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最新读书笔记摘抄.docx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最新读书笔记摘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最新读书笔记摘抄.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最新读书笔记摘抄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最新读书笔记摘抄
《了解你的学生: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书摘抄
第一章学校教育的新观点
·当学生一心向学时,教学是项艰辛的挑战;当学生无心学习时,教会他们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不论事情多么简单或复杂,除非是自己想做,没有人会只因他人要他这么做就去做任何事,所有的生物只会去做那么他们相信最能满足他们的事情。
而我们之所以会让我们的学习教育这么没有效率,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什么是学生们最在乎的。
·如果我们期望学生在学校学会他们该懂的东西,我们就必须要创造一个让学生和老师觉得只要努力投入就会有所回报的教学环境。
·那些未能逐步取得学习成果的学生,他们会对自己做出一种悲惨的结论:
凡是那些无法让他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努力,就不值得再尝试了。
·小学生在需求上的满足主要在于关爱和归属感。
·学生之所以不念书,是因为他们在课堂或者课外并没有得到立即的回馈,当学生成绩越差则越懒散,要唤起他们开始的力量就会越发困难,但是即使是这类学生,如果能给予他们足够且立即的回馈,以及重整旗鼓的机会,通常会振作起来。
·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们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
·如果学生相信他们所作的任何努力都能得到实时的回馈,在班级上不会有任何纪律问题。
·外在控制理论的假定:
无论人类或任何其他物种,都能够籍着对他们或为他们所作的一切,来驱使他们工作或变好。
这是错误的。
·如果处罚方式纯属劳役而且严厉,外控驱力就会产生短暂的效应。
·四大需求:
生存和繁殖、归属感、获得权力、自由、享受乐趣。
·大部分学校都将办学目标集中在教学和训导,因而忽略了学校所教所训是否能够让学生或老师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第二章所有动机皆源自我们内心
·选择理论的基本信念是: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层的五大基本需求。
“控制”只代表我们竭尽所能采取行动来满足需求的尝试。
·主张所有行为皆源于人的内在而非外在情境的选择理论则告诉我们:
无论你多努力,学生们都不愿意好好念书,实在是因为光念书无法满足他们内在的基本需要。
·选择理论对行为的诠释是:
我们总会选择去做那些当下最能满足我们的行为。
·低成就感的学生寻求关注,远比他们追求知识来得迫切。
·选择理论让我们知道:
我们任何人所能做的一切,并且必须去做的,就是尝试去满足我们现有的需求。
我们绝对无法回到过去取满足一个未曾满足的需求。
只要他们今天弥补过来,我们便不应该紧抓学生的过去的失败不放。
第三章驱策我们的基本需求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感受到拥有任何权利,他绝对不会用心学习的;同样的,老师如果在学校课堂上,无法感受到拥有权力,他也绝对不会安心读书的。
因为再也没有比看到我们努力的成果得到强有力的回馈更令人振奋的了。
·学生愈能在你的课堂上实现他们的需求,他们愈能专心致力于课堂上的学习。
第四章学生心目中的学习图像
·他们真正的问题是在他们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令他们满意的阅读学习图像。
·选择理论教导我们: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起初都会以一幅令人满意的活动图像储存在我们脑海里,而成为一种愉悦的记忆。
·我们过去的错误愈常被提及,我们现在就愈提不起劲把它做好。
在实际的教学上,再没有比先前没做好,今天的成绩就被打得低低的更摧残学生的学习动机了。
·我们不该用成绩来威胁他们,尤其不该只为了满足个人的权力需求就用批评来挫败他们。
·让学生将学习图像保存在心中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那些不想念书的中学生除非在学习碰到他们认为有爱心的人,否则他们是决计不肯用心学习的。
第五章纪律问题乃总合行为
·总合行为由行动、思想、感觉和生理这四大要素组成。
·尽可能将行为视为整体,对理解综合性为是有帮助的,但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总习惯用最容易辨识的部分来描述我们的行为,而忽视其他行为要素的存在。
·使用动词形式来描述任何或所有行为,如“正在”、“选择”。
·当我们沮丧的时候,可以无视总合行为其他部分的存在,而单单挑选总合行为中的感觉部分加以调整,这点很重要。
·等待是一个转机,然而光等待是没用的,所有在等待的时刻,我们应该努力找出更有效的行为对策。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
当你在课堂上选择生气的总合行为时,如准备对某个学生吼叫时,你可以先对自己说:
“我正在选择生气,因为我已经素手无策了。
”或者当你觉得无力时,你可以问自己:
“除了选择沮丧之外,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更好的行动吗?
”如果你能够习惯这么做的话,那么你在了解和运用选择理论去采取更有效的行为和更符合现实这两个方面就已经上路了。
第六章学习团队模式
·一个必须被学生采纳,而且对学生极具激励性的观念是:
小小孩不应该被认定失败,反之必须给予他许多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告诉他,如果他不断努力学习,终究会成功。
·应该教导孩子们切身相关的题材,这样他们才会更用心学习,可是孩子对这些不清楚,而老师们却没能够将这种关联性说清楚。
例如做老师的应该花点时间解说,并举例教导学生如何将这些学习的片段应用在他们日常生活当中,而不只是说:
“这个部分很重要,你得将它学会。
”
·如果一个孩子能投入思考,那么在学习团队的模式中他们的权利需求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在中学阶段,青少年需要更多权利满足的需求,但是他们能够获得的却更少。
·学校——尤其是中等教育——应该关心学生心理上的需求,特别是权利满足的需求。
·在小学阶段,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对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当学生成长到中学阶段,同济之间的友谊变得比他们跟成人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在十二三岁以前,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同济网络。
他们所要的和所欠缺的就是权力需求的满足。
当他们在中学里无法得到权力需求的满足时,半数或更多的学生就会从他们熟悉的自毁性行为中寻求权力需求的满足。
当学生成长到中学阶段,“跟成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同济之间的友谊”与“权力需求的满足”来得重要的,因此“老师关爱”的效果也就不太管用了。
·在我们目前的学校里,许多学生都应该要有满足权力需求的渠道,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无法满足他们的权力需求,将来有意愿用功的学生将会比现在更少。
·让教室里的学生以学习团队的方式协力共学能激励学生用心学习,理由如下:
1、通过两人或五人的协力共学,学生可以获得归属感,团队成员由老师挑选,以便涵盖低中高不同学习成就的成员。
2、归属感提供学生初步的学习动机,一旦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那些先前不用心的学生也会开始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并且愿意用功。
3、高学习成就的学生帮助低学习成就的学生能让他们获得需求的满足,因为他们都渴望权力需求的满足以及优秀团队成员的之间的友谊。
4、低学习成就的学生也会发现,需求的满足让他们能够为团队努力的成果作出贡献,因为凡是他们能够奉献出来的都对团队游帮助。
5、学生无须单单仰仗老师学习,他们可以且应该被鼓励尽可能靠自己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创意来学习。
这可以赋予他们权利感和自由感。
6、学习团队提供协助学生超越目前弥漫于校园中的肤浅导向的学习架构。
7、老师可以根据某种标准来调整各个学习团队,以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绩优团队的成员。
某些作业,每个团队成员都可以获得团队成绩,但是并非所有派任的作业皆如此。
因此调整各个团队成员将产生一种作用,让人不在意团队的强弱。
·教学不是对学生或为学生做什么,教学是建构你个人的教学取向,找出学生愿意用心学习的方法。
·要认清: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在需求。
除非学生心目中存有一幅学习图像,否则他在学校是不会用功读书的。
除非他自己发现教室的学习真能满足他的需求,否则无论你做什么,他
心中都不会产生这个必要的学习图像。
少了这个学习图像,他不会选择用心学习,反而会选择那些毁灭性的图像来满足他的需求,并去找那些在乎他的人。
第七章身为现代经理人的老师
·在学校,我们很自然地将老师视为经理人,因为老师教导学生做什么及如何做,但是大部分老师却将自己视为工人,并且学校行政人员和大部分民众也这么认为。
·现在经理人会花费许多时间来建造或调整一个更令员工满意的工作场所,因为他们相信需求得到满足的员工更具有生产力。
·现代经理人不但愿意分享权力,并且费劲心思寻求更好的分享权力的方式,而传统经理人不仅不愿意放弃任何权力,并且要求更多。
·学生就像是企业里的所有员工,只有当他们发现这么做会带来某些好处时,他们才甘心努力向学。
这也是为何现代经理人得费心思量如何安排工作环境,才能让学生发现这个好处。
·教师需要成为一位现代经理人的理由在于传统管理模式从来不是为了深入学习设计的。
第八章学习团队模式的课堂实例
·优质教育的三大基本要求——参与、关联、思维。
学习团队模式体现了第四个优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权力。
·你没有办法“迫使”你的学生用功读书,你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更有效掌控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