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66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十

试卷编号:

101049

试卷总分:

100

出卷时间:

2010-10-28 21:

12

答题时间:

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哲学[3分]

参考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

唯物主义[3分]

参考答案: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3.

形而上学[3分]

参考答案:

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辩证否定[3分]

参考答案:

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5.

矛盾[3分]

参考答案: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二.单项选择

1.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 )[1分]

A

休谟

B

爱因斯坦

C

马克思

D

康德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1分]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

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1分]

A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4.

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  )[1分]

A

形而上学唯物论

B

辩证的唯物论

C

折衷主义

D

二元论

5.

古诗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1分]

A

是客观的

B

是有限的

C

是可知的

D

是相对的

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1分]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普遍联系的观点

7.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1分]

A

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8.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1分]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理论来源于实践

9.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  )[1分]

A

不变性、永恒性

B

无条件性、无限性

C

唯一性、不变性

D

根本性、无限性

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  )[1分]

A

社会革命是历史火车头的原理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1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1分]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份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12.

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  )[1分]

A

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

B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C

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D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13.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  )[1分]

A

强大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B

真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C

新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D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14.

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之一是(  )[1分]

A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

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C

以科学类比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D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15.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1分]

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按需分配

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各取所需

C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各取所需

D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6.

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  )[1分]

A

具有客观可能性的

B

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

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D

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17.

在论述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时,马克思先后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这两个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1分]

A

相互矛盾的

B

后者否定前者

C

各自独立的

D

有内在联系,前者讲客观必然性,后者讲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18.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1分]

A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

康德和黑格尔

C

康德和费尔巴哈

D

谢林和费希特

19.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  )[1分]

A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B

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

C

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

D

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20.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1分]

A

展望的内容是否正确

B

展望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

C

有没有预见性

D

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科学

三.多项选择

1.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包括(  )[2分]

A

德国古典哲学

B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

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2分]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E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3.

恩格斯说: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2分]

A

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

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物质范畴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D

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相加

E

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

4.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2分]

A

总体和局部的统一

B

包含和被包含的统一

C

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D

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统一

E

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2分]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相互联结的关系

E

相互转化的关系

6.

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

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于(  )[2分]

A

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同

B

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C

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同

D

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

E

人们的风俗习惯不同

7.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2分]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E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8.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表现为(  )[2分]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后的发展方向

D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E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的状况

9.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它认为(  )[2分]

A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B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C

要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D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E

个人的作用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意愿才是积极的

10.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是(  )[2分]

A

有着内在联系的

B

相互矛盾的

C

前者是根本方面

D

前者是讲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E

后者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四.判断题

1.

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3分]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3分]

  

  

3.

在历史观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3分]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为无产阶级服务。

[3分]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3分]

  

  

五.简答题

1.

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分]

参考答案: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2)物质也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自身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想象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因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

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4分]

参考答案: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关系:

(1).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起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2).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什么辩证关系?

[4分]

参考答案:

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全面、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惨透。

4.

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4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本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5.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容。

[4分]

参考答案: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六.论述题

1.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分]

参考答案:

①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②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③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2.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5分]

参考答案: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②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③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