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484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过年教案.docx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过年教案

冰灯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全文共11个自然段。

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乡下孩子们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就是提着灯笼走街串巷。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我”看见大军的玻璃灯笼很漂亮,就让父亲给我做一个透亮的灯笼。

第2自然段着重描写了大军的玻璃灯笼很漂亮。

菱形的玻璃灯罩上画着小花。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父亲在大年三十的早上,给“我”做冰灯。

早上,天还没大亮,父亲就起来做冰灯了。

父亲很用力地打磨冰块,每磨一阵就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我”让父亲到被子里暖暖手,他一把按下被子,“我”碰到他的手,真凉呀!

我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它虽化了,但从此留在“我”心里。

教学目标

1.会认字11个,会写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

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的心情。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学习父亲做冰灯一部分时,应从整体入手,以课后思考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这个问题统领学生自学、读文。

学生感受时,必然谈到父亲做灯很不容易。

看到父亲做冰灯这么不容易,“我”后悔真不应该提出这个要求。

2.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反映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

比如第2自然段,“我”看见大军的玻璃灯笼很漂亮,这里要读出羡慕的感情。

父亲做冰灯一部分要读出心疼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后悔的感情。

3.这篇文章和本单元前一篇文章,在语言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风朴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特别是这篇文章,没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深情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

课上可以让学生也回忆一些父子、母子之间感人的小事。

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

关于生字:

本课的生字比较多,也比较难写。

需要指导字形的有:

笼、级、睡、按、悔等。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笼()级()悔()

茏()吸()诲()

2.猜灯谜。

(1)岁末迎春书画展(打一成语)——(笔走龙蛇)

(2)故园中忆旧时花(打一奥运冠军名字)——(袁华)

(1)满怀豪情走进新时代(打一焦点新闻词语)——(入世)

相关资料

冰灯的传说:

早些年,住在松花江的不少人家,在除夕之夜或者元宵佳节,都愿在自个儿门前点冰灯。

说起点冰灯的习惯,这里还有段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松花江边上有个屯子,那里住着男女老少几百号满族人。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没成想有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九头鸟,常常出来祸害人们,弄得屯里人整天提心吊胆。

后来一位叫巴图鲁的勇敢的年轻人在一条雌莽的帮助下除掉了怪物九头鸟,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了驱邪消灾,为了纪念恩人,这个屯子的多数人家过年都点起了冰灯。

一来二去,冰灯又传到了别的屯子,传到了城里……

词语解释:

走街串巷:

形容大街小巷到处走。

乐趣:

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

撩起:

提起,掀起。

精品教案

教学准备:

课件(或者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准备,创设情境。

1.课前回忆《妈妈的爱》。

“同学们,还记得《妈妈的爱》这首诗吗?

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学生背诵全诗。

2.激情导入:

“是呀。

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因为有了一颗颗伟大无私的慈母心,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可大家知道吗?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份同样的伟大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宽厚的父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冰灯》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说一说冰灯的知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检查生字,正音。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有感情地朗读,体验情感。

1.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你被感动的原因。

2.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可以读出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用课件出示相关的语句)

1)第3、4自然段:

父亲尽管没有钱给我买高级玻璃灯笼,可还是答应给我做一个,可以看出父亲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满足我的愿望,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

2)第5—10自然段: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说感动的原因。

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父亲做灯很不容易、很辛苦,主要体现在:

从“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可以知道父亲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冰灯了;从“冰太凉,每磨一阵子,父亲就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父亲的手碰到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呀!

”可以知道父亲做冰灯手被冰的很凉;从“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

”“继续用力磨起来。

”可以知道父亲做灯很费劲。

B、第9自然段:

从父亲的动作、语言中可以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心、爱护。

C、看到父亲做冰灯这么辛苦,我的心情怎样呢?

“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真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我心疼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后悔。

3)第十一自然段,我提着冰灯时心情怎么样。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从父亲为我做冰灯这样一件小事中,我们感受到父亲对我的那份深沉的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发生着这样感人的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关爱我们的。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学写生字,重点指导“笼”“续”“按”。

2.积累词语,抄写“语文天地”中的部分词语。

“乐趣”“享受”“答应”“合适”“后悔”“继续”“融化”

故乡的除夕

学习目标

1.会认字4个,会写字4个。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们在除夕寄托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除夕的习俗的资料,学习完课文后进行交流。

课后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家乡除夕的习俗,练习的目的是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要求不宜过高、过全。

可先搜集有关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家一起说一说。

本单元的语文天地中“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笔下生花”的训练内容都与过年有关,可以把这些内容和学习这篇课文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有关过年的资料特别多,可以让学生归在一起。

拓展习题

1.读记词语,再按要求写几个吧!

电视除夕守岁年货喜庆祝福压岁钱放鞭炮吉利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除夕的词语?

请再写出几个。

张灯结彩灯火通明

3.请搜集几幅春联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还可以办一期春联展览。

相关资料

春节:

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也最长,春节在我过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冀东平原过年习俗及其由来的资料。

2.查找自己家乡过年习俗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从《元日》中,我们知道了中国人过春节的很多习俗,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冀东平原人们过除夕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独立识字。

2.检查识字情况,重点指导“俗”“鞭”。

3.检查读课文,正音。

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描写的除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除夕有哪些习俗。

2.同桌读一读,再在全班交流。

3.默读课文,找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1)读1-3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除夕这一天人们早上的活动(扫院子、贴春联、收拾屋子、打扮自己、穿新衣新帽)

(2)读第4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除夕,是一年中最开心放松的一天。

(3)读第5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年夜饭的隆重。

(4)读第6-7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什么?

预设:

年夜饭后守岁,包饺子、拜年、放鞭炮。

5.从这么多的除夕活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本文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感情朗读?

预设:

除夕的热闹喜庆。

应该用一种无比喜悦与憧憬的感情来朗读。

四、交流资料、练习表达。

1.把课前查找的关于过年习俗由来的资料拿出来,全班交流。

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

先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整理后,选代表在全班发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

1.过年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历代诗人墨客总以最美的诗句来赞颂新年的到来。

你能背诵首这类诗吗?

比如我们才学的《元日》,背王安石的《元日》。

二、初读课文自读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说一说除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

有趣、热闹

生2:

刺激、好玩

生3:

喜庆、团圆

学习中互相补充,多让学生发言。

2.再读课文,分段默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重点词。

3.集体汇报,你了解了什么?

生1:

我了解了除夕活动很多,热闹非凡。

生2:

我了解了除夕是一年中最开心的一天。

生3:

我了解了年夜饭鸡和鱼这两样东西的美好寓意。

……

三、细读课文,指导讨论。

1.第二自然段中,““男人们扫院子、贴春联,女人们收拾屋子,把家收拾的窗明几净””,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

除旧迎新

2.第三自然段,人们赶集办年货,为什么就是不很富裕的家里,到了春节这几天,花钱也不怎么锱铢必较?

(从原文中找相应的答案)

预设:

第四自然段“想的、做的事情就是轻松、快乐、红火,花钱买个高兴、图个吉利,这就是我故乡人过春节的传统观念”

3.第五自然段,年夜饭怎么样?

又有怎样的寓意?

预设:

隆重(七碟八碗,鸡鸭鱼肉一样不能少)

年年有余(鱼)吉(鸡)祥如意平安久(酒)远

4.第六自然段,吃过年夜饭后人们干什么?

表现了什么?

预设:

包饺子、拜年。

表现了团圆、真挚的亲情。

5.为什么把欢乐和美好集中一天?

预设:

最后一段中(原来平时太忙太累,这一天算是对过去一年辛劳的补偿和对未来的憧憬)

四、拓展积累

搜集一些过年时带谐音的吉祥话,如“年年有余(鱼)”,与同学交流。

元日

教材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

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

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迎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

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曈曈: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教学目标

1.写会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

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

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关于生字

本课的几个生字“爆、苏、桃、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

拓展习题

1.默写古诗。

元日

,。

,。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画面,并把想象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

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

世称荆公。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

他的诗文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

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教案精品

元日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

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

你们知道吗?

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

2.读出问题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

1)交流要求:

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除:

除去,过去。

B.曈曈: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象。

1)指生吟读,师生评价。

2)师配乐范读,生评。

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诀。

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

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感受民俗

1.阅读“开卷有益”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