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99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社会统计学派

 

C.国势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答案:

国势学派

 

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A.威廉·配第

 

B.阿亨瓦尔

 

C.凯特勒

 

D.恩格尔

 

答案:

凯特勒

 

3、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台数、设备价格是()

 

A.连续变量

 

B.该地区全部学校

 

C.每个学校的全部教师

 

D.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

 

答案:

该地区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

 

5、统计的总体性特征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

 

答案:

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6、在学生调查中,学生的“身高”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

 

答案:

连续变量

 

8、你询问了你们班的8位同学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成绩,这些成绩的平均

于这种信息,你认为全班在去年的教育统计学平均成绩不超过

70分。

()

 

A.参数统计

 

B.描述统计

 

C.推论统计

 

D.理论统计

 

答案:

推论统计

 

9、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A.对

 

B.错

 

答案:

 

10、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课程,然后挑出剩下三门课程中最喜欢的

 

挑出剩下两门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门课分别给予

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

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那

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比数据

 

B.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类数据

 

C.累积频数分布表

 

D.相对频数分布表

 

答案:

累积频数分布表

 

2、条形图的特征是

 

A.所有的竖条应该有相同的宽度

 

B.每个类别的频率标示在竖轴上

 

C.各个竖条之间应该不留空隙

 

D.条形图用于反映定性数据或分类数据

 

答案:

所有的竖条应该有相同的宽度,每个类别的频率标示在竖轴上

数据或分类数据

 

3、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频数被称为

 

A.概率

 

B.概率密度函数

 

C.累积概率密度函数

 

D.频数分布

 

答案:

频数分布

 

B.直方图

 

C.条形图

 

D.分段条形图

 

答案:

直方图

 

6、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图是

 

A.饼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线形图

 

答案:

线形图

 

7、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散点图

 

答案:

散点图

 

9、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散点图

 

B.饼图

 

C.条形图

 

D.线型图

 

答案:

饼图

 

10、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关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散点图

 

B.饼图

 

C.条形图

 

D.线形图

 

答案:

散点图

 

第三章

 

1、下列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7.1

 

D.7

 

答案:

D

 

3、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众数等于中位数

 

B.众数等于均值

 

C.无众数

 

D.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答案:

C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答案:

B

 

5、计算学习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4,4,2

 

B.4,5,3

 

C.5,4,4

 

D.5,5,1

 

答案:

B

 

7、一组数据:

3,6,2,7,3,2,4,8,6,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

 

A.平均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众数

 

答案:

A

 

8、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值是

 

A.全距

 

B.平均值

 

C.标准差

 

答案:

B

 

10、中位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A.50

 

B.75

 

C.25

 

D.50-51

 

答案:

A

 

第四章

 

1、比较同一团体不同属性特质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恰当的统计指标是:

 

A.全距

 

B.方差

 

C.四分位距

 

D.差异系数

 

答案:

D

 

2、下列几组数据中,标准差最大的一组是:

 

A.8,2

 

B.8,5

 

C.16,4

 

D.16,10

 

答案:

C

 

4、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是()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答案:

A

 

5、如果一份测验的整体难度偏难,则测验总分的分布呈()。

 

A.负偏态

 

B.正偏态

 

C.正态

 

D.无法判断

 

答案:

C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组数据每个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

c,其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

B.一组数据每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不等于

0的相同常数

c,其标准差等

C.一组数据每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不等于

0的相同常数

c,再加上一个

原标准差乘以c。

D.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

答案:

8、下面关于标准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绝对差异量,可用于计算差异系数。

 

B.可用来计算标准分数。

 

C.标准差受抽样变动影响大。

 

D.可用于删除异常值。

 

答案:

ABD

 

9、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5.1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

了10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

 

A.10

 

B.由P值,计算Z值

 

C.确定某一分数界限内考生比例

 

D.知道计划录取人数后确定录取分数线

 

答案:

ABCD

 

第五章

 

1、下列关于相关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介于-1.00和+1.00之间

 

B.相关系数的+、-号只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相关系数等于+1.00时表示完全正相关,等于-1.00时表示完全负相关

 

D.相关系数的取值的大小表示相关的强弱程度

 

E:

相关系数等于0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独立

 

答案:

ABCDE

 

2、当所有条件都相同时,下面能够表明变量间相关程度较强的相关系数是(

 

A.-0.88

 

B.0.00

 

C.+0.15

 

C.零相关

 

D.弱相关

 

E:

强相关

 

答案:

D

 

4、现有9名面试官对26名求职者的面试过程做等级评定,为了了解这

致性程度,最适应的统计方法是求

 

A.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B.积差相关系数

 

C.肯德尔和谐系数

 

D.点二列相关系数

 

答案:

C

 

5、AB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A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B

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A.积差相关系数

 

B.点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肯德尔和谐系数

 

答案:

B

 

7、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

系时应采用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答案:

A

 

8、r=-0.60的两变量与r=0.60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是

 

A.前者比后者更密切

 

B.后者比前者更密切

 

C.相同

 

D.不确定

 

答案:

C

 

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r|<1

 

B.饼图

 

C.线形图

 

D.散点图

 

答案:

D

 

第六章

 

1、下列关于正态曲线模型,正确的是()

 

A.曲线以平均数为对称轴

 

B.Y值越大,p值越大

 

C.曲线与X轴区域面积为1

 

D.曲线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

 

答案:

ACD

 

2、下列统计分布中,不受样本容量变化影响的是()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卡方分布

 

D.二项分布

 

答案:

B

 

4、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均值的分布是()。

 

A.卡方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正态分布

 

答案:

D

 

5、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正负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总面积

 

A.25.00%

 

B.34.13%

 

C.50.00%

 

D.68.26%

 

答案:

D

 

6、下列关于t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称分布

 

B.随着n的大小而变化的一条曲线

 

C.每次实验可以不独立

 

D.每次实验之间无相互影响

 

答案:

ABD

 

8、有10道是非题,要从统计上(95%的把握)判断一个被试并非因猜测因素

正确回答的题目数是()。

 

A.5道

 

B.6道

 

C.7道

 

D.8道

 

答案:

D

 

9、在一次试验中,若事件B的发生不受事件A的影响,则称A、B

 

A.不影响事件

 

B.相容事件

 

C.不相容事件

 

D.独立事件

 

答案:

D

 

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B.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C.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无关

 

D.与显著性水平α的平方根成正比

 

答案:

B

 

2、使用T分布估计总体均值时,要求()。

 

A.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B.总体为非正态分布

 

C.总体为非正态分布但方差已知

 

D.正态总体但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

 

答案:

D

 

3、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量称为(

 

A.样本估计

 

B.点估计

 

D.可靠性

 

答案:

D

 

5、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其均值为10,标准差为5,则总体

 

()。

 

A.10±1.96

 

B.10±1.39

 

C.10±2.35

 

D.10±3.10

 

答案:

B

 

6、已知某科测验成绩的分布为正态,其标准差为5,从这个总体中抽取

样本均值为81,样本标准差为16,问该科测验的真实分数是()。

 

A.81±1.96

 

B.81±2.35

 

C.81±2.45

 

D.81±3.10

 

答案:

C

 

8、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是()。

 

A.概率论

 

B.样本分布理论

 

C.小概率事件

 

D.假设检验

 

答案:

B

 

9、某地区的写字楼月租金的标准差为80元,要估计总体均值的95

许误差为25元,应抽取的样本量是()。

 

A.20

 

B.30

 

C.40

 

D.50

 

答案:

C

 

10、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A.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决定于原假设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

 

D.原假设与实际值之间差距越大,犯β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答案:

ACD

 

2、拒绝域的边界值称为()。

 

A.统计量

 

B.临界值

 

C.置信水平

 

D.显著性水平

 

答案:

B

 

3、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包括()。

 

A.问题的提法不同

 

B.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

 

C.结论不同

 

D.否定域不同

 

答案:

ABD

 

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

 

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

 

答案:

D

 

6、医学上测定,正常人的血色素应该是每

100毫升13

克。

某学校进行

素均值为12.1(克/100

毫升),标准差为

1.5(克/100

毫升),试问该

显著低于正常值(

)。

 

A.对

 

B.错

 

答案:

A

 

7、对于两个总体方差比双侧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时,通常是用较大的

样本方差,这样做是为了保证()。

 

A.拒绝域总是在抽样分布的左侧

 

B.拒绝域总是在抽样分布的两侧

 

C.拒绝域总是在抽样分布的右侧

 

D.拒绝域总是在抽样分布的中间

 

9、12名被试作为实验组,经过训练后测量深度知觉,结果误差的均值为

另外12名被试作为控制组不参加任何训练,测量结果误差的均值为6

试问训练是否明显减小了深度知觉的误差()。

 

A.对

 

B.错

 

答案:

A

 

10、研究人员要检验20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15周岁智力测验

检验方式()。

 

A.两配对样本的T检验

 

B.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C.样本与总体均值的T检验

 

D.卡方检验

 

答案:

A

 

第九章

 

1、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

 

设计为()。

 

A.23设计

 

B.13设计

 

C.组间误差

 

D.抽样误差

 

答案:

ABD

 

3、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

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

 

A.127

 

B.129

 

C.2

 

D.5

 

答案:

C

 

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方差齐性检验

 

C.三个及其以上配对样本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两个样本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答案:

A

 

A.μ1,μ2,μ3的两两组合都不相等

 

B.μ1,μ2,μ3的两两组合中至少有一对不等

 

C.μ1,μ2,μ3的两两组合都相等

 

D.μ1,μ2,μ3的两两组合中至少有一对相等

 

答案:

B

 

7、在方差分析中,衡量不同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

 

A.组内误差

 

B.组间误差

 

C.组内平方和

 

D.组间平方和

 

答案:

B

 

8、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条件有()

 

A.总体正态分布

 

B.变异的可加性

 

C.变异之间相互独立

 

D.7.50和7.50

 

答案:

D

 

10、在下面方差分析表中,A、B、C、D、E这5个单元格内的数据分别是

 

A.37.3,30,6.175,1.243,4.97

 

B.37.7,29,6.175,1.300,4.75

 

C.37.7,30,6.175,1.257,4.91

 

D.27.7,29,6.175,0.955,6.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