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776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docx

六年级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组题是“童话寓言之旅”。

其中《稻草》、《寓言两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

课文内容不仅生动感人,而且耐人寻味,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迪。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他非常尽职,也非常爱他的主人。

《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

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

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

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刺猬汉斯》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

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

要言而有信。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

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这几篇课文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学生通过阅读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道理,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交流,尤其是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

“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

“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

“大家谈:

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

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

“习作”是编写童话。

这是一次在本单元学习、阅读了大量的童话的基础上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8个。

2、指导学生通过读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品味童话语言,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3、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4、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5、展开想象编写故事,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领悟作者在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道理。

单元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道理.

教学关键: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

讲述童话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

《稻草人》2课时;《寓言两则》2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刺猬汉斯》1课时;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1课时《语文百花园一》5课时

1、稻草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情感变化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认识5个会认字和11个会写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文重点:

3.4.7.8段

朗读训练点:

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读写结合点:

写一写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文中圈划生字词并写会,查工具书或根据语言环境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思考课文写了关于稻草人的什么事?

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4.通过看书或上网查询收集叶圣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稻草人吗?

(板书:

稻草人)你见过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

生描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

二、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

肌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

挽救、沉甸甸

2、抽查学生读课文,是否正确、流利。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叶圣陶先生的资料,师进行相应补充。

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1.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

自己读一读相关句子。

(学习第一自然段)

2.通过预习课文,你觉得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

(一)尽职。

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2段)

2.自读本段,思考:

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善良,关心主人。

1.从哪里看出来的?

2.找出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用“------”标出来,读一读,结合课文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

3.班内交流:

A.“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

(1)稻草人为什么心里很高兴?

(他看到了希望,他不仅为主人将获得好收成而高兴,还因为将要看到主人的笑容而高兴。

)从这里看出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

(喜主人之所喜)

(2)稻草人的主人是个怎样的人?

(可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相关句子。

(3)有感情读句子,体会稻草人的高兴心情。

(4)班内展示朗读。

B.“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他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1)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高兴到焦急)

(2)当小蛾来到田里时,思考:

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3)从这里你体会到稻草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善良,急主人之所急)

(4)有感情朗读本段话,体会稻草人的焦急和痛苦。

C.“这使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心想祸事真的来了,越怕越躲不过。

(1)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的是什么?

更让他感到焦急的是什么?

(2)他又是怎么做的?

D.“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的不得了”,看着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

(1)稻草人的主人来了,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事情?

自读相关句子。

(2)稻草人看到主人就要走了,心里会想些什么?

(围绕对主人的担心和焦急的心情来写)

师总结:

是啊,稻草人极力想把灾情告诉主人,可是任凭他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主人还是走了。

(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再有感情读一读这一段,体会稻草人的焦急和无奈。

E.“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1)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稻草人这样的痛心?

(2)“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

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

(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3)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4)再读第九段,感受稻草人的伤心与痛苦。

(5)师小结:

是啊,稻草人所担心出现的、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极度伤心。

这不仅是因为看到虫子毁了稻子,更因为还会看到可怜的主人又白白辛苦了,她将仍然在贫穷与痛苦中挣扎!

四、总结全文

学完课文,你对稻草人有何评价?

1、尽职。

2、善良。

(1)爱自己的主人

(2)喜主人之所喜,急主人之所急(3)竭尽全力驱赶小蛾。

五、限时作业

说说你对稻草人的理解。

板书设计:

稻草人

稻草人______飞蛾下子______老妇人

(尽职、善良)高兴、焦急、惊恐、痛心(可怜)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回顾内容

自读课文,体会稻草人情感的变化。

二、研究写法,体会感情:

1、师:

稻草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我们读来却觉得他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呢?

作者是怎样做到得呢?

2、小组内讨论交流写法。

3、班内交流,总结:

(1)运用了拟人手法,把他当作一个真实的人来写。

(2)抓住了稻草人情感的变化,赋予他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灵魂。

三、运用写法,进行练笔:

运用拟人手法,抓住了稻草人情感的变化,想象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四、处理字词:

易写错的字:

穗:

不要少写右边的一“、”

橘:

右下边不要少写“八”

“褐”是示部,“祸”是衣部,不要混淆

五、限时作业:

1.听写词语:

肌肤稻穗白喉耕种褐色橘子挽救祸事沉甸甸

2.比一比,组词:

褐()祸()肌()喉()

歇()涡()饥()候()

3.你喜欢稻草人吗?

谈谈自己的理由。

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课文重点:

全文

朗读训练点: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自相矛盾》

读说结合点:

说说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的情况

预习要求:

1.根据句意断句,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3.试着总结文中寓意。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再来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成果展示

1、指名读生字、词语:

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的情况(根据句意断句)

3、教师根据检查情况范读课文

4、学生自读课文

5、采用小组互相听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反复读熟课文。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学习《自相矛盾》

1、指名读文章,说一说文章出处,讲一讲自己在预习时了解的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你怎样理解的句子意思?

怎么知道的?

(“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

”“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

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

之前他会想什么?

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

周围的人听后又会有哪些表现呢?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指名读,谈理解。

楚国人的反映怎样?

(“应”:

回答。

“弗能应”:

不能够回答。

)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

(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

(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7、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自相矛盾”的时候呢?

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

想一想、交流。

(二)按照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式,自主学习《画蛇添足》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出处。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是怎样发生?

怎样发展?

结果怎样呢?

(1)发生:

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理解“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自相矛盾》的学习方法。

(2)教师:

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怎样说?

怎样做的?

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

(个别读)

(3)教师:

他很得意!

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①“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理解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

(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①故事的结果怎样?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

(他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②带着理解读一读。

4、学以致用: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四、回归文本,总结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每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揭示了怎样的寓意?

六、限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吾矛吾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回顾内容

1、自读课文

2、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

3、说说这两个故事的寓意

二、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

1、什么是寓言?

说说你的理解。

2、教师归纳总结: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3、你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叶公好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

4、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班内交流。

5、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

6、小组内推荐一名组员在班内讲故事,其他同学可进行相关补充。

三、处理字词

1.易读错的字音

  如:

弗(fú)遂(suì)舍(shè)人

2.词语的意思

鬻:

卖;誉:

称赞;吾:

我;莫:

没有;

陷:

刺穿;舍人:

手下人;

卮:

盛酒的器皿;亡:

失掉;

四、限时作业:

1.解释加线字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其人弗能应也。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2.写出你知道的四个寓言故事的成语。

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字里行间,特别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重点:

5---7、9—11自然段

朗读训练点:

10、11、13自然段

读说结合点:

如果这个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习设计:

1.熟读课文,在文中圈划生字词并写会,查工具书或根据语言环境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想想课文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4.通过看书或上网查询收集安徒生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

(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多么幸福啊!

不过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板书课题。

二、成果展示

1.指名读本课生字词语2.交流安徒生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3.课文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说说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

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

2、汇报交流:

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

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生:

小女孩很可怜。

“可怜”这个词用得好,还可以用别的词吗?

(悲惨)

3、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4、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预设:

(1)“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体会小女孩很可怜,本来大年夜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小女孩却在街上卖火柴,多可怜啊!

  

(2)“她的旧围群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小女孩是多么悲惨,她生在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

 (3)“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小女孩很凄苦,爸爸不疼爱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4)小女孩在墙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体会到小女孩很悲惨。

(作者运用的是侧面描写。

 小结:

是的,小女孩的命运真惨,在富人们狂欢的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在别人幸福地度过新年的时候,她却悄悄地可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过渡:

可是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作者却说:

“谁也不知道:

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5. 预设:

   A、围绕“看到、美丽”

   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

为什么会看到?

怎样看到的?

   B、围绕“幸福”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

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一)品读课文,感受“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大段。

2、学生交流,师板书:

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3、这些东西对小姑娘来说可真美,我们一起来想想小姑娘看到这些美丽的东西时心情怎样?

她可能会怎么做?

把你自己当成是她去替她想一想。

(也就是——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4、安徒生爷爷又是如何来描绘这么美丽的东西的呢?

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大段,拿出笔来划一划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丽景象,用你刚才体会到的心情和感受去有感情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新感受。

然后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或印象最深的一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读的时候注意那些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到最好。

 5、学生朗读、交流、比赛。

 

(二)、品读课文,认清现实。

  看到这些美丽的东西是多么幸福,这些老师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美丽的幻想,(板书:

幻想)火柴再明亮,再温暖,也终究是要熄灭的。

现实还是那么残酷,这些美丽、幸福的幻影还会存在吗?

(或者:

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景呢?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现实生活。

 1、学生自由畅谈。

2、比较体会。

(1)出示三句话:

   A、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C、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

 

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读读想想这三句话,说说你读懂了哪几句?

 (3)过渡引导:

为什么还要写到星星?

      当小女孩看到惟一疼她的奶奶出现在亮光里,她忍不住叫了起来,这时她的心情怎样?

怎么读这句话?

 A、自由练读

 B、指名读

 C、齐读

  3、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擦燃火柴与她前面四次都不同,请同学们找出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读一读,比较一下不同之处,哪几次给你的印象特别深?

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A、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B、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3、学生读句子,比较、品味。

  4、教师小结归纳:

品味读书方法之三:

反复比较,体会滋味。

(三)品读课文,领悟“幸福”。

  过渡:

小女孩一开始舍不得擦燃一根火柴,可后来为了留住亲爱的奶奶,她赶紧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说明她是多么地渴望得到奶奶的关爱,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再次来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1、认真读读课文十二、三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女孩在临死前拥有过幸福?

  2、小结:

我还记得安徒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

小女孩是拥有健美的心灵的,她勤劳、善良,渴望幸福,也懂得感受幸福,可是她在富人们奢华狂欢的大年夜被饥饿和寒冷夺走了小小的生命,对于她来说,甚至离开这个世界才意味着解脱,意味着幸福,这真是太悲惨了。

四、整体回归,总结全文

1、谁给了她这么悲惨的命运?

2、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个童话写的是什么事,请用题目做主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可以加上时间、环境。

___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

五、限时做业:

读了这个美丽而凄婉的故事,如果这个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美好的幻象 —-----可怜悲惨—————残酷的现实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一、再读课文,回归文本:

1.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她的悲惨经历,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谈印象。

 3.小结:

是的,小女孩的命运真惨,在富人们狂欢的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在别人幸福地度过新年的时候,她却悄悄地可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感悟写法:

1.你觉得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

3.班级内汇报交流:

(1)对比手法的运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现了四次幻象。

作者把现实同幻觉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鲜明的对比中使我们认识了旧制度的不公平、腐败与丑恶。

(2)课文的结尾意味深长。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时刻冻死了,她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

这个回叙性的结尾,及结尾中的“美丽”、“新年的幸福”等词语更突出地衬托出结局的悲惨。

三、课外延伸

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四、处理字词:

1.易读错的字音

  如:

喷香(pèn)明晃晃(huǎng)

暖和(huo)裂缝(fèng)

2.易错的字

如:

“裙”(衣补旁);“烤”(右下部分不要写成“与”)

“蜷”(右下部分不要写成“巳”)

五、限时作业

1.听写词语:

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

2.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4、刺猬汉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

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课文重点:

16自然段

朗读训练点:

12、16自然段。

读说结合点:

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何评价?

教学时间:

1课时

预习设计:

1.熟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出生字词,生字注音组词。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4.通过书籍或上网查询收集格林兄弟和《格林童话》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作者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

(格林兄弟)

你对林兄弟有哪些了解?

你知道哪些《格林童话》?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

二、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