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548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1行业概况

1.1行业定义及分类

简单讲,“污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

在国民经济分类标准中,污水处理行业属于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业,具体内容指对污水的收集、处理及净化后的再利用活动。

包括对污水的收集、处理及深度净化。

1.2行业总体概况

1.2.1行业地位逐渐上升

2009年,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向节能环保方向倾斜,国家对于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大,污水处理行业规模扩大速度较快。

2005-2009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工业总产值高速度的增长,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1%。

污水处理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0.011%增加到2009年的0.029%,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8.96%。

1.2.2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2009年我国GDP增长8.7%,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

2009年GDP的增长主要来自政府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以超过30%的增速持续增长,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行业发展环境将得到持续改善。

图1:

2005-2009年我国GDP及其增长速度

1.2.3规模高速扩张

我国污水处理规模高速扩张,2005-2009年11月,污水处理行业投资项目数量增加,资产总额由211.84亿元增长到566.83亿元,资产增长速度较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9%,负债总额和增长率逐年上涨,由2005年的100.3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09.8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10%,资产增长超过负债增长20个百分点以上,行业规模扩张速度较快。

图2:

2005-2009年11月污水处理行业资产负债变化

1.3市场容量

2005-2009年11月,污水处理行业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由20.45亿元增加到97.7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2.9%,其中,2009年增长最快,由2008年11月的46.73亿元增加到2009年11月的97.70亿元,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加一倍以上,污水处理行业供应增涨较快。

图3:

2005-2009年11月污水处理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销售收入自2005年以来保持快速增长。

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3.1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8.9%,污水处理行业是水务行业中需求增长最快的,政策上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对污水十一五计划的制定促进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容量巨大。

图4:

2005-2009年11月污水处理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

1.4市场集中度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为28.2%,污水产能最大的水务集团公司北控水务的市场占有率也仅为6.51%。

从行业内企业规模来看,污水处理行业全国总共249个企业中没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仅6个,占总企业数的2.41%,6个中型企业的销售额也仅占19.2%。

表1:

2009年污水处理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

万元,%

企业规模

企业数

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

比重

中型

6

2.41

17.97

19.29

小型

243

97.59

75.19

80.71

全部

249

100

93.16

100

基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特征,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分散经营,企业遍布于各地,主要满足当地的污水处理需求,企业规模普遍很小,行业整体集中度不强。

2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

2.1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同时,污水处理也是水资源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应受到水务、城乡建设等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

主要行业相关主管部门职能详见下表:

表2:

行业主要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

部门

相关管理职能

国家环境保

护部

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组织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监督实施,提出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称和控制指标,督查、督办、核查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提出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等

国家水利部

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定水利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拟订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并监督实施,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建议,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等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承担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的责任,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建筑节能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重大建筑节能项目,推进城镇减排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等

2.2行业的管理体制

目前,各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多由政府投融资和组织实施,其具体实施受到各城市涉水管理体制和国家投融资体制的管理。

自2008年开始,我国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已交给各城市人民政府自己决定。

近年来,为探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管理,一些城市尝试建立了水务局,综合承担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综合管理职能。

北京市于2004年即成立了水务局,统一管理自2008年开始,我国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已交给各城市人民政府自己决定。

近年来,为探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管理,一些城市尝试建立了水务局,综合承担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综合管理职能。

例如,北京市于2004年即成立了水务局,统一管理水资源(含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并负责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管理等。

也有的城市,排水、污水处理等涉水事务由市政建设等部门负责。

各城市政府指定或授权的涉水主管部门,通常负责提出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的立项、申报审批、主持或参与主持项目公开招标、以及监督项目实施等。

如果被指定或授权的涉水部门同时作为建设方,其通常成立项目办公室,承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业主职能,对承建主体和项目实施过程依中标合同进行管理。

如果政府指定或授权的涉水部门为水务局,则水务项目办公室隶属于地方水务局,并受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不仅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由政府融资,而且属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大型基础设施,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等有关规定,其立项应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审批,包括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等;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的规定,项目承建主体的选择应当采取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

本行业的主要协会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其主要职能是制定环保产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等。

2.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本行业主要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于1984年5月11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先后于1996年5月修正,2008年2月修订,这标志着我国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走了法制轨道,并不断深化完善。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颁布,200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颁布,2009年1月1日实施)等法规,也对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作出相应规定,为加强水污染控制,加快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与此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系列思想和观念指导下,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详见下表:

表3:

行业近年来相关重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序号

重要规章和政策文件名称

发布时间

主要相关内容

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年

将水污染防治作为七个突出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

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10%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同时确定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6年

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确定为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以饮用水安全,流域性环境治理和城市水污染治理为三大重点。

据此,投入了数十亿元资金进行启动,是我国资金投入总量最大的环境科研项目。

4

城市污水再利用技术政策

2006年

明确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为相应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工程实践确立了技术政策。

提出: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资源、消减水污染符合、节约用水、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010年北方缺水城市的再生水直接利用率达到城市污水排放量的10%-1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5%-10%;2015年北方地区缺水城市达到20%-2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10%-15%。

5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7年

进一步明确“‘十一五’期间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500万吨、再生水日利用能力680万吨”。

并明确“制定支持再生水的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

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吨水平均收费标准原则上不低于0.8元”。

6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007年

规定到2010年,所有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亿吨/日,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规模4,500万吨/日。

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建成环境优美乡镇2000个,完成1万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明确要“探索建立环境税收制度,运用税收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建设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减少排污,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鼓励各类企业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完善信贷政策,鼓励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对有偿还能力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治污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7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2007年

“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新增投资额3320亿元,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投资120亿元,新增污水处理厂投资540亿元,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投资102亿元。

8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

2007年

加大污水处理再生利用。

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污水处理量的20%,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5%-10%。

9

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

2008年

将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作为扩大内需的十项重点措施之一。

这表明即使在经济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加快水污染治理扔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3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1国外行业发展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先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