。

3

15、在军事上,为避免敌人发现目标,要对物体进行伪装。

二战期间,为保卫莫斯科,在城市上空和四周放起了成千上万的彩色气球;战车和军营用绿色帐篷和绿色树枝遮掩。

用知觉的原理解释。

答案要点:

知觉选择的对象和背景区别越小越能区分,越相似越难区分。

16、小明是个聪明性急的孩子,他每次背课文如果刚好读十遍的时候就可以背过,可他到老师跟前就背不过了,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对小明?

答案要点:

过度学习的原理解释,学习程度应该是刚好掌握程度的50﹪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可以要小明再读5遍就可以熟练了。

17、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

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来。

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

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正确。

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正确?

答案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把识记的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能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记忆效果明显地提高。

18、瓦特由壶盖被开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发明了蒸汽机。

鲁班受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上海铁路医院眼科医生受汽车驾驶盘的启发,研制了人工角膜。

以上发明是不是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要点:

原型启发

19、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胆小,不敢做一些危险性的动作。

这时教师让某个胆大的学生先作示范,胆小的学生看到该动作他人能做,胆子也大起来,认为自己也能做,也大胆做起来。

答案要点:

通过观察模仿可以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先获得的行为。

20、德尼斯等人在孤儿院做过研究,发现留在孤儿院的儿童智力发展慢、智商平均只有53,而被领养的儿童智商发展快,平均智商达到80,特别是年龄很小时被领养的儿童,他们的智商可达到100。

分析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

答案要点:

环境教育和爱的作用

21、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

知觉的恒常性

22、我们刚进入冬天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同一口是井

4水,你冬天觉得它很温暖,夏天觉得很清凉,其实温度没有变,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23、学习了舞蹈的人学花样滑冰比学田径的人要快;学习了短跑的人跳远成绩更好;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学摩托车很快,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

技能学习的迁移性

24、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