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docx
《旋挖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旋挖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泰高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TG-JL-1标
旋
挖
灌
注
桩
监
理
细
则
监理单位(章):
江苏兆信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旋挖灌注桩监理细则
一、编制依据:
1、强制性条文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GBJ18—84)
3、砼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勘察设计图纸文件资料。
5、承包合同、监理合同。
二、一般规定:
1、要求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为准确控制成孔深度,在桩架或桩管上应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2、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支撑结构的安装与拆除顺序,应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工况相一致。
三、旋挖灌注桩监理工作的特殊性:
1、严格的全过程监理是对每一根桩的每一道重要工序都实行验收签证制度(所谓验收签证是要对数据的测量进行监督或亲自测而不仅仅是从书面资料上认可数据),对一般的工序环节实行抽查监督制度,建立每一根桩的单桩验收制度,对一切进入现场的原材料都要核验质保书、复试合格报告和实物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这样就将大部分施工过程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必定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根据实践经验,需要验收签证的工序环节至少有:
(1)开孔设置量及中心偏差是否满足要求。
(2)终孔孔深及沉渣厚度清孔的质量。
(3)混凝土制作质量与灌注过程。
3、一根桩经过各道验收手续后,如果全部合格,双方共同填写单桩验收单.
4、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有共性的问题或重要问题除及时口头通知施工单位改正外,还应发出相应的书面通知。
一般不只限于是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改正而必须要求书面通知,答复整改措施,发联系单;比较重要的,对方必须答复整改措施的,发监理通知单;问题严重时签发停工令,待整改措施落实并付诸实施后,才准重新开工,发复工令,例如场地泥土堆的太多泛滥,发通知单仍未彻底改变面貌,再发指令单,有时可提议或组织召开有关各方开会来协商解决,用会议纪要的形式将决定记录在案。
5、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
(2)施工方案安排。
(3)施工平面布置图。
(4)工艺技术要求。
(5)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及质保体系、技术管理体系等。
(6)工程进度计划。
(7)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
(8)劳动力组织计划、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9)混凝土试块制作计划。
(10)技术复核项目计划。
(11)隐蔽工程验收项目计划(含工序质量报验及材料设备报验制度及成桩验收)。
四、旋挖灌注桩监理工作方法:
1、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还应该包括施工单位对场地条件的了解够不够、施工工艺选择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切合实际、有无真正定岗到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有无认真的工序管理制度、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是否恰当、场地布置是否合理、机具设备的配置和进度计划是否留有余地、材料供应计划落实程度、安全生产措施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需要进行实际核查,如机具设备数量、完好率、材料质量、场地布置等。
2、现场准备工作的监督
主要目的是保证施工准备工作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地下障碍物的调查、探测与排除进行得如何。
(2)场地平面布置是否落实、需要如何调整。
(3)测量基准点、线设立情况及可靠性、桩位放样正确与否。
永久固定标高是否牢靠。
(4)钻头直径、钻杆、导管、料斗等机具是否合格,有无备用钻头等。
(5)各种原材料的备料情况、质量如何、是否复验。
(6)审查项目部管理素质及人员素质:
即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项目经理、质检员、电工、电焊工、机械操作工等上岗证。
这里只强调两点,一是基准点、线的建立关系到整个工程,一旦发生差错将是不可挽回的,必须予以重视。
二开孔技术要求是中心偏差小于2cm。
五、成孔过程的监理:
(一)准备工作
1、旋挖钻机首先要看功率和扭矩够不够,桩径越大,旋挖时切削阻力越大,要求功率和扭矩也越大。
2、钻杆主要控制施工单位所用钻杆的粗细,不允许使用太细的钻杆。
3、钻头与保径圈
钻头质量要控制两点,一是钻头直径必须保证桩的设计直径。
总之要以保证设计桩径为原则。
钻头和保径圈磨损到一定程度应该更换,一般直径减少超过2cm时应换新的使用。
(二)安装就位
1、一般实行跳打原则,实在无法调整桩位时应停顿36h以上才可在邻桩位进行施工且应以后退顺序进行。
2、旋挖机安装的基本要求是水平、稳固、三点(天车、井口中心、护筒中心)一垂线,安装完毕要用水平尺和测锤校验。
(三)钻进
1、成孔技术要求
(1)、孔形。
孔形与沉渣厚度一样,都是严重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
一根承载力高的桩应该上下粗细一致、孔壁粗糙、沉渣厚度小。
(2)、孔径。
孔径不得小于设计桩径,同时扩径不得超过0.2倍桩径。
规范规定充盈系数应在1——1.3之间。
(3)、孔斜。
规范规定应小于1%,小于1%不但应指整个桩长范围的平均值,也应该适用于局部孔段的斜度检验。
(4)、孔深。
符合图纸要求。
(5)、旋挖总的原则要快,一个桩孔施工时间越短,质量也就越不容易出问题。
淤泥质土层不能太快,防止形成螺旋形孔。
在松软易坍地层中旋挖时,保持井口水的压力不会造成扩径甚至坍孔(适当的造浆或采取措施防止坍孔)。
(6)、清孔
沉渣厚度应符合图纸要求,灌导管按放好后重新检测孔深,沉淀层厚度,泥浆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六、成桩过程的监理:
旋挖灌注桩质量问题多数发生在成桩阶段,成桩过程的监理应该是整个旋挖灌注桩施工监理的重点。
(一)、混凝土及其原材料审核
1、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1)、设计强度:
设计强度等级C30。
(2)、初凝时间:
这个指标非常重要,一般要求所提供的配方的初凝时间是实际浇灌混凝土需用时间的2倍以上,否则容易在浇灌中途混凝土即发生结硬将导管凝死在孔中,造成断桩报废的重大事故。
(3)、流动性:
坍落度应为18—22cm。
(4)、粘聚性和保水性。
(5)、其他指标:
收缩率、水化热等指标。
2、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和技术要求
(1)、水泥。
一般宜选用525”水泥,至少不能低于425”。
每批水泥应该核验质保书,每批要按规定抽样试验,抽检一次所代表的批量不能超过400t。
一根桩中只允许使用同一牌号的水泥以免性质冲突或产生质量不均匀。
受潮结块或已超过有效期的水泥,必须经过性能测试来决定能否使用和如何使用,不允许施工单位擅自使用。
(2)、粗骨料。
规程因此规定使用的粒径不大于5—40mm。
碎石质量主要应注意形状、级配、石质和含泥量。
针状、片状、棒状碎石含量应小于15%。
石质要新鲜坚硬,俗称的青石子、花青石子都是较佳的品种,石质软弱或明显风化的(虎皮石)不能使用。
碎石含泥量应少于1%,含泥多的碎石,施工单位进行水洗,否则不得使用。
碎石质保书每份所能代表的批量最大是600t(机械化生产的)或300t(手工生产的)。
(3)、细骨料。
应选用细度模数2.3—3.0的中砂。
砂的含泥量应小于3%且不能含泥团。
砂以鲜黄色为佳,色红或呈黑灰色常表示风化重或含有机质多、含泥多。
(二)、导管、料斗和球塞
1、导管
(1)、基本要求是要满足混凝土灌注量、连接成一直线、接头密封不漏水不漏气。
(2)、导管接头处的橡胶密封圈失效会漏入泥浆而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一般不易发现,应注意监督抽查。
(3)、要及时淘汰损坏的导管,每次使用后应及时冲洗内外壁至干净为止。
(4)、规范规定导管下口离孔底的距离应保持在25—40cm。
2、料斗
料斗有两种,一种是与导管连接的孔口料斗,另一种吊运混凝土的料斗,两者加起来的总体积应满足初灌量V的需要:
初灌量不满足会使先灌入孔内的混凝土大量混杂泥浆,影响桩的质量,所以应该把好这一关。
3、球塞
(1)、常用的是混凝土球塞,其直径应仅比导管内径小10mm左右,球塞长度应大于导管内径50mm,球塞上面应有一圈橡皮垫以隔离泥浆。
(2)、可以用砂袋代替混凝土球塞,但要注意其绑接强度,不能还未装满初灌量就拉断、脱落而丧失作用,也可以使用充气球胆。
(三)、混凝土的拌制与输送
1、材料称重
各种材料重量的允许误差是:
砂和碎石±3%;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2%。
必须坚持过磅称重、填表记录、存档备查的制度。
2、临场级配调整
例如雨后应根据砂石的含水量调整其称重数并相应减少用水量,又如砂料中含石量太高,达到15%—20%,大大超过了5%的规定,应根据过筛称重的结果来调整砂料和碎石的称重数,使实际的砂、石配比与原配方一致。
3、混凝土拌制
先倒碎石再依次倒入砂、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不得先倒入水泥或外加剂。
4、试块制作
试块组数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每根桩至少有一组试块。
监理人员可根据拌制的混凝土质量指定抽检或增加组数。
要特别注意试块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以及制作方法是否规范化。
5、混凝土试块强度的验收
(四)、混凝土的灌注
1、灌混凝土的第一步是在导管中下入球塞,球塞初始位置应是其顶面与导管内的泥浆液面齐平。
2、第二步是倒入少量水泥砂浆(0.1—0.2m),数量视桩径而定,缓缓下放球塞使砂浆全部进入导管内,停止下放混凝土球塞并向孔口料斗内倒满混凝土,待吊运料斗也装满并吊至孔口料斗上方后,剪断固定球塞的铁丝,正式开始灌混凝土。
3、第三步是提升和拆导管。
导管埋深太大,大小都是不利的。
一般导管埋深2—6m为准。
4、现场监理时一个最直观的判断动力与阻力大小关系的标志是孔口不返泥浆.为了正确控制导管埋深,必须不断实测混凝土面的上升位置,然后与灌入的混凝土量进行核对,如果混凝土面上升值少于预升值,说明该段有扩径,如果上升值比预计值多得多,不是测量错误就是发生缩径甚至是坍孔,此时应换位置重测来核实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否则草率拆导管可能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或是埋深很小,再灌注时必定冲翻混凝土面造成严重夹泥甚至断桩。
第一次拆除导管之后,重复进行前述的灌混凝土、拆导管、再灌混凝土、再拆导管的过程,直至灌完一根桩为止。
超灌之后仍有一段空孔,应投入碎石将桩孔填满,防止发生事故。
七、常见事故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成孔事故
1、桩位偏差
造成桩位偏差大的原因有:
测量放样差错、开孔偏差、钢筋笼不居中,其中最严重的事故会发生在测量放样差错上,监理要重点把测量放样这一关,开孔前应进行复核验收。
2、孔斜
严重的孔斜可以造成邻桩串通甚至断桩事故,必须予以防止。
一般在旋挖过程中应该及时察觉孔斜的发生,如钻杆偏向某一侧或有一股明显的扭力别向一侧,此时应及时停钻,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然后再开挖。
3、坍孔
孔口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护筒埋设不合格,包括护筒未埋到密实土层中、四周回填不密实、护筒不垂直与钻头碰撞而松动等,也可能是成孔后长时间停顿使孔内泥浆液面下降太多而发口坍塌。
严重的孔口坍塌可危及钻机人员安全,上部杂填土硬块掉入孔内会造成断钻杆、钻头等事故。
一旦发生孔口坍塌应立即停止,找出原因并做好技术措施开挖掘,不可存侥幸心理。
4、沉渣清理不净
规范要求沉渣厚度<5cm。
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泥浆使用不当、钻杆或导管下口与孔底的距离不当、下钢筋笼时铲刮孔壁带下大泥块等等,也可以造成沉渣清理不净的结果。
5、其他事故
如孔内掉物(各种铁质工具、钻机零部件)、断钻杆、钻头破坏或掉落孔底等,这些事故的处理会耽误时间因而可能影响成孔质量,有时可能因捞不上来而造造成桩孔报废。
(二)、成桩事故
1、导管堵塞
(1)、导管堵塞既会发生在刚开始灌注混凝土时,也会发生在灌混凝土过程中。
前者影响较小,只需将导管拔出疏通,然后重新剪球塞灌混凝土即可,后一种情况就相当麻烦了,因为一旦发生导管堵塞,往往很难疏通,不得不拔出导管来疏通,这就会形成一个接桩面,其连接强度与处理方法有关,接桩面以下的桩的顶部将有一段劣质混凝土,很显然这样的桩的承载力要不同程度地打个折扣,因此应列为重大事故。
(2)、发生堵塞以后,如果简单的疏通无效,必须当机立断拔出导管,如果优柔寡断拖延时间,会造成导管凝死在孔中的更重大的事故,应切记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原则。
(3)、拔出导管以后应及时冲清孔底的泥块沉渣,立即再下导管,二次剪球灌混凝土,如果间隔时间不久、清孔又比较彻底,那么上下两段混凝土之间还可以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如果混凝土尚未初凝,则再下导管时将导管插入混凝土面以下2—3m,用比导管内径略小的提筒将导筒内泥浆抽完,然后直接继续灌混凝土,这样对桩的质量影响更小,基本上可按正常桩使用。
2、混凝土质量不合格
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拌制时未称重、比例不准或忘了加外加剂;导管埋深太大或太小;地层透水性强、水泥浆液漏失;导管漏水;孔壁局部坍塌等等。
关键是施工队伍素质好不好、管理强不强,所以说施工队伍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
3、断桩
断桩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两次灌注的接桩面;第二种是某一段桩身严重夹泥或离析疏松;第三种是导管凝死在孔内,下半段是混凝土桩,上半段最多只能是低标号混凝土充填。
三种情况中第一种程度最轻,第三种最严重,基本上要作废桩考虑,第二种视程度而定,半报废或全报废。
由于导管堵塞、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断桩事故还时有发生。
防止断桩事故的发生,应该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三)、其他事故
这里指的不是由旋挖灌注桩施工单位造成的质量事故,但是对监理来说也应予以防止的,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时,抓斗撞断、撞裂桩,挖掘机械的碾压使桩顶大批发生位移;基坑边坡失稳造成附近的一批桩的位移;凿桩头时施工方法或措施不当使桩顶产生许多隐蔽的裂缝等等。
广义地说,总承包单位向灌注桩施工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的可靠性、水泥钢筋的质量等问题造成事故,责任也不在灌注桩施工单位,但是都应予以防止。
八、工程验收及资料归档目录:
(一)、施工完成后的验收
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技术资料,对有问题的桩说明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基坑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督促施工单位对桩位和桩顶标高进行实测,绘制竣工图,监理人员应进行抽查复验;撰写桩基施工质量评估报告,按照有关桩基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竣工验收。
九、质量检测:
主要应该包括泥浆性能测试(密度、含砂量、粘度),孔径孔形、孔深、孔斜、沉渣厚度测量,钢筋焊接强度试验,试块强度试验,灌桩过程中混凝土面深度测定等,孔径孔形测量目前主要使用探孔器(孔规)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
桩位(mm)
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每桩检查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
每桩测量
4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
每桩测量
5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测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
每桩检查
6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按施工规范要求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
每桩检查
支承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
7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
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钢筋笼焊接强度试验,每项工程至少抽检两件,一件在钢筋笼制作场地上选择对焊接质量有怀疑者割取,另一件是下笼过程中两节之间的立焊,选择对焊接质量有怀疑都割取。
十、桩基验收:
1、工程验收的标准是设计技术要求和规范规程的规定。
2、钻孔灌注桩工程验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前者在施工过程中
随时不断进行,按照单桩工序验收签证办法和成桩后填写单桩验收单位的制度,
凡已经验收的单桩,可以认为已经完成了隐蔽工程验收这一环节。
3、竣工验收前应该检查施工单位的资料汇总、整理工作是否已经满足政府管理
部门关于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的规定,监理资料及分部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资料是否齐全,有遗缺的项目应该补齐。
验收前还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并
处理好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该补的桩要补,该加固的要加固。
4、开挖至设计桩顶标高、凿去预留长度、桩位经过复核验收无误,施工单位完成竣工报告后,方可交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