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73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docx

天然药物化学笔记

第二章糖和苷

第一节单糖的立体化学

1.1单糖结构表示方法:

Fischer式Haworth式优势构象

1.2糖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五元氧环糖称为呋喃型糖六元氧环糖称为吡喃型糖注意:

糖与糖结合或成苷形成缩醛或缩酮结构后就固定为一种结构。

2糖苷的分类

低聚糖

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称为低聚糖。

按含单糖的个数分为二糖、三糖、四糖等。

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即其中每个单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上的羟基都脱水缩合。

植物中的三糖四糖五糖都是由蔗糖基础上形成的,都是非还原糖。

原生苷——生物体内原生的苷。

次生苷——从原生苷中脱掉一个以上单糖的苷称次生苷或次级苷。

根据苷键原子可将苷分为氧苷、氮苷、硫苷、碳苷等。

3.氰苷具有α-羟腈的苷包括苦杏仁苷81

碳苷(C-苷)通过苷元碳上的氢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半缩醛(半缩酮)羟基脱水而成的苷类。

难水解。

83

糠醛形成反应单糖在浓酸加热作用下,脱去三分子水,生成具有呋喃环结构的糠醛衍生物。

87

Molish反应——糖与浓硫酸和α-萘酚。

用于鉴别糖和苷。

苷键水解难易程度:

95、酶催化水解反应的特点:

根据所用酶的特点可确定苷键构型。

蜗牛酶→β-苷键

96、过碘酸裂解反应

所用试剂:

NaIO4和NaBH4

113、糖及苷的提取

石油醚萃取物极性小的化合物

氯仿、乙醚萃取物苷元

乙酸乙酯萃取物单糖苷

正丁醇萃取物低聚糖苷

水层糖和低聚糖

114、多糖中除去蛋白质的方法

(1)sevag法

(2)酶解法(3)三氟三氯乙烷法(4)三氯醋酸法

115、凝胶柱色谱

分离原理:

将多糖按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分离开来,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第三章苯丙素类

第2节香豆素类

126定义: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甜香味。

它们都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基本骨架。

7-羟基香豆素被认为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母体

126通常将香豆素分为四类:

(一)简单香豆素类

(二)呋喃香豆素类

(三)吡喃香豆素类

(四)其他香豆素类小分子香豆素可以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128(三)内酯的性质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内酯结构,具有内酯环的性质。

遇到稀碱溶液可以开环,形成溶于水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酸化后又立即和环形成不溶于水的香豆素类成分。

但长时间把香豆素类化合物放在碱液或紫外灯光照射下,顺势邻羟基桂皮酸盐就会转化成稳定的反式桂皮酸盐,再酸化也不和环。

129(四)显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鉴别香豆素内酯环)

2.Gibbs试剂及Emerson试剂反应

条件:

具有游离酚羟基,且对位无取代

或者C-6无取代的香豆素

134第三节木脂素类考判定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156定义: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化合物。

分类:

按芳环的数目、骈合情况,分为四类,即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

菲醌类丹参醌。

蒽醌蒽醌衍生物有大黄素型茜草素型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64四)酸性:

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故具有一定的酸性。

酸性强弱与是否存在羧基、以及酚羟基的数目、位置有关。

酸性强弱:

含-COOH>含2个以上β-OH>含1个β-OH>含2个α-OH>含1个α-OH

 

比较三种化合物的酸性?

茜草素R1=OHR2=HR3=H

羟基茜草素R1=OHR2=HR3=OH

伪羟基茜草素R1=OHR2=COOHR3=OH

165五)颜色反应

1.Feigl反应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反应中,醌类只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

2.无色亚甲蓝显色实验

苯醌类和萘醌类遇无色亚甲蓝溶液,显蓝色;是检出苯醌类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

常用作TLC或PC的显色剂

3.碱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

羟基醌类遇碱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

4.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Kesting-Craven法)

苯醌及萘醌类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活性次甲基试剂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活性次甲基试剂:

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丙二腈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适用范围;α-酚羟基的蒽醌类,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

第3节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2.碱提取-酸沉淀法

带游离AR-OH的醌类:

易溶于碱水溶液中,酸化后AR-OH被游离而沉淀析出。

167分离方法—游离羟基蒽醌的分离

(一)pH梯度萃取法

酸性强弱:

含-COOH>含2个以上β-OH>含1个β-OH>

5%NaHCO31%Na2CO35%Na2CO3

含2个α-OH>含1个α-OH

1%NaOH5%NaOH

根据酸性大小,采用pH不同的碱性水溶液进行萃取(碱性由小到大),再酸化得到沉淀。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1节概述

三、合成途径及取代基

合成途径:

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乙酸-丙二酸途径)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莽草酸途径)生物合成而产生。

第二节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

溶解性游离苷元

A.黄酮、黄酮醇、查尔酮→平面性分子,难溶于水;

194B.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非平面性分子,溶解度稍大;

C.花色素→平面结构,但以离子形式存在,溶解度较大;

D.分子中引入羟基,在水中溶解度增加,而羟基甲基化后,则增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195酸性

酚-OH酸性由强到弱顺序:

7,4′-二OH>7或4′-OH>一般酚-OH>5-OH>3-OH

溶于NaHCO3溶于Na2CO3溶于不同浓度的NaOH

196还原反应

2.NaBH4反应:

专属性:

对二氢黄酮类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其他黄酮类均为阴性。

颜色变化:

生成红~紫红色的物质,可用于其他黄酮类区别反应。

磷钼酸试剂:

二氢黄酮可与磷钼酸试剂反应呈现棕褐色,可作为二氢黄酮类的特征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

2.锆盐:

5-OH、4-酮基锆络合物稳定性,没有3-OH、4-酮基锆络合物稳定,容易被弱酸分解。

想溶液中继续加枸橼酸后,5-羟基黄铜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铜溶液仍曾鲜黄色。

197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1.二氢黄酮类:

在碱液中开环→生成异构体-查耳酮类→显橙~黄色。

199碱提取酸沉淀法

原理:

黄酮苷易溶于碱性水、难溶于酸性水,故可以用碱性水提取,在将碱水提取液调成酸性,黄酮苷类即可沉淀出来。

200聚酰胺柱色谱

洗脱规律(先→后顺序):

(1)苷元相同:

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3)不同类型黄酮: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201梯度pH萃取法

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1节概述

定义:

凡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X)n通式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分类依据:

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元的数目进行分类;同时再根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归类。

萜类的生源学说

233二)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萜类化合物是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的一类化合物。

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和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DMAPP)是生物体内“活性的异戊二烯”,在生物合成中起着烷基化和延长碳链的作用

第2节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一、单萜

链状单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三环单萜卓酚酮(变形)

二、环烯醚萜

三、倍半萜

无环倍半萜单环倍半萜双环倍半萜三环倍半萜

四、二萜

链状二萜双环二萜三环二萜四环二萜

五、二倍半萜

单萜定义:

骨架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C原子的化

合物。

链状单萜中比较重要的化合物是一些含氧衍生物,

240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的理化性质:

1.性状:

环烯醚萜苷和裂环环烯醚萜苷大多数为白色晶体或

粉末,多具旋光性,味苦。

2.溶解性:

环烯醚萜苷类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

正丁醇,难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3.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其化学性质活泼:

(1)苷元容易进一步聚合或分解。

(2)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等都能变色。

(3)苷元溶于冰乙酸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显蓝色。

4.环烯醚萜多能产生吡喃衍生物的特征颜色反应,如:

车叶草苷与Shear试剂(浓盐酸:

苯胺=1:

15)反应,产生黄色→棕色→深绿色。

5.环烯醚萜苷分子中的环烯醚结构的双键性质活泼,在冷甲醇中。

易与溴发生反应,生成溴及甲氧基加成物。

青蒿素单环倍半萜

穿心莲内酯银杏内脂放防己内酯双环二萜

雷公藤甲素紫杉醇三环二萜

第3节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256羰基加成反应

吉拉德试剂加成:

羰基与吉拉德试剂(Girard试剂,带有季铵基团的酰

肼)反应,使亲脂性的羰基转变为亲水性的加成产物。

第六节挥发油

264定义: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组成与分类:

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

1.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它们含氧衍生物,

而且含氧衍生物多半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

要组成成分。

2.芳香族化合物:

在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仅次于萜类,

存在也相当广泛。

3.脂肪族化合物:

一些小分子的脂肪族化合物(例如:

烷、醇、醛、酮及酸等)在挥发油中常存在

4.其他类化合物:

一些挥发油样物质,也能随水蒸气蒸馏,也称为“挥发油”。

芥子油、挥发杏仁油、

267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2.硝酸银-柱色谱/硝酸银-TLC

五、挥发油的鉴定

二)化学常数的测定

酸值、酯值和皂化值是重要的化学常数,标志着质量。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第三节四环三萜的结构类型

283四环三萜:

达玛烷型、羊毛脂烷型、甘遂烷型、环阿屯烷型、楝烷型由26个c组成、葫芦烷型

达玛烷型1.人参皂苷酸枣仁皂苷元/A/B枣皂苷ⅠⅡⅢ

环阿屯烷型:

中药黄氏黄氏苷I

楝烷型26个碳

第4节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

五环三萜:

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木栓烷型

齐墩果烷型;甘草次酸和甘草酸柴胡,柴胡皂苷a、d等是柴胡的主要成分中药商陆中药远志

乌苏烷型:

地榆枇杷

羽扇豆烷型:

白头翁

第5节理化性质

302三萜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溶血作用皂苷的水溶液大多数能破坏红血球而有溶血作用:

若将其水溶液注射入静脉中,毒性极大,低浓度水溶液就能产生溶血作用。

皂苷溶血作用机理:

多数皂苷能与胆甾醇(cholesterol)结合生成不溶性的分子复合物。

当皂苷水溶液与红细胞接触时,红细胞外膜上的胆甾醇与皂苷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破坏了血红细胞的正常渗透,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加而发生崩解,从而导致溶血现象。

沉淀反应;皂苷的水溶液可以和一些金属盐类如铅盐、钡盐、铜盐等产生沉淀。

第八章甾体及其苷类

第一节

了解。

甾体化合物(甾体母核)的颜色反应:

反应原理:

与三萜化合物相似。

1.Liberman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

样品/冰醋酸红→紫→蓝→绿→污绿→褪色

2.Salkowski反应(氯仿-浓硫酸反应)

样品/氯仿+浓硫酸→氯仿层显红或青色,硫酸层显绿色荧光

3.Rosenheim反应(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反应)

样品+25%三氯醋酸/乙醇→红或紫色

强心苷+25%三氯醋酸/乙醇和3%氯胺T→UV下显黄绿色、蓝色、灰蓝色荧光(可用于毛地黄强心苷的区别)

可用氧化苯甲酰、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代替氯胺T

4.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样品/醇溶液+20%三氯化锑(五氯化锑)/氯仿→黄色、灰蓝色、紫色斑点

概述

第2节强心苷类

328定义:

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强心苷的命名:

甲型强心苷以强心甾为母核命名。

乙型强心苷元则以海葱甾或蟾酥甾为母核命名。

2.糖部分:

强心苷中糖均与苷元3-OH结合形成苷,可多至5个单元,以直链连接。

(1)六碳醛糖、6-去氧糖、6-去氧糖甲醚、五碳醛糖等。

(个别糖基上还可能连有乙酰基和氨基)

2)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甲醚(仅存在于强心苷中)。

330G-毒毛旋花子苷:

并作为测定强心苷生物效价的标准品。

强心苷的理化性质C17内酯环的异构化C17β-内酯,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与甲苯磺酸钠(NaOTs)和醋酸钠110℃加热24h,可异构化为17?

-内酯构型。

(了解)

335苷键的水解(了解)

显色反应

强心苷颜色反应的来源:

甾体母核,不饱和内酯环,2-去氧糖

由于不饱和内酯环产生的反应

反应名称

试剂

颜色

λmax(nm)

Legal反应

亚硝酰铁氰化钠

深红或蓝

470

Kedde反应

3,5-二硝基苯甲酸

深红或红

590

Raymond反应

间二硝基苯

紫红或蓝

620

Baljet反应

苦味酸

橙或橙红

490

反应原理:

甲型强心苷17-侧链上的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次甲基,从而能够与某些试剂反应而显色。

乙型强心苷无此类反应。

336由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

反应名称

试剂

实验现象

Keller-Kiliani反应

Fe3+/浓硫酸

乙酸层蓝色/蓝绿色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

灰红色

占吨氢醇反应

占吨氢醇试剂

红色

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过碘酸/对硝基苯胺

黄色

第3节甾体皂苷

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

一)结构分类

甾体皂苷的皂苷元基本骨架属于螺甾烷的衍生物,根据C-25的构型和环F的环合状态,分为四种类型:

结构类型

C25的构型

螺甾烷醇类

S构型

异螺甾烷醇类

R构型

呋甾烷醇类

F环为开链衍生物

变形螺甾烷醇类

F环为五元四氢呋喃环

351F环裂解的双糖链皂苷性质:

(呋甾烷醇类)

1.显色反应:

E试剂——盐酸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Ehrlich)显红色

A试剂——茴香醛(Anisaldehyde)显黄色

(F环闭环的单糖链皂苷和螺旋甾烷衍生皂苷元,只对A试剂显黄色。

对E试剂不显色)

F环裂解的双糖链皂苷性质:

2.不具有某些皂苷的通性

1)没有溶血性2)不能与胆甾醇形成复合物

3)没有抗菌活性

353甾体皂苷在无水条件下,欲某些酸亦可以与三萜皂苷相类似的显色反应颜色反应(皂苷/元的通性)

醋酐-浓硫酸反应:

甾体皂苷最后出现绿色↔三萜皂苷最后出现红色

三氯醋酸反应:

甾体皂苷加热至60℃显色↔三萜皂苷加热至100℃显色

孕甾烷的两种构型

天然植物甾醇有4种构型:

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子甾醇。

第九章生物碱

375准确定义:

生物碱是含负氧化态氮原子、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中的非初级代谢产物的一类化合物。

生物碱的存在形式(简答题)

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少数以游离型存在,绝大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

根据氮原子所处的状态主要分为6类:

1游离碱类:

少数碱性弱的生物碱。

盐类:

绝大多数生物碱以盐的形式存在。

主要的有机酸:

枸橼酸、酒石酸、主要的无机酸:

硫酸、盐酸等。

3.酰胺类:

4.N-氧化物类:

5.氮杂缩醛类:

6.其他类:

少数生物碱以亚胺、烯胺、苷、季铵碱、酯形式存在。

377生物碱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

(了解)

①按植物来源分类

鸦片生物碱、乌头生物碱、三尖杉生物碱、麻黄生物碱

②化学分类(氮原子存在的基本母核)

异喹啉类生物、吲哚类生物碱、萜类生物碱

③生源结合化学分类(主要)

生物碱的生源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来源于氨基酸途径,二是来源于甲戊二羟酸途径。

(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生物碱、来源于赖氨酸的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

生物碱的碱性来源

(一)生物碱碱性的来源

分子中具有氮原子,氮原子上具有孤电子对,为电子的给与体,能接受质子,故而显碱性。

生物碱碱性强度的表示方法

为统一酸碱强度标准,碱性强度用pKa值表示。

◆碱性强度与pKa值关系:

pKa<2(极弱碱)、pKa2~7(弱碱)、pKa7~12(中强碱)、pKa>12(强碱)

◆碱性基团的pKa值大小顺序一般是:

胍基[-NH(C=NH)NH2]>季铵碱>脂肪(杂)胺>芳香(杂)胺>酰胺基

397三)生物碱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电子效应2.诱导效应3.诱导-场效应4.共轭效应

5.空间效应6.分子内氢键形成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氮原子的孤电子对在形成有机胺分子时,杂化方式有三种:

即SP、SP2和SP3,P电子比例越大,越容易供给电子,碱性增强。

碱性强弱顺序为SP3>SP2>SP。

(1)诱导效应

供电基团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大,碱性增强;供电基团:

烷基

共轭效应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

-π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碱性减弱。

立体条件:

二者的p-电子轴共面P

-π共轭体系三种类型:

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苯胺型

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π-电子成P

-π共轭体系

2)烯胺型

1.叔烯胺(R,Rˊ为烷基),形成季铵,碱性较强;

2.叔烯胺,N原子在桥头,不能形成季铵,双键只起诱导作用。

酰胺型

分子中氮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成P

-π共轭体系碱性很弱,几乎呈中性。

空间效应

N原子附近如果存在取代基,会阻碍N原子接受质子,使其碱性降低。

分子内氢键形成

一般地,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形成季铵盐)更稳定,碱性增强。

碱性强弱规律总结:

1.碱性基团的碱性强弱规律:

供电效应、形成分子内氢键(N-H)→碱性增强

吸电效应、共轭效应、共轭-场效应、空间效应→碱性减弱

2.两种效应共存时:

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空间效应占主导地位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共轭效应占主导地位

402生物碱的检识

生物碱的检识、分离及结构鉴定,最常用的是沉淀反应和显色反应。

沉淀反应的条件

A.反应需要在酸水中进行,在稀醇或脂溶性溶剂中时,含水量需要大于50%。

B.苦味酸试剂和三硝基间苯二酚试剂也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402生物碱的检识假阳性反应排除方法:

除掉方法:

将酸水提取液碱化,以氯仿萃取,分取氯仿层,再用酸水萃取氯仿层,此酸水层除去了上述水溶性干扰物质,可作为沉淀反应用溶液。

改良的碘化铋钾常用于色谱显色剂。

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常用亲脂性溶剂:

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苯等。

四)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

三种方法:

沉淀法(雷氏铵盐法、盐析法)、溶剂法、大孔吸附树脂

1.沉淀法:

(1)雷氏铵盐沉淀法

(2)盐析法

410生物碱的分离

五)利用色谱法分离

1.离子交换树脂法(阳离子交换树脂)

2.吸附色谱法分离

3.分配色谱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