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左下图为沪宁杭工业区示意图,右下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
2.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
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
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4.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
9.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10.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1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1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
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
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14.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15.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态效益B.追求经济效益
C.便利的交通条件D.完善的制度、法规
17.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关键工程。
下图为“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D.气源充足
19.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安全、高效运输原油
③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最新】2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
下面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下列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错误的是( )
A.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的愿望
B.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原有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增产潜力受限
C.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价格便宜、营养丰富等特点
D.马铃薯广获人民的喜爱,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已经将马铃薯当作了主粮
21.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但昼夜温差小
B.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且昼夜温差大
C.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D.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夏季栽培
“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天坑”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景观的形成主要是
A.风化作用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23.5月20日正午时刻,地质考察队员发现太阳光刚刚射到“天坑”底部的原始森林。
正午阳光能照射到原始森林的时间间隔约为
A.1个月B.2个月C.4个月D.5个月
下图是某季节亚太地区等压线分布和风向图(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季节,甲地和乙地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B.东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北风D.西北风、东北风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条等压线的数值较大的是①B.此时,甲地受高气压控制
C.甲地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二、综合题
26.【最新】9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成立六十二周年。
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薰衣草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原产法国东南部普罗斯旺,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内陆的丘陵地带。
薰衣草属长日照植物,喜冬暖夏凉,生长发育期要求日照充足。
我国新疆伊犁河谷地区1965年开始引种薰衣草,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
薰衣草精油年产量达10万公斤左右,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
这里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薰衣草之乡”,与法国普罗斯旺、日本北海道一起成为世界薰衣草的三大产区。
三地均位于北纬42°-44°、海拔600米至800米之间。
近年来,伊犁地区以薰衣草加工为主的企业发展较快,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1)分析伊犁河谷地区成为“中国薰衣草之乡”的气候条件。
(2)与法国普罗斯旺比较,影响伊犁河谷地区薰衣草种植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请说出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
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
【最新】,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限制原木出口条例。
下图为缅缅甸及周边略图。
材料二:
柚木多分布在海拔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1100-3800毫米,忌土壤过湿。
(1)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地区有利于柚木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乙河流域在11月——次年4月的主要气象灾害,简析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为什么可以缓解该气象灾害。
(3)近年来,仰光市逐渐成为国际林木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简析其优势条件。
(4)说明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
2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曾经闻名全国。
北京人也曾说:
五个灯泡中,就有一个是鄂尔多斯点亮的。
近年来,鄂尔多斯着力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经济,让黑金“绿”起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红碱淖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其东部地区降水量为300毫米—400毫米,西部小于350毫米,早春风大沙多。
(1)据材料推断鄂尔多斯市曾经具有的资源优势及产业结构特点。
(2)简要说明红碱淖所在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的过程。
(3)鄂尔多斯如何使黑金“绿”起来,提升附加值,请你为之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C
2.A
【分析】
1.
图示甲为中国沪宁杭工业区,乙为德国鲁尔工业区,都具备重要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①③⑤正确。
而沪宁杭工业区不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错误;两个工业区地形比较平坦,水力资源都不丰富,④错误;鲁尔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与当地主要工业直接相关的农业不发达,⑥错误。
故选C。
2.
读图可知,甲为中国沪宁杭工业区,乙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两地均没有铁矿资源,钢铁工业发展的原料需要从外地输入,A符合题意;两地人口相对密集,特别是沪宁杭地区的劳动力较充足,B不符合题意;两地科技水平都较高,C不符合题意;两地均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市场广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以沪宁杭工业区和鲁尔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以及对比,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3.A
4.B
【分析】
3.
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更高;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4.
火山喷发若干年内,火山口地温较高,导致气温较高,海拔高处热量条件较好,且火山灰为森林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上全球变暖的叠加影响,因此,林线升高,排除C、D;火山喷发若干年内,火山口地温较高,空气容易膨胀上升,形成丰富的降雪,加上全球变暖引起当地变湿的影响,导致火山锥雪线下降,排除A;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雪线的因素:
应从气温、降水、坡度、坡向、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5.B
6.A
7.D
【分析】
5.
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小区的西南方向,考虑到该地盛行风向是夏季西南风和冬季东北风,居住片区Ⅱ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②横向错列排布模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小区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风的有效通风。
所以选B。
6.
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和冬季防风,所以建筑布局以高层建筑为生,楼层高、建筑密度大有利于获得南侧光照,阻挡冬季风,起到冬季防风作用,所以选A。
7.
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虽然也避开了夏季西南风,但不是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的目的,所以选D。
8.D
9.C
10.A
【分析】
8.
部分零部件生产涉及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高;组装厂属于加工组装环节,利润低于零部件生产厂家,图中市场甲国大于乙国,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
组装需要大量劳动力,组装厂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应该是看重乙国劳动力价格低,同时土地价格低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D正确。
乙国经济不发达,组装厂在乙国不可能达到创新技术的目的,A错误。
拓展市场是次要目的,主要是市场是甲国,B错误。
据图分析,生产过程只是布局调整,规模扩大没有体现,C错误。
故选D。
9.
该企业是汽车企业,零部件体积、重量较大,若远距离运输会导致运费大量增加,企业成本会增加,达不到产业转移的目的,因此此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可以降低运输费用,C正确。
消费习惯影响的是汽车成品销售,对生产环节布局影响不大,A错误。
据以上分析,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经济差距较大,若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企业布局应该是全部环节都在邻国,B错误。
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乙国劳动力价格低,研发成本乙国小,D错误。
故选C。
10.
原来汽车组装后直接销售到甲国,汽车可以出口;该产业布局调整后汽车在乙国加工组装再销售到甲国,导致甲国从乙国进口量增加,甲国不在出口汽车,甲国变为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销售量减少、汽车生产量减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D
12.B
13.B
【分析】
试题分析:
11.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读图,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主要是因为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对。
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A错。
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B错。
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错。
12.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图中铁路线与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对。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
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C错。
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小,D错。
13.图示区位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B对。
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
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考点:
影响城镇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布局的原则。
14.C
15.D
【分析】
14.
通过表中四省数据比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表中浙江城市化水平最该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较小,A错误;城市化水平高低与人口对耕地压力大小相关性不明显,耕地资源压力大小和当地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口多少有关,表中河南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压力较大,B错误;表中数据显示,河南、青海、黑龙江、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由低到高,四省的城市化水平也是依次由低到高,数据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C正确;表中数据分析说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表中河南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最高,D错误。
故选C。
15.
通过图中四省比较,青海省经济水平最低,教育、科技落后,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差;河南水资源压力最大,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差;浙江耕地压力最大,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差。
故ABC项错误。
黑龙江地广人稀,耕地压力最小,所以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特征分析以及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读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6.B
17.D
【分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6.农业区域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对区域专门化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B对。
环境因素、人才因素、法律因素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A、C、D错。
17.根据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分布可知,A美国的东北部是乳畜带,这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美国中央平原是小麦带,纬度较高,为春小麦。
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所以选D。
18.C
19.B
【分析】
18.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成品油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兰郑长”管道工程南段的建设运营,郑州油库需要向河南、湖北、湖南多个省提供成品油,郑州油库的服务市场扩大,导致需要扩建郑州油库,因此郑州油库扩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大,C正确。
地理位置、交通、运营成本对油库建设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B、D正确。
故选C。
19.“兰郑长”管道的修建,有助于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西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消费紧张的状况,①正确。
管道运输具有安全、平衡、效的优势,因此修建石油管线有利于成品油安全、平稳、高效运输,②正确。
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对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意义不大,③错误。
该石油管线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使我国能源不需要完全依赖于海上,④正确。
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20.D
21.C
【分析】
20.在国内,尚未出现大片地区的人们将马铃薯当作主粮的现象,使马铃薯成为主粮,还需经历民众的接受过程,D描述不符合事实。
ABC都是中国要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的原因。
故答案选D。
21.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故A错误。
华北优势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但降水少,故B错误。
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利用气候的垂直变化特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故C正确。
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秋冬栽培,夏季温度太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停止生长,故D错误。
故选C。
22.D
23.B
【分析】
22.“天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故选D。
23.5月20日正午时刻,太阳光刚刚射到“天坑”底部的原始森林,此时为夏至日前一个月,故下次直射的时间为夏至日后一个月,正午阳光能照射到原始森林的时间间隔约为2个月。
故选B。
24.A
25.A
【分析】
24.
从图中的风向可以看出(海洋吹响陆地),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为夏季。
甲地位于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风;乙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南半球此时为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因此盛行东南风。
故选A。
25.
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较低,①位于海洋,①、②两条等压线的数值较大的是①,A正确;此时,甲地受印度低压控制,B错误;夏季甲地炎热湿润,C错误;形成季风的原因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应用状况。
26.
(1)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
(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4)①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⑤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分析】
本题以宁夏自治区周边示意图为材料,考查荒漠化的形成、防护等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Q位于宁夏平原地区,该地发展灌溉农业,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随着水盐运动,盐类物质上升表层,水分被蒸发掉,盐分积累,形成土壤盐渍化。
R位于西北地区,由于植被稀疏,气候干旱,地表多疏松物质,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沙漠化。
(2)由上题分析可知,Q地荒漠化为土地盐渍化,R为土地沙漠化。
两地荒漠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地形及人类活动有关。
从地形看,Q位于贺兰山东侧,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受贺兰山阻挡,将来自西北沙漠地带的沙质在贺兰山西侧堆积,对东部的Q影响较小,宁夏平原位于黄河沿岸,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发展灌溉农业,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合理的大水漫灌使得土壤盐渍化严重。
而R地附近没有贺兰山阻挡,受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将沙漠地区的砂粒物质东移,受其影响,沙漠化现象严重。
(3)草方格沙障改变了下垫面状况,使漫漫黄沙上面覆盖一层草类物质编织而成的沙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表粗糙度,摩擦力增大,可以降低风力,同时,草类物质可以截留水分,提高砂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提高了防御荒漠化的能力,有效阻止沙漠对铁路的侵袭。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致与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贺兰山以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侧为内蒙古自治区,是两个自治区的分界线。
东部降水量相对较多,为温带草原带,西侧降水相对较少,在200毫米以下,为温带荒漠,所以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
同时,贺兰山还是内外流区、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点睛】
27.
(1)纬度较高,夏季白昼较长,日照充足;纬度较高,且海拔较高,夏季较为凉爽;由于北侧山地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减轻了冬季的寒冷程度。
(2)不利自然条件:
冬季气温较低。
主要措施:
采用塑料大棚保温,或将薰衣草插条贮在菜窖内,春暖雪化时再在大田扦插;冬季把薰衣草底部用厚厚的土掩埋,浇透水,进行保温;培育耐寒的品种。
(主要措施任答2点)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等相关知识。
解题中需要紧紧围绕材料,提取和整合材料有效信息,结合平时所学地理知识,灵活作答。
【详解】
(1)气候条件一般的思考方向为“光照、热量(气温)、降水、灾害”。
该题需要结合薰衣草的生长习性灵活作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