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12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新教材春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学案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及特点。

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含义。

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活动日益加剧,世界各地出现了共同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2.分类。

(1)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以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水资源危机等。

(2)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3.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①主要原因: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②影响。

b.影响粮食、水资源等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国际市场的动荡和有关国家的冲突。

(2)大气污染与酸雨。

①原因:

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②影响:

造成酸雨。

酸雨可以毁坏森林;使江河湖水酸化;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等。

酸雨还常常引起国际纠纷。

(3)土地荒漠化。

①分布:

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②主要原因:

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利用不当。

(4)生物多样性锐减。

①范围: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②原因:

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产生的消极影响。

③影响:

某些生物的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给人类造成无法估计的危害。

(5)臭氧层破坏。

①臭氧层作用:

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②破坏现状:

地球臭氧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

③危害:

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使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加,影响人类的健康;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

1.全球性:

在规模、波及范围和解决途径上具有全球性。

2.长期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积累过程。

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其解决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3.复杂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

⊙思考

为什么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特别严重?

答案:

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性物质缺少足够的中和;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

⊙判断正误

1.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仅对巴西地区造成影响。

(  )

2.要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人们长期坚持。

(  )

答案:

1.× 2.√

探究点一 全球变暖

材料一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

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

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材料一中,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有何关联性?

为什么?

答案:

呈波动上升趋势。

 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

 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材料二中,造成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冰川快速融化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答案:

全球变暖 一方面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岸低地和一些岛国。

3.图示全球气温变化对海平面有什么影响?

原因是什么?

答案:

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原因:

海水受热膨胀,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

4.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的发生?

答案:

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全球变暖

现状

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明显上升,到目前已经升高了0.3~0.6℃

原因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砍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

危害

①破坏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②造成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沿海城市、岛国将被淹没;③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④可能增加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发生;⑤增加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

措施

加强立法,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热带雨林;发展二氧化碳固定技术和回收利用技术等

下图示意受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影响较大的地区。

读图,完成1~3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2.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

3.下列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措施是(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加强台风监测预报预警

C.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

D.加强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可知,这些地区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区,故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第2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

第3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应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答案:

1.A 2.B 3.D

探究点二 大气污染与酸雨

下图是湖南2016年度城市降水酸雨频率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湖南省丘陵地区土壤的酸碱性是怎样的?

据图说出湖南省酸雨的特点及主要污染物。

答案:

土壤呈酸性。

 特点:

全省酸雨污染严重,分布范围广、酸雨频率高。

 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酸雨给湖南省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

酸雨能毁坏森林;使江河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等。

3.请你为湖南省防治酸雨提出几点建议。

答案:

洗涤加工原煤,减少硫含量;开发新能源,使用低硫煤和天然气;改进燃烧技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安装脱硫装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公众参与,群测群防。

酸雨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硫酸、硝酸和盐酸,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污染物来源

自然污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释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工业污染源:

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酸雨类别

硫酸型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硝酸型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对环境的影响

①使江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1.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典型案例

(1)自然资源枯竭。

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水资源危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工厂废水污染河流

土地资源

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资源

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2)生态破坏。

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次生盐碱化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等

大熊猫、江豚、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3)环境污染。

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城市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石油泄漏

 

2.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

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

破坏

恢复生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自然资

源枯竭

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完成4~6题。

4.下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A.贵阳、河南       B.山东、河南

C.上海、重庆D.上海、山东

5.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水pH值小于4.5的地区为酸雨区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硝酸型酸雨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4.C 5.C 6.A

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7~9题。

7.图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全球变暖

8.图2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

A.排放氟氯烃物质——旱涝频率增加

B.排放温室气体——海平面上升

C.排放二氧化硫气体——土壤酸化

D.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9.同图3漫画反映的属于同类型环境问题的是(  )

A.荒漠化B.臭氧层破坏

C.凌汛D.火山喷发

解析:

第7题,由图1可知,酸雨会腐蚀地表建筑、危害人类健康等,C正确。

第8题,图2漫画反映的是北极冰川消融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危害是海平面上升,B正确。

第9题,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同属全球性环境污染,荒漠化属于大面积生态破坏,其与图3漫画反映的属于同类型环境问题,凌汛、火山喷发均为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A正确。

答案:

7.C 8.B 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