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58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docx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

戏剧艺术欣赏及表演

主讲人:

林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培养戏剧欣赏的能力与方法。

2、掌握戏剧表演的能力和技巧,感受戏剧表演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戏剧、热爱表演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戏剧,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3、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与审美情趣,扩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戏剧常识,懂得欣赏戏剧,并能够对戏剧做出自我评价。

2、掌握戏剧表演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关注戏剧、欣赏戏剧的兴趣。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聚在这个课堂。

今天晚上这门课,在老师给同学们讲授的同时,我们也将有一些互动环节和实践操作环节,所以老师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今天这个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地,活跃的参与到这些环节中来,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得到学习。

好不好?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到大屏幕。

老师先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雷雨》大结局5分钟)

播放《雷雨》大结局视频

看完了这一段视频,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段视频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什么艺术形式呢?

舞蹈?

小品?

相声?

影视?

戏剧?

非常好,戏剧。

具体来说,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艺术类型,话剧。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一起走进戏剧的世界,去探索去感受戏剧的无穷魅力。

打开PPT文件,切换至第一页

那么,什么是戏剧呢?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戏剧常识

切换至第二页

一、戏剧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戏剧的历史和地位。

戏剧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

西方的戏剧起源于古希腊。

所以,西方古希腊的戏剧,距今已经有了2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戏剧的历史如果从南宋时期算起的话也将近有1000年了。

切换至第三页

戏剧一度被称为“艺术的皇冠”,正是因为戏剧艺术的综合性——他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

就拿我们刚才的看的戏剧片段《雷雨》来说,在这一个固定的空间和相对的时间内,我们已经欣赏到了文学艺术(也就是富有文采的台词)、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当然,这种舞蹈并非单纯的跳舞,它融入到了演员的舞台走位中)、以及舞台的布景、道具,这些都属于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的范畴。

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才会说,戏剧艺术发展的快慢与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为,它是一个民族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体现。

那么,什么才能称之为“戏剧”呢?

切换至第四页

定义很简单:

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

对于这个戏剧定义,同学们可能很难理解。

我们现在来把这个定义形象化。

切换至第五页

李白有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里边有一个非常令人怦然心动的成语,同学们能够找出来吗?

青梅竹马,非常好。

但今天我们并不是来探讨这个成语,而是来探讨李白这两句诗歌中的行为。

从李白这两句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男孩把一根竹竿骑在胯下,绕着井台(这里的床是井台的意思),嬉戏着一个和青梅一样青涩的女孩子。

那么,这个男孩子是演员吗?

不是。

那他的行为是在表演吗?

当然也不是。

那么,为了弄清什么才是演员,我们就必须了解什么才是表演。

简单地说,表演就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转换——你所饰演的必须是既定的一个角色。

你和观众都很清楚的意识到舞台上的你不是真实的世界的你,你仅仅是在扮演。

为什么说“郎骑竹马来”中的那个男孩子仅仅是在模仿而不是表演呢?

就是因为那个男孩子至始至终都没有脱离自己的身份,他只是在模仿,模仿骑马的这个行为,但是,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己和那个女孩子嬉戏的动机中来,没有脱离本质的“我”。

也就是说,男孩还是男孩,他并没有因为骑竹马而被那个小女孩当成一个将军或是骑士。

切换至第六页

所以,演员,作为一个表演者,必须是既定情境中对既定人物扮演,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和环境中,他的身份需要发生转换。

而且这种转换,必须让观众知道,他所饰演的角色和身份。

切换至第七页

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演员之后,再来看看,什么是戏剧美感。

对于戏剧美感,同学们可以这么理解:

戏剧美感就是我们欣赏戏剧时所获得的娱乐和寄托。

这里的娱乐包括肉体上的快感和精神上快感的。

肉体上的快感,比如说,一出戏剧的欣赏让作为观众的你出冷汗、冷颤,精神上的快感,比如获得的愉悦、欣喜和满足等等。

当然更多的时候,感官上的刺激和精神上的触动是不可分离的。

你的一切外在的表现,都是由于欣赏戏剧的时候获得的精神上的体验的外在表现。

那什么是寄托呢?

所谓“寄托”,就是一出戏剧所蕴含的剧意,也就是这出戏剧所要告诉观众一个怎样的道理。

当然这种寄托必须在满足了观众心理需求的前提之下,要让观众从内心去感悟。

或许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明白一出戏剧的寓意,但只要他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了情绪的波动和体验,明白了一个理念,顿悟了一个道理,或是身心得到了放松和发泄,那么就已经达到了戏剧寄托的目的。

切换至第八页

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戏剧的定义:

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

我想,通过刚才的分析,相信同学们应该能够对戏剧的概念略知一二了。

切换至第九页

二、戏剧的分类

在了解了什么是戏剧之后,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戏剧的分类。

戏剧是一个大的范畴。

那么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样式:

哑剧、歌剧、诗剧、舞剧、话剧。

但是,我们现在一般说戏剧,都是泛指的话剧这种艺术形式。

在北京、上海这些东部沿海城市,每个星期都会在剧场上演戏剧,如果不特殊标明是歌剧、舞剧,那么,这个剧场即将上演的,就是话剧。

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主要学习话剧这种艺术形式。

为什么我们要将话剧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呢?

因为话剧是各种戏剧样式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种。

我们在接触话剧时,不仅可以去观看它的表演,话剧剧本本身也是具有极强的阅读趣味性。

即使我们无法欣赏舞台上演绎出来的话剧,但阅读剧本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而且,只要大家愿意,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演话剧。

刚才我们一上课看到的戏剧样式,就是话剧。

超链接话剧

那么什么是话剧呢?

简单的说,话剧是表演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

虽然话剧的演出依然离不开音乐、舞蹈、美术,但语言和对话的大量运用,使话剧具有了极高的文学性和剧本的可阅读性,使话剧较之于其他剧种更具有吸引力。

这也是话剧的最大的特征。

返回第九页并切换至第十页

三、戏剧题材

戏剧界将戏剧题材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大类。

切换至第十一页

我们要了解这三类戏剧题材,还得先从人的情感反应说起。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悲欢离合,戏之常态。

人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

这种反应有肯定性的,也有否定性的。

当我们产生肯定性的心理反应时,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顺向的情感:

如欣喜、爱慕、敬仰、愉悦等等;当我们产生否定性的心里反应时,就会产生逆向的情感:

悲伤、恐惧、厌恶、愤怒、鄙视。

但是我们知道,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有些心理反应,徘徊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或者相互掺杂,如怜悯、同情等等。

我们在欣赏戏剧的时候,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所以我们根据人的情绪反应,将戏剧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大题材。

现在我们就分别来了解这三种戏剧题材。

切换至第十二页

悲剧。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会引起人们逆向情感的戏剧题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同学们也看过结局悲伤的电视剧、电影、小说。

你们在看到这些悲剧性的故事时,是不是都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内心世界的颤动呢?

尤其是看到自己心爱的角色死于非命,或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时,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离去,是否会有一种内心撕心裂肺的疼痛呢?

是的,这就是悲剧的魅力,也是悲剧的力量。

悲剧是强有力的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

悲剧使我们内心世界触动、甚至疼痛,但在疼痛之后我们对悲剧的原因加以体验、反思,以达到净化自己的心灵,无意识的去摒弃那些毒害心灵的意念,将自己带回到一种光辉的品性上来,让自己变得纯洁与高尚起来。

这就是悲剧的意义。

切换至第十三页

喜剧。

说到喜剧,我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能够引起欢笑的戏剧。

没错。

当我们欣赏喜剧的时候,笑是必然的。

因为喜剧引起观众情感体验的首要要求,就是笑。

但是笑又有着不同的种类:

它可以是无声的会心的暗笑、可以是开怀的大笑、可以是心照不宣的微笑、可以是讽刺的嘲笑。

优秀的喜剧引发观众的笑,应该代表着真、善、美、刺、褒、贬等不同的价值判断,观众所发出的笑声,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也是一种对喜剧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的一种批判。

有内涵的笑,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喜剧。

同学们,我们必须理解,一味的以低俗的行为去引逗观众发笑而没能让观众产生思考的戏剧,在我看来,并不能称为喜剧。

或者说,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喜剧。

优秀的西剧,是寓教于乐。

笑,也是一种艺术。

切换至第十四页

正剧。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戏剧家狄德罗首次提出正剧这一概念并加以实践。

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痛苦,也不会是简单的快乐。

悲和喜是人类情绪的两个极端,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处在这两种极端的中间状态。

狄德罗由此将处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戏剧称之为“正剧”。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正剧并不是悲剧和喜剧简单的机械的相加。

那正剧都有哪些特点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正剧相较于悲剧和喜剧来说更加的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就是说正剧所反映的内容更加接近现实,更加接近客观事物的原生态。

我们知道,悲剧或喜剧都是将现实生活状况进行了更加夸大的艺术处理,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只要求“神似”,而正剧则是必须在“形似”的前提之下追求“神似”。

这就要求正剧要更加的忠于生活的原型。

其次,正剧的题材较之于悲剧和喜剧有着更加广阔的来源。

传统的悲剧都是写帝王将相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传统的喜剧都是写那些鄙陋、粗俗的人和事。

而正剧写的是一切的人,一切的事,写悲喜之间的那些五彩斑斓的生活。

如果说人类生活是浩瀚的大海,悲剧和喜剧有着各自的航道,而正剧可以走的,是整片海洋。

它可以反映整个人类方方面面的生活图景。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剧是更加个性化的戏剧,也是更加人性化的戏剧。

悲剧和喜剧在反映人的时候,因为剧种的限制,都存在着局限,不能够全面深刻的反映出“人”的全貌。

正剧弥补了这一缺憾,因为剥去了英雄、贵族、小丑的外衣,让一个个真实“人”展现在我们眼前,人性、人心、人的复杂性都因为这种形式的剥离而得到更加深刻的反映。

我们现当代大多数的剧目都属于正剧,这也体现了正剧的优越性和广泛性。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正剧这种戏剧题材,老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

单击图片超链接《你好打劫》

我们看到,这出戏剧,更多的是贴近我们的生活,反映我们人性。

我们看到的,不是神,不是魔,而是真真实实的人,从舞台上这些演员的身上,我们能看见自己,看见社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正剧更受观众朋友们喜爱的原因。

好的,戏剧的基本概念我们就先了解到这里,同学们先休息十分钟,我们稍后继续。

第二课时

切换至第十五页

戏剧欣赏

好的,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了解了戏剧的基本概念,但是,戏剧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戏剧知识,而在于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欣赏和表演。

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戏剧艺术的魅力,才能真正的得到体现。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初探戏剧艺术的殿堂,去亲身感受和体验戏剧,去发掘同学们身上潜藏的戏剧种子。

老师相信,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戏剧的种子,也就是本能的“观看”与“表演”的欲望。

你们也不例外。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因为路边的纷争而驻足观看的经历呢?

有。

那是否有看着别人回答不出问题,而自己恰巧懂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就很着急的想替他回答这个问题。

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呢?

也有。

对啦,正是这样的一种好奇心和表现欲,激发了我们去欣赏戏剧、表演戏剧的强烈欲望。

那么,什么样的戏才好看呢?

对于这个问题,老师打这么一个比方。

假如路上有两个人走在大马路上,说着家长里短,今天猪肉涨了多少,今天大白菜的价格是多少,等等。

你们会为了这些事情,去强制围观么?

不会。

为啥?

没意思。

那如果这两个人忽然激动得吵了起来,说我家女儿跟了你家的儿子,你家的儿子不但不负责还找了小三之类的事情,我想,大家的小八卦的心理一激动,多少会有一些人就会围上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事情再次升级,双方大打出手,想必围观的群众就会更多。

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有了冲突,有了矛盾,所以就有了看点。

同样的,什么样的戏剧才好看呢?

那就是有冲突有矛盾,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戏剧,才会好看,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我们给这一系列的矛盾一个专用术语——戏剧性。

播放第十五页内容

对于这个戏剧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动作性,也就是舞台上人物的行动,包括演员的舞台走位,肢体语言,内心独白,也就是人物在说话的时候,内心世界的活动。

二是意志的冲突,也就是两个人甚至是两类人在欲求、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矛盾。

正是这种矛盾,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有耐心把一出戏剧看下去。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戏剧性这一个概念的理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话剧《雷雨》。

(第一幕结尾喝药3分钟)

超链接《雷雨》喝药的视频

看完这一段《雷雨》的视频,同学们说说,在这一幕话剧中,主要是哪两个人物行动和意志的冲突?

繁漪和周朴园。

非常好。

正是这两人在行动和意志上的冲突,使得剧情更加扣人心弦,让观众急于想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那他们两个人是因为一件什么事情发生的冲突呢?

喝药。

但是仅仅是因为喝药这一件事情吗?

还有什么别的深层次的原因吗?

剧情是不是想通过喝药这件事,告诉我们其他的一些什么事情呢?

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究竟看出了什么,看懂了多少,就要看你会不会去欣赏,会不会去领悟,去读懂戏剧人物的行动,读懂戏剧人物之间的意志冲突。

好的,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到这段话剧的剧本。

切换至第十六页

朴:

(四凤端茶,放朴面前。

)四凤,——(向冲)你先等一等。

(向四凤)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

哦,煎好了。

朴:

为什么不拿来?

四:

(看繁漪,不说话)。

繁:

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朴:

为什么?

(停,向四凤)药呢?

繁:

(快说)倒了。

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看见四凤,想起了让四凤给繁漪煎的药,故而问起四凤。

繁漪看见周朴园问起药的事情,就告诉周朴园说:

倒了。

我叫四凤倒了。

对于繁漪的这句话,同学们你们认为,繁漪说这句话的背后有怎样的潜台词呢?

她为什么倒了?

不想喝。

很好,那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我不愿意喝药”。

这就是繁漪她意志,也是她的行动——从心底里不愿喝这苦东西。

虽然她在这里并没有直说,但是,我们从繁漪倒药的举动中就可以知道。

那在这个时候,繁漪的态度是激烈的还是缓和的?

缓和。

很好。

那周朴园对此有何反应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切换至第十七页

朴:

(慢)哦。

(更慢)倒了!

——(向四凤)药还有吗?

四:

药罐里还有一点儿。

朴:

(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

朴: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我们可以感觉到,周朴园此时很不高兴。

他向四凤严厉的吩咐,把药给我倒了来!

那么面对周朴园不可反抗的意志,繁漪是怎样处理的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切换至第十八页

繁: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朴:

(不高兴地)不。

你最好现在就喝了它吧。

繁:

(忽然)四凤,你把它倒了。

朴: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

(声颤)我不想喝!

剧本的舞台提示说,繁漪顺忍地吩咐四凤把药放到桌子上,然后忽然让四凤倒了它。

这里很有意思。

我们看,繁漪先是顺忍的。

顺忍,也就是说,她其实已经开始向周朴园妥协了。

但是,为什么忽然又吩咐四凤将药倒了?

是因为周朴园的逼迫,周朴园他不能容忍一丝的反抗。

所以,这时候,两个人在意志上的冲突就围绕着喝药展开并升级了。

面对繁漪的再一次反抗,周朴园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严厉的说:

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如果我们看到这里还不能很明确的读出繁漪和周朴园意志上和行动上冲突的根源在哪里,那么周朴园的下一句话,就将他的意志赤裸裸的暴露出来了。

我们看。

朴: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这一句话,完全暴露了周朴园逼迫繁漪喝药的目的,他真的是为了繁漪的身体健康吗?

或许是,但是,在这一句话中体现的,是周朴园的自私,虚伪,他要求繁漪喝药,而且非喝不可,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和仆人都在,要繁漪做一个服从的榜样。

繁漪想反抗,想打破这一家庭的长幼尊卑的秩序,而周朴园呢,他想干什么?

维护他认为家庭应有的规范和秩序。

繁漪想要的,是自由,是尊重,是平等,而周朴园要的,是繁漪和孩子们对自己的服从。

这才是两个人的在喝药这件事背后隐藏的根本意志,所有的行动都是围绕着这一件事情来展开。

喝药,不过是两个人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的一个争执的借口。

所以事件发展至此,人物的根本意志已经暴露无遗,接下来事件的发展,也就是这个暴露出来的根本意志的进一步激化。

我们继续看到事件的发展。

切换至第十九页

朴: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萍:

爸!

我--

朴:

去,走到母亲面前!

跪下劝你的母亲。

〔萍走至繁漪面前。

萍:

(求恕地)哦,爸爸!

朴:

(高声)跪下!

(萍望着繁漪和冲;繁漪泪痕满面,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

萍:

是。

(萍正向下跪)

繁:

(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不!

我喝,我喝,我现在就喝!

(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

)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虽然繁漪最终把药喝了下去,但是,大家认为,繁漪的意志真的就妥协了吗?

没有。

其实我们从这些舞台提示中可以明确的知道,也就是繁漪的行动:

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

繁漪的行动,也就是她的肢体动作,她的眼神,她的内心独白,都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不妥协的人物形象。

是的,繁漪并没有妥协,虽然她的意志暂时被周朴园的意志所统治,但是,这个风平浪静的家,却有更多的暗流在涌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行动与意志的冲突。

我们看到,在这一段人物行动里,虽然没有肢体上激烈的对抗,但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强烈的人物之间的对抗。

这种对抗,来自人物的内心,来自人物的思想。

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较之于一般性的肢体碰撞更具戏剧性,也就意味着更有观赏性。

切换至第二十页

我们欣赏戏剧的时候,会为戏剧里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或是赞叹演员高超的演技,富有感染力的嗓音。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看别人的演出固然有意思,但远远比不上我们自己来演戏。

或许我们的表演功底不如那些专业的演员,语言塑造能力还有欠缺,但是,只要亲自体验,我们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就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剧中的人物,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戏剧,去感受剧中所反映的时代、社会、人生。

所以,听老师说戏,不如自己去看戏,自己去看戏,不如自己去演戏。

戏剧表演

切换至第二十一页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去表演戏剧。

戏剧表演,主要是对剧中人物的塑造。

塑造人物,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戏剧语言和戏剧行动。

一、戏剧语言

我们先来看到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重音、停顿、语调。

我们只有对这三个技巧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才能把剧本中的思想感情正确的表达出来,才有可能为舞台上创造出鲜明的性格化的人物语言打下基础。

(一)重音

我们先来学习戏剧语言的重音。

那什么是重音呢?

重音,就是指在一句话中重要的、需要强调的字或词。

重音的正确把握,对于我们挖掘句子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或者说,对于我们了解这句话的潜台词,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话剧《雷雨》中的一段对话。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男同学来把鲁贵的台词读出来,哪一位男生,自告奋勇的来一下?

同时,老师也想请一位女同学读一下繁漪的台词。

我们来看看这位男同学对于鲁贵的这一段台词重音的把握如何。

老师把前边的剧情告诉大家。

其实鲁贵刚才在客厅的门口偷听到了繁漪和大少爷周萍的对话,繁漪和周萍他们两人说的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鲁贵以此为要挟,逼迫繁漪给他恢复工作。

提示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个同学的发挥。

我们开始。

贵(鞠躬身略弯)太太,您好啊。

繁(略惊)你来做什么?

贵(假笑)跟您请安来了。

我在门口等了半天。

繁(镇静)哦,你刚才在门口?

贵(低声)对了。

(更神秘地)我看见大少爷正跟您打架,我——(假笑)我就没敢进来。

大家认为两位同学读得如何?

非常不错。

掌声在哪里?

其实刚才两位同学对于重音的把握都已经基本到位了,非常好。

那么,究竟重音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举例说明。

一起来看到鲁贵说的一句话。

他说:

“跟您请安来了,我在门口等了半天。

”大家说,在这一句话中,哪个词是需要重读的?

(门口)。

为什么是门口呢?

刚才老师也给了大家前边剧情的提示,这个鲁贵和太太繁漪在进行这段对话之前,繁漪和大少爷周萍在客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再次泄露了彼此之间见不得人的关系。

之所以鲁贵要他强调自己刚才在门口等了半天,就是要提醒繁漪,你和周萍之间的事情还有我知道。

所以你有把柄在我手上,对于我提出的要求,你答应便答应,你要是不答应,哼哼,我们走着瞧。

我们看,就这么一个词,它的背后就有如此丰富的潜台词。

如果我们不注意重音的把握,不仅不能很好的展现人物的性格,表达自己行动的意愿,更重要的是,无法有效的和同台演员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更不可能说去激发观众的兴趣,那就无法使观众正确的领悟到人物的思想意图。

所以说,对于台词在重音上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如何去确定重音呢?

其实啊,对于重音的把握并不是非常的困难。

为什么呢?

因为重音是有生命的,它能够反映出角色的要求、愿望和内在感受。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去确定重音了。

在剧本中,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关系,从人物的需求,从说话之后对方的反映,从矛盾的关键点等方面进行确定。

就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只要我们认真的去分析鲁贵的目的——他希望能再次进入周家当管家,以及他说完这一句话之后繁漪的反映:

“哦,你刚才在门口?

”我们很快就能确定出“跟您请安来了,我在门口等了半天”这句话的重音在“门口”这个词上了。

在我们确定了台词需要重读的地方之后,就要对需要重读的地方进行处理了。

那么,如何去处理呢?

切换至第二十二页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读。

比如说鲁贵的第一句话“太太,您好啊”的“好”,直接重读,来表现出鲁贵此刻对于繁漪把柄在手的一种洋洋得意以及对繁漪一种暗地里的威胁。

那除此之外呢?

你们大家认为,还能怎样去处理呢?

我们还可以重音轻读,也可以达到一种强调的作用。

因为弱化的词能够提起观众的注意力,会引发他们的思考,为什么他会轻声说出这个词。

我们看《日出》中的最后一幕,陈白露吃安眠药自杀还未倒下之前有一段独白: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

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在处理这一段台词的时候,最后一句“我们要睡了”,其中的“睡”字,我们要进行重音处理,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睡,并不是安然入睡,而是死亡,但是,这样的死亡,究竟是毁灭,还是新生,留给观众去思考。

但是对于这个“睡”,我们不能够进行重读,必须轻读。

为什么呢?

大家可以想想,一个人即将离开人世,他说话的气息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同样的道理,陈白露服下的安眠药药效发作,她还能够底气十足的说出“我们要睡了”这最后一句话吗?

当然,重音的处理还能够用停顿进行强调。

因为在某处间歇性的停顿,会取得更好的注意效果。

就比如说吧,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大家很认真的听着看着。

但忽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大家会不会望着老师,很疑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样的道理。

好的,戏剧语言中重音的把握我们就了解到这里。

我们先休息一下,精彩,稍后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