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412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表情心理学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表情心理学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表情心理学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表情心理学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表情心理学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表情心理学6.docx

《微表情心理学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表情心理学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表情心理学6.docx

微表情心理学6

据统计,一般人每十分钟的对话里就会撒三次谎。

对于惯犯和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能更多,比如间谍。

●典型的单边耸肩(单肩抖动)表示:

我对刚刚说的话毫无信心,不自信。

●若某些夸张表情(比如惊讶)超过一秒钟则说明这是伪装的。

●有的人认为,撒谎的人可能不敢注视对方的眼睛,其实真正的调查显示,撒谎的人往往会保持注视对方,用更多的眼神交流来确定对方是否相信自己的谎话。

●当一个人真正开始回忆的时候,是会无意识的终止和对方的眼神交流、即真正在回忆过去的人不可能全神贯注的盯着别人的眼睛。

●回答时很生硬的重复问题,并且语气上扬(如:

“你问我为什么要杀人?

不,我没有。

”、“你去过她家吗?

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就是撒谎。

●眉毛微微下降,表示悲伤。

●下巴微升,双眉微微上挑表示尴尬。

●说话是揉鼻子、抚摸鼻子、或者下意识的把手遮盖在鼻子上表示他没有说真话(男性鼻子上有海绵体,撒谎时会发痒)

●撒谎的人在摇头前往往会下意识的微微点头。

(这对鉴别者的视力和反应力要求很高)。

●眼睛向左下方看表示正在回忆,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而向右上方看则表示在撒谎。

(这与人脑构造及眼球神经联结有关。

●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手掌在口袋中紧贴腿部,是紧张的表现。

●不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如:

你,他,她),而用全称或代称来称呼,表示他想和那个人刻意拉开距离,表明有所隐瞒(如:

我和那个女人真的什么关系也没有,我和那个女人完全不熟悉。

)。

●当一个人撒谎时,很难把刚刚的话倒叙一遍(如:

他说“我昨晚先吃饭,然后看书,洗澡,看电视,最后睡觉”如果这是谎言。

那么他很难按照“睡觉,看电视,洗澡,看书,吃饭”的顺序倒着重复一遍。

如果真实经历,那么一定可以倒叙)。

●瞳孔放大代表恐惧,紧张,极度的愤怒,或者是性刺激。

也可能是没有生命迹象。

●无论年纪,如果是虚伪的笑容则眼角不会有皱纹(心理学称其为“官夫人的微笑”),如果是真心的笑容则会有皱纹(“杜乡的微笑”)。

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

●嘴唇左边向撩起,假笑。

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恐惧时血液会快速的回流腿部,为逃跑做好机体准备,所以手的温度会骤然下降。

这是典型的“逃跑心理”属于生物共同的特征。

●提问者眉毛微微上扬,表示提问者自己就知道问题答案,明知故问。

●手放在眉骨附近并摩挲眉毛表示羞愧。

●抿嘴两次,表示他对自己说的话模棱两可,典型的撒谎。

●双手抱胸,后退一步代表肢体抗议,代表心虚,表示他在撒谎。

●说谎者在说谎前会眼神飘移,在想好说什么谎后,会眼神肯定。

如果你冷静的反驳,说谎者会再次出现眼神飘移。

●撒谎者面对一个提问,通常会先有点失措,然后借假笑的时间迅速思考,想出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然后异常坚定地回应。

而且,会一直自言自语,越说越多,因为沉默的时候,他觉得别人还在怀疑他。

●人在撒谎时会不由自主的摸脖子,这属于强迫症。

●语速较快,十指交叉放在面前,或者拿某些障碍物放在自己与对方胸前,表示其焦虑且有防备心。

●说话时双手手掌不时向外一翻一翻的,表示他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说明他在撒谎。

●若人脸两边的表情不对称,则说明是装出来的虚伪表情。

●抚摸自己的手,不停的摩挲双手——典型的自我安慰状态,当你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时,下意识的就会做这个动作来让自己安心。

●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

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说话犹豫且重复,没有办法组织好自己该说的话,所以明显是在说谎。

●被询问时,咬嘴唇、抓耳朵,这是在提高自己的控制感——焦虑的表现。

●如果事先已经准备好了谎言,会强烈希望快点把谎话说完。

也就是反应时差(提问和回答之间的停顿时间)很短很短,甚至不足一秒。

●鼻孔扩大、嘴唇绷紧——发火了,但还在控制当中。

●问最关键的问题,而且是在当事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得出毫无粉饰的表情,心理学上称它为原生态表情。

●说话之后手紧握椅子扶手,对自己的表述不认可。

●吞咽表示强烈的情感。

如紧张,强烈的性刺激,极度恐惧。

●“。

,我只会说一次!

”——经典的强势表述,如果说的是真话,就不需要这样。

●“就我所知。

”——这样的开头,也许意味着事实上知道些什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许他已经坦白一切。

●就算你想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它们还是会出现至少1/5秒。

●一开口就用到大量消极词汇,心理学上表明,心里有愧。

●连带的心理活动,频繁的眨眼睛表明在隐藏什么。

●想要表现的更有权势时就会尽力抬头挺胸。

●当一个人说话试例动作减少而小动作增加的时候(如瘙痒、舔嘴唇、摸首饰),说明他在撒谎。

●太过于专注于编造谎言的时候,可能会下意识放慢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倒饮料、喝水、夹菜等)

●男女距离不到一英尺半,目光闪烁的瞟一眼,然后迅速离开,表示关系亲密。

●小孩可能被他信任的某人植入记忆,让他觉得是真实的。

因为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手指卷头发,说明他正常让自己平静,控制自己。

●人在说谎话的时候一般不太可能回忆起很多年前事情的小细节。

所以如果某人回忆过去时事无巨细,那就是撒谎。

●在与人洽谈时眼睛下意识的向下看,说明有隐情。

●人在感到脆弱的时候,会下意识的用物体遮住自己的生殖器(如手,帽子,衣服等)。

●比较缓慢的睁眼和闭眼,眼神无力,轻微的往后低头,面部平静,但有点像害怕,又有点像愤怒,这是被迫撒谎的表现。

●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五指向上紧贴在身体的一侧:

紧张,激烈的争吵。

  

●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

●手臂紧贴腿部,手指竖起,是心里不安的表现。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通常发生在五分之一秒的时间之内。

eg:

你说错了,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又恢复。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

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下巴用力表示人在生气。

●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

       

●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厌恶、轻蔑甚至是害怕。

但绝对不会是惊讶。

  

●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亮出中指,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2010-5-1512:

56上传

下载次数:

374

●高兴。

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

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伤心。

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下挂,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恐惧。

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拉紧。

,鼻孔张大。

●生气。

鼻孔外翻,嘴唇紧闭。

●愤怒。

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

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

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

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自责。

下巴扬起,嘴角下垂。

 

●羞愧。

低着头,手抚摸额头,擦汗状。

 

 

 

 

 

 

 

FBI“识谎”九式

招式1:

说谎者常介忘浅

美国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认为,人们在说谎时往往会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为把自己从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

比如,当你问你的朋友昨晚为什么不来参加派对时,如果他抱怨:

“车坏了”,而不是“我的车坏了”,那么很有可能他在说谎。

此外,说谎者也很少提及他们在谎言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就“拉链门”事件在向公众讲话时,说的是:

“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用“那个女人”代替了“莫妮卡”。

招式2:

反复问同一个问题

如果说谎者已经回答过两次同样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蒙混过关”了,并让身体放松下来。

趁他们不注意时再次问到这个问题,此时,说谎者不是恼羞成怒,就会倾向于坦白。

招式3:

看眼球转动方向

“说谎的人不敢看对方的眼睛”,人人都知道这句忠告。

因此,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并且瞳孔扩张。

由于注意力太集中,他们的眼球开始变得干涩,这会让他们频繁地眨眼。

另外一个方法是直接盯着说谎者的眼睛,看他眼球的运动方向。

通常,当一个人编造谎言时,眼球会向右上方转动。

当他们真的在回忆某事,眼球则会向左上方转动。

这种“眼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经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来的。

招式4:

滔滔不绝嫌疑大

人要想记住一个时间段的所有细节是很困难的。

通常,人们在回忆某个时间段的各种细节时会反复纠正自己,把思绪理顺,这个过程中,他们难免会复述的磕磕巴巴。

但是说谎者在陈述时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头脑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不过,这恰恰暴露了他们。

招式5:

声音和声调反常

如果你问老公刚刚是谁打来的电话时,他突然开始像喜鹊一样说话,你得警惕了。

说谎时音调升高往往是因为说谎者掩饰虚弱内心的表现。

招式6:

笑容不对称

发自内心的微笑应该是均匀的,也就是说,脸部两边应该是对称的,并且在鼻子、嘴角和眼睛周围都会产生笑纹,而且真正的笑来得快,但消失得慢。

伪装的笑容会有些轻微的不均匀,眼部的肌肉没有被充分调动,因而劝食产生笑纹,假笑来得相对也会较慢。

招式7:

观察微表情

真实的情感在脸上停留的时间往往转瞬即逝,如果某个表情停留的时间很长,就有可能是装出来的。

招式8:

说谎时摸鼻子

招式9:

摆弄手指

人在说谎时越是想掩饰自己的内心就、有越多的小动作暴露出来,比如不停地摆弄手指,摩掌双手,转动手上的食指,或者下意识地抚摸身体的某个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