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04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8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解析.docx

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电化学基础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电化学基础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5•陕西模拟)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Cd+2NiO(OH)+2H2O

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2015•德阳模拟)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如图表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B.

如图表示室温下pH=2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倍数与pH的变化关系

 

C.

如图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

如图表示向NH4Al(S04)2溶液中逐滴滴人Ba(OH)2溶液,生成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着Ba(OH)2溶液体积(y)的变化

3.(2015•茂名一模)某小组进行电化学研究,甲同学设计如右图的装置图,乙同学利用甲的装置和桌面其他的药品与材料,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使甲同学的正极变成负极

B.

设计一个新的原电池

 

C.

在碳电极上镀锌

D.

使锌电极受到保护

4.(2015•洛阳二模)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Fe3++Cr2+

Fe2++Cr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

Cr3+>Fe3+

 

B.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

 

D.

电池放电时,Cl﹣从负极室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正极室

5.(2015•碑林区校级模拟)液流式铅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CH3SO3)2Pb]代替硫酸作为基质溶液,该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为

2Pb2++2H2O

Pb+PbO2+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2++2H2O

 

C.

充电时,溶液中Pb2+向阳极移动

 

D.

充电时,阳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

6.(2015•青羊区校级模拟)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NiO2+Fe+2H2O

Fe(OH)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显强酸性

 

B.

充电时阳板反应为Ni(OH)2+2OH﹣﹣2e﹣=NiO2+2H2O

 

C.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pH减小

 

D.

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7.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u为负极,Zn为正极

 

B.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

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

 

D.

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8.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K1闭合,铁棒侧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而且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B.

K1或K2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均升高

 

C.

K2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D.

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

9.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

O2﹣移向电池的正极

 

C.

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

 

D.

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10.用图中的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装置Ⅱ,可观察到U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Fe﹣2e﹣+2OH﹣=Fe(OH)2

 

B.

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2H++2e﹣=H2↑

 

C.

同温、同压下,装置I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D.

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pH降低

11.(2015•广陵区校级模拟)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RFC工作原理见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O21.12L

 

B.

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H2O+2e﹣=H2↑+2OH﹣

 

C.

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

 

D.

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

12.(2015•电白县校级模拟)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盐桥中填充琼脂及饱和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X和Y与电流表

连接,则电流方向:

锌电极→

→铜电极

 

B.

若X和Y与电流表

连接,盐桥中的K+向左边烧杯移动

 

C.

若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发生氧化反应

 

D.

若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质量减轻

13.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

 

B.

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C.

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14.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如图是铅蓄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其反应原理为:

PbO2+Pb+2H2SO4

2PbSO4+2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电极放电后转化为c电极

 

B.

电极a和d都发生还原反应

 

C.

b的电极反应式:

Pb+SO42﹣﹣2e→PbSO4

 

D.

放电后硫酸溶液的pH增大

15.如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M为Na2O和Al2O3的混合物,电池反应为2Na+xS⇌Na2Sx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左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为电池正极,b为电池负极

 

B.

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e﹣=Sx2﹣

 

C.

电池充电时,Na所在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D.

M的作用为导电和隔离钠和硫

16.(2015•丰台区一模)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

 

B.

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

 

C.

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

3NO2+2e﹣=NO+2NO3﹣

 

D.

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

1

17.(2015•天津校级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联合装置制备金属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中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2O2﹣

 

B.

若不考虑能量的损失,制备24.0g金属钛,需要消耗氢气22.4L

 

C.

甲装置工作过程中pH减小

 

D.

乙装置中的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C+2O2﹣﹣4e﹣═CO2↑

18.(2015•淄博一模)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铜电极

 

B.

滴有酚酞溶液的装置②在电解过程中,b极先变红

 

C.

可以用装置③在铜上镀银,d极为铜

 

D.

装置④中发生铁的吸氧腐蚀

19.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

放电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

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

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1mol离子

20.(2015•朝阳区校级三模)将如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B.

Cu电极质量增加

 

C.

甲池与乙池中的溶液互换,闭合K,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电化学基础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5•陕西模拟)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Cd+2NiO(OH)+2H2O

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分析:

①两个反应方向的条件不同,充电是电解池,放电是原电池;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两个反应方向的条件不同;

③充电时,充电是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④放电是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解答:

解: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两个反应方向的条件不同,充电是电解池,放电是原电池,故不选;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两个反应方向的条件不同,故选;

③充电时,充电是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不选;

④放电是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选;

所以选②④,

故选B.

2.(2015•德阳模拟)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如图表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B.

如图表示室温下pH=2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倍数与pH的变化关系

 

C.

如图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

如图表示向NH4Al(S04)2溶液中逐滴滴人Ba(OH)2溶液,生成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着Ba(OH)2溶液体积(y)的变化

分析:

A、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正极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

B、酸无论怎样稀释也不可能变为碱;

C、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D、向NH4Al(S04)2溶液中逐滴滴人Ba(OH)2溶液,依次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钡和一水合氨、四羟基合铝酸钡,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正极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pH=2的HCl溶液加水稀释,pH不可能大于7,故B错误;

C、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

D、向NH4Al(S04)2溶液中逐滴滴人Ba(OH)2溶液,依次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铝沉淀(0﹣a段)、硫酸钡和一水合氨(a﹣b段)、四羟基合铝酸钡(b﹣c段),故D正确;

故选B.

3.(2015•茂名一模)某小组进行电化学研究,甲同学设计如右图的装置图,乙同学利用甲的装置和桌面其他的药品与材料,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使甲同学的正极变成负极

B.

设计一个新的原电池

分析:

A、装置甲是原电池,锌做负极,铜作正极,若将锌换成石墨,电解质换成硝酸银溶液时分析;

B、将铝、石墨和硝酸银组成一个新的原电池;

C、因为只有硫酸铜和硝酸银2种电解质溶液,并且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氧化性都比锌离子强,所以不可能析出锌;

D、将锌与铝组合形成原电池分析.

解答:

解:

A、装置甲是原电池,锌做负极,铜作正极,若将锌换成石墨,电解质换成硝酸银溶液时,即铜变成负极,故A不选;

B、将铝、石墨和硝酸银组成一个新的原电池,故B不选;

C、因为只有硫酸铜和硝酸银2种电解质溶液,并且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氧化性都比锌离子强,所以不可能析出锌,故C选;

D、将锌与铝组合形成原电池,锌作正极被保护,故D不选.

故选C.

4.(2015•洛阳二模)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Fe3++Cr2+

Fe2++Cr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

Cr3+>Fe3+

 

B.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

 

D.

电池放电时,Cl﹣从负极室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正极室

分析:

A、因为放电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B、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C、充电时是电解池工作原理,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D、电池放电时,根据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判断.

解答:

解:

A、因为放电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三价铁将二价铬氧化成三价铬,所以氧化性:

Fe3+>Cr3+,A错误;

B、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2+﹣e﹣=Cr3+,故B错误;

C、充电时是电解池工作原理,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故C正确;

D、电池放电时,Cl﹣从正极室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负极室,故D错误.

故选C.

5.(2015•碑林区校级模拟)液流式铅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CH3SO3)2Pb]代替硫酸作为基质溶液,该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为

2Pb2++2H2O

Pb+PbO2+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2++2H2O

 

C.

充电时,溶液中Pb2+向阳极移动

 

D.

充电时,阳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

分析: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Pb2+,正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2++2H2O,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阴极反应式为Pb2++2e﹣═Pb,充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据此解答.

解答:

解: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Pb2+,正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2++2H2O,

A、该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减少,故A错误;

B、正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2++2H2O,故B正确;

C、充电时,溶液中Pb2+向阴极移动,故C错误;

D、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2015•青羊区校级模拟)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NiO2+Fe+2H2O

Fe(OH)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显强酸性

 

B.

充电时阳板反应为Ni(OH)2+2OH﹣﹣2e﹣=NiO2+2H2O

 

C.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pH减小

 

D.

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分析:

由总反应式Fe+NiO2+2H2O

Fe(OH)2+Ni(OH)2可知,根据原电池在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判断该电池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Fe,正极为NiO2,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在书写电极反应和总电池反应方程式时不能出现H+,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是:

负极:

Fe﹣2e﹣+2OH﹣=Fe(OH)2,正极:

NiO2+2e﹣+2H2O=Ni(OH)2+2OH﹣.原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此时阴极反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的逆反应,阳极反应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

解答:

解:

A、从放电和充电的反应式分析,此电池为碱性电池,故A错误;

B、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NiO2+2e﹣+2H2O=Ni(OH)2+2OH﹣,充电时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是其逆反应发生,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NiO2+2e﹣+2H2O=Ni(OH)2+2OH﹣,pH增大,故C错误;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溶液碱性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7.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u为负极,Zn为正极

 

B.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

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

 

D.

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A、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

B、原电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C、正极为铜表面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D、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

A、原电池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则Cu为正极,Zn为负极,故A错误;

B、原电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B错误;

C、正极铜表面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

D、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K1闭合,铁棒侧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而且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B.

K1或K2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均升高

 

C.

K2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D.

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

分析:

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组成原电池时,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石墨棒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

若闭合K2,该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电解池,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碳棒与正极相连为阳极,据此判断.

解答:

解:

A、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Fe﹣2e﹣=Fe2+,故A错误;

B、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不活泼的石墨棒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所以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若闭合K2,该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电解池,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碳棒与正极相连为阳极,反应为2Cl﹣﹣2e﹣=Cl2↑,石墨棒周围溶液pH不变,故B错误;

C、K2闭合,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反应为2H++2e﹣=H2↑,故C错误;

D、K2闭合,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反应为2H++2e﹣=H2↑,碳棒与正极相连为阳极,反应为2Cl﹣﹣2e﹣=Cl2↑,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阴极生成0.001mol氢气,阳极生成0.001mol氯气,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9.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

O2﹣移向电池的正极

 

C.

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

 

D.

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分析:

该电池属于氢氧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正负极反应式分别为:

正极:

O2+4e﹣=2O2﹣;负极:

2H2﹣4e﹣+2O2﹣═2H2O,总反应为:

2H2+O2=2H2O.

解答:

解:

A、在燃料电池中,有O2放电的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B、在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O2﹣移向电池的负极,故B错误;

C、在燃料电池中,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故C正确;

D、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e﹣=2O2﹣,故D错误.

故选C

10.用图中的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装置Ⅱ,可观察到U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Fe﹣2e﹣+2OH﹣=Fe(OH)2

 

B.

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2H++2e﹣=H2↑

 

C.

同温、同压下,装置I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D.

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pH降低

分析:

装置Ⅰ是电解10%NaCl溶液的装置,石墨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溶液中的Cl﹣在该极失去电子产生Cl2:

2Cl﹣﹣2e﹣═Cl2↑,铁电极上产生H2:

2H2O+2e﹣═H2↑+2OH﹣,由于有OH﹣生成,故溶液的pH升高.因Cl2能溶解在水中,且与H2O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而H2不溶于水,故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少.

装置Ⅱ是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失去电子产生Fe2+,Fe2+再与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Fe(OH)2:

Fe﹣2e﹣+2OH﹣═Fe(OH)2,正极为Cl2得到电子,故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l2+2e﹣═2Cl﹣(HClO+H++2e﹣═Cl﹣+H2O).

解答:

解:

A.装置Ⅱ是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失去电子产生Fe2+,Fe2+再与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Fe(OH)2:

Fe﹣2e﹣+2OH﹣═Fe(OH)2,故A正确;

B.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石墨为正极,正极为Cl2得到电子,故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l2+2e﹣═2Cl﹣,故B错误;

C.石墨电极生成Cl2,铁电极生成H2,因Cl2能溶解在水中,且与H2O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而H2不溶于水,故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少,故C错误.

D.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铁电极上产生H2:

2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