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229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docx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纲要word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史

一、编写说明

本纲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我省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制定。

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要求,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

考查范围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所规定的六个学习板块,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体现新课程理念,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注重考试评价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的设计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遵循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原则。

试卷力求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避免偏、难、怪、深的试题,适度命制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

(一)考试性质

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的程

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评判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为此,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首先着重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历史学科毕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重视评价学生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历史课程目标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情况。

(二)考试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3)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4)初步掌握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注重独立思考和探究式学习,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

为了突出其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重要性,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渗透以下具体目标: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

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3)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5)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学生学业水平时,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力求做到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和渗透。

(三)考试水平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进行考查。

A.识记指学生能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如对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文献的正确表达,对重要的历史地图、图像的识别。

B.理解指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即形成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

C.运用指学生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和判断,

初步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

同等,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以上三个层次的考试水平要求是递进关系,每一高层次考试水平要求同时包括了较低层次考试水平要求。

考查时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历史知识的点、线、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板块

主题

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

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

A.识记北京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炎帝、黄帝

B.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考

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1.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国家的建立、“闭关锁国”等史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夏商周时期

A.识记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青铜工艺的成就,甲骨文,都江堰工程,老子和孔子

B.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百家争鸣”对后世的

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

A.识记秦统一中国,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司马迁和《史记》,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

B.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及影响;“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

朝;“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作用

2.通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考查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识记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书法艺术,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B.理解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3.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5.隋唐时期

A.识记隋朝的统一,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灭亡的原因,“安史之乱”

B.理解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4.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6.宋元时期

A.识记北宋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成吉思汗的崛起,元朝的统一,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宋元时期的商业贸易、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B.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

贡献

7.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

A.识记明朝建立,郑和下西洋,戚继光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西北边疆的巩固,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与特色

B.理解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

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中国近代史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深刻变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2.通过洋务运动、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史实,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

2.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A.识记洋务派,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B.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C.运用结合《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不平等条约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及影响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

A.识记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B.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识记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5.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A.识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B.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活动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艰难曲折的认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4、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

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A.识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日本投降

B.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南京大屠杀

C.运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7.解放战争

A.识记重庆谈判,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C.运用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8.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A.识记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B.理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A.识记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土地改革运动

B.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通过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等史实,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的认识3.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国防、外交、科技的认识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A.识记“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理解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识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

B.理解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A.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B.理解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A.识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A.识记“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

B.理解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世界古代史

1.古代亚非文明

A.识记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

1.以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等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2.通过在地图上标注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和罗马疆域的变化等,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古代欧洲文明

A.识记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B.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封建时代的欧洲

A.识记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生活,《查士丁尼法典》

B.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A.识记大化改新,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世界近代史

1.步入近代

A.识记文艺复兴运动,“三角贸易”

B.理解文艺复兴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1.以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以及殖民扩张和掠夺等为例,考查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和评价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和思想解放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2.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A.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B.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3.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A.识记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4.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A.识记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A.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

B.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A.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新经济政策

B.理解战胜国建立的战后世界新秩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C.运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考查学生对世界现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世界现代史发展基本进程的了解和掌握

2.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等史实,考查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3.考查学生对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以及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认识

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A.识记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

B.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3.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A.识记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B.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4.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A.识记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C.运用探究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4、例证性试题

例1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B.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C.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答案】A

例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皇权至高无上

B.C.战乱频繁D.地方权力削弱

【答案】B

例3右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农业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宋朝社会生活的多彩

【答案】A

(例3)(例4)

例4右图是沈泊尘先生生于20世纪前期所作的一副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

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七七事变

【答案】B

例5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称帝B.辛亥革命爆发

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

【答案】C

例6《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

”“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例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D

例8“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B.古代两河流域

C.封建社会的日本D.中世纪的欧洲

【答案】D

例9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A.对世界的统治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D.农业的发展

【答案】B

例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史实结论

A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C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答案】C

【解析】

例1—10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在呈现方式上可以是文字形式(如一段引文、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一段史实的叙述等),也可以是图表形式(如各种表格、实物图片、地图、漫画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等能力。

该类试题客观性较强,覆盖面较广,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在审题时注意从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如一些关键性的限制词语、一些图表的主要特征等;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从本质上去把握、区分备选项,一看备选项本身是否正确,二看备选项是否符合题意,排除干扰项,从而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例11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改正:

【】

(2)1789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确立了现代共和制度的政治体制。

改正:

【】(3)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改正: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持人民民主专政。

改正:

【答案】

(1)【×】“屋大维”改为“伯里克利”

(2)【×】“1789年”改为“1787年”

(3)【×】“南京国民政府”改为“南京临时政府”

(4)【√】

例12以下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革命与改革”专题学习小结中的两个片段,其中有3处知识性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外,还有新贵族。

革命中,英国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表明英国最终确立了总统制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5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答案】

(1)错误:

《人权宣言》改正:

《权利法案》

(2)错误:

总统制改正:

君主立宪制

(3)错误:

1925改正:

1921

【解析】

例11—12题为辨析改错题。

这类试题通常是创设一种历史情境,提供一段对史实的文字描述或一段对历史事物的总结评价,并针对一些主干知识设计若干错误,用来考查学生对具体史实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辨别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必须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首先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辨别,准确找到错误之处,摘录出来,然后针对具体的错误点,做出相应改正。

例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

“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

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

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答案】

闭关锁国政策。

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

愿意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

洋务运动或答具体措施均可。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