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668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统计

单元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学生状况: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课时安排:

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平均数……………………………………………………2课时

 

第三单元课题:

统计

(一)(横向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例1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在矿泉水销售情况的情境中,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并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在矿泉水销售情况的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

目标

教与学的过程

复备

学困生辅导

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导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

1、谈话。

水是生命之源,占人体的60%,儿童还要多一些。

天气渐渐热了,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所以超市里的矿泉水销量非常好!

2、超市经理很想知道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以便决定下周该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探求新知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统计表中的信息,了解横向条形统计图的不同。

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

1、教学例1。

(1)说说上周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

(2)完成横向条形统计图。

◆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你从这个统计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小结。

(1)看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2)将统计的结果用横向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有什么好处?

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1、完成练习十第1题。

(1)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引导明确问题。

(3)组织学生交流活动。

2、完成练习十第4题。

总结提高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小结:

在前几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

你知道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展示数据、科学预测、帮助决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课堂检测:

1、中心广场新设立了一个交通岗亭,需要在

交警值班表上标出换岗时间。

规定每天换岗4次,

早上7:

20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3小时换一次

岗,请你标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4分)

2、

王阿姨平均每天卖多少个皮球?

(6分)

课后反思

 

课题:

统计

(二)(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身高、体重这个统计表,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2、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进一步感受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会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

目标

教与学的过程

复备

学困生辅导

创设情境

情境引入,了解学生的身高体重。

1、谈话。

身高和体重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我们的校医很想知道你们的身高和体重,你们愿意向校医公开吗?

2、发放空白统计表。

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探究新知

通过完成本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统计图,发现起始格的不同,并学会观察此类统计图。

 

能够准确分析统计图。

1、怎样才能让校医直观地看出你们的高矮胖瘦呢?

2、身高统计图。

(1)发放几种每格单位数量不同的空白统计图。

(2)出示例2中第一个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

你发现这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3)要求在书上完成统计图。

(4)起始格用折线表示区别于其他格,表示较大的数量。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3、体重统计图。

(1)出示体重统计图,与学生的身高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2)在书上完成统计图。

(3)讨论: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

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4、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出示身高和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正常值以上、以下的同学。

(2)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5、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类型的条形统计图?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实践应用

巩固起始格单位不同的统计图的观察、分析方法。

1、完成练习十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第3题。

(1)确定出起始格以外的其它每个代表多少个单位。

(2)确定纵抽上空缺的数值。

(3)填写另两人的游泳成绩。

(4)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学校游泳队?

课外延伸

从多种渠道获取数学信息。

实践作业:

练习十第5题。

在报纸、杂志、书籍中寻找统计图表,尝试读懂图表。

课堂检测:

谁投得最好?

(5分)

课后反思

 

课题:

统计(三)(平均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矿泉水瓶这个情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

目标

教与学的过程

复备

学困生辅导

情境导入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1、谈话:

我们国家人口多,资源少,所以国家提出要创建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利用率。

如:

废旧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资源要节约使用,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增加收益。

2、分步出示例1的挂图。

(1)回收矿泉水图:

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象形统计图:

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你能解决“这个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这个问题吗?

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1、教学“平均数”的意义。

你对“这个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怎样理解?

强调:

假设每人同样多。

2、教学“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你有什么办法使四个人的矿泉水瓶的个数同样多?

(2)组织交流活动:

点拨指导。

◆移多补少法:

数量较小时使用比较方便。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基准数法:

数量较大时计算起来比较方便。

(3)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可能还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4-1=13(个)12+1=13(个)

15-2=13(个)11+2=13(个)

◆(15-11)+(14-11)+(12-11)=8(个)

8÷4+11=13(个)

(4)深化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实际上每个人是不是都一定收集了13个呢?

强调:

平均数13一定比最少的多,比最少的少。

◆小丽去学游泳,碰到了难题:

游泳池平均水深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游泳有危险吗?

明确:

平均水深是假设游泳池每处都一样深,水深是126厘米,而实际上可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3、拓展应用。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

(2)按照平均每人收集13个计算,全班40人能收集多少个?

实践与应用

巩固知识技能,体会平均数在数学中的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十第1题。

(1)出示教材第39页身高和体重的正常值,你们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回事吗?

(2)小组合作,估算小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2、指导完成练习十第2题。

(1)指导看懂温度记录表:

10℃-21℃是什么意思?

(2)平均最低(高)温度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算的?

(3)课外延伸:

要求记录一周气温,计算平均最低(高)气温。

你准备怎样完成这个作业?

3、独立作业。

(1)

时间

一号

二号

三号

人数

3

4

2

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参观?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平均每次打中几环?

全课总结

通过例1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检测: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7分)

(1)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学校篮球队?

(2)请你列式算出这些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课后反思

 

课题:

统计(四)(平均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2、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灵活应用平均数的知识,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有关统计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难点:

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

目标

教与学的过程

复备

学困生辅导

提出问题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中的应用。

某班两个小组的同学热爱体育运动,举行了一次投篮比赛。

从图中你能够观察到哪些信息。

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理解:

平均数能较好地放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观看的同学们在讨论什么呢?

2、身高和篮球比赛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为什么讨论身高问题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你们想知道那个队的身高体重占优势吗?

5、出示两个统计表:

6、要想求哪个队的队员身高占优势,我们应该怎么办?

7、请你列个算式。

学生计算。

8、整体上看,那个队的平均身高较高。

9、身高水平高说明什么问题?

巩固应用

巩固平均数的概念。

1、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1)怎样才能知道班上哪个组的同学跳远成绩好一些呢?

(2)要求:

先分小组统计跳远成绩,独立计算小组平均数。

(3)组织比较、交流。

2、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

反馈时注意算法的多样化和算法的最优化。

3、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交流时注意引导理解表格中“平均”的意思和算式的意义。

课堂检测: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2、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

多多少?

(3分)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2分)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