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350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10第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提能专训(十)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14·山东5月仿真冲刺)2013年6月2日,中国首架波音787“梦想飞机”抵达广州白云机场,这标志着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9家接收787“梦想飞机”的航空公司。

在美国波音787客机的400多万个零部件中,波音公司本身只负责生产大约10%,其余的生产是由全球4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的。

据此回答1~2题。

1.生产波音787客机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实现协作依靠(  )

①交通运输 ②信息联系 ③商贸联系 ④科技联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飞机零部件厂之间实现生产协作,离不开交通运输与信息联系。

2.波音787客机零部件全球分散生产的原因是(  )

A.节约原材料B.寻找最优区位

C.降低运输成本D.减少劳动力

答案:

B 解析:

波音飞机零部件在全球分散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寻求最优区位,提高经济效益。

(2014·山东德州高三模拟)读“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

B.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研发、设计

C.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

D.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可判读,由①到④,附加值依次降低,即①应为科技指向型的研发环节,②为设计环节,④位于长三角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应为加工制造环节,③为原材料采购环节。

4.途径Ⅱ中最可能承接④环节的地区是(  )

A.珠三角地区B.台湾地区

C.韩国D.苏北地区

答案:

D 解析:

由上题可知,④环节为加工制造,为劳动力指向型。

承接其转移的地区应为经济欠发达,且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只有苏北地区符合条件。

(2014·安徽考前热身训练)2012年10月29日10时,在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的长江岸边,皖电东送工程长江大跨越南岸跨越塔地线支架成功就位。

皖电东送工程是2011年度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重点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上海等地输送超过500亿度电。

如图为皖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等地输送的是以________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

A.天然气B.石油C.煤炭D.水能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的起点在淮南市,淮南是我国南方重要煤炭产地,故皖电东送向东部地区输送的电力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火电。

6.关于皖电东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煤炭产业发展层次

B.使该地区的经济优势转变为资源优势,减少就业机会

C.改善安徽省淮南地区的环境状况

D.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

答案:

A 解析:

皖电东送可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产业层次,可扩大就业,煤炭发电会加重污染,以煤发电并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14·山东潍坊高三一模)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右图)。

据此回答7~9题。

7.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D.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

C 解析:

读图,太康位于内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不如南通交通便捷,A项错误。

中原地带,经济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南通经济发展快,水平较高,消费市场更强,B项错误。

太康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C项正确。

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但仍不如发达地区,D项错误。

8.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

答案:

B 解析:

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相关企业间具有生产上的联系,协作条件好,B项正确。

企业转移,分散与抱团转移,环境改变没有差异,对原料地远近没有影响,地租也没有变化,所以A、C、D项错误。

9.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答案:

D 解析:

纺织和服装等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后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A项错误。

企业转移,并不是人口也一起转移,B项错误。

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劳动力失业,D项正确。

不能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所以不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项错误。

(2014·江西南昌一模)读“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分类图”(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值=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回答10~11题。

10.有关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度大体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

B.西部工业化进程普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C.济南和青岛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较为协调

D.菏泽、聊城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答案:

C 解析:

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度大体呈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西部城市化进程普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济南和青岛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值较小,表明二者耦合关系较为协调;菏泽、聊城受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城市化水平较低。

11.为了缩小山东省东西部城市化不平衡的局面,应该(  )

A.因地制宜发展东西部城市,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B.降低东部工业化速度、提升工业化质量

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和服务业

D.减少省内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答案:

A 解析:

要缩小东西部差距,应该加快西部工业化速度、提升工业化质量,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省内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2014·海南地理)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

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图示模式中(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跨国企业的生产模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模式通过发单企业→接单企业→接单企业工厂、其他工厂实现了生产全过程,这一过程中,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发单企业一般集中在发达国家,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发展中国家;接单企业一般是发展中国家;由图示信息可知,产品并非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生产,其他工厂也参与了生产。

13.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跨国企业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该企业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而制造环节利润较低,需要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因此该种企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四个选项中只有普通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14.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D.市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制造环节快速迁移,以寻找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

(2014·泉州质检)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

右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  )

A.GPS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GPS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C.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

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

答案:

C 解析:

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随着GPS技术的普及,民用GPS技术发展很快。

16.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获取所处位置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GPS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导航,手机GPS可以获取所处的位置,可以进行行车路线追踪。

(改编题)“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引黄入晋解决了山西大同转型发展的“水瓶颈”,形成大同跨越发展的“水支撑”。

结合引黄入晋工程简图,回答17~18题。

17.引黄河水到大同最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是(  )

A.煤炭开采B.煤炭化工

C.灌溉农业D.水力发电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煤炭开采与引黄入晋关系不大;灌溉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太大,不经济,附加值低;水力发电一般是利用天然河道的落差,引水发电效率低、成本高;而发展煤炭化工,需要大量的水,有利于改变煤炭开采与外运的产业结构。

18.关于引黄入晋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引黄入晋工程沿线各水库蓄水量最大的时段是7、8月

B.沿线地区地势平坦,工程量小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完工后引黄入晋工程将失去价值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引黄入晋工程沿线河流无论是雨水补给还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都是7、8月补给量最大,此时沿线各水库蓄水量最大;引黄入晋引水工程,沿线区域多山,工程量大;调水工程建成后,沿线地区地下水水位升高,再加上引水灌溉,可能会给沿线地区带来土壤盐碱化问题;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完工后并不能直接解决山西北部缺水问题,对引黄入晋引水工程的影响不大。

(2014·洛阳4月二练)甲、乙两地同类企业生产相同产品,其生产成本却不尽相同。

读两地“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回答19~20题。

19.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主将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B.市场C.劳动力D.原料

答案:

C 解析:

该种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劳动力成本最高,该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主要是由于乙地劳动力廉价。

20.有关此次产业转移对两地所在地区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甲所在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②减轻了乙所在地的环境压力 ③促进乙所在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④有利于甲所在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甲为产业移出地区,产业向外转移不会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但利于甲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乙地为产业移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会加重所在地环境压力,承接产业转移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5分)(2014·漳州七校3月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简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5000多平方千米,根据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以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持续减小,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

(2)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黄河三角洲建设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优势条件。

(3)京津唐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工业生产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两地区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

请从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两者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支持。

答案:

(1)原因:

中游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河流泥沙减少;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拦蓄泥沙;中上游工农业过度引水,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小。

可能造成的后果:

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降低,加剧土地盐碱化等。

(2)该区域石油、天然气、海盐、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该区域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架广。

(3)京津唐地区为中西部地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中西部地区为京津唐地区提供能源、劳动力等。

22.(15分)(2014·湖北武汉模拟)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

读全球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产业转移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欧美地区的一些跨国公司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区域直接投资,率先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转移的现象。

(2)欧美地区为什么率先进行产业转移?

(3)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很不均衡;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

(2)欧美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发达国家土地、劳动力、内部交易等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压力的加大,欧美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故进行产业转移,并且形成向亚洲转移的明显趋势。

(3)接受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应该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

解析:

(1)题,图中信息表明,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分布上非常不均衡,其中以东亚、东南亚地区为主,尤其是中国。

(2)题,主要从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环境压力等方面分析。

第(3)题,我国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要有选择地承接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科技创新的产业。

23.(20分)(2014·陕西五校联考)(滚动考查交通等知识)贝加尔湖冬季平均气温达零下38℃,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

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东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贝加尔湖的成因,冬季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曾有媒体报道,蒙古提出了“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欲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

有关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请你为专家的判断提供证据。

(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图中甲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为什么?

并简述其建设的意义。

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贝加尔湖湖底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

(2)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对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涉及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

(3)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

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形成原因、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的原因、调水方案的可行性问题,以及铁路线修建的意义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题,由贝加尔湖地区多地震、地壳断裂处有新的热矿泉产生可知,该湖主要是由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的。

热矿泉是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的重要原因。

(2)题,要从地形、现有河道、断裂带、气候等众多因素考虑,显然大多数因素对调水是不利的。

第(3)题,交通线的区位选择可从人口、城市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修建该铁路的意义可从完善铁路网、促进资源开发、促进外贸的发展、巩固国防等方面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