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314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演示文稿肩周炎课件.ppt

(优选)肩周炎课件,第1页,共70页。

肩关节周围炎,一、概述定义:

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并致关节内外粘连的一种疾病。

以肩关节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

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女性稍高于男性,单侧多见。

第2页,共70页。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

第3页,共70页。

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第4页,共70页。

肱二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第5页,共70页。

第6页,共70页。

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因为它们象肩部的袖子一样包裹肩部,又叫肩胛旋转袖,对肩部的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了解肩部的疾病就首先必须熟知肩袖的解剖及其功能。

第7页,共70页。

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

其功能是固定肱骨头与肩盂,使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汇点,冈上肌肌纤维细长且跨度大,运动中易受损。

喙肩韧带连结于喙突与肩峰之间,形成喙肩弓架于肩关节上方,可防止肱骨头向内上方脱位。

第8页,共70页。

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肌肉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遮盖,此肌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过肩关节的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是使肩关节旋外。

第9页,共70页。

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的上2/3的背侧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

使肩关节旋外。

第10页,共70页。

肩胛下肌扁且广阔,邻近前锯肌,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外上,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是使肩胛关节内收和旋内。

第11页,共70页。

肩胛下肌、冈下肌、冈上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尚有许多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壁,所以肩袖肌群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尚有悬吊肱骨,有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

冈上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上举冈下肌和小圆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旋肩胛下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第12页,共70页。

第13页,共70页。

第14页,共70页。

盂小头大,第15页,共70页。

二、肩周炎的解剖生理,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

肌和肌腱:

可分两层。

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

联合肌腱和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肩袖或旋转肩袖。

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的结构之一,易于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道,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

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肱盂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第16页,共70页。

滑囊:

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

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冈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关节囊:

肱盂关节囊大多松弛,肩关节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伤。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黏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

后期黏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黏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消失。

第17页,共70页。

三、病因病理,引起肩周炎的病因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肩部原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肩周炎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第18页,共70页。

主要病理改变,急性期表现为关节滑膜水肿。

炎性浸润,组织液渗出,肩部软组织痉挛、挛缩,局部血液、淋巴液循环不畅,组织代谢障碍。

又因赖以维持关节稳定性的肩部肌肉韧带较多,肌腱细而长,自身血供较差,随年龄增长,常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发生本病。

第19页,共70页。

病理分期症状,本病病程较长,根据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期、粘连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1)急性期:

又称早期,病期约1036周。

初起为肩部酸楚、疼痛,压痛范围广泛,多突然发生,夜间加重,肩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局部喜温怕冷,疼痛可向背部扩散,关节自主活动受限,梳头、穿衣伸袖均感困难,偶尔因碰撞或活动而剧痛难忍,伴有肌肉痉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

但主要是局部急骤而剧烈的疼痛反向性地引起肌肉痉挛,但肩关节被动活动尚可。

第20页,共70页。

(2)粘连期(冻结期):

病期约412个月。

急性疼痛期已过,疼痛可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性粘连性“冻肩”,因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动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随之牵动,出现“扛肩”现象。

(3)缓解期:

有两种趋向;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功能恢复;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或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练,致使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部分或完全“冻结”。

活动范围更小,甚至僵化,此时痛反不明显。

第21页,共70页。

四、诊断,

(一)临床症状1、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史2、肩部疼痛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急性发作,多呈慢性常因劳累和天气变化后诱发初期疼痛呈阵发性,后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并逐步加重,昼轻夜重,甚至不能安寐,第22页,共70页。

肩部受牵拉或碰撞后,可引起剧烈疼痛疼痛可向颈部或肘部扩散3、功能障碍肩关节各向功能均可受限早期多因疼痛,后期多因广泛粘连外展、内旋、后伸功能受限明显出现“扛肩”现象,第23页,共70页。

严重者肘关节功能亦受限,屈肘不能摸及对侧肩部,难以完成梳头、洗脸等动作后期,肩胛带肌、上臂肌群不同程度废用性萎缩,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减轻。

疼痛程度,病程时间(6月),第24页,共70页。

(二)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压痛点(肩周炎的压痛点往往在肌肉的起点或止点,即肌腹与肌腱或肌膜的联结处附近,或者在肌或肌腱常与骨突摩擦的部位。

)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方的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

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缩。

肩关节功能检查:

两侧对比原则1.主动活动被动活动2.肩关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环转,第25页,共70页。

检查可见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可用摸口及摸背两个常用动作判定。

1摸口试验:

正常手在肩外展上举时,中指尖可触至对侧口角。

根据受限可分为:

轻度,仅触及对侧耳翼;中度,仅触到顶枕部;重度,达不到顶枕部。

2摸背试验或摸肩胛:

为肩内收、内旋动作,正常中指尖可经背后触及对侧肩胛下角。

轻度受限者可屈90,中指能过背中线;中度受限者达不到背中线;重者仅能过同侧腋后线。

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早期阴性,日久可显示骨质疏松,偶有肩袖钙化;大结节处钙盐沉着,关节间隙变窄/增宽。

第26页,共70页。

五、诊断依据,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慢性起病或明显外伤史。

2、肩部酸痛、钝痛,一般不能诉出关节痛的固定部位,严重时可放射到同侧上臂,夜痛明显,后期疼痛可减轻。

3、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及内旋为主,但拉锯运动时不痛。

4、肩峰外、肱骨结节间沟、肩峰及肩峰后起码有一处以上压痛,后期伴三角肌萎缩,无关节冲击痛。

第27页,共70页。

六、鉴别诊断,最常见的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肩袖损伤”、“颈椎病”、“关节盂唇损伤”、“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等,上述疾病在治疗手段和预后上具有较大差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当上肢于外展位屈伸肘关节时,肌腱在沟内不断摩擦受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易被磨损,长期磨擦或过度活动引起腱鞘充血,水肿增厚,导致粘连和肌腱退变,产生症状,主动运动功能差,但被动运动可。

第28页,共70页。

肩袖损伤有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就诊的老年人中,肩袖损伤的比例高达60%,其发病率远远高于肩周炎。

机制:

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伤两种。

急性损伤常见于提拉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被外力牵扯等,如公共汽车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突然遭遇急刹车,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损伤。

慢性劳损伤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在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等需上肢举过头顶的运动项目人群中也较多见。

(疼痛弧:

60-120)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外展上举时疼痛,损伤严重的患肩因为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

如果让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爬墙”等功能锻炼、或人为地强行牵拉,可能造成已损伤的肩袖的撕裂口增大,加重伤情。

第29页,共70页。

七、康复评定,

(一)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肩关节的活动度评定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和外旋等活动度。

正常肩关节的活动度:

前屈0180,后伸050,外展0180,内旋80,外旋30。

第30页,共70页。

Brunnstrom评估分级:

0分:

关节无运动;1分:

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14;2分:

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12;3分:

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34;4分:

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全范围。

第31页,共70页。

(二)肩关节功能评定根据患者肩疼痛(P)、ROM(R)、ADL(A)、肌力(M)及关节局部形态(F)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总分(T)为100分。

P:

患者自觉疼痛的程度和是否影响活动评分,最高30分;R:

患侧肩关节ROM的大小评分,最高25分;A:

穿上衣、梳头、翻衣领、系围裙、使用手纸、擦对侧腋窝及系腰带7项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最高5分,共35分;M:

Lovette6级分类法对肩关节五大肌群(前屈、外展、后伸、外旋及内旋肌群)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最高5分;F:

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最高5分。

其中P、R及A的总分占90,M及F总分占10。

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愈高,肩关节功能愈好。

第32页,共70页。

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第33页,共70页。

八、康复治疗,重点:

重在功能的恢复提高痛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组织修复。

改善肩关节活动为主,松解关节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康复,第34页,共70页。

1.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扩大肩部活动范围,改善萎缩肌肉。

常用具体方法有:

(1)仰卧位,患肢外展并屈肘,作肩内旋和外旋主动运动或助力运动。

(2)训练肩部活动度,利用规律的反作用行CODMAN环绕训练和棒体操。

(3)双手持体操棒或利用绳索滑轮装置由健肢帮助患肢作肩各轴位的助力运动。

(4)双手握肋木下蹲,利用躯干重心下移作牵伸肩部软组织的牵伸练习。

第35页,共70页。

(5)利用肩轮等器械进行肩部主动运动(6)利用哑铃作增强肩胛带肌肉的抗阻运动。

(7)医疗体操:

手指爬墙背动作抱颈旋肩展翅,第36页,共70页。

第37页,共70页。

第38页,共70页。

第39页,共70页。

第40页,共70页。

第41页,共70页。

第42页,共70页。

第43页,共70页。

第44页,共70页。

2.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中基本技能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其疗效肯定。

关节松动术根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在关节面施以微小活动,从而引起骨关节较大幅度的活动。

特点针对性强,见效快实用、有效病人容易接受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第45页,共70页。

其主要治疗机制为:

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关节内纤维软骨无血管区的营养,预防因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所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变;缓解疼痛,刺激关节的力学感受器,减少脑干和脊髓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松解组织黏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