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docx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reparedon22November2020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上传
高铁道岔精调技术
[摘要]
现代高速铁路的建设对道岔的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铁路轨道的重要设备—道岔,其不仅是轨道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保证行车安全,控制列车过站速度的关键构件。
道岔设备的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运输能力,因此,了解道岔结构性能,掌握道岔铺设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对我们今后的工程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铁道岔精调
1、工程概况
高速铁路**至**段轨道工程四标段**南站铺轨里程:
****。
站线铺轨含:
42号道岔铺设、18号道岔铺设、12号道岔铺设、9号道岔铺设、到发线宽枕道床铺设、60轨混凝土II型枕道床铺设、50轨混凝土II型枕道床铺设、车档安装等。
2、道岔的技术参数及结构
定义
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轨道,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基本设备。
道岔号码是用辙叉号数来表示的,叉心两工作边的交角,称为辙叉角,辙叉角的余切值称为辙叉号数。
道岔号数
全长
前长
后长
辙叉角
线型
18
3°10'"
R=1100m圆曲线
42
1°21'"
R=5000m圆曲线+缓和曲线
60-18无砟
尺寸
质量
面积
吊装
长度L
宽度W
高度H
钢轨
扣件
岔枕
总计
(㎡)
最少起吊点的数量
(m)
(m)
(m)
(t)
(t)
(t)
(t)
区
段
转辙器轨排
7
23
12
导轨组件
-
-
-
-
-
6
辙叉轨排
7
21
12
其余零部件
-
-
-
-
-
-
-
道岔的主要结构
道岔由钢轨件及钢轨组件、扣件系统、岔枕及转换设备等组成。
钢轨件及钢轨组件包括转辙器、可动心轨辙叉。
扣件系统包括通用扣件、滑床板、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弹性夹、弹性铁垫板等。
岔枕包括普通岔枕及特殊岔枕。
特殊岔枕指的是安装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的岔枕。
转换设备包括转辙机、外锁闭装置、密贴检查器、安装装置等。
道岔精调的技术要求
道岔精调后的轨道几何尺寸指标如下表:
序号
指标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备注
1
轨距
±1mm
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2
轨距变化率
1/1500
3
水平
±2mm
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4
水平变化率
±2mm/3m
扭曲
5
轨向(短波)
±2mm/3m30m弦
(5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2mm/10m弦
弦线
6
轨向(长波)
10mm/300m弦(150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7
高低(短波)
2mm/30m弦(5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8
高低(短波)
2mm/10m弦
弦线
9
高低(长波)
10mm/300m弦(150m校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3.道岔施工的工艺流程
道岔精调分为4个阶段11流程:
道岔调整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
工电联调阶段
工务精调阶段
粗调阶段
调整下拉装置
检查调整锁闭装置
现场调整
复测验收
分析数据制定调整方案
测量采集数据
密贴调整
FAKOP
调整
转辙器及辄叉调整
备好料
检查清理现场
道岔调整工艺流程图
施工要求
施工准备:
检查清理现场
采集轨道几何数据前,必须清除轨道表面杂质与灰尘,逐枕对扣件组装质量进行检查与扭矩复拧,对每处钢轨焊缝平直度进行检查与处理,保证测量数值真实有效。
(1)提前清理道岔板接缝,梁缝、伸缩缝,临平交道口以及侧向挡块等处钢轨件、转
辙机杆件、辊轮的灰尘和各种污物。
(2)检查尖轨、心轨、顶铁的密贴(塞尺检查不超过),对不达标处进行调整。
方法一:
把弹条,基板螺栓全部松开,用铜锤敲至密贴,安装适合的调整锥。
方法二:
对于共用基板,在必要时使用轨距调整片进行调整。
(3)检查扣件系统状态,确保安装正确,扭力达标,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钢轨间隙控
制在~以内;基板螺栓扭矩不小于300N·m。
(4)检查焊接接头的平顺性。
顶面0~+,工作边0~,圆弧面0~。
(5)检查非工作面轨底与基板铁座是否密贴。
(6)确认辊轮部分轨底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下与滑板缝隙小于。
不合格的用辊轮调整片或者Upfx-3(x=2、3、6)调高垫片进行调整。
(7)复核转辙机支架是否水平安装,支撑螺栓是否到位。
(8)检查轨下胶垫是否安装正确。
(9)检查单元内道岔区、过渡段钢轨及扣件、岔板、预埋螺栓(套筒)等是否存在缺陷。
(10)检查岔区内弹性基板是否按照安装手册安装到位(从岔前往岔后摆放共用基板
时,带"L"标记在左侧,带"R"标记在右侧)。
(11)检查限位器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2)道岔测量需打开尖轨、心轨处的钩锁器,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有效。
(13)检验道岔配件是否齐全、按要求紧固到位。
(14)严禁随意加工更换道岔配件。
调整件准备
根据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结果及调整量计算表准备好相应的道岔调整件,包括:
各种型
号调高垫片、调整锥、轨距调整片、辊轮调整片等。
施工原则
施工组织原则:
(1)推行专业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标准化作业;
(2)精调施工作业区段测量、计算及作业人员和检测仪器配置采用相对固定的原则;
(3)无砟道岔精调范围应包括道岔及前后各200m的过渡段;
(4)"相对测量+绝对测量+人工"相结合的测量方式;
(5)工电联合调整。
调整原则:
(1)先整体,后局部;先直股,后曲股;先高低,后方向;转辄区和辄叉区少动;两端线路顺接;
(2)建立道岔单元进行调整,原则上岔与岔之间距离小于200米应单元调整;
(3)道岔调整时(方向和高低)应有基准线,平面和高程需要调整到基准线附近;
(4)对道岔影响最大的是方向和水平,需注意轨枕间平面、高程变化率;
(5)遵循"重检慎调"的原则:
重视轨道检查,保证测量精度,加强数据分析,制定合理方案;
(6)现场调整时采用弦线复核小车数据,调整方案与现场符合后方可调整;
(7)单元固定、人员固定、工具固定,减少系统误差;
(8)严格执行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9)建立轨道几何状态的统一数据库,并加强管理,确保资料的可追溯性。
道岔粗调
根据道岔铺装图纸铺设完成后,对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分、FAKOP、密贴、滚轮等重点部位进行粗调。
道岔转辙器及辙叉调整
(1)通过道岔放样确定直基本轨的位置及方向;
(2)通过控制尖轨第一牵引点处样冲点偏差±2mm保证直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置;
(3)通过控制尖轨跟端样冲点偏差±2mm保证基本轨和尖轨的相对位置;
(4)调整尖轨跟端限位器居中,偏差小于等于;
(5)辄叉的粗调定位与转换器定位类似。
FAKOP调整(以18号道岔为例)
在18号道岔3号承轨台、39号承轨台以后直基本轨外侧选择合适两个点(该点数据出现频率较高,两点相差±以内;轨距接近设计值,控制在以内),距直基本轨边100mm处用专用弦线架拉弦线,逐承轨台测量轨顶面下16mm处弦线与直基本轨非工作边的距离,根据允许偏差进行调整。
密贴调整
重点控制“九密贴”:
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短心轨与岔跟尖轨;尖轨与顶铁、心轨与顶铁、岔跟尖轨与顶铁;尖轨轨底与滑床台板;心轨与滑床台板;弹条中舌等密贴。
(1)轨底与滑床台板密贴:
按照设计要求,当尖轨打开时,轨底与滑床台板间隙约;当尖轨闭合时,轨底与滑床台板应密贴,间隙小于1mm,且不得连续出现。
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可通过辊轮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2)顶铁密贴:
用塞尺逐一检查直尖轨与顶铁、心轨与顶铁的密贴,对间隙超过mm时要予以调整,调整方法参照现场情况进行处理。
严禁现场对道岔顶铁进行不可逆处理。
工务精调
精调基准:
高程以基本轨(外轨)为基准轨、平面以尖轨(内轨)为基准轨。
精调方法:
精调小车辅助人工调整
(1)转辙器区:
先用轨检小车将尖轨前端(18号岔3号承轨台)及跟端(18号岔40号承轨台)处平面、高程及轨距调整到位,然后利用弦线调整FAKOP区直基本轨平面位置、利用轨距调整直尖轨平面位置,再开通曲股检查曲尖轨与直基本轨的密贴,控制尖轨前端与基本间隙、其余部分1mm以内。
同时,用轨检小车调整高程。
(2)辙叉区:
利用轨检小车调整平面及高程,注意18号岔94号承轨台处轨距加宽(心轨藏尖)。
(3)连接部分:
利用轨检小车先调整直股的平面及高程,再调整曲股的平面及高程(也可利用支距与轨距调整曲股的平面)。
精调流程图见下页:
作业前的准备
一解除二完成七检查:
一解除:
解除所有道岔钩锁器。
二完成: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齐全,状态良好,校定完成;CPⅢ控制网已复测评估完成。
七检查:
①检查道岔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基本轨之间密贴间隙是否小于、其余部分与基本轨之间密贴间隙是否小于1mm;
②检查可动心轨与翼轨间密贴间隙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包括直股和曲股,可用撬棍协助尖轨密贴,待反弹后看是否达到密贴);
③检查钢轨轨底是否存在吊板现象,特别是带辊轮的位置;
④检查尖轨与滑床台板、可动心轨与滑床台板密贴是否小于1mm(包括直股和曲股);
测量采集数据
分析测量数据
数
计算生成调整量
据
不
根据调整量现场调整
合
格
采集数据复核
数据合格
验收归档
精调流程图
⑤检查弹条中舌与钢轨间隙是否满足~1mm;
⑥检查钢轨轨底与弹性基板外侧挡肩是否密贴;
⑦检查扣件安装是否正确。
测量数据采集
(1)具备CPⅢ控制网坐标数据和线路设计数据,线路设计数据包括平曲线、竖曲线、超高、道岔关键点里程及坐标,收集道岔类型、曲股线型等设计数据。
特别注意"尖轨尖端藏尖、心轨尖端藏尖、翼轨加高"道岔测量特殊点。
(2)将CPⅢ坐标数据导入全站仪,道岔相关线性要素输入轨检小车。
(3)道岔测量必须严格控制测量精度。
经常对全站仪进行校准