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0222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docx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2013.3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二项是

  A.花蕊(ruǐ)   庸俗(róng)   豁出去(huō)   追本溯源(sù)

   B.倾轧(yà)   剽窃(piāo)   入场券(juàn)   不偏不倚(yǐ)

   C.毗连(pí)   绮丽(qǐ)     电饭煲(bāo)   不屑一顾(xiè)

   D.发酵(jiào)  隽永(juàn)   软着陆(zhuó)   呱呱坠地(gu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隔膜遨翔韬光养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雾霾显赫恪尽职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挥霍祥和斐声文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洗漱抱怨纷至沓来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 

   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2)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整个过程,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详细   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3)非法侵人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   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节减   记录   授权   B.节减   记载   受权

   C.节俭   记载   受权   D.节俭   记录   授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向健儿们加油助威,将比赛的气氛推向高潮。

   B.办案民警在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后,又在窃贼落脚点守株待兔,逮住购物归来的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当晚两起入室盗窃案。

   C.春节期间,记者在江西采访时发现,由于城市返乡人口“有车族”的涌人,竟在简易狭窄的乡间道路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拥堵现象。

   D.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人室,成为一代大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著名作家梁晓声依然以执著的态度,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瘤疾,字里行间灌注着作家深沉的“劝世”、“醒世”、“忧世”。

二、(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生态美文之魂

王必胜

   生态文学已成为一道别样风景。

尽管其确切定义有多解,比如,它始自何时,其内涵如何,是人言言殊的。

生态与文学的关联何在?

生态文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这些都是有志于此的人们所关心的。

   时下,生态文学是一个闪光点。

当一个社会自觉地以自然为友,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程。

于是,文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把生态发展水平纳入自己的视野。

   生态文学,其实是大自然文学,是书写人们在生态建设和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心情感受。

生态文学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生态环境成为书写的对象,山水田园,风花雪月,自然生灵,皆成文章,铸成大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是自然的吟唱,是生活的感怀,是风光的唯美颂歌。

二是忧思于自然世界的恶化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所谓寻找“诗意地栖居”,所谓环境优化型的社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如何成为现实的一道难题。

讴歌自然生灵,书写人们乐山乐水,忧思于大自然生态发展利用中,在诸多人为的因素下,风光不再,风华黯然。

于是,就有了不少文人笔下,生态自然成为一时的主角,书写高山大漠、森林河流的治理保护也为一时之盛。

社会呼唤文学的多样化,而生态文学的出现,更让文学的多样成为可能,有了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所谓生态文学,其实是一种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精神舒缓的抒发,是一种充满了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和情感的提纯。

因此,作为生态文学的倡行者和实践者,我以为,主要是用一种亲和的态度,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以人性情怀书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风物。

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文化的自然,是生态文学之魂。

如同陶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的优雅,如同梭罗的心闲神定的自在,如同普列什文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地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或者,你以“亲人般的关注”,将自然“艺术化的方式,打动人心”。

当然,还有,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家,也要像普列什文一样做生态和环保置义的捍卫者,贯穿在身体力行中。

生态文学不仅是一种纯美的文学,她的厚重在于,既书写这个自然世界的优美和谐,丰姿神韵,也抒发人类对于大自然保护的一种责任。

可见风物,也见人文,表达对于消失的风物和失落的生态文明的忧虑。

也许,后者是当年陶潜、普列什文、梭罗们所没有想到或做到的,而凸现人文精神,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文学的书写,是生态文学行之高远的灵魂与精髓。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6.对于生态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是一种大自然文学,她书写人们在生态建设和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心情感受。

   B.生态文学,是一种忧思文学,她忧思于自然世界的恶化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忧思于大自然生态发展利用中,在诸多人为因素下,风光不再,风华黯然。

   C.生态文学,是一种纯美文学,她是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精神舒缓的抒发,是一种充满了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和情感的提纯。

   D.生态文学,是一种厚重文学,她既书写这个自然世界的优美和谐,丰姿神韵,也抒发人类对于大自然保护的一种责任。

7.关于“生态文学之魂”,下列表述最准确的—项是

 A.像陶渊明那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的优雅生活。

 B.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地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

 C.把做生态和环保主义的捍卫者,贯穿在身体力行中。

 D.可见风物,凸现人文,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文学的书写。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一个社会自觉地以自然为友,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程,文学才可能把生态发展水平纳入自己的视野。

   B.没有生态文学的出现,文学的多样化就不会成为可能,也就不会有生态文学这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C.用一种亲和的态度,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以人性情怀书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风物,是作者对生态文学的倡导与呼唤。

   D.只要做一个生态和环保主义的捍卫者,并贯穿在身体力行中,就能和普列什文一样成为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

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

赵普、沈伦、李防、石熙栽成推奖之。

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以亲老弗果往。

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

   景德初,翰林学士梁颢召对,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

寻颢卒,即以安仁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

   安仁从幸澶州,会北边请盟,首命安仁撰答书,又独记太祖时聘问书式。

辽使韩杞至,道命接伴,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

馆舍夕饮,杞举橙子曰:

“此果尝见高丽贡。

”安仁曰:

“橙橘产吴、楚,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

今给事中吕祜之尝使高丽,未闻有橙柚。

”杞失于夸诞,有愧色。

杞既受袭衣之赐,且以长为解,将辞复左衽。

安仁曰:

“君将升殿受还书,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

”杞乃服以入。

   及姚东之至,又令安仁接伴。

东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

安仁日:

“老氏云:

‘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

是乐杀人也,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

”东之自是不敢复言。

王继忠将兵陷没,不能死节而反事之,东之屡称其材。

安仁曰:

“继忠早事藩邸,闻其稍谨,不知其他。

”甚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

时论翕然,称其得体,上益器之,自是有意柄用。

安仁又集和好以来事宜,及采古事,作《戴斗怀柔录》三卷以献。

   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

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

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为毕婚娶。

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

元舆蚤卒,家绪浸替,安仁屡以金帛济之。

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

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

有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   矜:

夸耀

 B.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       靡:

没有

 C.元舆蚤卒,家绪浸替       替:

更替

 D.安仁屡以金帛济之         济:

救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杞乃服以入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不能死节而反事之

      ②夜缒而出

   C.①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①躬自训导,为毕婚娶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安仁“敏于酬对”的一组是

   ①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   ②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

   ③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④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

   ⑤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   ⑥闻其稍谨,不知其他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安仁幼时就能执笔写大字,十三岁就能通晓经传大意,很早就以文章才艺出名,受到赵普等人的推许奖誉,并因此中了进士。

   B.赵安仁受命接待辽使韩杞,在一次接待晚宴上,韩杞拿着橙子说,这种果子曾经在高丽贡品中见过,赵安仁以事实给予了反驳。

   C.韩杞在接受了皇帝赏赐的一套衣服后,以衣服太长为借口,要穿回自己原来的衣服,赵安仁以充足的理由说服韩杞穿着赏赐的衣服上朝。

   D.赵安仁为人生质朴、宽厚,与物无争,无私帮助自己的亲人和同学,积极教诲引导年轻人,成就他们的声名,被当世所推重。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

(4分)

 

(2)其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

(3分)

 (3)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4分)

 

(2)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泰伯》)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2)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3)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五、(12分)

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

(不超过60个字)(4分)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

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

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

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17、阅读下列语段,仿照前文句式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4分)

   名著就是经过岁月漂白仍然不褪去艺术光泽的经典论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名著,它像一个炽热的熔炉,把懦弱冶炼成钢铁;《简爱》是名著,它像一根动人的琴弦,让爱情奏响尊严的和弦;《     》是名著,       ,      ;《 》是名著,      ,      。

18.写一段话,说明下列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80字。

(4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

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长 河

韩松落

   ①在我们到达那里之前,那条河已经流淌了许多年。

   ②那条河,那条以它流经的地方为名的于田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无数溪流、瀑布汇集的结果。

汇成这样的一条河,需要巨大的耐心、惊人的巧合,更要忍受巨大的消耗。

而这一切巧合都发生了,一切消耗都被忍受了,才有了这样一条河。

   ③在玉门关以西的土地上,有着无数这样的河流。

它们有的只需一步就足以跨越,有的从源头到最终干涸的地方,只有几里之遥。

但因为它们经受的寂寞的深重,它们所做的努力的艰辛,它们也足以赢得敬意和感动,它们都配得上称为长河。

它们总是在春天泛滥,在秋天暴涨,在冬天枯涸断流,它们为所流经的地方带来了冰雪融水、肥沃的泥沙、植物的种子以及动物的尸体;在它们流经的地方出现了节节草、芦苇,出现了红柳林、沙枣林、核桃树林,后来又出现了良田、居民,出现了每到礼拜日就熙熙攘攘的集市。

   ④我的父辈是在河流两岸栽下核桃树、在盐碱地上种出小麦的人。

他们来自甘肃、山东、河南或是上海。

他们说着“到那边去,那边有地种,有粮食吃”,招呼着叔伯兄弟,坐上了拖拉机、大卡车和冒着长烟的火车往西走。

在玉门他们看见了堆积如山的金刚砂矿石在阳光下闪亮,在以后的漫长的、夜以继日的跋涉中,他们看见了更多的奇异景象,他们看见了阿克苏的红色、紫色和绿色的山,比心灵所能承受的最亲近的距离还要近的玻璃似的星空,看见了野黄羊群像汹涌的朝霞一样在落日下的戈壁上奔跑。

他们忍受了一条河流所能忍受的消耗:

在火车的闷罐车厢里,有人带来了传染病,有人病死了,就埋在沙漠里;有人偷走了别人小心携带着的全部积蓄;有人打架,有人受伤了;有人和别人有了私情,约好了火车一到站就逃走。

在和田,他们遇上了地震,所有怀着巨大希望的垦荒者都睡在了草棚里,疾病还在蔓延,草棚失火了,有的人失去了骨肉至亲。

而当卡车到了终点时,谁也没有留在车上,他们纷纷跳下车厢,抓起一把发硬的、白花花的盐碱土,仔细地端详。

   ⑤在他们之前,还有那些王震的垦荒战士。

那些到过南方和北方,最终由儿女把报丧的家书寄回东北、寄回平原的战士。

他们为节省唯有的一身衣服,在劳动时赤裸着身子。

几万、十几万个男子,赤裸着,像一块块黑色的金子,散发着胶质的光芒。

几万、几十万个男子的身体,像道黄色的洪流。

   ⑥男人在三十岁就显得苍老,孩子在拼命长大。

棉花田、苜蓿地全都望不到边。

沙枣林里的沙枣,全都落在地上,无人捡拾。

所有走上几天几夜也到不了头的宽而硬的白土路,全都是脚踩实的。

如果想见到沙漠必需走上一百里路,想打到黄羊,就得带上帐篷。

即使是一年一版的地图,也来不及写上所有新出现的村落、镇子,那些音节优美的地名,如果翻译过来,本应是“野狼出没之地”、“飞鸟坠落之地”、“大风口”,候鸟飞去南方,再飞回来,就找不到自已的沼泽。

于田河、策勒河,所有的长河,即使是离开以后,即使是在万里之外的大城市,我还是能听得见它们的水声,嗅得见它们的气息。

甚而不用闭上眼睛,甚而不用追忆。

我,我们由于田迁回内地的十三口人,我们知道有另一种生活,另一种召唤。

我,要写出来。

   ⑦而那于田河呢,是不是还在皓月笼罩的大漠里日夜不停地流淌,每到春天就有巨大的冰块在河中拥挤着?

那河边的红柳林、芦苇滩,是不是还在依序生长着?

草地上的男人是不是还在歌唱?

而每到秋天,无边的草都会变成枯黄,来了风,就随风起伏着,像银白的浪,而每到夜里,远远近近,都是野火明灭?

   ⑧而我那于田河边的家呢?

园子里长满青草了吧?

葡萄架倒了吧?

野鸟,在房梁间,做着巢了吧?

   (摘自《怒河春醒》)

19.第③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有的只需一步就足以跨越,有的从源头到最终于溜的地方,只有几里之遥”的河流也称为“长河”?

(4分)

20.作者在第⑥段的结尾写道:

“我,要写出来。

”为什么这样说?

(4分)

2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两段使用的一连串问句作用的理解。

(4分)

22.本文以“长河”为题,为什么却以大量的篇幅去写“我的父辈”等拓荒者?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一代演员”于是之

   ①我记得十年前的一天,于夫人李曼宜大姐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老于病危。

我立即赶到医院,与李大姐一起商量善后。

我提了个建议:

在送遗体火化前,先将灵车开到首都剧场门前停留五分钟,让老于与他心爱的剧场告别。

   ②但天佑是之,他奇迹般地逃过一劫。

不过身体每况愈下,由失忆而失语而失去感知,很快就离不开医院的二十四小时护理。

李大姐每天下午到病房去陪老于,老于无语,只是有泪。

   ③然而,李大姐是坚强的。

她1月20日晚七时许打来电话,平静地对我说:

“老于今天下午5时19分走了,已经商定不去八宝山,就照你的建议,24日火化前先把灵车开到人艺转一圈,让老于与剧场告别。

   ④于是之和首都剧场,但愿这能成为一个让一代代戏剧人感奋的戏剧童话。

清华的梅校长有言: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而是大师之谓也。

”剧场何尝不是因大师而放出异彩!

   ⑤2006年5月16日,香港话剧团在首都剧场演出《倾城之恋》,演完谢幕,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动情地在台上对观众说:

“香港话剧团能在首都剧场演出,瀑感荣耀,因为伟大的于是之、朱琳、英若诚曾在这个舞台上献艺。

   ⑥于是之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演戏,是1992年7月16日的《茶馆》告别演出。

老于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倾吐了他的感受。

他自觉这场戏演得不太好,却又偏偏受到了热烈欢呼,整篇文章成了他的“忏悔录”。

最后他这样写道:

“卸装完了疲倦极了,剧院用车送我回去。

在首都剧场门口,没想到还有观众等着我。

千不该,万不该,再疲倦也应下车和他们告别,但我没有这么做,一任汽车走去,每想起这件事来,我总谴责自己。

” 

   ⑦老于在这里故意隐瞒了一个细节:

在车上还坐着我和剧院一位年轻干部,车开到门口时见有一群观众等着,那位年轻干部怕老于体力不支,便招呼司机“别停车”,司机说:

“不停车还不容易。

”老于立即轻声说了一句:

“可我们就对不起观众了。

”车里一片沉默。

我想,老于是有意识地略去这个细节的。

   ⑧有次我送老于一张贺卡,上边写着:

“祝你健康!

因为除了健康之外,你什么都不缺。

”他回答我说:

“我还缺文化。

”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

   ⑨他有篇文章叫《幼学纪事》,劈头就是这样一句:

“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

”文章里写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苦读经历,也记述了一位与他同住那个大杂院里的老郝叔,文中一段深情的文字就是献给这位苦命的洋车夫的:

“老郝叔又早已作古。

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就化为乌有。

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⑩后来剧院排演《骆驼祥子》,于是之主动申请扮演剧中的洋车夫老马,他从内到外地描摹他心中的老郝叔,老马的那场篇幅不大的戏,成了全剧的华彩乐章。

通过老马的舞台形象塑造,他给“无碑无墓”的老郝叔,在舞台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11《幼学纪事》曾入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是之作文,大俗近雅,很耐读,而他的书法更受人称道。

l985年他给我写了个条幅,用汉碑体写了“宁静”两字,下边用行书作跋:

“道明同志嘱书,录石门碑以求正,汉碑初学,有辱所命,企谅。

于是之。

”他为什么要学写汉碑呢?

因为其时他准备在谢晋筹拍的《赤壁大战》中演曹操,他知道曹操当年是写汉碑的。

  12于是之在《一个演员的独白》中说:

“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

”而于是之所创造的程疯子、老马、王利发、魏勒等角色,就是“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

  13黄宗江先生著文谈于是之,标题是“一代演员”。

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这个崇高称号的。

  141897年3月28日,病中的契诃夫与托尔斯泰,就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托尔斯泰持肯定态度,契诃夫持怀疑态度,我当年写《契诃夫传》写到这一段时,只是不持立场地作了介绍。

听到于是之死讯后,我突然想认同托尔斯泰的想法:

人,死后因为灵魂还存在而获得永生是可能的。

   152013年1月20日17时19分,于是之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于是之的新的生命又开始了。

   (节选自《演员于是之》,王宏韬、杨景辉编,有删改)

19.文章第⑤段引用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20.⑥⑦两段中,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4分)

21.文中说“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于是之对文化的不倦探求,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分)

   

22.作者认为,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一代演员”这个崇高称号的。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一代演员”内涵的理解。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微”的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感动……微而不微,草根明星登上星光舞台,微薄之力铸就爱的奇迹,微现象折射时代风云,微言行影响社会人生…… 

 请以“微”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

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