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07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课题

口算乘法

执教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难点是: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

 

二、创

 

 

四、专

 

1.师:

我们知道学数学离不开计算,其中口算又是笔算、估算的基础。

所以今天的课我们从口算开始。

我们先看两组题目:

(1)课件出示两组题目:

第一组:

第二组:

5×3=50×3=

4×6=40×6=

7×8=70×8=

师提问:

(1)这两组题目你喜欢做哪一组?

为什么?

(2)再来看第二组题目,有困难吗?

谁说说50乘3怎么算呢?

(3)这里的5表示什么?

15呢?

(4)继续完成后两道题目

(5)师:

三道题都没难倒大家,谁来说一说像这种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题目怎么口算才能做到又快又对啊?

(2)师:

同学们再来看这一组题目。

12×4=

23×2=

32×3=

师提问:

(1)12×4怎么口算?

(2)这三道题目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你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吗?

(3)导课

师: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1)师:

现在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李阿姨正在水果超市购买草莓,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求一共有多少盒该怎样列式?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师:

这也是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你能口算出它的结果吗?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把你的算法摆一摆,待会儿我请同学上台展示。

(2)师:

谁愿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的方法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师:

同学们配合得太默契了,不愧是朝夕相处的同位啊!

让我们带着这种默契继续学习吧。

刚才有位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说,我们已经学过用竖式计算了,我能不能在脑子里想着竖式口算呢?

你们觉得呢?

3.巩固练习

4.小结: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我们以前学习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现在你能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吗?

5.深入探究,发现规律

(1)师:

15×3会算了,那150×3你会算吗?

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2)练习

师:

同学们再来看,第一行的题目是我们刚刚做过的,已经给出了答案。

你能根据第一行的得数,直接说出第二行题目的答案吗?

你发现了什么?

15×6=9023×4=92

150×6=230×4=

(3)小结:

师:

(出示幻灯片)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41页的口算乘法,我们分别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1.师: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口算比赛怎么样?

(出示幻灯片)找一位同学读一下比赛规则。

师:

李老师相信同学们都是遵守规则的人,所以希望每个同学按口令来做,听到开始才答题,听到停马上放笔。

2.订正答案

2.颁发奖状及奖品

师:

恭喜获胜的小组,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礼品是精美的书签,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4.师:

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的知识也不例外,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

我喜欢第一组,因为第一组直接可以用口诀算出得数,很容易。

生:

先算5乘3等于15,在15后面再添上一个零。

生:

5表示五个十,五个十乘3就是15个十,就是150。

所以算出15后要在后面添上0。

生:

先乘零前面的数,乘完之后再添零

(设计意图:

做好旧知复习,为新知学习做好知识迁移准备。

 

生:

我是这样想的:

10×4=40,2×4=840+8=48,所以12×4=48

生:

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这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这两个数和那个一位数相乘,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生观察图,回答问题

生:

每筐装15盒草莓,卖3筐,一共有多少盒?

生:

15×3

 

学生分组讨论

 

生1:

我是15拆成10和5。

先算10乘3等于30,再算5乘3等于15,30加15等于45。

生2: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

学生投影展示摆的方法

两生配合,一人说一人摆

同位两个互相配合

(设计意图:

借助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

将游戏引入练习中,以“绿树开花”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计算变为快乐的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

 

生:

以前学习的题目,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时不满十,今天学习的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结果比十大。

生: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一位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生:

先算15乘3等于45,所以,150乘3等于450。

生:

我把150分成100和50。

100乘3等于300,50乘3等于150,300加150等于450。

 

生:

算150×6只要算出15×6的多少就行,第一题已经给出得数,所以在90后面添一个0就行。

 

学生看书,提出问题。

 

口算比赛

(设计意图:

用竞赛的形式代替练习,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及集体荣誉感。

 

(设计意图:

落实德语目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的思想教育。

 

《口算乘法》学情分析

一、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分析

学生已有的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进位乘法)、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

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口算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进位乘法)、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二、学前调研分析

结合学生前期的学习基础及本节的教学内容,我对班内49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共设计了两个题目:

第一小题是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出16×3的结果。

调查显示85%的学生能够分别用竖式和分步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另外15%的学生只填写了竖式计算得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又对班内学生进行了访谈,询问他们是怎么想到16×3的口算方法的,并让他们用语言归纳出方法,部分学生很难与三年级上册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且对方法的表达非常困难。

第二小题我设计了关于160×3的算理的填空题,即160×3=(),想:

把160看成(),通过计算()×()口算出结果。

调查显示,这道题的对题率只有48%。

部分学生只填出了结果,对后面的算理一无所知,结果还是用竖式得到的。

还有少数学生知道先算出16×3的结果再添0,至于与为什么这样做却讲不出来理由。

三、我的思考

1.结合前测结果和班内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如何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如何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口算算理,并将此贯穿于课堂的复习和新授环节。

2.解决核心问题的措施

(1)复习环节借助两组口算题目,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突出算理的理解。

第一组题目通过5×3与50×3的选择与对比,为160×3的算理做好知识铺垫。

第二组题目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为进位口算的学习打好基础。

(2)借助摆小棒这一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加深满十就要进位,,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

(3)练习题设计注意梯度和形式的变化。

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对算法的训练,还要照顾到的算理的理解;借助游戏提高兴趣,借助竞赛固化效果。

《口算乘法》评测分析

一、评测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拆与摆的活动,学生经历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生感受到了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在主动参与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了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了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评测分析

本次测评共设计了四个题目:

第一题:

14×6=

先算:

()×()=()

再算:

()×()=()

()+()=()

该题目旨在检验学生对口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较好,除个别学生出现笔下误将第二步4×6写成4×4导致错误外,都能填对此题。

第二题:

该题旨在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一个学生在计算最后60+15时出现错误,算成了65.

第三题:

直接写得数

26×2=130×7=

28×3=130×4=

16×5=150×6=

该题是直接口算的练习,较上面两题提高了难度,旨在巩固口算方法,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从做题情况来看,对题率达到95%,出错原因多为第三步加错数或忘记添0,,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还应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第四题:

解决问题

一只虎的体重是180千克,一只熊的体重是虎的2倍,这只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该题主要是强化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题目难度不大对题率较高。

从评测情况来看,学生学会了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体验了多种口算方法、理解了算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口算乘法》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位置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进位乘法)、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

第二部分是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部分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并积累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的经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这样安排有利于贯穿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提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不同版本对比整合:

人教版设计生动、条理、科学

人教版北师大版

人教版的编排创设了生活中的水果超市情境,将抽象枯燥的口算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口算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了呈现两种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性,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的口算方法,并利用小方块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之后通过想一想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迁移,自主探索几百几10乘1位数的口算方法。

而北师大版教材只是通过题组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整十数乘整十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关系,过度比较生硬,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给学生以为算而学的感觉,而不是学以致用,因而我采纳了人教版的教学形式。

三、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本内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难点是: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口算乘法评测练习姓名

一、填空

14×6=

先算:

()×()=()

再算:

()×()=()

()+()=()

二、直接写得数

26×2=130×7=

28×3=130×4=

16×5=150×6=

三、解决问题

一只虎的体重是180千克,一只熊的体重是虎的2倍,这只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以及本课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我将教学目标预设为:

尝试口算方法探究过程,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体验多种口算方法、理解算理及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为重、难点。

教学结束,对比预设与生成,我觉得有理想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一、创设生活情境,巧用生活实例,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口算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它为个性化、多样化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

但很多学生对口算提不起兴趣,觉得枯燥、重复、乏味,究其原因之一恐怕是学习中缺少计算情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而计算,怎样去计算。

借助教材情境图引入,把探讨口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口算,切实体会口算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情境问题之中,将计算与实际相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今天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努力做好。

 

二、开展学情调研,巧用经验基础,突破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要在教学中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可小觑,为此我进行了学情调研并认真分析,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小棒,边说边摆,让学生在探索、尝试、交流中,实现在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实现算理与算法的统一,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把握练习梯度,巧用游戏激趣,突出教学重点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能暴露出学生在理解应用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练习的形式和梯度尤为重要。

本节课我在巩固新知环节分别设计了填算法、说算理、绿树开花、开心吃水果的游戏及口算比赛等题目,形式新颖,层次鲜明,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

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使数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本节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课后评测全班49人中有42人全部做对,对题率达到95%以上。

但是通过参与此次录像课的评比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教学中不能做到完全放手,遇到学生表达困难的学生,总免不了包办或帮扶;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还应加强,力求使学生既听得懂,又说得出;既说得对,有表达的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案,全面了解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力求是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口算乘法》课标分析

《口算乘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一、课标中关于本内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四则运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通过计算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本内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如下:

(1)知识技能:

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数学思考

在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4)情感态度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二、本课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

《口算乘法》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并积累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的经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所以,本课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课程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1.体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数学学科特点

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一些必然的联系,而且同一类知识的思考方法都有一些共性,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能够口算出得数的同时,通过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概括出此类题目统一的口算方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特点。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本节课教学内容就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再应用,因此在本课复习环节,我着重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了强化,为新知识的的学习奠定基础。

而且在学生学习完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之后,通过想一想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迁移,自主探索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一题多解,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本学段“问题解决”的表述中指出: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较好的体现了这一思想,不论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还是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均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通过展示、对比多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优化思想。

三、本课在落实课标要求中采取的措施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本内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为更好地达成以上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做好学前调研,找准问题切入点。

2.设计好复习环节,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3.借助小棒操作,突破算理理解难点。

4.引入游戏、竞赛等形式,体验练习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