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39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docx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

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

内容提要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对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支持文件,2011年1月,中央电视开通了专门的纪录片频道,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人们对中国纪录片的广泛讨论,使近几年形成我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纪录片的相关理论探讨也颇具必要性和深刻意义。

本文试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结合叙事结构、叙事环境等相关理论,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今年开播的电视纪录栏目《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该栏目具有外国人视角、注重民族和地域特色、叙事表达国际化和形象化等特点。

 

【关键词】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电视叙事叙事分析

 

Abstract

TheStateAdministrationofRadioFilmandTelevisionhaspublishedsomedocumentsinordertosupportthedevelopmentofChinesedocumentary,andthelaunchoftheCCTV-9ChannelbyCCTVisanothermilestone,markingChina'sdocumentariesgoingglobalandintegratingwiththerestoftheworld.Themostwidelydiscussioncausedby“ABiteofChina”,inaddition,suggeststhefollowingyearsanimportantperiodforChinesedocumentarydevelopment,andthusmakesitbecomesnecessaryandprofoundtoexploreanyrelatingtheories.Startswithnarrativetheorysuchasstructuralanalysisandperspectiveofnarrative,thisthesiswillanalyzethenarrativefeatureof“ForeignersinChina”asdocumentaryprogramofCCTV-4.Fromwhathasbeendiscussedabove,thethesisfinallycometoaconclusionthatbeingethnic,foreignersperspectiveandanexpressionoftheinternationalcharacteraresomeofthenarrativecharacteristicsofthisTVprogram.

Keywords:

TVdocumentarycolumn,ForeignersinChina,NarrativetheoryofTV,NarrativeAnalysis

目录

一、研究背景····················································1

二、文献综述····················································2

(一)叙事学

(二)电视叙事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4

(一)研究对象说明

1.定位分析

2.采访对象

(二)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四、研究发现:

《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6

(一)叙事结构

(二)叙事特点

1.以采访对象为主的内聚焦视角

2.在叙述过程中注重表现民族或地域特色

3.结合各地实况,展现发展面貌

(三)叙事表达的国际化和具象化

1.国际化表达

2.具象化表达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11

附录:

各期节目主要情况介绍········································12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以手机、微博、微信、网站等为平台,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为表现形式的新媒体蓬勃发展,使得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促使传统媒体不得不在新的环境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其中,在电视媒体行业内部,随着2003年东方卫视的出现,以及安徽卫视和江苏卫视等电视台的崛起,以往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各大电视台之间竞争激烈,这也要求电视媒体能够推陈出新,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观众。

然而,在近几年以收视率为向导的情况下,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电视剧等各类电视节目出现的娱乐化倾向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如《南京零距离》《超级女生》《步步惊心》等。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一部分电视节目创作者开始改变策略,在真实性上下工夫,致力于呈现事件、人物的本来面目,这样,纪实性节目便受到策划者的青睐和关注。

央视的《看见》、北京卫视的《档案解密》等节目,虽然节目样态差异较大,但其实质都是通过纪实性手法探寻事实真相,解读百态人生。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群体的分化,我国逐渐出现了一批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主的社会精英群体,电视纪录片将会是他们在电视中的最终关注点之一。

因此电视纪录片拥有大量的潜在观众。

此外,2005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就加强纪录片管理、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开展了多次调研。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关于推动国产纪录片健康繁荣发展的文件,纪录片市场化发展和海外拓展将获得更多政策引导和支持。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1日早上8点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交流融汇,在以英美为主的文化强国影响下,我国的软实力现状不容乐观:

2005年我国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比例高达10:

1,而2010年这一比例已经扩大到15:

1左右;英国《单片眼镜》(Monocle)杂志当地时间2012年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调查,在全球30个国家中,中国的排名从此前的第20名滑落至22名。

电视纪录片作为记录真实生活、反映发展现状的重要工具,承载着记录本土文化、构建自我认同、向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多重任务,在本土文化同全球文化的交汇与对抗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电视纪录节目的发展既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环境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有着潜在观众群的存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几年将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发展时期和机遇期。

因此,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理论建构就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外国人在中国》这个栏目播出时间较短,还未有相关论述文章发表,无法进行对该栏目研究文献的综述。

因此,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对所采用的电视叙事理论进行简要梳理。

(一)叙事学

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看成是人们讨论“叙事”的发端。

“叙事学”一词的正式提出,是在保裔法国人茨维坦·托多罗夫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一文中。

法文中的叙事学(narratology),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而构成的。

托多罗夫给出的定义是“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

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叙事理论(narrativetheory)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苏联,从思想渊源看,尤其是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

普洛普的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被认为是叙事学的发轫之作。

他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并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功能”,同时提出与这些功能相对应的人物类型。

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法国。

列维·斯特劳斯主要研究神话之中内在不变的因素结构形式,并试图用语言学模式发现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

此后, 托多罗夫、热奈特、罗兰·巴特、格雷玛斯、布雷蒙等早期叙事学家从对叙事文本的故事及话语的深度剖析出发并发展了叙事理论,使叙事学经由法国为轴心辐射至世界各地。

叙事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语言学家、符号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文学批评家和电影理论家等的研究和补充。

其研究对象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加:

小说、绘画、舞蹈、电影、电视节目、新闻、广告文本、游戏、动画、微博、精神分析记录等。

(二)电视叙事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传统叙事学理论上承认不同媒介都具有叙事功能,但事实上它仅聚焦于文字叙事,探究文学作品的叙事艺术。

但随着电视文化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异军突起,学者们开始关注电视媒介中是否也蕴含着叙事。

叙事学是叙事作品的形式研究,电视叙事学(narrativetheoryofTV)是以叙事学方式来研究电视节目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电视新闻、记录片、娱乐节目、体育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等一切能用电视叙事的节目形态。

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文字文本不同,电视叙事文本主要是影像文本。

电视叙事研究可以分为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语境研究三类。

《话语频道》(ChannelsofDiscourse)初版于1987年,其中收录了电视理论家萨拉·科兹洛夫的《叙事理论与电视》,该文引用了当时已发表的为数不多的电视叙事文章,并指出“就像是游泳池里的海绵一样,美国电视浸透了叙述”,“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都是叙述性文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象是座大门或一只格栅,即使是非叙述性的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

”同年出版的约翰·菲斯克的《电视文化》也给出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电视当中相关的叙事理论。

该书通过《哈特探案集》等具体案例将结构主义、叙事代码等理论与电视相结合,指出电视叙事与在同质的部落社会或简单的农业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民间叙事不同,要在异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往往矛盾的社会利益和体验的观众中流行。

所以,“电视叙事必须是比较开放的和多元的”。

此后,不断有学者把叙事学引入电视节目分析,电视叙事理论就此蓬勃发展起来。

在大众传媒时代发展起来的电视图像叙事不仅吸收了电影图像叙事的媒介优势,而且还把其“视域”广延到社会各个领域,把对电影图像叙事的审美感受过程“还原”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电视图像叙事真正创造、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威力与作用。

以“电视叙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全文搜索,得到453条结果。

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传统叙事与电视叙事比较研究。

即电视叙事对传统叙事的借鉴与发展。

2.电影叙事和电视叙事的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除对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研究之外,一部分研究还提出电视叙事来自电影叙事的概念。

3.以某一电视节目类型为对象进行的叙事研究。

如对新闻类节目的叙事研究,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研究等。

4.针对具体电视节目进行的叙事研究。

如对《康熙来了》叙事特点的分析,《回家》“家文化”的电视叙事,从《王刚讲故事》看新闻故事类节目的叙事技巧等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说明

《外国人在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首个以外国人为主体的纪实性专题节目,属于电视纪实栏目范畴。

它于2013年2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第一期节目《胡同里的“洋老板”》。

节目旨在通过纪录外国人在中国的个人经历、生活状态和人生故事,以个性化的视角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射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开放包容,反映出中国的大国胸怀:

开放、宽容、自信,是一个所有“在中国的外国人”喜闻乐道的个性化展示平台。

借助一个个鲜活的个案故事,向全球观众展示“在中国的外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为构建和谐世界、同时也为中西文化和人文交流搭建起一座桥梁。

1.定位分析:

 结合该栏目自己给出的介绍,可以分析出其主要目的有两点:

一,借助此平台展示在中国的外国人的风貌;二,展示中国文化并折射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在我国的外籍人员有59.3832万人。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身边可以看到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的的情况下,会有很多中国人在好奇外国人是怎么看中国、怎么看中国人的,因此该栏目在其第一个定位上就满足了这一批中国观众的收视期待;此外,对于那些有打算来中国的外国人来讲,可以让他们提前了解在中国的工作与生活,从而决定是否适合自己。

再者,节目每一期都会围绕一位外国人展开,首先就吸引了这位采访对象的亲朋好友进行收看,使得这些人可以从另一角度获悉亲人在中国的生活状态。

5月8日播出的第十二期节目《非洲歌手好弟》当中,好弟就明确提到身在尼日利亚的母亲会通过卫星频道关注自己的演出等相关节目。

这是该栏目第一个定位的意义所在。

《外国人在中国》同时还是一个展示中国文化和发展现状、与世界进行沟通的平台。

电视纪录片作为反映现实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本土文化同全球文化的交汇和对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承载着记录本土文化,构建自我认同,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建立与全世界交流渠道等多重任务。

《外国人在中国》栏目的第二个定位针对对中国有兴趣的国外观众,为这些人打开一个与之前的电视节目角度相异的、了解中国的开放式窗口。

该栏目的每一期节目,通过采访对象的精心选择,相应地多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了中国的博大文化,如胡同文化、道家文化、中医文化等不同的主题文化。

同时借助主人公在华时间的前后对比,表现中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2.采访对象

《外国人在中国》栏目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主要有三类人物。

首先,是一些已经在中国或是其所在国家有较大的影响力的“名人”。

出现在十一期《泰国公主的中国情》中的诗琳通公主在整个泰国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第一期节目《胡同里的“洋老板”》的主人公江森海在新浪微博上有9.4084万粉丝,更拥有一家创意T恤店和职来职往的特邀考官身份。

而第二期《潘维廉的幸福生活》和最新的出现的十五期《微笑的乔妮》的主人公均在中国有二十多年的授课经历,令周围师生中印象深刻,影响广泛。

这些采访对象的选择,一方面使得节目的收视率获得进一步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居留时间和跨度都比较长,接触的人和事相对广泛,对我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也比较深入,此外,还可以侧面映照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微笑的乔妮》1985年初到中国高校教授英语的亲身经历,既揭示了当时教育环境的艰苦——这是很多当代中国年轻人也不曾了解的历史,又通过对比表现了我国当今教育条件的改善、教育事业的繁荣迹象。

其次,是参加过汉语桥比赛甚至获得冠军并得到“汉语之星”称号的人。

因此,在真实再现的所运用的资料中,出现了一些比赛的视频片段。

第四期节目直接以汉语之星命名——《汉语之星阿马尔》,并花了很大篇幅讲述阿马尔自己探索“疯狂汉语”的学习方法、参加汉语桥比赛的奋斗经历等。

第八期《兄弟》的英雄也通过波折起伏的淘汰赛获得冠军,第七期《安娜与中医》中,来自俄罗斯的勇敢女孩儿也参加了此项比赛。

这主要与该节目的创作人员有较大关系:

韩佳,该栏目主持人之一,是“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主持人,通过这个平台与各国的留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微博上找到的另一位创作人员,其认证标签为“CCTV汉语大赛编导”。

最后一类采访对象则无明显分类,有来自德国的钢琴老师林德曼,来自美国的演员曹操,来自法国的摄影家阎雷,来自挪威的武当弟子凌远等等。

他们在各自的业界领域探索前行,也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二)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该栏目目前最新一期节目《两代人的中非情》的播出时间为8月10日,是第24期节目。

论文采取定性分析为主的文本分析,选取该栏目自播出后到6月8日、全部共15期节目(其中第10期与第7期内容重复),通过拉片分析来进行个案研究。

试探究该节目在叙事学层面上有何特点,是否有属于自己本身的、比较显著的电视叙事特色。

步骤及措施:

准备阶段(联系导师、确立选题)、调查研究(收看《外国人在中国》各期节目)、查阅资料(了解该栏目的创作人员、采访对象、拍摄情况等相关信息,翻阅并补充相关叙事学理论等等)、资料的分析整理、论文撰写。

四、研究发现:

《外国人在中国》的叙事分析

通过对该栏目的前十五期节目进行分析,发现《外国人在中国》在叙述时,有着诸多明显的特点。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叙事特点、叙事表达三个角度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叙事结构

《外国人在中国》栏目每周六13:

00—13:

30播出一期,每期时长30分钟。

形式上,以本期导视加片花开场,中间插入具有悬念作用的下节预告,最后以下期预告结束,由此节目内容被为明显的上下两节。

另外,节目通常以主持人的介绍引入,结尾时再由主持人出场,对主人公的经历做出简单总结,并表达祝福、希冀未来,形成一种形式上的圆形结构。

内容上,先是通过主持人(与本期主人公的对话)或主人公当下所处的一个场景,以现在时态引入,对主人公的身份进行介绍;然后主持人进行简单采访,引出当事人与中国结缘的缘起,并结合事件的具体情况配以回访或采用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真实再现;接下来,会从小事小点入手,来讲述这些外国人在中国遭遇的困难和尴尬,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则是对生活现状的一个整体了解,与刚开始的现在时态形成呼应,以圆形叙事结构结束当期节目,并由主持人单独出镜做最后总结。

有了这样的叙事结构作为保证,可以很好地回答那些通常看这类节目的观众比较关心的问题:

“他们是谁?

”“他们和中国有什么渊源?

”“他们有什么故事”等类似的问题,并以现在时态与现实的关联性保持观众的观看兴趣。

(二)叙事特点

通过观看该栏目现有的十五期节目,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相关叙事理论,可以总结出《外国人在中国》栏目具有以下三点比较显著的叙事特点:

外国人视角、叙述注重表现民族或地域特色、结合现实展示我国发展状况。

1.以采访对象为主的内聚焦视角

视角(perspective)指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参照热奈特的划分方法,视角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其中,在内聚焦(internalfocalization)视角中,每件事都严格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

由于是从人物的角度展示其所见所闻,它可以多叙述人物所熟悉的环境、缩短与读者或观众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切感。

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充分敞开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思绪。

作为一个以外国人为主体的电视纪实栏目,《外国人在中国》很明显的一个叙事特点就是外国人视角。

以采访对象(外国人)为主的内聚焦视角可以展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出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面对与中国人相同的情境时内心的独特想法。

通过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生活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即映射了中外文化差异,又挖掘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民族特色。

《胡同里的“洋老板”》江森海说很喜欢胡同里大家互帮互助的邻里情,这与他在英国的感受是很不同的,从而以他的内视角挖掘出中国邻里文化的独特性;第八期《兄弟》则通过主人公英雄的讲述,了解到法国人比较喜欢轻松的比赛,不像中国一样大多比赛是淘汰性质的,从英雄的视角出发,表现了中法社会文化的一项重要差异。

在第十五期节目中“微笑的乔妮”则专门提及第一次上课时学生的全体起立和后来令她理解更深刻的“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这都让她无时不刻地感受到中国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

这种内聚焦视角的选择,与该栏目的定位之一,即展现在华外国人风貌的思想内在是统一的,可以满足目标观众的收视需求。

再者,这些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挖掘出的文化差异本身,是非常具有打破成见、开拓思维的意义的,在追求创新的信息时代是重要而具启迪性的。

2.在叙述过程中注重表现民族或地域特色

环境指构成人物活动的客体和关系。

它是故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更换了背景不影响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但人物毕竟还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中活动。

《外国人在中国》表现出的另一特点是,在叙述过程中注重表现叙事环境的民族或地域特色。

在围绕采访对象展开讲述的时候,会随着主人公的行程对当地环境和风情进行介绍。

泰国公主诗琳通最近一次访华是今年四月初,栏目组一方面对其进行全程跟踪采访,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栏目专访,因此形成了《泰国公主的中国情》这期节目。

而在跟踪采访的过程中,又不失时机地对当地的历史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如在天津的利顺德饭店及其旗下的同名博物馆,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那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从一个具体形象的侧面展示了天津这座在近代史进程中的重要城市。

环境包含自然现象、社会背景、物质产品三大要素。

这三者并非互相绝缘,而是相互交融、对立,有时甚至可以通过同一成分得到体现。

在《武当洋弟子》这一期节目当中,因为拍摄地点正是在武当山,而采访对象凌远则先后在紫霄宫学习太极拳和逍遥谷练习太极剑,在表现太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同时,对武当山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之一的道教大典(武当山罗天大醮六百年盛典)和物质环境中道教建筑等要素的均有展现,从多个侧面展示了武当特色和道家文化。

摄制组对其师傅、武当山三丰派太极拳的第十五代传人钟学勇的采访则从更深层次揭示了道家文化和太极拳背后蕴含的中国哲学。

结合在镜头语言体现上的丰富多彩,整期节目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相当突出而又自然贴切、不觉生硬。

3.结合各地实况,展现发展面貌

环境是一个时空综合体,它不仅像风景画或雕塑那样只展示二维或三维空间,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行动形成一个连续活动体,因此,环境不仅包括空间因素,也包括时间因素。

对时间因素的利用与处理,是所有具有记录性质文本的重要组成。

《外国人在中国》栏目组在摄制过程中,会适当结合中国的发展状况,表现我国各地今时今日的崭新面貌,展示出一种蓬勃发展的生机。

在第十三期节目《从柏林到苏州》中,林德曼要出门去皮市街花鸟市场买盆栽,却正好赶上下雨需要乘坐地铁,解说词就恰到好处地介绍了2012年开通地铁的苏州是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地级市,含蓄地表达出苏州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机遇。

《泰国公主的中国情》诗琳通公主在天津规划展览馆的参观,也表现了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在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状态。

第十五期《微笑的乔妮》的主人公1985年来到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授课经历,在中国的居留时间和跨度都比较长,对她的采访不仅展现了乔妮自己的故事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同时还侧面映照出我国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

最初乔妮教授高校英语,即使是学校最好的饭菜也不好,“米饭有石头”,“教室非常简陋,就像呆在刚刚粉刷完的空荡荡的车库里一样”……形象地揭示了当时教育环境的艰苦。

随后她在曲阜师范翻译学院的经历,虽然教育条件还不足够令人满意,但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乔妮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友人的帮助,为学生建起了一间外文图书馆。

此外,还要一个不是非常重要但却值得一提的细节,数个采访对象都提到第一次来中国刚下飞机时的感觉,他们表现出来的惊讶传达出这样两个信息:

在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