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559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第二章.docx

管理会计第二章

第二章

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特征

①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成本y

y=a

业务量x

固定成本总额性态模型

②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成本y

y=a/x

业务量x

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

2、变动成本特征

①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成本Y

Y=bx

业务量x

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

②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成本y

y=b

业务量x

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

3、混合成本特征

①阶梯式混合成本

成本y

0业务量x

②标准式混合成本

成本Y

0业务量x

③低坡式混合成本

成本Y

0业务量x

x1

④曲线式混合成本

成本Y

0业务量x

【例1】例如某企业:

按经济用途分类计算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2月份:

生产500件;

50000元=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单位成本=50000/500=100(元/件)

3月份:

生产600件;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57000元;

单位成本=57000/600=95(元/件)

是否能说明企业3月份成本管理工作优于2月份呢?

事实上,二三月份的产量都未超出企业最大的产能。

成本总额中,有20000元不随业务量变动的;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单位标准成本60元。

按成本习性分类计算产品成本则:

2月份:

成本=20000+60*500=50000元(实际成本50000元与标准相符)

3月份:

成本=20000+60*600=56000元(实际成本57000元)

通过计算分析,2月份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一致,而3月份超标准1000元。

于是得出2月份成本管理工作优于3月份的结论。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1、技术测定法2、直接分析法3、历史资料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

(1)高低点法

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一定时期内的业务量的高低来确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即是以自变量X为标准。

1)、选择高、低两点坐标(x1,y1)、(x2,y2)

2)、确定成本变动率即计算b值

即b=(y1-y2)/(x1-x2)

3)、确定固定成本量

固定成本=最高点混合成本-最高点产量×成本变动率或:

固定成本=最低点混合成本-最低点产量×成本变动率即:

a=y1-bx1或a=y2-bx2

4)、将a,b代入成本模型

y=a+bx

【例2】某企业2008年1-6月份A产品产量和相关总成本资料如下

月份

产量(千件)

总成本(万元)

1

6

150

2

5

130

3

7

180

4

8

200

5

10

240

6

9

245

解:

选择高低点坐标分别为:

高点(10,240)低点(5,130)

b=(Y

-Y

)/(X

-X

)=(240-130)/(10-5)

=22(万元/千件)

a=Y

-bX

=130-22×5=20(万元)

成本模型为y=20+22x

【例3】高低点法应用举例2:

某公司2010年7-12月合同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如下:

月份

7

8

9

10

11

12

合计

维修工时

4000

4500

3000

5000

4300

4800

25600

维修费

2200

2400

2000

2600

2300

2500

14000

要求:

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高点(5000,2600);低点(3000,2000)

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3元/小时

固定成本a=y1-bx1=2600-0.3×5000=1100元

或a=2000-0.3×3000=1100元

代入模型:

y=a+bx=1100+0.3x

【例4】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月份

7

8

9

10

11

12

产量(件)

40

42

45

43

46

50

总成本(元)

8800

9100

9600

9300

9800

10500

解:

高低点法:

(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

 

产量(件)X

总成本(元)Y

最高点

产量件50

10500

最低点

40

8800

(2)计算y=a+bx中的a、b值:

 b=(10500-8800)/(50-40)=170元

 将b代入高点:

 10500=a+170*50

     a=2000

 或将b代入低点:

 8800=a+170*40

    a=2000

(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2000+170x

 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17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

(2)、散布图法(目测法)

(3)、回归分析法:

各点到成本线的距离之和最小(计算)

第一步:

确定X与Y的相关系数r

按p34公式(2.3.5)计算相关系数r,并判断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程度;

r取值在[-1,1]间,说明两变量间(x与y)的关系密切程度。

r=-1——完全负相关;

r=0——完全不存在任何联系;

r=1——完全正相关,即完全可用y=a+bx描述;

1>r>0时,说明x与y基本正相关,其基本模式可近似写成:

y=a+bx。

一般在管理会计中,我们把r的取值范围规定在[0,1],且只有r>0.8,就认为变量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使用回归直线分析法了。

第二步:

设近似数学模型:

y=a+bx

其中:

y表示半变动成本,

a表示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部分,

b表示半变动成本中的单位变动成本。

y

=a+bx

y

=a+bx

y

=a+bx

y

=a+bx

∑y=na+b∑x①

x

y

=ax1+bx

²

x

y

=ax2+bx

²

x

y

=ax3+bx

²

x

y

=ax

+bx

²

∑xy=a∑x+b∑x²②

a=(∑y-b∑x)/n

b=(n∑xy-∑x∑y)/(n∑x²-(∑x)²)

【例5】例题:

某厂有6个月的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对应资料如下表所示:

混合成本与业务量资料表

月份

业务量x(机器小时)

混合成本y(维修费)

1

30

270

2

40

330

3

50

450

4

40

370

5

60

460

6

80

520

要求:

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维修费用的成本方程。

解答过程

首先将表中资料进行整理,如下表:

资料整理表

月份

x

y

X2

xy

Y2

1

30

270

900

8100

72900

2

40

330

1600

13200

108900

3

50

450

2500

22500

202500

4

40

370

1600

14800

136900

5

60

460

3600

27600

211600

6

80

520

6400

41600

270400

N=6

Σx=300

Σy=2400

Σx2=16600

Σxy=127800

Σy2=1003200

将各有关数据代入回归系统a、b计算公式中,得:

b=(nΣxy-ΣxΣy)/(nΣx2-(Σx)2)

=4.875(元/小时)

a=y-bx

=156.25(元)

维修费混合成本的模型为:

y=156.25+4.875x

用回归分析法分解混合成本,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例6】天腾服装公司的利润计划分析案例

基本情况

天腾服装公司的生产能力为年12.5万件服装。

2008年度该公司固定成本总额为300万元,计划利润为100万元。

2008年度计划销售某

西服10万件,实际产销12万件,成本与销售价格均无变动,实现利润120万元。

问题

请对该公司2008年度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分析过程

天腾服装公司2008年度利润计划完成情况评价:

(1)按财务会计观点进行评价:

每件西服的计划利润为10元(100万元÷10万件)。

实际产销12万件(超产2万件),实现利润120万元(10元/件×12万件),增加利润20万元,即超额20%完成利润计划,实现利润与产销量(产值)同步增长。

(2)按管理会计观点进行评价

本年度西服实际产销量为12万件,比计划产销量增长20%。

由于成本习性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因此:

计划每件西服的固定成本为:

300万元÷10万件=30元/件

实际每件西服的固定成本为:

300万元÷12万件=25元/件

即每件西服实际降低产品成本(固定成本)5元/件,天腾服装公司2008年度可增加利润80万元。

其中:

由于每件西服固定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润为:

5元/件×12万件=60万元

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利润为:

10元/件×2万件=20万元

分析表明,该企业实际实现利润应比计划增加80万元,即达到180万元,才能同企业的产销量相适应。

实际上,该企业只实现了120万元的利润,相差60万元。

【例7】案例:

恒生药品制造公司

运用会计数据进行决策——恒生药品制造公司案例

恒生药品制造公司利润表2010、10

销售收入(97,000件×$5.00美元/件)

$485,000

销售成本(97,000件×$4.50美元/件)

436,500

销售利润

48,500

减:

销售及管理费用

26,000

税前利润

$22,500

麦迪逊公司是恒生公司最大客户。

每个月,恒生公司都以5美元的价格卖给麦迪逊公司10,000单位胶囊

本周,麦迪逊公司通知恒生公司:

以后每月他们将多购买5,000单位药品,但增加购买部分价格必须为4美元。

恒生公司财务经理认为:

4美元的出价实在太低!

胶囊生产单位成本

月产100,000单位

月产105,000单位

直接材料及人工费用

3.00

3.00

其它生产费用

1.50

1.46

单位生产成本

4.50

4.46

如果恒生公司具有每月生产这5,000单位药品的剩余生产能力,是否应该拒绝这项要约?

增加的收入(5,000单位×$4.00美元/件)$20,000

100000单位总成本(100,000单位×$4.50美元/件)

105000单位总成本(105,000单位×$4.46美元/件)

5000单位增加的成本$18,300

多销售5000单位增加的利润$1,700

多生产5,000单位胶囊的单位成本:

(105,000×$4.46-100,000×$4.50)/5,000=$3.66

经过对增加的5,000单位成本重新认识和计算:

增加订单能增加公司利润!

决策时还应考虑:

多生产5,000单位是否会增加其他其成本支出?

5,000单位额外生产的药品是否会影响原来价格(5美元)?

剩余生产能力是否有其他替代的安排?

如果拒绝麦迪逊公司增加订货的要求会有什么影响?

接受要约是否违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

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理解单位成本的概念对于决策的意义

运用机会成本数据确定企业将占用生产能力的最佳方案

补充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最优决策

谨慎运用会计数据作为业绩评价的指标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例1】资料:

王先生是一家自行车厂的厂长。

2004年1月份投产一批新型自行车,产量为800辆,每辆成本为360元。

由于消费者对该自行车不太了解,当月产出的自行车70%未能销售出去。

于是2月份的产量将为400辆,而每辆成本却上升至403元。

为此,王厂长对新型自行车车间的所有员工给予严厉的批评,并扣发了他们当月的奖金。

但是该生产车间的主任李先生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向王厂长提供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表明2月份的成本实际上比1月份还要低些。

因此,王厂长对财务科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表示不满,而财务科科长钱小姐坚决否认,并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表明财务科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完全是正确的。

请问:

(1)如果你是生产车间主任李先生,你应向王厂长提供什么数据,以证明2月份的成本实际上比1月份还要低些。

(2)如果你是财务科科长钱小姐,你应向王厂长提供什么数据,以证明财务科提供的成本信息完全是正确的?

(3)如果你是该自行车厂的财务顾问,你将向王先生就上述事件提出哪些建议?

两种成本法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举例

【例2】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0年开始投产,当年生产量500件,销售量300件,期末存货量200件,销售单价为100元/件。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变动性

6000

4000

1000

600

300

——

固定性

——

——

5000

1000

2500

500

总额

6000

4000

6000

1600

2800

500

(1)在变动成本法下:

本期产品成本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6000+4000+1000=11000元

单位产品成本=11000/500=22(元/件)

期间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总额+管理费用总额+财务费用总额

=5000+1600+2800+500=9900

在完全成本法下:

本期产品成本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6000+4000+6000=16000元

单位产品成本=16000/500=32(元/件)

期间成本=销售费用总额+管理费用总额+财务费用总额=1600+2800+500=4900

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成本总额和单位产品成本低于完全成本法,而期间成本却高

(1)

变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单位直接材料12

单位直接人工8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

单位直接材料12

单位直接人工8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

单位产品成本=22

单位产品成本=32

变动成本法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22*200=4400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销货成本*本期销货量=22*300=6600

完全成本法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32*200=6400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销货成本*本期销货量=32*300=9600

①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

变动成本=销货中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性三项期间费用)

 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费用+固定非生产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三项期间费用

在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营业成本=本期销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营业毛利-营业费用(三项期间费用)=营业利润

(3)在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22(元/件)

营业收入=100*300=30000

销货中的变动成本=22*300=6600

变动成本=6600+600+300=7500

贡献边际=30000-7500=22500

固定成本=5000+1000+2500+500=9000

营业利润=22500-9000=13500

在完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32(元/件)

营业收入=100*300=30000

营业成本(300*32)=0+16000(500*32)-6400(200*32)=9600

营业毛利=30000-9600=20400

营业费用=1600+2800+500=4900

营业利润=20400-4900=15500

②编制利润表格式不同

(4)

完全成本法(职能式)

变动成本法(贡献式)

销货收入

减:

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加: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减:

期末存货成本

销货成本合计

销货毛利

减:

财务费用(期间成本)

推销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税前利润)

销货收入

减:

变动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加:

本期变动生产成本

减:

期末存货成本

销货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推销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合计

贡献毛益(边际)

减: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推销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税前利润)

③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例3】教材p48表3—5

两种成本法的利润表格式价值单位:

万元

贡献式利润表

传统式利润表

标准式

简捷式

变通式

营业收入

60000

营业收入

60000

营业收入

60000

营业收入

60000

减:

变动成本

减:

变动生产成本

30000

减:

变动生产成本

30000

减:

营业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30000

营业贡献边际

30000

营业贡献边际

30000

期初存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600

减:

变动非生产成本

900

减:

期间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50000

变动管理费用

300

贡献边际

291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10000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50000

变动成本合计

30900

减:

固定成本

销售费用

1600

期末存货成本

12500

贡献边际

291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2800

营业成本合计

37500

减:

固定成本

固定销售费用

1400

财务费用

600

营业毛利

22500

固定性制造费用

10000

固定管理费用

2700

期间成本合计

15000

减:

期间(营业)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1400

固定财务费用

600

销售费用

1600

固定管理费用

2700

固定成本合计

14100

管理费用

2800

固定财务费用

600

财务费用

600

固定成本合计

14100

营业费用合计

5000

营业利润

15000

营业利润

15000

营业利润

15000

营业利润

17500

已知:

乙企业从投产迄今连续10年的有关产销业务量、销售单价与成本资料如表3—6所示。

该企业存货成本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

(1)分别编制各年贡献式利润表(简捷式)和传统式利润表。

(2)据此分析产销量与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教材P49表3—6资料

期间

项目

1.产销量与存货量(件)

期初存货量Q1

0

0

1000

1000

1250

1000

1000

900

900

1650

本期生产量x1

4000

4000

4000

5000

4000

5000

4000

2500

5000

3100

本期销售量x2

4000

3000

4000

4750

4250

5000

4100

2500

4250

4750

期末存货量Q2

0

1000

1000

1250

1000

100

900

900

1650

0

2.成本和销售单价水平(1~10期)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b1=10万元/件

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b2=0.3万元/件

每期固定性制造费用a1=10000万元

每期固定性非生产成本a2=4100万元

销售单价p=20万元/件

3.每期生产成本(

万元)y1=a1+b1x1

50000

50000

50000

60000

50000

60000

50000

35000

60000

41000

4.每期非生产成本(万元)(营业费用)

y2=a2+b2x2

5300

5000

5300

5525

5375

5600

5330

4850

5375

5525

5.每期销售收入

px2

80000

60000

80000

95000

85000

100000

82000

50000

85000

95000

表3-7利润表单位:

万元

【例4】例1:

假定某公司的产销A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量:

4,000件;销量:

3,500件;期初存量:

0件;直接材料:

20,000元;直接人工:

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6元;固定制造费用:

28,00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

4元;固定销售费用:

21,000元;销售收入:

161,000元。

要求:

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2)、分别采用上述不同方法编制收益表;

3)、说明分别运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税前利润差异形成的原因。

解:

1)

①完全成本法下:

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0,000+32,000+(28,000+4,000×6)

=104,000(元)

单位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总额÷产量

=104,000÷4,000=26(元/件)

期末存货成本=500×26=13,000(元)

②变动成本法下:

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20,000+32,000+4,000×6

=76,000(元)

单位变动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总额÷产量

=76,000÷4,000=19(元/件)

期末存货成本=500×19=9,500(元)

③两者相差3500元。

2)、编制收益表:

收益表(完全成本法)

收益表(变动成本法)

一、销售收入总额

161,000

一、销售收入总额

161,000

减:

销售成本

3,500×26=91,000

减:

销售成本

3500×19=66,500

二、销售毛利

70,000

二、营业(制造)边际贡献

94,500

减:

期间成本

35,000

减:

期间成本

63,000

三、税前利润

35,000

三、税前利润

31,500

3)、分析原因

第一、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税前利润相差3500元

第二、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为26元,而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仅19元,比按全部成本法计算少7元;存货有500件产品没卖出,则500件产品中有500×7=3500元成本差异,变动成本法下其冲减当期利润,而完全成本法却形成产品沉淀,未计入当期损益,故利润减多了3500元。

第三、用全部成本法易造成利润虚增,所得税需多交。

国家按全部成本法征税,增加企业压力;企业按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