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396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陕西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

B

水银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

C

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阳离子相同

D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A.A

B.B

C.C

D.D

2.下列选项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

A.霓虹灯

B.一氧化碳中毒将病人放在高压氧舱急救

C.填充食品袋

D.低温超导

3.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C15H11O6)。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

B.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57.4g花青素中含有36g碳元素

D.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

11:

6

4.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下列推理和归纳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酚酞溶液可检验Ca(OH)2是否完全变质,则它也可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C.H2、CO、CH4均是可燃性气体,则点燃前都必须验纯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木炭燃烧取暖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氧气供给呼吸

6.对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含铜和锌的合金)判断其真伪,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火烧

B.加入稀硫酸

C.测密度

D.看颜色

7.下列措施①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②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③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物排放.⑤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措施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有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都具有稳定结构

9.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生石灰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质量增加。

B.浓盐酸敞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C.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硫酸铜晶体受热,颜色改变,质量减少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填空。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对空气有污染。

有人设计在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将其转化成空气中无污染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则该反应用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

12.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         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一种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①AgNO3溶液②CuSO4溶液③Al2(SO4)3溶液.

三、实验题

13.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装置选用                  (填序号)。

①写出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请画出F装置内导管该怎样延伸;

③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4.皮蛋是一种中国传统美食。

将水、生石灰、纯碱、食盐按100∶11.2∶5.3∶3.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皮蛋。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Ca(OH)2

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Na2CO3

(对猜想的解释)

(1)料液中一定没有Ca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Ⅰ.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料液显红色。

Ⅱ.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Ⅲ.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

(3)该料液中含有的物质除NaOH与NaCl外,还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拓展)

(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

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

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如益阳产松花皮蛋。

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序号填空)。

A.烧碱易吸水潮解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1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下列实验都与水有关。

(1)图22实验中,水发生的是 ①变化;图23实验中,水发生的是 ②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水的电解实验得到氢气、氧气,证明了水由氧、氧两种元素组成,其本质原因是 ③。

(2)图24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只写一条)。

(3)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根据图24的溶解度曲线,判断a~f对应的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4)由实验1、2可知,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四、简答题

16.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说明理由:

(1)图书馆内图书起火_____。

(2)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_____。

(3)炒菜时油锅着火_____。

(4)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7.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x=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

试管Ⅱ中_______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

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____(填序号),作对比试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浓盐酸

(3)通过

(2)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_____成立.

六、计算题

18.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

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化石燃料的是_____。

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②36kgB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C的质量为_____kg。

七、综合题

19.水是生命之源。

请回答:

(1)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2)下列微粒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

A

            B

          C

             D

 

(3)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如图是简易电解水器,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理论上,A、B管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

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三、实验题

1、

2、

3、

四、简答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计算题

1、

七、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