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912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

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考籍号:

0姓名:

黄双

题目:

论小学生数学思维指导教师:

姜新生

能力的培养

专业:

小学教育联系电话:

地址: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邮编:

410205

东方红校区09初教二班QQ号:

852747499

二O一一年十月

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1、数学教育的特点和目标……………………………………1

2、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

第一节《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重要性………2

第二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

任务。

………………………………………………2

第三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

第四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地发展。

……………………………………3

3、如何培养思维能力…………………………………………3

第一节要构架素质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5

第二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5

结束语……………………………………………………………7参考文献…………………………………………………………8

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

数学也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地发展。

而要想学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在培养小学生思维素质方面提出要求:

“小学思维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思维素质有多种类型,而教育工作中所强调的思维素质是指自主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素质。

思维作为智力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因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类比迁移

正文: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

适应这种形势,教育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如下的新课程改革正体现了创新思想。

要想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观念,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重视学生思想观念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数学教育的特点和目标。

数学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

数学也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数学在学习和发展科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越来越广泛。

它的内容、思想和方法已经普遍使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

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成为我国公民从事生产劳动、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使用的过程。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和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使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使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

因此,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在培养小学生思维素质方面提出要求:

“小学思维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思维素质有多种类型,而教育工作中所强调的思维素质是指自主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素质。

思维作为智力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众所周知,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小学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就是有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字语言来表达的。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有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

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因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母的,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突出了逻辑思维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不断地发展。

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等,他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在对学生不断的“思维体操”训练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最为关注话题。

下面就教师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以下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要构架素质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思想在我们身边很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虽然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思想整体上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了。

传统教育思想首先就禁锢了人的思想和想象,要求学生服从权威,崇拜权威,强调“我讲你听,我说你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被要求“规规矩矩”;和权威相左的就是“异类”,和老师“别扭”的就是“刺儿头”。

在这种情况下,谈何“想象”的发展和创新呢?

1、教师要敢于打破“权威”,更要敢于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

“权威”主要是指教师和教材。

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告诫他:

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在一些孩子眼中,老师就是“神人”、“超人”,而忽略了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要吃、喝、拉、撒。

对于教材,学生也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要按课本上的要求去做作业,去应试。

有了对教师和教材的崇拜,剩下的大多都是盲目,而不是批判的接受、大胆的想象了。

教师要从自我做起,要让学生认识到“师”也是普通人,也可能犯错误;教材也有局限性,不一定千真万确。

教师就要敢于承认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错误,而不是加以掩饰。

更要引导学生去打破这种权威,敢于向权威说“不”,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较高的气度、境界,我们要反思:

“学生在老师面前是不是一定要恭恭敬敬?

老师在学生面前是不是一定要端着架子?

”但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要威信;一个没有威信的老师必然是失败的;关键威信的建立不能靠“高压”,不能靠牺牲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主体精神为代价。

要依靠教师的亲和力、学识等建立起的威信,是民主平等的,是和谐的,是允许学生质疑的。

2、教师的指导“到位”而不“越位”。

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习获得的,而不是像生产一件产品一样制造出来的。

主体教育思想最忌讳强行灌输和包办代替,教育最需要学生学会自我学习。

而现实中我们很多教师的最大毛病就是灌输法。

3、要为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让步,留下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长期以来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优点是能同时培养众多学生。

但人数众多,整齐划一,决定了它不能同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水平和特点。

而想象力的培养和解放,需要一个宽松的、个性化的、激励性的环境;要弥补这一缺陷,就要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按照自己喜欢或者习惯的方式取得发展,我们教师就要力避整齐划一,因材施教、因材助学。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主张他的学生“有所听,有所不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有重点的决定听什么,完全掌握的同学甚至可以不听,可以自我阅读有关重点资料、做相关习题。

教师对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离奇想象,要在充分肯定和奖励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辩证的分析归纳。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思维。

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其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自由的想象,发散思维。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做以下事情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

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和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

例如:

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

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和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

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

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使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

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

如:

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使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使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

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

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

形式有口算。

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

速算比赛,如:

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

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

补数。

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

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例如

 ①10X5X210÷5X210÷(5X2)10÷5÷2

 ②8÷4+8÷48÷4X8÷48X4÷8X4

 ③32—8÷432÷8X432+8÷4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

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

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

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

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

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如:

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了计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了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柱,然后,又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

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和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使用题教学:

果园里有梨树45棵,比桔树少9棵,桔树有多少棵?

启发引导学生按下列要点讲清算理:

根据哪个条件知道“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梨树比桔树少9棵换成另外的说法,应该怎样叙述?

要求桔树多少棵,实际是求比几多几的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对这些问题综合连贯的回答,小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用口头表达算理,经过反复的讲练,不但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维。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如此之重要,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有一片阔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邢永富主编

[2]《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赵宏义主编,78-84页

[6]《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彭小虎主编,78-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