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09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语言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docx

《语言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docx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1.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

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

(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

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解释“符号”

  答:

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解释“语言”

  答: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

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

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0.解释“传统语言学”。

  答:

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1.解释“内部语言”。

  答:

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第二章 语音

  1.解释“语音”。

  答: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2.解释“音高”。

  答: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3.解释“音强”。

  答: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4.解释“音长”。

  答: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5.解释“音质”。

  答:

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6.简答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

 答:

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要素。

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影响音质的三个因素有:

(1)发音体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即

(1)声带振动不振动,这是发音体方面的因素。

(2)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

(3)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7.简答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

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为:

语音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8.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之间的关系。

  答:

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标写世界上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的标号。

它的制定原则是:

“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可见,它与音素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9.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答:

(1)可将元音按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与舌尖元音两大类。

(2)舌面元音内部又依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依舌位前后分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依唇形的圆展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

(3)舌尖元音内部又按舌尖的不同状态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

(4)元音内部又可根据软腭升降的情况把它们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两类。

  10.解释“音位”

  答: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1.论述音位的性质(特征)。

  答:

(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12.音位的划分。

  答:

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通过音高、音强、音长来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重位”和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时位”。

  13.解释“音位变体”。

  答:

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4.简答“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

  答:

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

对立关系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15.简答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

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

  16.解释“音位的区别特征”。

  答:

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17.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答: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表现在:

(1)划分角度不同。

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2)划分范围不同。

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8.解释“音节”。

  答: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19.简答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答:

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

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

  20.解释“复辅音”。

  答:

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21.解释“语流音变”。

  答: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

(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

(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

(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22.解释“韵律特征”。

  答: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

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

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

(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

(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23.解释“音渡”

  答:

人们在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渡”或“音联”。

  24.解释“二合元音”

  答:

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25.解释“三合元音”。

  答:

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

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26.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答:

(1)汉语普通话具备V、C-V、V-C、C-V-C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但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

(2)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G只能是鼻音。

(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

  27.解释“时位”。

  答:

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时位”。

第三章 语汇

  1.解释“语汇”。

  答:

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

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

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2.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

(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

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

(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

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

(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

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3.简答语汇的作用。

  答:

就语汇在每一种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先由一个个的词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段落、篇章的。

所以,语汇在语言构成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汇就没有语言。

  4.解释“词”。

  答:

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5.解释“语”。

  答:

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6.解释“基本语汇”

  答:

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

  7.解释“一般语汇”。

  答:

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语汇,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8.解释“惯用语”。

  答:

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

  9.解释“成语”。

  答:

成语是汉语独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为四个字。

  10.解释“歇后语”。

  答: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11.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

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

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

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

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

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

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12.简答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答:

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

(1)语音偶合,汉语汉字数量多,但汉语普通话音节数量少,会造成语音相同。

(2)历史音变。

在历史上本不同音的词,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成为同音。

(3)词义分化造成。

  13.简答同音词与同形词的关系。

  答:

同音词指语音相同的词,同形词指字形相同的词,它们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

(1)同音不同形;

(2)同形不同音;(3)同音又同形。

  14.简答单纯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

  答:

单纯词与单音节词,不是相同的概念,它们的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是从语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是从音节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15.简答汉语语素的类别系统。

  答:

(1)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

(2)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

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

因为是虚词,所以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这就是黏着语素。

(3)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

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

(4)把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

实义语素就是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

虚义语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

  16.简答语素、音节与字符之间的关系。

  答:

语素、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汉语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

一般而言,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字是文字单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不成简单的对应了。

  17.解释“变性成词”。

  答:

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18.解释“变形成词”。

  答:

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19.解释“复合构词”。

  答:

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

主要有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四种。

  20.解释“附加构词”

  答:

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

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

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

  21.解释“重叠构词”。

  答:

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

汉语的重叠词包括:

(1)名词性重叠词。

(2)副词性重叠词。

(3)多重重叠词。

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22.简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区别。

  答:

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有共同点,他们都不能单独成词。

但二者又有所区别:

从表意功能的角度看,后缀一般可以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这是一种词汇意义。

而词尾只表语法意义,而不表示什么词汇意义。

  23.简答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形式和作用。

  答:

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主要词汇意义由它体现出来。

词根语素都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与别的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时,也负载最主要的词汇意义。

词缀语素又叫构词语素,构词语素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部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的新词。

词缀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语素的意义实在,而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构造新词。

  24.简答离合词和词组词。

  答:

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

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第四章 语法

  1.解释“语法”。

  答:

语法即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2.解释“递归”。

  答:

递归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3.解释“语境”。

  答:

语境是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4.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性表现。

  答:

语法规则作为人们说话时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具有高度抽象的性质。

词语和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建立一条规则,于是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爸械牡ノ弧⒔峁购凸叵档哪持掷嗟母爬ǎ?

┤嗣窃谒祷笆庇纱思氨耍?

岳嘞啻樱?

谟筛髦掷啾鸸菇ǖ牡ノ弧⒔峁购屠嘞档目蚣苣谘〕鲆痪湟痪浜细竦幕袄础?

  5.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

“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

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6.解释“历时语法”。

  答: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7.解释“共时语法”。

  答: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

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8.解释“个别语法”。

  答: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解释“句子”。

  答:

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0.解释“语法规律”。

  答:

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11.解释“普遍语法”。

  答: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12.解释“核心语法”。

  答:

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3.解释“外围语法”。

  答:

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4.语法单位可分为哪几级?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答:

语法单位可分为三级六种:

第一级中语素组由语素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中词组由词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中句组是由句子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表达。

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具备不同的关系。

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

另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性质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

  15.解释“语法形式”。

  答:

语法形式是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16.解释“语法手段”。

  答:

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叫做“语法手段”。

  17.解释“词法范畴”。

  答:

由词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

  18.解释“句法范畴”。

  答:

句法范畴是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

  19.简答词法手段的类别。

  答:

语法手段首先可以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

其中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类。

词形变化又分为:

(1)附加;

(2)屈折;(3)异根;(4)零形式。

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的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0.简答句法手段的类别。

  答:

句法手段主要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语调四个小类。

虚词就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1.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

  答:

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

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

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类。

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

(1)性;

(2)数;(3)格;(4)有定和无定。

常见的谓词属性范畴有:

(1)时;

(2)体;(3)态;(4)人称。

  22.解释“词类”

  答:

词类就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3.解释“词组”。

  答:

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4.解释“向心词组”。

  答:

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25.解释“离心词组”。

  答:

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

  26.解释“不完全主谓句”。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