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786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doc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何潇潇金融管理与实务1班20092232108

【文章摘要】

规范的金融期货市场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全国统一、资金价格完全开放的金融现货市场的基础上。

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很年轻,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

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期货市场,现货,微观资本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套期保值

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主要品种有人民币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

1992年七月,中国开始试办外汇期货。

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我国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一年多就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管制,基本禁止了外汇投机交易。

1993年7月,国家外汇投机交易。

1993年七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已设立的外汇期货交易机构必须停止办理外汇交易,并限期进行登记和资格审查,办理外汇期货交易仅限于广州、深圳的金融机构进行试点。

规定企业和个人的外汇交易必须是现汇交易,演进以人民币资金的抵押来办理外汇交易,严禁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

由于以上的严格管制,中国的外汇期货试点实际处于停顿状态。

中国国债期货是1992年12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的。

最初仅限于各种证券公司之间的交易,由于各个证券公司对中国国债期货了解不多,因而参与者很少,交易清淡。

1993年九月,为了活跃国债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开始对个人开放。

到1993年十月底,仅是上海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开户达到230家,上交所还批准了27家证券公司为国债期货自营商。

其后国债期货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个反面条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体制上、管理上等方面的缺陷,国债期货发展迅猛,投机气氛过重,最终导致了“3.27”事件的发生,致使中国国债期货市场被迫关闭。

至此,我国首次进行的国债期货尝试至此告一段落。

中国首次股票指数期货试点开始于1993年3月,由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推出深证指数期货交易,推出的期货合约共有6种。

经过几个月的运作,海南深指期货交易呈现出一下的几个特点:

(1)A股指数交易无人问津,

(2)综合指数期货交易集中在当月,在临近月末致使,次月的交易量才逐渐的增加上去。

但是由于投资者对这一投资方式的认识不足,再加上中国的股票市场不稳定,在管理层面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海南深圳指数期货紧紧运作了几个月,便被迫停止了交易。

同时,海南证券交易中心也被国家撤销。

规范的金融期货市场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全国统一、资金价格完全开放的金融现货市场的基础上。

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很年轻,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

我过的金融期货市场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具体体现在:

1、各种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目前我们金融期货市场上法规欠缺,仅有《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个已无监管对象的法律及其他一些“通知”等,可以说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法律制度方面很不健全,几乎可以算空白;同时管理机构过多,诸如中国证券委、证监会、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伤害、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而且这些机构还存在着一定的权属不清,政出多门现象,使得金融期货市场难以适从,这势必会造成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等现象的发生。

2、国家对金融商品价格干预过多,缺乏真正的市场均衡价格。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外汇仍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之下,而且长期以来,国债利率也是事先由政府确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一种衍生产品的功能。

因为金融衍生工具之所以受人青睐,就在于利用它可以进行规避风险和获得投机收益,但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而汇率和利率的固定使得由此派生出来的衍生产品价格也难以波动,从而达不到套期保值和投机的目的。

3、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过度投机严重。

在成熟的期货市场上,保值者比重应该占到三分之一。

而我们国家由于市场参与者对金融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了解不够深入,而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风险的回避意识不够强烈,因此参与金融期货市场者大多数是出于投机的目的,为了短时获利。

另外交易费用偏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低,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措施过少等也是制约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第一。

、尽快制定金融期货的相关法律法规空白。

我们应该强调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规范发展证券市场,目前已经制定了多种有关证券的法规,规章和制度。

但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基础法规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第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开展的金融期货市场的基础。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股市的遗留问题还是很多,比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只有三分之一的股票可以流通)、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不稳定、以及虚假报表、操纵利润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加上政策市场和资金推动型的不成熟股市的特征十分的明显可见等。

从基金产业的发展来看,虽然我国的基金产业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较快,但作为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现实仍是以追求资产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就有的市场行为同样不能避免。

如果证券投资基金控制股票风险都达不到一定的成熟度,把基金的一些市场行为拿到股指期货上,恐怕只能加剧基金和股指期货的风险。

因此我认为加强基础设施的晚上很有必要。

第三,我国建立金融期货市场宏观条件好转,围观资本市场条件不容乐观。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发展金融期货市场不能一味的急于求成,要有“分步实施,完善条件”的思路。

“分步实施”是指我国金融期货交易业务可以实行区分不同的种类,有先有后的逐步推出,如何以先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等。

这既是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也符合了资本市场目前的客观条件。

“完善条件”是指不能消极等待条件的成熟。

第四、加强金融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一是市场制度的稳定性。

二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

三是市场运作的规范性。

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

上述四个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

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就会风险不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第五、金融期货市场应实行法制化管理,用发展的思维统领监管工作

2003年以来,仅仅北京地区先后出台《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指导意见》、《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指导意见》等,充分兼顾了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深受北京地区期货业欢迎。

第六、走稳健发展之路

我们看到,近年来,证监会积极推进金融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稳步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更新监管理念和改进监管方式,加强了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强化了期货业协会的自律机制,为期货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金融风暴下,我国期货市场之所以运行正常,是有许多期货市场发展和监管的经验值得全球借鉴,比如我国期货公司防火墙的设计更为坚固、我国对衍生品的推出更为谨慎、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采取的逐步渐进策略。

相信在中国证监会的热心服务和正确监管下,金融期货市场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

2、中国期货业协会编,期货市场品种介绍[M].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3、展凯,唐齐鸣,关于股指期货的冷思考,理论月刊,20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