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892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1课时

课题

小熊购物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拓展应用:

 

四、小结

 

五、作业

今天,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逛超市,他们来到食品区,看到的食品可真多啊!

(课件出示)都有些什么呢?

1.教师提出问题:

图中胖胖说:

“我要一个蛋糕和四个面包。

”同学们,我们能帮胖胖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

3*4+66+3*4

教师提出要求:

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一下,再把你们的想法汇总,最后集体交流。

探索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出示算式3*4+6,提问:

你打算怎么来计算这个算式呢?

4,讲解:

在3*4+6这个算式里,我们要先算面包的钱:

3*4=12,将12记下来写在3*4的下面,再用12加上蛋糕的钱,就是总价。

让学生用脱式计算完成题目。

壮壮也有一个问题:

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指导书写:

先算乘法,减法第一次不参加运算照抄下来,把4*3=12的结果写在4*3的下面,然后算20-12=8,把8写在20-12的下面。

教师出示几个算式让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集体抢答游戏。

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课本第4页第4题。

学生看图回答

 

1.面包每个3元,胖胖a要买4个面包,就是4个3元。

可以用乘法来做:

4*3=12。

胖胖还买了1个蛋糕,而一个蛋糕是6元。

所以一共要付12+6=18元。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3.这个算式要先算3*4等于12,再用12+6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

=18(元)

答:

该付18元。

解法二:

6+3×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18(元)

答:

该付18元。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2课时

课题

买文具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探索新知:

                                                     

 

三、拓展应用:

 

四、小结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4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问题: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2)列算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18÷3+4

=6+4

=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1.提示:

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四、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同桌间互相说

 

1.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

 

3.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1.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激发兴趣

 

训练思维,养成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

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3课时

课题

过河

课型

练习课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能力目标: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括号的意义。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二、探索新知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

“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

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

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P9试一试

1.提示:

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

(70-46)÷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2)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

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学生自由回答

训练学生边听边算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多种练习,达到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4课时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练习课

知识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

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情感目标:

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方法

归纳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二、指导练习

 

 

三、总结

1、提问:

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画的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

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

(注意:

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6.指导提问: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学生讨论:

应该怎样做?

 

学生自由回答

 

 

训练学生边听边算的习惯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分享学习的成果

 

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5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试卷评讲

课型

复习课

知识目标

检测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度。

能力目标

解决一些带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题目。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

小黑板、试卷

教学方法

练习、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小结测试情况,激发:

 

二、分发试卷:

 

三、评讲试卷

 

四、体验:

五、作业

1.同学们在做题时大部分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2.做得较好的方面。

根据学生公布分数。

总分:

(    )分

平均分:

(   )分

及格率:

(   )%

最高分:

(   )分

最低分:

(   )分

按学号进行。

 

同学们能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中寻找错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

自己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把错误的

 

地方改正过来。

 

学生结合自己的试卷,认真听讲。

1、领取奖品。

2、学生对照自己的成绩在全班的位置,谈谈自己今后的目标。

观察

学生看试卷,查一查自己粗心失去多少分。

独立完成

大家讨论

并独立改正。

从中寻找错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成绩。

讨论本次考试得失。

独立完成

 

教师先总结同学们的测试情况,然后,然后以表扬、鼓励为主。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生的求知欲望。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试卷评讲

1.整体情况分析:

2.错题总结分析:

3.提出改正意见: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6课时

课题

观察物体—看一看

(一)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能力目标: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

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 学习检测:

课件出示。

(教师自编图完成下面各题)

 

4、教师精讲点拨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1

(一)出示自学目标:

(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1.搭一搭,看一看。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搭一搭,连一连。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

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

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看图,获取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与同伴交流。

 

学生分组竞赛。

 

学生自评、互评。

 

激发学习兴趣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巩固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搭一搭

1.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相同。

2.站在不同位置,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3.判断图中的人物看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7课时

课题

观察物体—看一看

(二)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力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情感目标: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

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反馈交流: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布置: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叫人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出示自学自导:

(8分钟)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2.教师发出指令:

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教师发出指令:

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4.教师发出指令:

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

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1234题。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交流算法。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给于适当辅导。

 

学生自评、互评。

 

激发学习兴趣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巩固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看一看

(二)

1.两个物体的位置与观察的位置关系。

 

2.会判断一个图像是从哪个位置观察得到的。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8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试卷评讲

课型

复习课

知识目标

检测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度。

能力目标

解决一些带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题目。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

小黑板、试卷

教学方法

练习、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小结测试情况,激发:

 

二、分发试卷:

 

三、评讲试卷

 

四、体验:

五、作业

1.同学们在做题时大部分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2.做得较好的方面。

根据学生公布分数。

总分:

(    )分

平均分:

(   )分

及格率:

(   )%

最高分:

(   )分

最低分:

(   )分

按学号进行。

 

同学们能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中寻找错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

自己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把错误的

 

地方改正过来。

 

学生结合自己的试卷,认真听讲。

3、领取奖品。

4、学生对照自己的成绩在全班的位置,谈谈自己今后的目标。

观察

学生看试卷,查一查自己粗心失去多少分。

独立完成

大家讨论

并独立改正。

从中寻找错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成绩。

讨论本次考试得失。

独立完成

 

教师先总结同学们的测试情况,然后,然后以表扬、鼓励为主。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生的求知欲望。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试卷评讲

1.整体情况分析:

2.错题总结分析:

3.提出改正意见:

教学叙事:

 

月日(星期)总第9课时

课题

捐书活动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用具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切入:

 

二、探索新知                                                    

 

三、反馈交流:

四、课堂总结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

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

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

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

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104=222(本)

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04+95=199(本)

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

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估算。

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

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做一做

5.

(1)后来呀,我们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