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599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docx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号第4辑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

“光明时评”2016年3月号第4辑

  整理fcs2002

  1.“先秦穿越手册”是教学思维的更新

  2.对“人机大战”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3.10岁女孩“电锯伤妹”拷问动画片监管

  4.“罚0元扣0分”别让善意成谜题

  5.“包治百病的仪器”治不了“空巢”的伤

  6.诚信"黑榜"不是治理闯红灯的万能方

  7.“黑名单”制度能让保姆与雇主相爱吗

  8.“众筹炒房”还是悠着点好

  9.小卖部拍出天价,既是进步也有风险

  10.用“去产能”控烟或比涨价更有效

  11.“诚信挑战”背后的公民意识更值得尊重

  12.复原“乡贤文化”还得再思量

  13.“大数据”提升打假成效令人期待

  15.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刻不容缓

  16.政府机关拆围墙,更要拆“心墙”

  17.杜绝复印教材之风,保护知识产权

  18.鼓励官员“告老还乡”要趋利避害

  1.“先秦穿越手册”是教学思维的更新

  作者:

刘建国

  “如果穿越到上古时代吃饭,你点一道‘水煮活鱼’,因为那时没有辣椒,真的只能吃到水煮的活鱼了。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正式进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的上课阶段。

其中,一门名为《先秦穿越手册》的课程成为学生追捧的对象,目前已有近300位同学报名听课。

(3月10日《福州晚报》)

  应该说,如此的教学模式,确实颇具新意,令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将学生置身于古代历史中,以“穿越”达到现场模拟的目的,更能让学生们意犹未尽,进而牢固掌握更多的人文历史知识。

表面上来看,如此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们传授了生存技能,但仔细想想,却具有更加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长期以来,在人文历史教学方面,我们如何来向学生们灌输知识呢?

比如,古时代的饮食、服饰、建筑、交通、货币、婚葬等方面的文化常识,都是通过历史、文学等课程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比较被动。

那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必然存在某些弊端。

由于教学方式呆板,学生们通常印象并不深刻,死记硬背又缺乏感知,导致知识吸收陷入困境中。

如此之下,以“穿越手册”进行教学,摒弃了之前的僵化教学思路,效果值得期待。

  仔细看看,潘苇杭老师通常以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为参照,据一些例子来与古代的事物对比。

比如,他将“胡萝卜、芋头、白菜、花菜……等,置于上古时代,以生动的方式告诉了学生们这些东西并不存在。

现代与古代相比较,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立足于自己的视角区审视古代的人文历史,这无疑是一种临场感受。

如此,虽然只是一种“穿越思维”,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却在“穿越”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古代的历史。

  其实,这也给当前的教学模式提了个醒。

在很多知识的灌输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思维,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思路,多给学生们想象的空间。

假如,每个教师都能如此,相信学生们必然受益颇多,而高校教育必然会被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刘建国)

  2.对“人机大战”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作者:

苑广阔

  围棋人机大战的第一回合,人工智能赢了。

9日中午12点,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大战第一回合在韩国首尔举行。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角逐,李世石投子认输。

在赛后发布会上,李世石表示胜负还未决出,他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了解对手。

对于最后的胜利,他称自己有五成胜算。

(3月1日《京华时报》)

  现在全世界最火爆的新闻事件是什么?

自然非围棋人机大战莫属,这场人类脑力与人工智能较量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围棋、竞技的范畴,成为检验未来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超越人类,或者是说人类还能否掌控人工智能的一次契机。

尽管现在只进行了第一回合的较量,结果是人工智能战胜了人类,而国内网友已经是惊呼声一片:

有人为此狂欢,认为人工智能将向前迈出一大步,也就意味着人类科技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但也有人感到绝望,因为他们担心人工智能的这种加速“进化”,最终会反制人类,危害人类。

  人工智能属于人类的尖端前沿科技,尽管从现在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还不用担心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反制人类,但是未来会如何发展,确实很难说。

至于说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类发明机器人,结果反被机器人所控制,所迫害的情节会不会真实的发生,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人敢做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而经验或者说教训告诉我们,对这种处在高速发展当中,但是发展前景未明的新生事物,我们最起码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而人机大战首回合较量出现结果以后,国内却传出了一些过于“轻敌”,也过于轻视的声音来。

比如有国内计算机方面的专家表示,不必对人类失利大惊小怪,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还不如一个小孩。

这未免有些过于托大了,尤其是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看到国外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们在这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因为这种差距最终会反映在科技水平,反映到对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上,正如美国谷歌公司开发AlphaGo,肯定不会只让他陪人类下棋一样。

  而更为引发国内网友质疑与争议的,是素有“中国围棋第一人”之称的棋手柯洁九段,他在围观一番人机大战之后,一方面说李世石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要是他迎战,肯定不会输给人工智能,但另一方面又表示不会迎战人工智能,因为不想自己的思路被人工智能复制学习。

这不就像是与人过招,结果还没出招,就说对方打不过自己,所以自己不会打,因为自己一旦打了,对方就会把自己的招数学去,这还真是一种神逻辑。

少年得志,难免目空一切,但不能拿无知当无畏,人类的大脑进化了几万年才到现在的样子,但是人工智能才多少年呢?

所以不管人机大战的最终结局如何,我们保持一份起码的敬畏之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苑广阔)

  3.10岁女孩“电锯伤妹”拷问动画片监管

  作者:

汪昌莲

  春季,是儿童意外伤害多发季节。

汉中西乡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郑鲁玉说,近期他们接到了多起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

如今年2月15日,大年初八,他们接诊了一个被电锯锯伤的小女孩。

10岁的姐姐翻出了一把电锯,“学着光头强在妹妹脸上锯了过去。

”(3月10日《南方日报》)

  显然,这又是一个模仿悲剧。

2013年4月,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后,江苏连云港9岁男童模仿其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节,将同村5岁、8岁两名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

2014年3月20日,江苏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模仿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结果用斧头把自己的两根手指砍伤。

  事实上,早在2013年10月,动画制作和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喜羊羊》、《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点名。

然而,承诺也好,点名也罢,未能起到警示作用,一些动画片仍然我行我素,暴力十足。

  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情节危险等不良现象,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视。

未成年人模仿性极强,影视作品中的一些危险、暴力、暴露等镜头,往往会成为孩子们的示范教材,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特别是,此前有媒体曝光“史上最大尺度动画片”,片中出现了动物拟人化的女性乳房,明显突破了“少儿不宜”的底线。

在动物身上露出拟人化的女性乳房,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温馨一幕”,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却是“危险一幕”,会给孩子们的认知造成误导,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人与动物的正确区分和判断。

  除了少儿影视成人化之外,现在的影视作品,大都存在“三多”现象,即暴力镜头多、暴露镜头多、吸烟镜头多。

这些影视作品,虽没有标明“儿童不宜”,却具有许多“儿童不宜”的成分,不分时段、不分场合地播出后,自然会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影视创作者,还是相关管理者,实际上扮演了“灰太狼”角色,成为摧残“喜羊羊”身心健康的黑手。

  因此,10女孩“电锯伤妹”,拷问动画片监管机制,当引起有关部门反思。

首先,应尽早出台国产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做出严格限制。

具体到影视作品创作上,应多创作和拍摄一些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影视作品。

同时,不妨借鉴国外做法,实行“分级制”,有关部门照此进行严格的管理,影院也严格照此执行,对创作者来说,就可分类创作,可以保证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特别是,针对动画片等少儿影视作品,既要避免过度拟人化,更要规避成人化。

要知道,影视作品创作,其核心就是保护未成年人。

(汪昌莲)

  4.“罚0元扣0分”别让善意成谜题

  作者:

司马童

  近日,福建省交警总队的官方微信发布一条信息,有名驾驶员收到了一张来自广州交警的奇怪罚单,竟是“罚款0元、记0分”。

官微提醒,这样的罚单也需要到窗口处理,否则会影响车辆年检,但也说有些地方管得不那么严,也可以不处理。

消息甫出,引来一片关注和热议。

(3月10日《厦门日报》)

  公众如何议论“罚0元扣0分”的交警罚单?

网友的说法着实可称是五花八门:

有说“从未遇见过这样的罚单,不知道怎么处理”;或讲“不罚款不扣分,那应该不用处理”;还有模棱两可地认为“只是警告,无伤大雅”等等。

因此,要人们普遍重视和正确处理这种“奇怪罚单”,的确需要加大宣传,使之变得不奇也不怪。

  “罚0元扣0分”的罚单,确凿不是随意开出。

据了解,根据新交规的有关条款,驾驶中型以上客货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之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时速10%以下的,或者驾驶中型以上客货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下的,依规都应给予“罚0元扣0分”的处罚。

换言之,收到这种罚单的驾驶人,尽管其交通违法行为尚未踩及“实质处罚”的红线,但往往也已相距一步之遥了。

  应该说,“罚0元扣0分”的交警罚单,看似“不痛不痒”,其实却映衬和折射了一种规则善意;这便是,通过这样的“处罚”提醒,释出了交管部门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执法用心和理念。

而规则要求,相关驾驶人拿到这张不用罚款和扣分的“罚单”后,必须到交警部门窗口接受处理和核销记录,倒也不是要让当事人“多跑冤枉路”,目的也在于使之牢记警醒、安全行驶。

  那么,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罚0元扣0分”的执法善意,为啥又成了许多人一知半解的“应对谜题”呢?

我以为,这除了少数地方在现实监管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重罚轻教”的功利性倾向,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可能就是“好事只做了一半”,对于规则善意的明确传导和释清,尚欠一目了然的“最后一行字”。

比如,格式化的交警罚单,固然都标注了受理处罚的时限及地点等信息,但就不少人偶然遇到的“罚0元扣0分”,最好也能清楚写明“必须窗口处理”的预先提示。

  按着一些人的想法,“罚0元扣0分”的罚单,无疑是一种“亏本”的买卖。

一来打印、寄送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二来就算违规者都到窗口接受处理,相关部门也没有丝毫“收入”。

但显而易见的是,交警罚单的“无收入”,不等于安全教育的“无用功”。

正如一些点赞者所言,这样的费心和费力,若能换来少出一次交通事故,少一个人因车祸受伤或死亡,那就是大大的“够本”了。

  “罚0元扣0分”别让善意成谜题。

我觉得,这种防患未然的提醒式“罚单”,之所以还让一些人感到“少见多怪”,甚至猜疑起“是否真的”,这也从一个侧面隐喻了:

尽管在执法中释出规则善意,乃是有关部门的一种职责本分,但也存在具体执行的宽严失衡和冷热不均现象。

因此,循着媒体的报道,一些监督机构倒真有必要去查查,为何会有“有些地方管得不那么严,也可以不处理”的懒管与懒干之状。

(司马童)

  5.“包治百病的仪器”治不了“空巢”的伤

  作者:

斯涵涵

  号称能治百病,国家食药监总局系统却查无注册证编号;出厂价2200元左右,卖给老人却高达27800元……如此匪夷所思的产品,却引得老人趋之若鹜,不惜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养老钱,甚至不惜因此事与子女翻脸。

康尔福电位治疗仪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效?

他们的推销人员又对老人施了什么魔法?

(3月11日《新闻晨报》)

  一番免费体验和洗脑,让老人对仪器深信不疑,一句“包治百病”将担心健康的老人哄的团团转,一番移花接木,将成本价1000-1800的仪器,包装成售价高达一两万的神器……最后的目的无非是销售高价产品,老人们省吃俭用的多年积蓄便这样流入推销人员的腰包。

  不要说老人们老迈昏庸,容易上当,一句话道破真谛,“在老人眼中,这家店就是他们的家”。

因为“他们对我们都特别热情、特别好”,所以老人们也投之以桃报以琼瑶,把推销人员看做子女一样看待。

殊不知推销员的热情是经历过严格培训的,业务人员和老人沟通的每一步都被精细分解,看似嘘寒问暖,实有完整的“谈话技巧”,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步步为营,糖衣炮弹的强攻下,老人们将自己的所有倾囊献给“子女”。

  老人们的痴迷道出空巢的暗伤。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有些子女虽然和老人住在一起,但忙于工作,早出晚归,与老人鲜有交流,造成实质上的空巢。

住在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而各种热热闹闹的康复体验室便成为老人们呼朋唤友、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场所。

  老龄化社会催发白发经济浪潮,老人群体也成为诈骗分子、“营销”人员瞄准的肥肉。

近年来,骗老人看病消灾、投资赚钱、卖保健养生药和仪器、电话诈骗等等新闻屡见报端,有些老人甚至迷信仪器而不去看病,贻误了病情。

“推销”人员群体不同,但方法类似,就是热情似火,巧舌如簧,不断拉近和老人的距离,他们抓住了老人关注健康、渴望长寿的急切心理,衍生出五花八门的骗术,亲人般的陪伴令寂寞的老人们防不胜防,不知不觉上当受骗,影响社会安宁。

  “包治百病的仪器”治不了空巢的伤。

针对这种虚假广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体验洗脑暴利式推销,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要主动出击,严厉打击诈骗犯罪分子和假冒伪劣产品,筑牢公民安全屏障;

  当老人们宁愿相信外人也不相信子女时,子女们要引起反思:

常回家看看,多陪伴一下父母,或多给父母打电话,平时与父母多沟通,告诉父母一些基本的防骗术,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识,方能将犯罪分子的哄骗伎俩抵御于家门之外;

  社会各界都要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的心理诉求健康诉求,拓宽服务渠道,提高其辨别是非能力和积极生活的能力,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补齐老龄化社会的养老短板,齐抓共管,使他们空巢心不“空”,人老“智”不昏,有效地防治“欺诈”式营销对羸弱的老人再度产生身心伤害。

(斯涵涵)

  6.诚信"黑榜"不是治理闯红灯的万能方

  作者:

薛家明

  10日,记者从福州市委文明办获悉,福州市正式启动诚信“红黑榜”机制,具体名单分别由市法院、市交警支队、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建委等十多个部门审核发布。

诚信“红黑榜”将每月至少更新一次,并逐步扩大发布。

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行人闯红灯、乱横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等今后都会被记入福州诚信失信信息,通过统一平台,向社会公布。

(3月11日《海峡都市报》)

  闯红灯上诚信“黑榜”,无非是基于这样一个简单逻辑——闯红灯缘于个别行人素质的问题。

比如,不管是否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过马路,是行人规则意识的缺失;电动车载人是行人安全意识的淡薄所致;行人在没有斑马线的区域,随意跨越机动车道,是素质缺失的表现。

面对行人素质的缺失,对规则的集体僭越,只能寄重典、下狠招,通过诚信“黑榜”倒逼行人遵守交通规矩。

  但问题是,行人违反交通规则仅仅是素质问题么?

比如,在部分路口,绿灯时,行人得到的并不是无障碍通行,而是要继续面对川流不息的右转向机动车。

试问,短短30秒、1分钟时间,能过去几人?

这不是倒逼行人一撮撮地闯红灯么?

再比如,一些马路,经常一两公里都不设一个斑马线、天桥,行人要通过,需要绕很大的一个弯。

如此不方面,只能倒逼行人跨越机动车道“自找方便”。

可见,行人违反交通规则,行人素质的缺失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机动车对行人路权侵占问题、道路规划的欠妥,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诚信“黑榜”并不是治理行人违章的万能方。

只要斑马线、天桥的设计,依然让行人感到不方便。

只要红绿灯的使用,依然偏向于机动车,那么中国式过马路,就不会绝迹。

而且更需注意的是,在中国式过马路的汹涌人群中,被抓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人都在“法不责众”中,穿越而过。

因此,最终登上诚信“黑榜”的,只是几个倒霉蛋。

其警示作用,必然大打则扣。

  事实上,对相关部门而言,目前要做的,不仅是对闯红灯施以大棒,而且更要反思自身。

比如,红灯的设置时间是否合理,是否不利于路人通行?

再比如,在一些车流人流的密集区,是否该设置过街天桥?

只有,多了一些这样的反思,有关部门的处罚才能理直气壮,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薛家明)

  7.“黑名单”制度能让保姆与雇主相爱吗

  作者:

嘉彦

  不诚信或严重违反行规的保姆将被禁用。

记者昨天从沪联百家家政联盟信息平台获悉,该信息平台已经启用“保姆黑名单”,3名保姆因为违反平台制定的相关规定而被列入“黑名单”。

据平台发起人夏君介绍,列入“黑名单”意味着今后信息平台的成员单位将禁止雇佣这些保姆。

据悉,这是本市家政市场首次启用“保姆黑名单”。

(3月11日《新闻晨报》)

  在保姆行业乱象丛生的当下,“保姆黑名单”的推出似乎的确可以从制度设计的层面遏制诸多乱象的进一步扩散。

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黑名单的推出也并非一劳永逸的办法。

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保姆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恶化、保姆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原因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比如一些雇主认为有些保姆完全没有职业素质,不但不尊重雇主的生活习惯,甚至还对日常应做的工作百般推诿,而且工资还必须年年涨,不涨就走人。

可保姆们却也有着同样的苦衷,他们在雇主家里不被尊重,即便犯点小错误也会被无限放大,且还没有节假日可言。

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既是催生保姆对雇主不满、进而多方违规的现实缘由,也是造成雇主对保姆百般厌恶的客观条件。

  更要看到的一个客观现实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渐次提高,一些家庭宁愿花更多的钱去购买高质量的保姆服务。

然而,现实总是显示了别样的图景,不管是家政公司给雇主挑选的保姆、还是雇主自行到人才市场寻觅的,他们虽然都能够胜任为雇主准备一日三餐、替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工作,但却并不能给雇主提供一些专业化、职业化的保姆服务。

比如在替雇主照看小孩的同时,也能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对小孩品格的养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因此,在雇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又必须支付高额工资的情况下,他对保姆的不满便可能在日常的言与行中体现出来,而对保姆来讲,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相关培训及专业知识的缺位,使得他们在面对雇主相对专业的服务要求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甚至会觉得雇主是在故意刁难。

于此情形下,二者之间的矛盾便可能在日常的诸多琐事中得到累积,其爆发的形式要么是保姆主动请辞,要么是雇主炒了他们的鱿鱼。

这大概也是当下保姆行业人员流动大,各方均对对方颇有不满的重要原因。

  要破解这样的现实难题,设立“保姆黑名单”制度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于整个保姆行业来讲,最根本的或许还要在保姆服务的升级换代上多下功夫,并用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眼光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保姆队伍。

具体而言,则是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或家政公司要摒弃传统的保姆服务观念,并通过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将保姆服务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推进。

当然,城市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或者尝试着在高校开展家政专业,并借此将整个城市的家政服务质量带动起来。

  事实上,只有让保姆服务从传统的“游兵散勇”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保姆与雇主之间的矛盾才可能在交流中得到化解,而保姆们也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尊严感和存在感,他们才可能真正“相爱”。

否则,黑名单制度永远都只能是一声恐吓,它对保姆业的实际推动,并无半点作用。

(嘉彦)

  8.“众筹炒房”还是悠着点好

  作者:

苑广阔

  面对疯狂的楼市,一些资金实力不够或者由于限购无法购房的人也想从不断上涨的房价中分一杯羹,众筹买房应运而生。

传统的众筹买房,一般是几个朋友和熟人凑钱一起买房,升值后卖出,获得收益。

但随着互联网平台兴起,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宣称,千元即可起投,收益高达30%以上。

(3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房价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国内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去库存时代”,房价表现低迷,甚至出现了下跌,但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却是高歌猛进,一路上涨,各种围绕买房卖房所带来的财富传奇也在网络上频频出现、流传,让人眼热心跳。

但在以前,炒房似乎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专利,毕竟所需资金太大,不是一般人能够参与的,而随着网络的兴起,炒房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甚至宣称,参与他们的“众筹炒房”,千元即可起投,收益高达30%以上,一时之间,“众筹炒房”风起云涌。

  尽管现在市场上“众筹炒房”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网友在微信自行发起的,有的是由互联网金融平台发起的,但是在操作方式上大同小异,那就是大家把钱集中起来买房,等房价上涨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卖掉房子,上涨的房价部分就是炒房的利润,参与众筹者按照当时所参与的众筹资金比例来分配利润。

如果房价下跌,则共同承担损失。

表面看上去,“众筹炒房”的兴起大大降低了炒房的参与门槛,让普通人、工薪族也有机会参与一线城市房价又一轮上涨所带来的财富盛宴,但是这样的炒房模式是否真的稳赚不赔,却是个未知数。

  对于有些利用微信、论坛等平台自行发起的“众筹炒房”,其实是建立在朋友、熟人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但是随着众筹的资金越来越多,这样的信任能否经受得住金钱的诱惑,实在不好说,一旦出现有人携款跑路的情况,参与众筹者将血本无归。

而且,即便房价上涨,上涨到什么程度才卖房套现,在几十人,几百人参与的情况下,也往往各执一词,难以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另一方面,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的飙升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屡屡传出代表委员建议政府对新一轮房价上涨给予调控的信息。

  这意味着,政府不太可能坐视一线城市的房价一直像现在这样涨下去,尤其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并不是百姓的刚需而是各种投机热钱、游资的情况下。

这无疑就大大加大了房价下跌的风险,而类似的教训,在前几年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多次出现了,并非是什么稀奇事,甚至于以炒房闻名全国的“温州炒房团”,这次也变得格外谨慎,表示并没有参与这一轮的炒房,连“专业选手”都如此谨慎,那么普通网友作为“业余选手”,想从房价上涨中分得一杯羹,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苑广阔)

  9.小卖部拍出天价,既是进步也有风险

  作者:

然 玉

  近日,一张广西南宁三中小卖部经营权竞拍现场图在网上疯传,引人注目的是173万元/年的成交价。

有网友算账,“扣除假期和周末,每天要将近4万元的营业额才能保本。

”据悉,该校确实委托南宁一家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对小卖部进行公开竞价招租,但目前还未签约。

记者了解到,该校实行封闭式教学,小卖部属于独家经营。

(3月13日《京华时报》)

  小卖部租金拍出天价,引得不少人咋舌不已。

围观者煞有介事地一番盘算之后,更是判定如此高价几乎不可思议。

然而,倘若能对“校园生意”的特殊性充分理解,对学生群体的购买能力重新评估,我们又是否会改变想法呢?

学校小卖部之所以能够赚取超高租金,背后自然有一套完整的市场定价逻辑。

就此而言,其租金高低本身并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这种疯狂的租金,会对校园的消费生态以及学生利益产生何种影响?

  校内小卖部,本来就是独特的商业形态。

鉴于其显而易见的垄断性、专营性,故而理所当然要收取高额租金;再加之学校往往采取封闭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