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9681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原创《兼爱》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6兼爱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力量,从而涵咏心灵,激励人生。

3.通过“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难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

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二)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贵族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

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

被称为“科圣”。

墨子的主要思想:

政治:

主张“尚贤”与“尚同”。

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主张。

经济:

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

主张量工分禄,以劳定赏。

伦理:

主张“兼爱”。

为官要“兴万民之礼,除万民之害”。

为民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

教育: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

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

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

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诸侯国的支持。

(三)字词:

1、字音

恶施(wū)亡有(wú)

2、通假字

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

故不孝不慈亡有(亡,同“无”,没)

3、古今异义

起不相爱(古义:

互相亲爱、友好。

今义:

互相爱慕。

4、一词多义

①焉

焉能治之(连词,于是)

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②其

盗爱其室(代词,自己的)

其孰能讥之乎(疑问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③爱

诸侯各爱其国(动词,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5、词类活用

兄之不慈弟(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

谁贼(名词用作动词,劫夺财物)

6、特殊句式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者也,表示判断)

此所谓乱也(......也,表示判断)

父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父爱自也”)

兄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兄爱自也”)

君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君爱自也”)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开篇提出议论的焦点,提出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第二部分:

分析原因,列举事例,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乱“起不相爱”。

第三部分:

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

第四部分:

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四、学习课文

1、第1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

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2、第2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乱”主要指什么?

明确:

当察乱何自起?

起不相爱。

“乱”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

3、研读第2段,思考:

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

是如何产生的?

明确:

墨子认为,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

这些就是天下的乱象。

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

4、第3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本段运用了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

作者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

5、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6、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明确:

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

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

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

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7、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思想?

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明确:

墨子认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因此他提出“兼相爱”,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爱人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如此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

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8、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

明确:

相同之处:

(1)基本内涵一致。

“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

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

(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

(1)具体内涵不同。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

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

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已、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

(2)爱的倾向性不同。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

墨子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

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

9、“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

明确:

不可能实现。

一是时代特征。

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

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

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

二是阶级局限。

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

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

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

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亲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近,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近,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阙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

是其故何也?

曰: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

是其故何也?

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曰: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

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

文王举阂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

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

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指诸侯国;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远鄙,指远方边邑;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境的百姓。

B.亲者,指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

C.爵,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

D.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认为,国君只要用行为合乎道义的标准选拔人才,抓住这个治国的关键,就会让国民争着做合乎道义的事。

B.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一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认为,依照能力选拔或罢免官员,是抛开私怨,出以公心。

与古代贤君选拔人才的想法符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2)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5.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A;3.A;

4.

(1)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

(2)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

5.墨子举这些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列德”和“尚贤”对举,由“而”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说的是“古者圣王之为政”的特点,据此排除A、D两项“高予之爵”和“重予之禄”结构对称,应在“高”“重”之前断开。

“举”的宾语是“之”,语意完整,应在“之”后断开。

据此排除B项。

故选C。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国,指诸侯国”错误。

此处的“国”指国都。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只要……就”错误。

原文“逮至远鄙郊外之臣……皆竞为义”的原因是国君选拔人才以义为标准,但不能说只要这样做了,国民就都会争着做合乎道义的事。

说法过于绝对。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举:

拿、把。

授:

授予。

为:

因为。

(2)所以;用来……的。

为:

担任,做。

承嗣:

即丞司,属官。

5.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墨子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断予之令”,即圣王任用有德才的人不受身份限制;列举事例之后墨子提出“故得士则谋不困……则由得士也”,即总结前面事例中圣王任用有德才的士人的益处。

由此可知,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

【参考译文】

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

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舍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尊贵,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亲密,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

因此,国家中富裕而显贵的人听到这话,都回来商量说,先前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

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亲密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亲疏,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

在君主身边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远近,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

远离君主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我们先前因为远离君主而无所凭借,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远近,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

等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服役之人、国都中的一般人、四方边地的人听到了,都争着做合乎道义的事。

这是什么原因呢?

墨子说:

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

就好像富足的人家,有很高的墙和很大的屋子,墙已经修得很严密,仅在墙上开一扇门,有盗贼进入,关闭他进来的门再寻找他,盗贼就无从出去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

就是因为君主抓住了关键。

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

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

就是说:

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

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

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评定赏赐,衡量功绩而分发俸禄。

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

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

出以公心,抛开私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

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

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自己的治国谋略得以成功。

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夭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

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在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

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

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

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