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708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龙头镇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柳城县龙头镇伏虎村

2013—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柳城县龙头镇伏虎村2013-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文本)……………………………………………………………3

第一章总则…………………………………………………3

一、伏虎村基本情况…………………………………………4

二、影响规划和发展的问题………………………………7

三、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8

四、规划重点及基本思路…………………………………10

五、规划目标………………………………………………10

第二章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11

一、村庄性质及规模………………………………………11

二、土地利用规划…………………………………………12

三、产业发展规划…………………………………………12

四、配套设施规划…………………………………………13

五、农房建设规划…………………………………………14

六、环境保护规划…………………………………………16

七、民主法制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17

八、基层组织建设规划……………………………………18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18

一、加强组织领导…………………………………………18

二、经费来源……………………………………………19

三、细化工作任务…………………………………………19

四、严肃工作纪律…………………………………………19

五、严把建设标准…………………………………………29

 六、严格奖惩制度…………………………………………20

七、规划的效力及完善……………………………………20

第四章附表……………………………………………….20

一、龙头镇伏虎村民委2013-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

标任务表……………………………………………………21

柳城县龙头镇伏虎村

2013-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样式)

第一章总则

一、伏虎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伏虎村委位于龙头镇东南面,东靠旗山村,南邻四厂村,西近马头村,北接伏虎华侨农场。

(二)地形地貌

伏虎村村域内均为土丘山,属典型的丘陵地貌,土质多为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总户数约535户,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总人口2263人,中共党员36名。

(四)经济及产业

伏虎村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水稻、甘蔗、种桑养蚕为主,畜牧、蜜桔种植为辅。

2013年种植水稻约2292亩,糖料蔗2080亩,桑蚕517亩。

2013年全村产稻谷1300吨,鲜蚕80吨,水果500吨。

(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道路现状

伏虎村各自然屯之间都已实现通路,村屯间道路多以砂石路为主。

全村现有进村主干道1条,全长6.4公里,宽度为4-5米,为水泥路面;现有支道1条,全长700米,宽度3.5米—4米。

全村6个自然屯的道路已硬化,总长为6000米,宽3.5米。

2.电力现状

全村由县电力公司统一架设的农网供电,电力供应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3.给排水现状

各农户现生活用水有60%依靠井水,40%的群众靠人蓄饮水工作解决用水,水质一般。

厕所以卫生厕为主,大多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大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已直排为主。

4.通信、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大部分农户已用移动电话。

有线电视用户情况达到85%。

5.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除了依靠市委“千村建设大会战”的专项资金扶持,还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后盾单位补充资金,对村办公室进行翻新和装修。

村部建设成为集办公议事、文体娱乐、健康服务、文化学习、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

(六)村庄现状情况分析

1.全村土地构成分析

全村土地构成分一级、二级、三级三类,一级土地为农用土地,二级土地为建设用地,三级土地为未利用地。

全村共有土地17937亩,其中:

(1).农用土地:

15437亩(面积=①+②+③+④)

①耕地5335亩,其果园500亩,旱地4835亩.

②园地3301亩,其中水田2301亩,其他园地1000亩.

③林地1200亩,其中有林地1000亩,疏林地200亩

④其他农用5601亩,其中农村道路3100亩,坑塘水面200亩,农田水利用地2301亩。

(2).建设用地:

2500亩(面积=①+②+③+④)

①农村居民点用地1300亩

②交通用地930亩

③公路用地70亩

④水利设施用地200亩

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村民居住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6个村民点,规模最大的村民点居住有190户783人左右。

村民居住点主要分布在公路和硬化村路两边。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大部分的村民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楼房,实现了人畜分离,但仍有很少一部分村民居住在青砖青瓦旧房或是泥房、土胚房中。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有部分村屯有公共绿地,全村只有一个文化活动场所,村中有10个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

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屯均通村道,从村委至小学水泥路已建成,并形成四通八达、出行便捷、货畅其流的路网格局,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5.经济发展分析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发展以甘蔗、优质水稻、水果、桑蚕等为主。

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甘蔗、优质水稻、水果、桑蚕的种养规模,增加群众的收入。

二、影响规划和发展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3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服务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安全管理机制。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

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技术导则(试行)》

3、《柳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及政治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4、《村镇规划编制标准》(GB50188——93)

5、《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文)

6、《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7、《柳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5)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方针,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基础建设、美化生活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提质升级”为主要目标,围绕“五新”(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建设新农家、倡导新风尚)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及性,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屯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规划原则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大户村的各项建设项目。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3.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4.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村庄产业、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

6.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方和民俗特色。

7.遵循:

“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柳城民居的建设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规模发展的产业结构”的规划原则,大力实施“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乱,产业发展治多”,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变。

四、规划重点及基本思路

(一)规划重点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土地整合,对原有破、危房进行拆除整理,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就近集中,规范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公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铺设给、排水管网,电力、电信、光纤、电视线路,生活污水的分散(沼气)处理,对村内水沟、水塘、堰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等设施。

3.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处理好人畜关系,采取适当措施美化环境,在适当地点增加公共绿地,满足村民休闲娱乐活动的要求。

(二)基本思路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整治村容,突出特色,加快建筑风貌形成,主要以发展食用菌、旅游为主,大力发展食用菌、旅游产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标准村级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用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化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

(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大户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三)社会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大户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农村文化建设,文明户、文明村屯的创建等具体措施,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标示范点内道路硬化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络基本实现配套,配置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

(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沼气化处理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六)规划年限:

2013年至2016年。

第二章伏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村庄性质及规模

(一)伏虎村的发展性质:

立足生态优势,依靠伏虎华侨农场的地利,以“甘蔗、果、牧”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以农副产品规模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逐步将大户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村庄各规划年限人口规模:

2016年村庄人口控制在2700人以内。

(三)同规划年限相对应的用地规模:

2013—2016年,农业用地8120亩(其中耕地512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3000亩以内。

二、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建成优质米种植近期用地50亩,远期用地100亩;规划建成甘蔗种植近期用地2080亩,远期用地2500亩。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重点:

一是发展水果产业。

建立蜜桔产业带,以沙塘桔种植为主,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二是发展养殖产业。

发展鱼养殖为主,扩大养殖规模;

三是发展劳务输出。

每年劳务输出1180人,以专业劳务为主,扩大劳务输出。

(二)经济发展目标:

以2012年为基础,人均纯收入5350元,按每年15%的增长速度,到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153元,到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76元,到2015年达到8134元,到2016年达到9354元。

(三)社会发展目标:

把伏虎村建成布局较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主要指标为:

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近3年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6‰。

道路铺装或硬化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农村沼气使用率达到70%,电话普及率达到80%,电脑普及率达到20%。

每户建沼气池,合理布局建公厕和垃圾收集点,保持村容整洁卫生。

配套建成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期内40%的青少年完成高中或中等专业学业,85%的劳动力具有专业技术水平。

四、配套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各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新农村道路网络。

路网结构:

以村道、屯道相结合为骨架,各组穿插环状加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完善村域道路结构;

道路等级:

村道路分为两级,由村级公路和水泥路组成。

村主要道路宽度3.5--4米,村内组屯之间联系的环状及放射状道路宽度为3—3.5米,文明路宽度为1-1.5米。

道路建设要达到村级路的标准,做到沟通、路平、坡缓、涵洞通。

(二)供水工程规划:

新建村级用水按规划要求由村民自建净水设施供给,用水综合指标按300升/(日.人);村民点供水管网最小管径为dn50pvc管,按用户区位埋地敷设于地下。

特别是新备建的上罗屯工程,保留村民点用水由现有的自设取水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改造;水塘和水渠建设按农田水利灌概的统筹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三)排水规划:

雨水应顺地沟沿道路边沟就近排放,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沟汇集排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

规划区内现有雨水明沟底宽0.5米均为土沟,规划整治采用30cm厚水泥沙浆砌片石呈梯形“三面光”明沟或暗沟。

污水近期经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算,排污沟布置于村道路侧。

(四)“三电一广”规划:

供电由乡镇变电站统一供给,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三相电网络覆盖率为100%,生活及公建用地量标准按300瓦/(日.人),生产用电按2000kw.h/万元的标准配送。

邮政电信规划设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等邮政业务和代办电信业务。

规范村内电信线路走向,完善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

提高电脑的普及率,增加村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努力构建电脑信息网络系统。

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该村逐步同县城联通闭路广播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使有线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80%以上。

在村域内适当选址安装高音喇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农房建设规划

(一)对于一些不适合入住和生活的房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力求具有本地民风,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二)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碎石铺路,砖块砌墙,白灰沙浆勾缝等。

(三)路面处理,铺设应就地取材,选取自然俭朴,却又透着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形式以现有道路为模板,加以拓宽、平整、硬化,体现农村自然风景。

(四)房屋外观上采用本地民居风格,建筑风格应保持地方特色,建筑宜变化丰富适用,建筑层高最好不超过20米。

1、拆除了一些多余的空间(如一些经常不用的附属房),增加了一些不够用的功能的房间(如一些不够用的设施房)。

2、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如一些及家居房没分开的家畜房间进行了分开处理)。

3、每家每户都设置一个卫生间。

局部设置花卉、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庭院内部布置休闲空间,可以让村民尽享天伦之乐。

对内部交通通行系统、绿化空间、居住空间及附属房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及处理,并利用青石铺路。

(五)新建村民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新建现代农村住宅要求设计新颖,功能合理,建筑风貌体现本地民居特色,并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屋顶采取平坡结合,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农村建设新风貌。

住宅成套率达80%。

(六)对现有农房采取固化政策,严禁乱修乱建,鼓励到新建村屯集中联建;严禁乱修乱建,积极推行农民公寓式住宅。

(七)规划在村委办公楼、村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建筑设施,并规划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技能培训点;在各屯设立垃圾集中堆放场,在土罗屯建造垃圾焚烧炉。

公共建筑在平面构成和立面设计上,均新颖别致,功能完善,能充分体现现代新农村风貌。

(八)居民点内安装路灯,路灯的选型要及村庄的建设风格相协调,以保障安全和衬托村庄建设效果。

(九)抓住文化广播站挂联大户村的有利契机,组织成立文化宣传队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规划

(一)以村屯为单位成立清洁维护小组,保护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村小学厕所改造水冲式公厕一座,粪便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排放,加强对污水进行治理,污水必须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村境内水体水质应达到三类水域标准。

(二)保护生态建沼气池和使用燃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有条件的自然村户户建沼气池,2015年突破90%,力争2016年全村普及。

(三)保持清洁建垃圾堆放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村垃圾收集点2-3个,对村垃圾进行袋装化收集,统一运往固定垃圾堆放场处理。

(四)院落绿化,通过整合院落空间,在庭院种植乡土植物、名贵花树或果树进行绿化,结合步行交通系统及建筑的收放有序,使绿化渗透到每户的宅前屋后。

七、民主法制及精神文明建设

(一)民主管理:

实现村级组织的党务村务政务财务的全面公开,切实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选举村民代表7人,参及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成立5人的村务管理财产小组,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

(二)法制建设:

创建“平安村”建立公安及联防队为主的专防队伍,加强基层巡逻分队工作,群防群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村内各种矛盾,做到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析。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要让全体村民都知法、懂法、用法,维护法制、推进法治进程。

(三)精神文明:

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倡导“五讲四美”,村民之间团结友好,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和睦相处。

八、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

积极完善党建工作、组织生活、党务公开制度。

(二)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新机制。

制定民开展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村干部目标责任制和村干部岗位责任制。

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三)积极发展党员。

积极发展农村党员,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

注重发展经济型、知识型、青年型和妇女型党员,物色好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人才,特别是返乡高中生和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以上对象,符合党员条件,积极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每年发展2名以上。

(四)加强廉政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廉洁教育和从严管理,树立村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群众的有效监督,促进村“两委”班子的健康发展。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分别成立镇、村两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书记负责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包村干部具体抓,村干部落实抓,加强领导,层层管理,明确责任,层层落实,扎实推进整体规划建设的进程。

镇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由镇党副委书记担任工作组长,抽调挂村组干部负责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指导、规划和落实,建立健全和完善完善各项工作监督检查机制。

村级成立由村党支书任组长,挂村指导员和自然村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能抓好落实。

二、经费来源

向上级争取资金,群众投资投劳,社会捐资,县、镇财政补给等方式筹集。

三、细化工作任务

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将镇、村、屯三级干部统一捆绑,按项目建设类别细化分解到每个干部,具体落实到组、户(地块)或建设单位,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严肃工作纪律

镇、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块,切实解决事关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严格干部管理,坚持镇包村干部每周到所包村工作不得少于3天的工作机制。

同时每个工作组由一名科级干部负责干部考勤,实行每月公布和通报。

所有包村干部实行入村驻制度。

严禁工作期间脱离工作岗位、酗酒或从事及工作无干的其他活动。

如有违反,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严把建设标准

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资源、量力而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突出特色、示范带动、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村情及发展现状、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产业发展坚持围绕现代农业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品牌;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设计,规范施工;环境整治要建设集中连片的“田园式村庄”和“生态式家园”;公益事业要以方便群众生活和社会发展为着眼点,适当提高标准建设。

要始终把质量管理贯穿到新农村建设项目全过程,做到前期按规定设计、中期按规范施工、建成按标准验收。

六、严格奖惩制度

将镇、村两级干部绩效工资集中统一捆绑,年底按每个干部的实际考勤天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按得分情况兑现干部的绩效工资。

七、规划的效力及完善

本新农村规划由龙头镇党委制定,由龙头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伏虎村委会具体执行,镇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加强规划的宣传,让村民理解、认识、支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自觉维护和实施新农村规划。

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思想素质高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建设规获划批准后,及时制定近期建设详规,以便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根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期实施,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第四章附表

一、龙头镇伏虎村民委2013-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

标任务表。

龙头镇伏虎村民委2013-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表

基本概况

伏虎村委总户数535户,户籍人口2263人,劳动力1315人,水田2301亩,畲地包括开荒地4835亩,主要经济产业为粮食、甘蔗、水果种植、桑蚕、运输业、劳务输出业、建筑业、养殖业,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

总体目标

优良扩蔗、扩果稳桑、推动养殖业、稳定总产、调优品质、提高单产、构筑新的支柱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规划及目标

1、建木村屯的水泥道路。

2、上罗屯人畜饮水工程。

3、上罗屯建一组垃圾焚烧炉。

1、完成验收上罗屯人畜饮水工程。

2、后盾单位补款修建新的村办公楼。

1、完善伏虎屯人畜饮水工程。

2、曲江、伏虎道路硬化。

1、重新改造曲江人畜饮水工程。

2、上罗屯中道路硬化。

产业发展任务目标

甘蔗粮食生产

2013年甘蔗扩种面积50亩,总面积达2130亩。

甘蔗增产200吨,总量达7800吨。

2014年甘蔗扩种面积50亩,总面积达2180亩。

甘蔗增产200吨,总量达8000吨。

2015年甘蔗扩种面积50亩,总面积达2213亩。

甘蔗增产210吨,总量达8200吨。

2015年甘蔗扩种面积50亩,总面积达2213亩。

甘蔗增产210吨,总量达8200吨。

其他产业

水果扩种200亩,总量达700亩。

水果扩种200,亩,总量达900亩。

水果扩种200,亩,总量达1100亩。

水果扩种200,亩,总量达1300亩。

农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

2012年人均收入5350元,2013年人均收入增加803元,达6153元,增长15%.

2013年人均收入6153元,2014年人均收入增加923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