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docx
《第五章 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心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心理
第五章婴儿心理发展
学习目标
●1、把握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和特点
●2、明确婴儿认知的发展
●3、了解婴儿言语的发展
●4、懂得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
●5、把握婴儿依恋的类型
第一节 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一、婴儿的年龄阶段和特点
●二、婴儿的生理发展
●三、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的年龄阶段和特点
●1、年龄阶段
●0~3岁,一般称为婴儿期(infancy)。
●三种观点:
即0~1岁说、0~2岁说和0~3岁说。
●2、一般特点
●婴儿期是儿童学会说话、走路的时期,有了自己最原始的“逻辑思维”,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和对人对事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第一个转折期”或“第一个反抗期”或“第一个危机期”。
本期心理发展的四个特点
●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很大的发展;
●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的生理发展
●1、婴儿期的大脑功能
●2、婴儿生理发育的正常值
1、婴儿期的大脑功能
●
(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
●①脑重和头围
●脑重的发展
●婴儿的大脑出生时重量已达到350—400克。
●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
●12个月时,婴儿脑重达800—900克。
●2岁时,婴儿脑重增加到1050—1150克。
●3岁时,婴儿的脑重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范围。
●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头围的发展
●头围是大脑生长和颅骨大小的主要测量指标,也可用来鉴别儿童的某些脑部疾病。
它是指齐眉绕头部—周的长度。
●出生时就巳达到34厘米。
●1岁时,达到46—47厘米;
●2岁时,则达到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大越来越慢。
●②大脑皮质
●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
●婴儿出生时,脑细胞巳分化,大多数沟回已出现。
●2岁时,脑内各部分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并与灰质明显分开。
●髓鞘化:
髓鞘在神经纤维周围形成的绝缘层,它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髓鞘化的作用是确保神经冲动能准确的迅速传递,神经传导更快、更有效。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①脑电图的情况
●婴儿脑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脑电的变化。
●5个月的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
●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脑电活动开始具有连续件和初步的节律性,形成睡眠和觉醒时的脑电图。
●人们常把同步节律波a波视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新生儿在睡眠或向睡眠过渡时出现了a波的原型波-6次/秒的节律波群。
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成熟性。
●②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头尾原则是指大脑皮层中控制头部的那些部分应先发展,而后是控制躯干的皮层部分发展,最后才是与肢体有关的皮层部分开始发展。
●近远原则是指大脑皮层是从控制身体中部开始发展,然后延仲到边缘部分。
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
●婴儿出生大部分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不能很好地传导和分化神经兴奋,所以婴儿的大脑皮质仍处于弥漫状态。
这个时期,触动婴儿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引起其头、手和足的乱动。
●③大脑单侧化
●婴儿大脑两半球在解剖利功能上都存在着差异。
如左半球属于语言优势区,而右半球刚好相反,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大脑单侧化就是指在其大脑的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2、婴儿生理发育的正常值
●
(1)体重
●刚出生时,男婴的体重要略高于女婴,足月男婴体重约为3.3—3.4千克,足月女婴约为3.2—3.3千克。
●5个月时,婴儿的体重会翻一倍。
●12个月时增加2倍。
●30个月时达到出生时的4倍。
●
(2)身高
●一般说,刚出生时,足月新生儿身高平均为50厘米,其中男婴比女婴略高。
但婴儿的身高不如体重增长得快,第一年内增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内增长10厘左右。
三、婴儿动作的发展
●婴儿每有了一项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在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环境方面就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运动技能、情感性和社会性能力、认知和语言等就能得到共同发展,并且互相支持。
三、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行走动作的发展
●行走动作是指对那些有助于婴儿在发展中进行四处探索的控制性的运动。
●具体的发展见P152。
婴儿行走动作发展的意义
●首先,直立行走,不仅使婴儿能主动去接触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大大地扩展了婴儿的认知范围,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通过行走,发展了婴儿的空间知觉,婴儿从二维形体向三维形体的知觉发展,于是进一步认识了事物的多方面的关系和联系。
●第三,行走动作的发展,能使动作有更精细的分工,协调一致、敏捷、灵活。
于是能在直觉中分析综合并思考眼前的行动问题,即发展直觉行动思维,并孕育着具体形象思维。
●最后,独立行走为婴儿有目的的活动——游戏、早期学习和劳动准备条件,并发展了独立性。
这一切对婴儿智力品质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婴儿手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的发展又称为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发展,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较小的运动有关。
比如够物、抓握等。
●具体见P154。
(二)婴儿手动作的发展
●自主够物、抓握以及操纵物体的发展
●大约在3个月左右时,自主性够物出现并且在准确性方面逐步提高了。
●到4~5个月时,婴儿可以一只手抓持物体,另一只手用手指尖抓物体,而他们能快速地将物体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上。
●第一年的下半年,婴儿已经能用大拇指和食指一起进行捏抓动作,而且协调得颇佳(Halverson,1931)。
这样,熟练地操纵物体的能力就大大扩展了。
一岁大的孩子就能拾起葡萄干和草,旋动旋扭或把手,也能关合小盒子。
到8~11个月大时,够物和抓握动作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以至于这些动作进行得很平稳|顺畅,而且无需作出什么努力。
实验-----早期经历对自主够物的影响
●研究者:
伯顿·怀特和理查德·赫尔德
●第一组婴儿早期未提供视觉刺激
●第二组婴儿起初,简单的图案;后来,在童车上方悬挂一个活动装置
●第三组婴儿提供大量刺激即在早年时,就用图案对童车减震进行了装饰,提供活动的装置。
结果
●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婴儿要早6个星期够物。
●第三组被提供大量刺激(在早年时,就用图案对童车减震进行了装饰,提供活动的装置)。
婴儿够物比不给刺激婴儿也要早得多。
但是这种进行大量刺激的做法也有不良影响,这些婴儿不是环顾四周就是大哭大闹,而且他们在够物中的表现并不如第二组的婴儿那样尽如人意。
●怀特和赫尔德的研究成果提醒我们并非刺激越多效果就越好,而且没有必要进行超量刺激。
试图推动婴儿超越目前他们本身对环境掌控的准备状态的做法,会削弱和影响重要运动技能的发展。
婴儿手的动作的发展意义
●首先,手运用物体能力的发展,使婴儿逐步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其次,随着手的动作的发展,婴儿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觉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
●第三,手的动作的发展,进而导致手与眼,即动觉和视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婴儿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三)动作发展的原则
●
(1)由上而下
●
(2)由中心向边缘
●(3)由粗到细
(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具体见P155)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婴儿的认知就是婴儿的认识过程,是指婴儿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二、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感觉(sensation)是指个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知觉(perception)则是个体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感知觉的发展为婴儿心理的发展完善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基础。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
(一)触觉
●
(二)味觉和嗅觉
●(三)听觉
●(四)视觉
●(五)知觉
●(六)跨通道知觉
(一)触觉
●触觉是父母和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的途径。
●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作出回应。
(二)味觉和嗅觉
●所有婴儿生来就具有能让其看护者知晓其味觉偏好的能力。
●对各种味道的发展与体验各不相同。
●咸味的发展与甜、酸或苦味不同。
4个月大时,婴儿就偏爱咸味了。
●母亲和婴儿通过嗅觉可以确认彼此。
(三)听觉
●婴儿虽然可以识辨很多种声音,但是他们更易对其中一些作出反应。
●4-6个月大时,婴儿甚至已有乐感。
●12个月左右时,如果播放两种仅有微小差异的旋律时,婴儿也能辨出它们是不相同的(Morrongie110,1986)。
●对声音的回应能力
●3天大小的婴儿已能将其头和眼睛转向声音的大致方向。
●4个月大时,他们能在黑暗中很准确地够向发声的物体(Cliftonetal.,1994)。
●头6个月中,对声音进行精确定位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Litovsky&Askmead,1997)。
到这时,婴儿开始对声音的远近作出判断。
●婴儿对人类嗓音频率范围之内的声音特别敏感,他们生来就准备对任何人类语言的声音作出反应。
●小小的婴儿就可以辨别出大量的言语声音之间的细小差别,如"ba"和"ga"、"ma"和"na"以及短元音"a"和"i"等等。
●婴儿对母亲讲话所作出的特殊反应很可能会鼓励母亲对婴儿讲话。
这样做不仅为语言习得作好准备,而且加强了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四)视觉
●1、婴儿的视敏度
●2、婴儿的视觉集中
●3、颜色视觉
●4、视觉偏好
1、婴儿的视敏度
●视敏度是眼睛区分视觉目标的形状和微小细节的能力。
●根据斯纳伦(snellen)标记法,20/20代表正常的视敏度,即在20英尺的距离能读出标准“E”,20/30则表示一个人在20英尺处的视力相当于在30英尺处的标准视力,即近视。
●1个月以内新生儿的视力在20/150至20/290之间。
婴儿的视力在头1年里迅速提高,6个月到1岁时达到正常成人视力的范围。
2、婴儿的视觉集中
●从出生到3个月之间对远近目标的注视能力非常迅速地提高,新生儿和1个月的婴儿表现出明显的注视误差(对远目标的过分调节和对近目标的调节不足);而3个月的婴儿误差则很小。
到了6个月,婴儿就具有与一般成人一样的注视能力。
3、颜色视觉
●3个月的婴儿不仅能辨别不同颜色,而且能把颜色像成人那样分成各种色类。
●有研究指出辨别颜色的能力可能具有普遍性,具有某种先天的颜色辨别装置。
4、视觉偏好
●为什么婴儿从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种对视觉刺激的主动需求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视觉刺激输入,视觉系统因得到使用而发展,婴儿运用视觉能力的先天倾向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原因之二,可能是婴儿所倾向注意的环境信息,正是那些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刺激,如母亲的面孔等。
(五)知觉
●1、婴儿知觉的研究方法
●2、深度知觉
●3、独立行动和深度知觉
●4、图案知觉
●5、对人脸的知觉
●6、对物体知觉
1、婴儿知觉的研究方法
●
(1)偏好方法
●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1)偏好方法
●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
●范茨(1961)所采用的基于婴儿注视行为的实验程序,是婴儿知觉研究的经典实验之一。
实验过程
●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
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较长,则说明婴儿对这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
●出现这一“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减少的一种现象。
●去习惯化:
在习惯化之后对新异刺激恢复和增加反应的现象叫作“去习惯化”。
●本实验范式所指向的问题:
他能否分辨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被看作是婴儿的学习,因为其中包含了在大脑中对刺激物心理表象的构造过程和对知觉与已有表象之间的比较过程。
●研究举例:
●以婴儿的吸吮行为作为评估指标。
首先给婴儿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线。
●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将产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频率降低。
Whathappenswhenwechangethestimulus?
HabituationMethod
●除注视和吸吮等外显行为外,生理反应也能提供婴儿的感知活动线索,譬如心率变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上述程序就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即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第一部分是习惯化:
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第二部分是去习惯化:
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声音感兴趣。
●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
(1)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
(2)婴儿的知觉偏好;(3)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
2、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我们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
●有关深度知觉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上:
幼小的婴儿能感知到深度吗?
在生命的第一年中,各种深度线索的敏感性是怎样发展的?
视崖实验
●设计者:
吉布森和沃克
●实验目的:
探索儿童知觉的发展
实验过程
●1.将婴儿放在中央板上
●2.在浅侧或深侧诱使婴儿爬行。
●用来研究婴儿与母亲或其他人的社会交往:
●如果母亲在悬崖的另一端表現出微笑脸,那么高达74%的12mo婴儿会爬过去;反之,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脸的话,只有6%的婴儿大胆爬过去(Sorceetal.,1985)。
特定深度知觉线索能力
●运动深度线索(kineticdepthcues)
●双眼深度线索(binoculardepthcues)
●图示深度线索(pictorialdeathcues)
运动深度线索
●怎样知道物体远近的呢?
●婴儿最先对运动深度线索感到敏感。
三四周大的婴儿对赫然出现的扑面而来的好像就要撞击到他们的脸面报以防御性的眨眼睛反应。
双眼深度线索
●眼睛是分开的,所以每只眼睛看到的视野中的图像稍有不同。
大脑将两种景象混合,但同时又保留它们的不同之处,于是就有了双眼深度知觉线索。
实验
●实验目的:
为了看婴儿是否对双眼线索敏感,研究人员已经使用了一些巧妙的方法。
●实验过程:
●实验人员在婴儿面前投射出两幅重叠、但非常不同的画面放在儿童眼前让他们看,并让婴儿戴着特制的护目镜以确保其每一只眼睛都能看见其中的一幅图像。
如果婴儿使用双眼线索的话,那么他们在观察和追视过程中的视点轨迹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不是一些随机排列的点。
●研究结果表明,双眼敏感性在2、3个月中出现,并且在头6个月中逐渐提高(Birch,1993)。
婴儿能很快将双眼线索用在他们够物的过程中,用在调整手和手臂在接触眼前物体过程的运动中。
图示深度线索
●利用画家在三维绘画中所用的深度线索模式,这些就叫做图示深度线索。
画家采用透视法(如铁轨从近处向远处延伸)、精细度变化(近处的物体画面清晰,远处的模糊)和物体的重叠(近处的物体遮盖住远处的物体)来达到这种目的。
●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的图示深度知觉时,把儿童的一只眼蒙住,使他们无法利用双眼视觉,然后在他们眼前放一幅有远近感的格子图,在图上放两只玩具鸭子,由于背景图的作用,那只位置较低的鸭子看上去离得较近,位置较高的显得远。
如果他们具有图示深度知觉,他们应能看出两只鸭子的远近,而先去抓较近的那只。
3、独立行动和深度知觉
●具有更多爬行经验的婴儿更多的可能性是会拒绝爬越视觉悬崖较深的一侧。
●独立运动和三维理解判断力的其他方面也有关系。
比如说,正在爬行的婴儿较那些与他们同龄但仍不会爬行的婴儿更容易记住物体的方位,也更易找到隐藏的物体,他们的爬行经验越多,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就越好。
●爬行在婴儿建构对这个世界的经验上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它能通过加强脑皮层上某些神经联系来达到将大脑组织水平推向一个更高水平的目的。
●爬行导致了一些神经联系的加强,尤其是那些涉及视力、运动计划以及空间理解等方面的联系。
4、图案知觉
●随着婴儿的不断长大,他们就偏爱更加复杂的图案。
●产生偏爱现象的原则--对比敏感性。
●组合图案中各单元的能力
●12个月大时,婴儿能基于非常有限的信息对图形进行感知,甚至可以通过残缺的图形,即使只看到物体的小部分轮廓,就能识别出物体。
5、对人脸的知觉
●新生儿生来就有趋向面容的倾向吗?
●在两三个月大时,婴儿对整个刺激进行探求时,他们的确更喜欢面容图案而不是其他相似的图形构造。
●到3个月大时,婴儿能对不同面容特征作出很好的区分。
●两个陌生人
●母亲
6、物体知觉
●
(1)大小恒常性。
●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视网膜上视像的大小而变化,而是倾向于保持物体本来的大小,这种能力就是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尽管婴儿的网膜视像的大小有变化,但是婴儿将同一物体的大小感知成相同的情况还是明显的。
测量大小恒常性
●实验:
研究人员使新生儿习惯于离眼不同距离的一个小的黑白相间的立方体。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婴儿对立方体的网膜视像大小的变化变得不敏感并且将婴儿的注意力引向立方体的实际大小。
下一步就是,将小立方体和一个新出现的大立方体以不同的距离予以一起呈现,以便让它们投射出同大的网膜视像。
所有的婴儿都对立方体感到不习惯。
这表明尽管在网膜视像大小相等的情况下,婴儿还是以物体的实际大小为基础来对物体进行区分和辨别
●
(2)形状恒常性
●尽管物体形状的网膜视像有变化,但物体形状感知为稳定不变,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a)婴儿习惯于在箱子后来回移动的棒杆。
下一步,仍向婴儿呈现(b)一个完整的棒杆或者(c)一个有缺口的断了的棒杆,这一缺口以示盒子的所在位置。
将每一种剌激前后移动,就像习惯剌激[指(a)]一样移动。
2个月大小的婴儿通常对有缺口的断棒杆表现为不习惯(花更长的时间看)有甚于完整的棒杆。
这表明他们在第一次呈现中就已将出现在盒子后面的棒杆感知为一个独立的单元。
(AdaptedfromJohnson&Aslin,1995)
●婴儿能否将来自不同通道的信息相互联系起来,而不是将景象、声音和触摸感觉彼此独立地体验。
跨通道知觉
●不少研究者(包括皮亚杰)认为,婴儿出生时各主要感觉通道是完全不协调的,只有通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经验,才逐渐学会把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联系起来。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通道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
现有证据似乎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这些证据主要涉及三方面:
即视觉-听觉、视觉-触觉和视觉-身体运动模仿的跨通道整合。
●例一:
5-8月婴儿面对以下情境:
●母亲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母亲用陌生人的声音说话
●陌生人用陌生人的声音说话
●陌生人用母亲的声音说话
●结果:
当声音与面孔不协调时,婴儿有不安、烦恼的表现
应用:
统觉失调
●例二:
初入小学,会二位数加法,但不会跳绳
●原因:
爬得少、抱得多
早期教育强调计数、识字
●研究三:
Mwltzoff&Borton(1979)
●把1个月的儿童分成两组,分别给他们含两种橡皮奶头,一种是光滑的,另一种是不光滑、有小疙瘩的。
●两组儿童用嘴熟悉了这两种奶头之后,研究者把两种奶头同时拿给他们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吃光滑奶头的那组孩子,用更多的时间看那个光滑的奶头,吃带小疙瘩奶头的孩子,用更长的时间看那个带小疙瘩的奶头。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一是视觉--空间知觉障碍。
儿童的视力检查正常,但辨别形状却有困难。
例如,难以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识别图形和汉字,分不清字的反转或倒转,典型表现为上与下、6与9、d与b等分辨不清;有时单独一个字能认识,放在句子中就难以辨认。
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也较差,不易分清左与右。
由于这种视觉--空间知觉障碍,明显影响了儿童的识字和阅读能力。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二是听觉功能障碍。
儿童的听力属正常,但辨别听觉刺激的能力很差,如分不清d、t、n、m等类似音素,对较长的词句难以重复,不能按照大人的指示做事情等。
这些也都影响儿童的理解与阅读。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三是精细动作障碍。
大动作技能:
包括走、跑、跳、单腿平衡等;精细动作技能:
包括眼睛和手的复杂动作,以及视知觉--视动作的协调,例如穿针、刺秀等动作就属此类。
阅读、绘画、写字等学习活动更多地依赖于精细动作的参与和协调,尤其依赖于眼与手的协调。
孩子在书写时,字或字母过大与过小、间隔不当、字不成行,笔握得太紧,不能一行行地涂色与剪贴纸张;在看书时,不能产生平滑而协调的水平方向的眼睛活动等等,都是精细动作存在障碍的表现。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四是失败综合征。
由于上述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导致儿童认为自己笨,不能很好地接受批评,对集体活动比较淡漠,行为幼稚且畏缩,爱想入非非,依赖性强。
二、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
(一)婴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
(二)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婴儿思维的发展
(一)婴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1、注意的发生
出生时:
先天的定向反射
●注意的选择性:
对简单明了的图形更加偏爱。
对人类面孔的偏爱
●2、注意的发展
●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1-3个月:
表现出选择性
●偏好复杂刺激物
● 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 偏好不规则图形多于规则图形
● 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
● 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非集中的刺激物
● 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
● 从注意局部轮廓向有组织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发展
● 从只注意形体外周向注意形体内部因素发展
●两种理论:
●轮廓密度理论(Karmel):
婴儿的注意受视野中物体轮廓出现与否的制约和影响。
●视觉的偏爱与轮廓密度成倒U字形关系
●图形视觉理论(Banks&Salapatek ,1981):
认为人有一个对视觉刺激特点进行了线性分析的系统。
●
●3-6个月:
●平均注意时间增长,偏爱复杂而有意义的对象;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
●6-12个月:
●这一时期婴儿的注意不再像6个月以前那样只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
选择性够物、选择性抓握,选择性吸吮等。
●婴儿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与经验的支配。
●例如:
婴儿对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